• 络病学
  • 吴以岭
  • 3089字
  • 2021-03-30 16:00:01

第二节 络脉的运行时速和常度

一、时速与常度

时速,指气血运行的时间与速度;常度,指气血循环的状态和节律。正如叶天士所言:“凡经脉直行,络脉横行,经气注络,络气还经,是其常度。”经络“行血气而营阴阳”,作为气血运行的通路,其正常的运行时速和循环状态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络同时又是病邪侵犯人体并向内传变的通路,病邪侵入经络破坏其正常的气血运行时速和循环状态,则导致疾病发生。中医学非常重视气血在体内的运行时速和状态,将之称为“气化”,认为“气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气化”即气机的变化,气机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血升降出入的通路是经络,络脉作为经络中下端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运行气血的时速和循环状态对生命机体的健康与否至关重要。

正因为如此,古人对经脉的长短及气血运行的时速与常度做了大量研究,现存中医文献中也有着丰富的记载。《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通过解剖的直接观察,古人测算出经脉的长度,如《灵枢·脉度》所言:“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img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这些文献记载虽不像现代解剖这样准确,但致力于探索经脉形态及长短以助研究气血运行的时速与常度的努力则是应当给予肯定的。

在此基础上,古人对气血循脉运行的时速与常度进行了探索。古人关于气血运行时速与常度的记载主要涉及经脉,如十二经循环说、十四经循环说、二十八脉循行说、卫气昼循阳经二十五周、夜行五脏二十五周说等。如《灵枢·营卫生会》曰“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指出卫气在人体内的运行状态和时速。《针灸大成》则明确指出了气血的运行时速:“自寅时起,一昼夜,人之营卫,则以五十度周于身,气行一万三千五百丈,脉行八百一十丈,运行血气,流通阴阳,昼夜流行,与天同度,终而复始也。”不仅对气和血的运行时速进行了具体描述,指出了气的运行时速明显快于血液运行时速(气行每秒0.52m,西医学尺神经传导速度每秒50m;脉行每秒0.03m,西医学微循环血流速度每秒0.03cm。气行/血行=16.7),而且指出了气血运行的时速与常度与天体运行、外界环境相适应。当然古人记载的气的运行时速尚需进一步考证,但对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气”的本质及其在体内的运行方式和时速具有重要价值。

二、络脉气血运行特点

传统文献对于络脉系统气血运行时速和状态缺乏系统完整的论述,络脉气血运行的时速和常度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气血行缓

络脉像树枝样逐层细分、遍布全身,络体细窄迂曲。在经脉主干快速运行的气血贯注到络脉后,随着络脉分支越趋末端,流速越缓,对实现脏腑组织的灌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灵枢·小针解》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络脉气血流缓的特点也决定了病久入深、易入难出、易滞易瘀的病机特点。

(二)面性弥散

络脉在体内循行表里上下,无处不在,形成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功能相同的络脉在体内呈现片状、面状、立体网状结构,气血由经脉中线状流注状态,进入络脉后相应地转变为面性弥散,发挥温煦、濡养作用。

(三)末端连通

仅有十二经首尾相贯的线性气血通道显然不能维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复杂的生命运动及其协调控制。络脉逐层细分,形成遍布全身的立体网络系统,其最末端孙络之间更有缠绊将从不同经脉逐层细分的网络组织在其末端广泛联系在一起,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同时络脉相互连通,成为闭合的网状系统,气血在这一闭合网状系统中层层渗灌,与机体进行充分的营养交换。

(四)津血互换

遍布全身的络脉气血行缓、面性弥散、末端连通的运行时速和循环状态特点,使络脉系统末端成为津血互换之处。津血同源而异流,津在脉外,血在脉内,津液入于脉内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而津血互换需在络脉系统末端完成。津血皆由脾胃水谷之精变化而来,中焦脾胃摄取饮食精微,变化而赤化生血液的过程是在络脉末端完成的,正如《灵枢·痈疽》所言:“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络脉中血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濡润脏腑肌腠、四肢百骸,如明代王纶《明医杂著》说:“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络脉在完成津血互换的同时也带走组织代谢的废物,因此络脉的末端同时也是营养代谢的场所。

(五)双向流动

络脉广泛分布于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黏膜,成为维持脏腑之间及脏腑与外在环境之间广泛联系、协调平衡的通路。人体之气在脏腑间互相流通,借助于不同脏腑区域的络脉进入该脏腑,成为脏腑功能的组成部分,如心气概括了心主血脉等功能,肾气概括了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肝气概括了肝主疏泄等功能等。脏腑之气又借助于络脉,在不同脏腑间流行敷布,实现脏腑间功能的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如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所藏之精气除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外,亦有出生后通过脾胃运化产生的后天水谷之精气,还包括五脏六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同时,肾中所藏精气即元气又历三焦而循行五脏六腑,对其生理活动均具有推动和激发作用。经气循经入肝络,称为肝气,肝主疏泄条达,肝气循络脉外行对全身气机起到调节作用,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东医宝鉴》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汁排放于十二指肠影响消化吸收,成为肝气疏泄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主要形式之一。可见,不仅津血可通过络脉(血络)互相渗灌,气作为沟通和维持脏腑间联系和平衡的重要介质,也是通过广泛分布于脏腑之间的络脉(气络)相互流通、双向流动,实现脏腑间信息传递与功能协调,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六)功能调节

络脉随其所循行分布的位置成为所在脏腑或体表黏膜的组成部分,如阴络循行于体内脏腑,布散于肝脏为肝络,布散于脑部为脑络,布散于心脏为心络等,络脉运行气血的功能也往往成为该脏腑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阳络循行于体表成为“六经皮部”的组成部分。络脉可以根据所处脏腑功能状态而调节其气血运行时速和常度。在休息状态下,血藏于肝,《素问·五脏生成》说“人卧血归于肝”,故中医亦有“肝为血海”之称;执行某项功能活动时,络脉中的气血向处于活动状态的脏腑器官相对集中,故《素问·五脏生成》又有“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之说。如胃肠消化时络中气血向中焦渗灌,聚精会神用脑思虑时络中气血向头部偏移。络中气血这种功能调节的循行输布状态显然与经脉中气血线性规律运行具有明显差异,这对于维持全身脏腑百骸协调一致集中完成某些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运用中医络病学说研究生命机体气血运行、输布、渗灌状态及其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上述可见,输布于立体网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时速和常度显然与经脉气血运行不同,气血流缓、面性弥散、末端连通、津血互换、双向流动、功能调节为络脉气血运行的显著特点,这为结合现代科学认识络脉的生理功能,探讨在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广泛存在的络病病机状态及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