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视剧《孝庄秘史》在太宗驾崩之际,在安排多尔衮与豪格帝位之争后,又设计了一场皇九子福临同皇十一子博果尔的争位戏。
博果尔的生母贵大妃为了推子上位,早就运筹帷幄,先后将两个侄女分别婚配多尔衮和豪格。孰料,多尔衮争位不得,将庄妃所生的福临抱上了龙椅,正中孝端文皇后与礼亲王代善下怀。
秘史美其名曰未公开的内部秘密,不见于正史。正史所述未必是真正的历史,而秘史所藏或许是背后的真相。然而《孝庄秘史》之秘,到底有多少真实性,或许只有导演和编剧知道。
如以多尔衮与庄妃的情事作为电视剧的主线,而在史上所据的,无非是南明抗清名臣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孟森在《太后下嫁考实》直指为“谤书”:“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就连对多尔衮有好感的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也没有“太后下嫁”颁诏告谕的记载。日本史家稻叶君山在《清朝全史》中说:“但此系出当时南人,究难保无误传之处。”
2
福临与博果尔(当是“博穆博果尔”)的帝位之争,并未见史料记载。结合当时的情势分析,博穆博果尔到底有多少资格争位呢?
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电视剧是因其母贵大妃(即麟趾宫贵妃)位在庄妃之前。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即清宁宫皇后(称国君福晋,中宫)居首位,以下依次为关雎宫宸妃(称东大福晋,东宫)、麟趾宫贵妃(称西大福晋,西宫)、衍庆宫淑妃(称东侧福晋,次东宫)和永福宫庄妃(称西侧福晋,次西宫)。
麟趾宫贵妃居第三位,位在居第五位的永福宫庄妃之上。子凭母贵,这是博穆博果尔的唯一优势。
3
博穆博果尔除了在子凭母贵上占了一些优势之外,其他方面却大大不利。
一、博穆博果尔生于崇德六年十二月二十日,至太宗崇德八年八月驾崩时,年仅一岁半多,而出生在崇德三年正月三十的福临已虚龄六岁,大了博穆博果尔四岁。太宗驾崩前,已有三子幼殇,而且他最爱的皇八子,未满一岁夭折,自会引起诸王公大臣的警惕,而在二选一中只会支持年长的福临。
二、福临生母庄妃布木布泰不满十三岁便嫁给了尚未继汗位的太宗,而博穆博果尔的生母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初嫁蒙古察哈尔林丹汗,为其多罗大福晋(正室大福晋),为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首,称“囊囊福晋”(蒙语“囊囊”即汉语“娘娘”之意)。天聪七年夏,林丹汗在青海大草原去世,她成为囊囊太后,第二年生下林丹汗遗腹子阿布鼐(亦作阿布奈)。她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天聪九年,后金军包围林丹汗的族人,准备征服察哈尔。囊囊太后为了族人的性命向后金大汗皇太极让出北元的玉玺,太宗纳其为侧福晋。先她嫁给太宗的,还有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即著名的“野鸡入帐”典故的女主人公。当时,窦土门福晋希望嫁给太宗,太宗并不情愿,毕竟人家是敌国先汗遗孀、新汗太妃。窦土门婚嫁强国大汗成功,也为后来囊囊太后归附太宗做了引线。更何况,囊囊太后为太宗带来了他梦寐以求的玉玺。
《孝庄秘史》为这一方玉玺,专门设计了一场多尔衮觊觎汗位的戏。多尔衮被指派收服察哈尔,于是用计让对手不战而降,还献上了传国玉玺。多铎鼓动多尔衮以玉玺号令八旗自立,被豪格向太宗告发,结果在班师回京时,太宗严阵以待,差点儿结束了多尔衮的政治生命。
三、麟趾宫贵妃虽在位次上,确实高了永福宫庄妃一点点,但她们同在贵妃之列,而庄妃的背后有其亲姑姑中宫皇后,以福临的嫡母身份作为最大支持。中宫皇后虽非太宗元妃,也没有生育子嗣,但在太宗一朝十八年主持后宫,自然可以作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对大清朝政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孝庄秘史》中的哲哲皇后,不但得到了太宗和诸大贝勒的尊重,就连傲慢的多尔衮、多铎兄弟也待之如嫂娘一般。她肩负着蒙古科尔沁部落与清朝皇家联姻的政治使命,更不会让帝位旁落其他蒙古部落。只有让福临胜出,她的嫡母皇太后才有名有实,而让博穆博果尔继位,那她高居嫡母皇太后之尊位只是一份虚荣。史料对她的记载不多,但不能否认她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甚至影响了后来清朝最伟大的政治女性孝庄太后。
四、麟趾宫贵妃作为敌国寡妇,被太宗厚待,多半是政治原因所致,可以说是大清政权对蒙古最强大的察哈尔部的政治联姻和维稳工具。但在太宗驾崩时,清朝实力已非当日可比,作为少壮派领军人物的多尔衮,甚至豪格、多铎,也未必情愿让尚未彻底征服的察哈尔先汗遗孀成为大清国的太后。
以后来多尔衮以摄政睿亲王之尊对待顺治帝能干的庶兄硕塞的态度,对亲侄儿论功行赏也强调“贵宠之列”、嫡庶之分,他自然会对侄儿生母的出身有清晰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