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拥有丰富的阅历,有料才能有趣
- 会说话才是真的情商高(套装共9册)
- 李林坪 高德等
- 16112字
- 2019-12-25 16:23:12
1 有趣的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有趣的人都擅长讲故事,可以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一路讲下来,听的人时时欢笑鼓掌,讲的人越讲越有劲儿。大家都觉得,哎哟,这还挺有意思的。
当年孙中山先生去国立广东大学,即后来的中山大学发表演讲,内容是三民主义。老实说,这种政治理论最是枯燥乏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天书一般的东西。再加上当时礼堂条件差,通风不够导致空气不好,而慕名前来听讲的人又多。拥挤逼仄闷热的环境,让人心烦意乱。虽然孙中山先生讲得很卖力,但效果却不理想。
孙中山先生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提起听众的精神,也为了真正有效地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不至于浪费这次演讲,于是就巧妙地讲了一个故事:
“我小时候在香港读书,见过一个搬运工人买了一张马票,因为没有地方可藏,便藏在时刻不离手的用来挑东西的竹竿里,并牢记马票的号码。后来,马票开奖了,中头奖的正是他,他欣喜若狂地把竹竿抛到大海里去。他以为从今以后就不再靠这支竹竿生活了。直到问及领奖手续,得知要凭票到指定银行取款,这才想起马票放在竹竿里,赶紧拼命地跑到海边去,可惜,连竹竿的影子也没有了……”
讲完这个故事,听众当中议论纷纷,笑声、叹息声四起,结果会场的气氛活跃了,听众的精神振奋了。于是,孙中山先生抓住时机,紧接着说,“对于我们大家,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竿啊,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丢!”很自然地,演讲回到了原有话题的轨道上。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宝宝睡觉前才需要讲故事。在我们身边,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比如谈恋爱,若是不会讲故事,如何吸引到心上人;又比如朋友聚会,若是不会讲故事,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岂不尴尬,还哪里有什么趣味可言。
正如法国著名的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他在《沙漠的智慧》一书中就曾这样说道:“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先要做的不是催促人们去收集木材,也不是忙着分配工作和发布命令。而是激起他们对浩瀚无垠的大海的向往。”
据调查统计分析,两个人的对话内容有80%都是通过讲故事来完成的。然而,我们身边却不乏这样的人:他们知道讲故事的重要性,也很有讲故事的意愿,但限于讲故事的能力不高,虽然心向明月,奈何讲出来的东西生硬呆板,激不起听众的兴趣。结果往往是讲得不伦不类,白白耗费了一番心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讲好故事呢?
第一,细节。一个故事,要想让别人听起来像是真的,就必须得有细节。比如:“我躺在床上,被子都没有盖。然后拿出手机瞄了一眼,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凌晨3点15分。接着我翻了一个身……”
第二,展示价值。故事是最好的让人了解我们的方式。比如我们想要让对方知道我们很有钱。我们可以直接地说:“没错,我就是个土豪。”
当然,我们也可以讲一个故事:“我最近惨死了,前两天车被别人撞了一下,今天他打电话给我让我去签一份协议。我心想,修个车还签什么破协议。结果我一看,上面写着如果部件在运输过程中遭到损坏,要自行承担。我那个时候才知道,这破车的零件只能从意大利进口。国内买不到。哎,倒霉得我这几个月没车开了。”
如此,别人自然知道我们开的是“兰博基尼”,而且是大款。
第三,起伏。平淡的故事没有人爱听。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编剧的能力。如果没有,那不妨讲出来之前先编排好吧。
第四,创造世界画面,背景。这就像是在布景,我们的故事最好需要有画面感。不然人们会索然无味。很多小说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比如:“二楼的空间并不大,零零散散的摆了几张桌子。余光告诉我,有几个身材火辣的美女正坐在这里吃饭。我没敢抬头扫视四周,默默地跟在哥们后面走到一个空餐桌面前坐下。坐定之后我抬起头。在我的斜对面,两点钟方向有一桌三个女生组成的小团体。其中一个女生面对我。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我惯性地瞄了她几眼。
黄色的中分,很平顺。一身清凉至极的露肩装。露出圆润滑腻的珍珠肩。两条大长腿白得反光。脚底穿着一双透明彩丝带的玻璃凉鞋。足踝浑圆线条优美,十个脚趾头上丹蔻朱红,抹着鲜艳的指甲油。”
相信你已经可以想象到小说想要描述的画面了。
第五,加入感情。一个好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述说方式也是行不通的。试想,如果机器人瓦力没有感情,它大概不会有那么多的粉丝。
注意在我们和对方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切忌讲很长的故事。这个时候的故事应该是简短而有趣的。当大家熟络了之后,才可以开始讲一些很长很深刻的故事。
总而言之,故事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所有伟大的演说家、作家、企划专家,无一例外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因此,我们要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不妨提升一下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2 丰富的人生阅历是话题富足的根源
高晓松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一生走南闯北,博览群书,其人生阅历不可谓不长,在他的节目《晓说》里,不难发现他的全才,几乎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本领。
事实上,不单单是他,很多著名的主持人,如白岩松,梁宏达等,他们都是能说会道的大家,随便给他们一个话题,无不张口即来,轻轻松松讲个几十分钟没问题。为什么?就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足够丰富。一个人的经历越丰富,他的谈资也就越多。
因为经历过,所以说起来总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因为经历多,所以面对各种话题也能自如应对,而不会手足无措,一问三不知。同时,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在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时,才能讲述得生动传神,使人有听下去的兴趣。
正如莎士比亚在其著名的悲剧《奥赛罗》中所描写的那样,奥赛罗之所以能够获得苔丝狄蒙娜的爱,就是因为他动情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奥赛罗是一个黑人,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因而深得元老院元老勃拉班修的器重。勃拉班修常常邀请奥赛罗到他的家里去,要他讲述自己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奥赛罗把自己的一生从童年开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讲述了最可怕的灾祸,海上陆上惊人的奇遇,间不容发的脱险,被俘为奴和遇赎脱身的经过,以及旅途中的种种见闻。
在奥赛罗动情地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勃拉班修的独生女儿苔丝狄蒙娜在一旁听得很仔细,并被奥赛罗的故事所吸引。奥赛罗的坚韧和英勇,以及他的英雄般的事迹,让她受到极大的感染,从而心动。她暗示奥赛罗说,要是将来有男子爱上她,他只要教她怎样讲述他的故事,就可以得到她的爱情。果然,奥赛罗向她求婚,她欣然同意。
由此可见,人生阅历的确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道是,有故事的男人总是很受女孩子喜欢,同样,与人交谈,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至少,可以显得我们情真意切。因此,我们在寻找谈资时,不妨多从自己的阅历入手,讲一些自己的旅途见闻、有趣经历、难忘的奇遇等等。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是口语表达的重要基础,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说起打仗必定滔滔不绝,一个经验丰富的记者谈到采访定会真实可信,生动感人,一个游历四方,走遍大江南北的旅游爱好者谈起各地的风土人情,免不了口若悬河。
刘方云就是这样一个谈话高手,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家里,又或者是在朋友的聚会上,他都是绝对的“焦点人物”。通常都是他在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大家都愿意充当最忠实的听众,津津有味地听他发言。工作、娱乐、旅行、生活情趣等各个领域的事情,不管有趣的没趣的,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让大家兴趣盎然。有人好奇为什么他懂得这么多,他笑笑说,因为经历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也就会了,能说了,有东西说了。
刘方云是个超级“驴友”,特别喜欢旅游,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背上包包四处游玩。从著名的“冰城”哈尔滨到海南的“天涯海角”,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而且他还喜欢一个人穷游,走到一个地方没钱了,就想办法做两天零工。刘方云扮演过很多角色:洗碗工、各种传单发派员、甚至是乞丐,慢慢地就会了很多本领,谈资也就多了。从北京的小吃讲到南京的鸭血粉丝,从泰山讲到庐山,从西湖八景讲到桂林山水……
可以说,只要有刘方云在,现场的谈话气氛一定是非常欢快热烈的。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旅途见闻,听他讲“落难”之时是怎么应对的,仿佛自己也跟着他经历了这些一样。
有人说,旅游是丰富人生阅历的一个好方法。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去才知道什么是伟大和渺小。没事出去溜达一下子,国内也好,国外也罢,在异处重新认识世界,用心体验用脚丈量不同世界的感受,我们的视野及心胸会自然地开阔起来。
当然,也不能忘了多看书。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想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选择涉猎的范围广一点,不要紧紧拘束于某个领域。高尔基曾经说过,当书本给我们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多彩。例如参加公司的运动会,参加社区的征文比赛,或者利用空余时间去参观博物馆、看话剧……通过这些方式,都可以使我们的阅历丰富起来。这样,在谈话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有足够的谈资。
只靠一张嘴巴凭空虚谈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不但容易导致冷场,讲出来的话也大多缺乏内涵,提不起别人倾听的兴致。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想要和每个人都能够侃侃而谈,就要依赖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作为基础。个人的生活经历越丰富,聊天时出现冷场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别人听我们说话的概率也就越大。
3 选择一些有趣而不是无聊的话题
无趣的人,习惯见面就说:“今天天气不错呢。”对方答:“嗯,挺好的。”然后,就没有了然后。让人提不起精神的话题都不是好话题,让我们看看有趣的人都在聊什么?
“说说你小时候有哪些神奇的误解。”
“说说你玩过最没节操的真心话大冒险。”
“说说旅行中被坑的那些事儿呗?我上次就被坑惨了,一碗泡面要了我20元。”
“《青云志》最打动你的细节是哪个?我觉得小凡和碧瑶的恋情真是太凄美了。”
是不是比“天气不错”、“你在哪里上学”之类的话题要有意思得多?而且,这样的话题更具开放性,发挥的余地很大,不至于冷场。有趣的聊天,其实就是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而选择一个好玩的话题是关键。有趣的人总是可以善于发起一些非常规话题,让每个人都有跃跃欲试的参与欲望。所以,有趣的人到哪里,哪里都会是气氛高涨,相谈甚欢。
在一次小学同学聚会上,起初的时候,大家只是聊聊工作呀、家庭之类的事,话题很是沉重,没过多久气氛就冷下来了。因为工作压力大,近几个月一直不怎么顺心的赵国升更是不喜欢这种场面,就自顾自地和当年的同桌聊了起来,不再管其他人怎么样。因为两人当年感情很好,又相互知根知底,很自然,就聊起了当年的一些糗事。
赵国升边笑边回忆地说:“老李啊,你还记得不,有一次,我和邻班的一个女生穿了颜色一样的衣服,哈哈,笑死我了,你没看清,跑上去一把就抱住人家,又在背后狠狠地把她的脸揉了一顿,害得那小姑娘哇哇大哭,跟老师告状,罚你做了两天的卫生。”
老李一听,也记起了这件糗事,蛮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跟赵国升碰了一杯。然后,他也讲起了赵国升当年的糗事。慢慢地,两人越说越起劲儿,声音也越来越大,就被旁边的人听见了,也加入进来。到最后,原本沉闷的气氛竟因此变得热烈起来,包间里充斥着“原来你当年也这么傻……”这样的笑声,一顿饭吃了四个小时才结束。
如今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趣的话题就成了人们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谁也不想整天苦兮兮的。然而,选话题也分人,如果一个话题对方并不喜欢,即使再有趣也是白搭。选话题,投其所好是关键,一般来说,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才是好话题。
乐嘉老师说过,跟别人聊话题,关键就是聊他擅长的东西,举个例子,譬如他是一名老师,你可以问:“遇到过最捣蛋的学生什么样?”“教室里都发生过哪些奇葩事?”
情况也可能是,在某些工作外的场合,对方并不喜欢谈论与自己职业相关的话题。比如,用餐时,物理学家不一定会谈论相对论,相反地,他可能会谈一些八卦新闻。八卦新闻的撰稿人也许并不喜欢谈论明星的绯闻,相反,他可能更喜欢讨论《果壳中的宇宙》。
对于有趣的人来说,好玩的话题俯拾即是。比如,背后看到一女孩,长发披肩,身材超棒,两人就打赌说“看到对方的脸会不会被雷倒?”
李英华有一次应邀出席一场饭局,其中只有一个人是他熟悉的,其他的人都是那位朋友带来的。刚开始时,大家互相介绍,聊聊彼此的行业以及最近正在做的事,虽然态度还算友好,话题也没中断过,但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点,大家都感到拘束。
无意间,李英华的那位朋友发现邻座有两个女孩,她们的腿很漂亮,大家扭头一看,还真是不错。不过,由于餐桌间都被屏风隔开了,座椅以上的部位全被挡住,所以他们只能看到四条美腿,无法窥见全身。于是乎,接下来的聊天突然就有主题了。
李英华等人开始猜测这两个女孩长什么样子,高个还是矮个,长发还是短发,大脸还是小脸,漂亮还是不漂亮?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和依据,并且开始找其他人推断中的漏洞,就这样不知不觉就争论了起来,之后还分成了两派。最后,四个人依次假装上卫生间,亲自检测美腿主人的真容,才发现刚才的猜测全是胡说八道。但奇妙的是,原本沉闷的饭局却大大地改善,告别时大家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很是不舍地道别。
话题有趣与否,不在于其是否具有专业性,内涵性,或者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所谓的人性思考,而在于它能否引起大家的谈话兴趣,以及将谈话继续下去的后劲儿。
有的人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大上,别人一谈电影,他就信手拈来《肖申克的救赎》富有哲理,《泰坦尼克号》才是经典,完全无视时下最受大家欢迎最广为所知的热门电影。结果,他一张口,别人就闭上嘴巴,不愿再和他继续聊下去。还有的人,与人交往根本不管别人的兴趣是什么,张口就是人生哲学,财富创造……听得人家直皱眉头。
阳春白雪固然高雅,可下里巴人也未尝无趣。面对不同的人,我们要调制不同的佳肴。大家一起聊天,切忌选一些“高端”的东西。诸如宗教、政治之类的话题太过沉重,我们不妨以一些贴近生活,轻松诙谐的话题谈起,才能营造一个有趣的交流环境。
4 拓展知识面,有趣的人都博学
有趣的人往往博学,看到任何事物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譬如,别人问道霍金是谁,我们就能想到《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一提到娱乐八卦,我们就能从刘德华一路谈到王熙凤。说起“三英战吕布”,我们就能横向比较张飞跟马超谁更厉害。一提起超级英雄雷神托尔,我们就知道他的锤子是白矮星铸造的,重量大得吓人……
无论说起什么样的话题,都能从容应对的人,就是有趣的人。有趣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知识领域。即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人群的时候,需要有不同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要做一个“江湖百晓生”“生活万事通”“有事儿问不倒”的百宝箱。
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会讲段子,不过如果只是讲段子却讲不出门道儿,就会流于肤浅。比如大家一起出去吃顿饭,别人不但能说出这道菜是怎么做的,怎样做才能做到最好,还能说出这其中有什么典故,这就会让我们觉得非常有趣,不仅仅享受了一顿美食,还能享受文化的熏陶,让自己也多学到一点东西,整个吃饭的过程也绝不会无聊。
杨思成的博学多才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对人生、宗教都有体会及深入的认识。大家都认同他是难得的活字典。
有一次聚会中,大家突然就桌上的红烧肉谈到了东坡肉,一群人在那里争论,有的人说红烧肉就是东坡肉,又有人说东坡肉怎么会是红烧肉呢,档次都不一样。因为这个话题,大家都当起了辩论手。眼看大家情绪激动,有人就提议让杨思成为大家解惑。
杨思成也不推辞,将东坡肉的典故娓娓道来,原来,所谓东坡肉,乃是当年苏轼被贬至黄州,发现猪肉在当地不大受待见,不仅富人不吃,穷人也不大会做,弄熟的猪肉都肥腻得很。老苏就自创新法,把半肥半瘦的五花肉放锅里小火慢炖,做出来的味道居然鲜美无比,便把此法推荐给朋友们,于是“东坡肉”的叫法就流传开了。
说到这里,杨思成又继续讲了另一个典故:说苏东坡曾带领杭州人民疏浚西湖,终使西湖重返美景,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纷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东坡面对成堆猪肉犯了难:那么多猪肉,三五天吃不完,放坏了怎么办?
于是苏轼灵机一动,让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用老家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特点,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册,将肉分送出去。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东坡肉”从此越传越广,成为风靡全国的一道名菜。
听到这里,同事们情不自禁地对杨思成竖起了大拇指。岂知,杨思成继续说出了另一番说辞。他说,这两个版本都没有正式记载,传说多过事实。但是,苏轼的确为猪肉的推广做了大贡献,因为苏轼写过一篇《猪肉颂》,这才让后世的人们对猪肉,以及现在所谓的“东坡肉”这种做法推崇起来。严格来说,算是苏轼的名声成就了东坡肉。
等到杨思成说完,大家都折服了,觉得经过这次交流学习,以后自己也可以当老师,给别人讲解这东坡肉的故事了,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向他敬酒。
博学的人,总能通过他们广泛的涉猎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兴趣。不管是对美容养生感兴趣的,还是对风月野史感兴趣的,他都能信手拈来,讲得精彩绝伦。因此,人们也就乐于与他交流,听他讲话。因为总能听到自己感兴趣的。
有些人误解了有趣,认为有趣就是没事儿讲讲糗事百科上面的笑话和糗事,或者荤味十足的黄段子。其实并非如此,一个有趣的人,肚子里得有墨水,还要有广泛的知识。相信不少人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听一个有趣的人讲话,他说得滔滔不绝,听的人也津津有味。而有的人说出来的东西,听了第一句就不想再听第二句,就是因为他肚子里的墨水不够,讲的东西要么粗俗,不堪入耳,要么浅尝辄止听不出头绪,听了完全是浪费时间。
当然,拥有知识并不代表就拥有趣味。有的人恃才傲物,具有太过强烈的表现欲,他一开口就没有别人说话的余地,一场聚会下来,全是他一个人在噼里啪啦,这样的人,哪怕他真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人们也只会觉得他爱显摆,不愿与他接近。因而,在与人交往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大智若愚”的风度,不要独占风头。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拥有了广博如海知识,就等于拥有了拒绝无聊的选择。正如梁实秋谈烧鸭,不但谈及了烧鸭的产地、运输、做法、哪儿的烧鸭做得好吃、吃它有何讲究,还谈到了一些关于烧鸭的诗词。试想,吃个鸭子都能吃出个历史传奇,谁还会感到无聊呢?
5 与人分享你新奇的观点
老师出了一道题:如果有6个苹果,怎样用它们换来最大的回报?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把苹果分了吃掉,有的认为该把它们做成罐头卖了,还有的人觉得最聪明的办法是把籽种在地里,几年后就会有新的苹果了。
老师笑着说:“其实,答案非常简单。自己吃掉1个,其余5个都送给别人。”
同学们都愣了,不明白老师的意思。
老师解释道:“留1个给自己,才能亲自品尝到苹果的美味。另外5个与人分享,别人便会感激我们。以后他们有了苹果,同样会送给我们。再往后,如果他们有了梨、香蕉或者别的好东西,也还是会和我们一起分享。
因为大家都记住了我们的好,把我们当成真正的朋友。于是,在分享中我们传递了自己的真诚,回应到的也必将是对方的真心。所以,只是放弃了5个苹果,就可以收获这么多额外的东西,彼此感受到和谐、信赖与真诚。难道,这样还不算是得到了最大的回报吗?”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把自己新奇的观点分享给别人时,我们也才有机会接收到别人的别致信息,我们的世界也才会别开生面。否则,大家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说的做的都是一套一套的传统模板,又有什么新意可言呢,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有趣不有趣了。
李霞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说话从来都是走套路的。比如,同事买了一件新裙子,她永远都是“嗯,很不错,你穿着特漂亮”。当然,她收获的也永远是“谢谢你的夸奖哦”。别人既不期待她能说出什么新颖的话,她也从没听到过不一样的东西。
不过最近,发生了一件让她感到特别高兴的事。一个月前,她看完《镜花缘》后,情绪激荡之下说了一句,“呀,我才发觉,中国现在的小说文化真的是在退步呢?”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却引得同事们纷纷瞪大了眼睛,一个劲儿地问她为什么这么说。素来寡言的李霞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听得同事不住点头。
也不知怎么的,一位同事就把她的言论放在了自己的空间里,慢慢地,竟越传越广,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一些久不联系的同学纷纷在QQ、微信上与她一起讨论起来。虽然中间有彼此观点的不相融合,但总的来说,还是让她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一直以来,除了几个有限的朋友,很少有人会关注她,这件事让她格外有成就感。
事实上,勇于把我们自己的新奇观点分享给别人,也是在向人传输我们的激情。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如果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观点抛出来,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新奇有趣的观点实在太多了,我们的眼界和思维也将因此而开阔和敏捷许多。
很多人顾虑自己的观点不被人接受,担心因此引来异样的眼光,也有人顾忌别人的观点会冲刷自己的大脑,让自己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其实,正如《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李可所说的那样,观点是可以分享的,只要不连带着我们的生活一起分享便好。
有人说,朋友是分享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的人。就像张爱玲与炎樱,年轻时好得几乎快被怀疑是同性恋。张爱玲的书中插画,也多由炎樱创作着色,照片拍摄者亦多为她。和平年代,她们谈学业、服装、食物、爱恨情长,战争来临时,则一起避战火。1944年8月,胡兰成与张爱玲结婚的时候,炎樱还当了证婚人。
可随着年龄增长,她们却逐渐疏离起来,甚至到后来彻底断交,几乎老死不相往来了。一个在美国孤独度日,一个在日本快意人生。炎樱曾在信里问,为什么莫名其妙不再理我?张爱玲只说:我不喜欢一个人老是和我聊几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个死人一样。
可见,朋友之间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的人际交往。如果我们总是抱着自己的观点不愿与人分享,那么在别人眼中,我们就是一个封闭的、未知的、没有新意甚至是危险的人。有谁愿意和一个长期不露心声的人为伍呢,说不定哪天掀开他的面具,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头吃人的怪兽,岂不是恐怖至极?因此,与人分享我们的观点是很有必要的。
不但要分享,还要分享我们那些新奇的观点。就好比大家一起看一颗苹果落地,牛顿说这是万有引力,后边的一群人也跟着说是万有引力,那么除了牛顿,其他说万有引力的人又有谁会被记住呢?但要是我们来上一句“看,这就是牛顿发现的真理”,立刻就有人记住这句与众不同的话了,大家心想:啧,这个说法挺新颖的,有意思。
当然,也不要为了新奇而新奇,要是硬把万有引力说成“用爱发电”,那可就是贻笑大方了。我们可以老酒装新瓶,却不能酒瓶装白开水。总而言之,要做一个有趣的人,我们不妨多向别人分享一些新奇的观点,做一个创新的人。
6 不知道聊什么,就聊聊吃过的美食
咖啡厅里,李小丹和相亲对象尴尬地坐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对小眼,实在找不到话题,于是两人只能默默期待这场相亲早点儿结束。
不是李小丹不想改变这种气氛,只是,对面的男生也是一个不会讲话的家伙,一见面就问她学什么的。好吧,李小丹得承认,她学的是国际政治,一个在国内很生僻的专业。果不其然,男生在听完后先是一脸茫然,然后干笑两声,没了下文。
好不容易,等到他再次开口吧,结果又来了一句“哈,今天天气真不错哈。”李小丹翻翻白眼,瞥了一眼窗外阴沉的天空,礼貌地回了一句“啊,还可以。”
然后,两人又卡住了。没办法,李小丹只得主动出击。可问题是,她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话题,就随便一问,问男生是在哪个大学上学的。
尴尬的是,她同样不知道男生口中的纽约电影学院在哪儿,甚至,光听这个名字,她都不相信这学校是不是真的存在,别是什么国外的野鸡大学。
沉默了半天,最终还是李小丹灵机一动问男生喜欢吃什么,男生一听,立即来劲儿了,说自己喜欢吃盐酥鸡。这下子,两人算是聊开了,因为李小丹也是一个爱吃的家伙,两人就这么从盐酥鸡一直聊到了牛排和红酒,又一路聊到了老白干儿。
与人聊天,尤其是与陌生人或不太熟的人聊天,切忌开口就问人家住哪儿,未来有什么打算,梦想是什么一类的话题。这些话题,要么容易卡壳儿,要么不愿意说。比如,人家说出家乡,结果我们不知道,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也不要涉及太专业的东西,搞不好把自己都给难住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聊美食。什么水煮鱼、肯德基,都是极容易说开去的话题,既可以研究它们的味道,又可以探索其中的营养,何乐而不为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就是所有人最大的事业。别急着否认,我们可以不谈时尚,不搞旅游,不看电影,但绝对不能不吃。事实是,不管人类科技如何发达,人类文明怎么高度发展,“吃”之道从来不会被淘汰。我们的宗旨是,不但要吃,还要吃好。
于是,美食就很容易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也成了人们相互交流时最好的沟通桥梁。当我们与人聊天,诸如天气、专业、人生理想之类的玩意儿通通不灵的时候,聊到实在没了话题的时候,不妨试着聊聊美食,瞬间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陈凯军最近出差美国,认识了一个美国姑娘,要一起共事很长时间,但他又是一个特别不善聊天的人。长时间的沉默让双方都觉得尴尬,每天下班他都溜得飞快。
直到有一次,两人意外地在公司附近一家中餐馆相遇,看了看各自餐盘里的宫保鸡丁盖饭和老干妈辣酱,他们瞬间找到了话题。两人从“你今天吃了什么”一直谈到公司食堂的菜不能下咽,又谈到当地唐人街有什么好吃的餐厅,谈到各自上一次的旅行吃了什么,还谈到了中国的八大菜系,最后意犹未尽地约定找时间一起去吃点儿好吃的。
就在那个周末,他们一起结伴去了附近一家桂林米粉店。那位美国姑娘兴奋地告诉陈凯军这是她最喜欢的中餐馆,还说以后一定要去中国看看桂林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看到她点菜,陈凯军不禁笑了。只见她指着墙上贴着的图片,示意来一份牛肉米粉。完事后,不无愧意地表示自己的中文不过关,于是两人又聊起了中文的学习方法。
生活中,其实处处隐藏着雷区,尤其是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比如聚会时,朋友带了不认识的人,这个时候,若是贸然就他们的关系展开话题,搞不好就会引出乱子。万一对方和朋友是父女,结果被我们误解为夫妻,那就不妙了。再比如,与中年妇女聊天,贸然提及对方的丈夫,万一别人两口子正闹离婚,岂不是往对方伤口上撒盐?
美食就不同了,所有人每天都在接触这个问题,一说起“吃”,不管是有文化的,没文化的,男的女的,中国的,世界的,都能发表几句自己的感言,可谓是没有门槛儿的一个话题。诸如“你们学校附近有什么好吃的”“你们家乡什么东西比较好吃”“我知道你们那儿的米饭很好吃”等等,都是能让对方瞬间眼睛放光,自信心高涨的问题。
总之一句话,虽然通俗,但美食的确是最能拉近彼此关系展开话题的利器。正所谓投其所好,而美食应是大多数人不会拒绝的事情吧?所以,当我们既不知道对方的爱好是什么,又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时候,那就聊聊美食吧。
7 讲一讲你旅途上的见闻
不要吝啬自己的旅途见闻,把它们分享给别人,不但能收获分享的喜悦,还能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生活中,喜欢分享见闻的人,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人。
比如,别人没去过印度,我们就可以把圣河恒河的水葬奇观分享给对方。再比如,一些朋友没去过越南,我们就可以告诉他们,去那里吃一顿海鲜很便宜,在国内需要三四百的大餐,那里只要30多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100多块钱。去过传说中的卢浮宫,我们就可以告诉大家,比起一些同胞,其实那些“西方绅士们”更喜欢在卢浮宫前泡脚,咱们被误导和“自嘲”了很多年。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千里之行,各有不同。哪怕是同坐一辆货车,同在一节车厢,不同的人所看到听到以及感受到的,都不会是一致的。大方地将这些独属于我们自己的见闻与人分享,我们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有趣的人,同时也许还能从对方身上听到更多风趣兴味。正如萧伯纳所说,两个人手中都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最终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两个人各自看了一部电影,交换之后每个人就相当于看了两部电影。
林晓东是一个酷爱旅游的人,也是一个喜欢把自己的见闻分享给别人的人。有一次,他给同事们讲述了一次有趣的经历,那是他和好哥们儿去西藏的路上。
因为那次是跟团,行到中途司机在一个风景怡人靠河的草地边停了下来。据林晓东回忆,那天阳光很大,他在向阳的地方没待了几分钟,就躲去了背阳的河边。沿着清澈的河走了一小段,远远地看见自己的哥们儿在跟两个藏族小女孩说着什么。她们的头发湿漉漉,衣服很旧也很皱,而且两个人又黑又瘦,坦白说,不好看。
只见其中一个小女孩对哥们儿比画起来,哥们儿却是一脸茫然,显然,他根本听不懂对方说什么,无奈,哥们儿就像要躲避似的逃开了,就像他曾经对待乞丐时一样,那个女孩还在比划解释着,但最后还是沉默了下来……
哥们儿看到林晓东,赶紧过来把刚刚的事说给他听。有趣的是,那位哥们儿竟然怀疑这两个小女孩儿居心不良,有可能是骗子。林晓东听完就笑了,拉着哥们儿重新回到那两个女孩面前,跟她们交谈起来,用的也是汉语。只是与哥们儿不同,林晓东的语速放得很慢,也很有耐心地听完两个女孩的话。因为她们汉语不好,说得很磕巴。
最后两人才弄明白,这两个女孩因为家里穷,常常出来捡一些游客丢弃的瓶子或是一些可回收物,卖点钱以补贴家用。两人也渴望走出家乡到大城市去,所以为了锻炼自己的普通话就主动与游客练习交谈,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融入城市。
听到这里,所有同事都唏嘘不已。他们既为那两个女孩儿感到怜惜,又为林晓东的行为暗暗点赞,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玩世不恭的家伙,竟然会有一颗体察入微的心。
有人说,人在旅途,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性格的时候。旅途漫漫,意外多多,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各种不顺心意的事,又或者累了,乏了,各种负面情绪袭来,极易暴露自己的性格中不好的那一面。很多人就在这一次次旅途中被人看清,不断泄露自己一直克制的性格和隐藏的原本面目。
事实上,分享见闻则与之相反,它能弥补我们暴露在人们眼中的劣势,让他人更进一步地了解和理解我们。分享的好处就在于,与人分享,别人也会投桃报李,我的还是我的,而他的也变成了我的。同时,因为乐于分享,我们也不会给人留下自私、阴沉等负面印象,这对于我们的人际交往,可谓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没有谁会愿意跟一个自私鬼做朋友,不是吗?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在他十岁那年,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待在杭州当时唯一允许接待外国游客的宾馆门前,免费为外国友人提供导游服务。他当时想的就是,把自己以前见过的一些有趣的地方展示给外国人看,自己的家乡是最美丽的。
凭着几年的坚持,他后来认识了来自澳大利亚的肯·摩利一家,之后马云和摩利一家人成了笔友。再后来,摩利夫妇再访杭州时,总会约上马云,马云和摩利更是投缘,情同父子一般。1985年,马云21岁,第四次高考终于时来运转,凭借英语好而被破格录取,正在杭州师范学院上大一便被摩利夫妇邀请到澳洲度暑假。在那个出国普遍困难的时期,他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普通孩子,竟然因此先人一步得到了出国的机会。
可见,乐于分享的人,通常能得到意外的机会和眷顾。分享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时也是在向别人释放一种信号:我不设防,快来和我交朋友吧。因此,千万不要吝啬分享自己的见闻,只要不是盛气凌人,以显摆的姿态去分享,没人会说拒绝的。
8 去做点看似无用的事
九百多年前,一位身心俱疲的老人家辗转到富阳,他一度被城市中心的繁华所排挤,直到花甲之年才在这座城市边缘的山里画了一幅长达6米多的画。他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把这幅图在寂寞中画完,画完后送给了一个僧人“无用”。用白岩松的话来说,一个寂寞的文人感叹自己无用,恰恰遇到一个叫“无用”的僧人还喜欢这幅画,于是就送了。
九百多年过去了,当时城中的达官贵人们早已化作尘土,青史不留名。但是这幅无用的人画的无用的画却是真有用,在九百多年后成了这个城市招商引资的最大名片,甚至连总理都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了它,这幅画就是《富春山居图》,而老人名叫黄公望。
以我们当下的眼光来看,它有用吗?没用。不过只是一堆废纸,按斤卖起来不值街边一顿麻辣烫,有那闲工夫,不如在朋友圈打打广告,搞搞直播,说不定能值十顿麻辣烫。
但是真没用吗?因为一幅《富春山居图》,浙江富阳成了文化血统高贵历史底蕴浓厚的名城,并被搬上大荧幕走进千家万户。倘若没有它,谁又知道富阳呢。
在当下的中国,我们信奉爱拼才会赢,一切都要以“有用”为目的。说好听些是培养兴趣爱好,直白点儿讲,不过是为了提升我们的“装潢”,让自己看上去更高大上,更具有成功范儿,最好是还能培养出一两门可以赚钱、赚名声的兴趣爱好。倘若一种兴趣爱好不能实现以上任何一个目标,那就是无用的、无意义的东西。
殊不知,所谓兴趣爱好的意义,无非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陶冶我们的情操,进而提高我们生活的品质,而不至于狂妄、粗浅,变得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越广泛,就越会意识到天地的广博与自己的渺小、匮乏。但带着功利心去培养兴趣爱好,则会让自己适得其反,以致最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楚虹是一个非常喜爱写作的女孩儿,即使工作再怎么繁忙,但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会写一些文章,并通过各种渠道发表出去。微信朋友圈、QQ空间、论坛贴吧、新浪微博、豆瓣影评等等,都有她的足迹。她的朋友们也都知道她这个爱好。
有一次,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评论:你写了这么多文章,能赚多少稿费?楚虹想也不想就回复到:不但不能赚钱,还得赔进去大量的时间和咖啡钱呢。有时候整整一个周末,就这样在写作中度过了,连正常的假期都没有。朋友一听,立即回道:那有什么用?还不如学学瑜伽,还能收获一个好身材。
楚虹回了个笑脸,没有再说话。她自己也想过,为什么这么爱写作呢,哪怕耗费掉假期也在所不惜?最后,她给出了答案:只是因为喜欢,这是她的爱好。
如此坚持了三年,2015年夏天,一个论坛里的网友突然发信息给她,说她的文章很不错,要不要投稿给他们网站,只要通过就有稿费的。楚虹一听,高兴地也就答应了。
没想到,她这一投反响不错,对方连连催她继续投稿。仅仅过去五个月,她所得到的稿费竟然已经远远超过了她一年的年薪。
一个老师曾说,“当你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去做一件事时,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最好的。”乔布斯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Mac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因为微软只知道山寨苹果,可以说世上所有PC就都不会有现在这么美妙的字形了。”
曾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的“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诸如放鸽、养蛐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这些东西看起来无不是人们眼中的“无用”之用,可在2003年的时候,荷兰王子却专程为他颁发“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没用?就像如今的书店,放在最显眼位置的永远是各种考试的资料,再来便是养生学、成功学以及所谓的畅销书。坦白说,看这些书的人大都是带着功利心去看书的,因为这涉及他们所关心的成功、长寿以及谈资,要显得自己博学多才,好像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抛弃。然而,看这些书的人又学到了什么呢?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无用的事,但他们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正如乔布斯评价自己的退学经历,说道:“我当时不可能预知这事事之间的因、果,但是当我十年后回顾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豁然开朗了。被我们定义为‘浪费时间’的事,往往能为我们打开另一片天空,反倒是我们急于培养的所谓‘兴趣爱好’,不过是跟风心理。”
带着功利心去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出来的很有可能不是爱好更非兴趣,只是另一把枷锁,既套牢了自己,又让身心更加疲惫不得放松。这样的人,既培养不出真正的过人能力,也无法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快乐,他们所能收获的,只有盲目与人攀比的痛苦和折磨。
9 每天尝试做一件没做过的事
很多人都过着重复的生活,日复一日,直到把自己彻底磨得没有新意。比如,喜欢吃宫保鸡丁盖饭就会天天吃,顿顿吃,直到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想吐。又比如,习惯了每天早晨睡到临界点,然后才急急忙忙赶去上班,直至紧绷的神经给以松解。再或者,每个周末都整天整天地待在床上敲键盘或无所事事,颓废到开始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
因为总是重复着过日子,所以很多人越活越无趣。看到朋友圈里到处旅行游走的朋友,听着脱口秀里各个主持人大秀口才,眼看着身边同事、邻居生活情趣多多,心理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其实,要改变这一切很简单,每天尝试做一件没做过的事就行了。
莫少微最近很烦恼,因为刚上手了一个项目,而且还是一个工程巨大繁杂的项目。以她五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恐怕两年内都不会有什么空闲时间了,必须等这个项目走上正轨,或许才能再次回到之前时间充裕的高品质生活中去,为此,她感觉每天的生活都在渐渐暗淡。
她的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问她:以前的生活里,你最享受的是什么呢?莫少微想了想,回答:应该是时间吧,充裕的时间能让我感到轻松。
朋友听完,笑道:想要充裕的时间,就说明你有做事的渴望。你不妨每天试着做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也许你会重新找到充裕的时间也说不定呢。
听了朋友的话,莫少微觉得有些道理。那天下班后,她特意没叫出租车,一个人往家步行回去。走到半途,发现路边的一些水果摊、小吃摊还没打烊,美食香气夹杂着锅铲之声的景象,让她产生了久违的放松的情绪。鬼使神差地,她在一家小摊前停了下来,买了一碗烤冷面就那么站着吃了起来。放在一天前,她是绝不相信自己会这么做的。但现在看来,还不错。吃完一碗,她竟感觉不到饱,又买了几样蔬菜,准备回家做一份沙拉。
自那之后,莫少微开始每天做一件没有做过的事情,要么是做一道新的菜肴,要么是穿上运动服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晨跑。如此过了一个月,虽然每天发呆的时间减少了,活动量似乎也大大增加,但她惊喜地发现,自己不再急躁,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正所谓,人生处处是惊喜,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身边处处是新鲜。什么是有趣?无外乎就是意料之外的事,不曾体验过的感觉罢了。尝试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便是有趣的事情。朝九晚五的状态持续久了会让人倦怠和茫然,我们需要新鲜的事物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重新定义生活可以这么五彩缤纷,新颖多姿。
心理学家说,人其实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有个叫米歇尔·博娜的英国姑娘,她曾经害怕很多事情,直到有一天,她突发奇想地将她害怕的事情都写了出来,然后一个一个的尝试着去做。没想到,这一做才发现,原来自己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胆小。
她以前害怕穿耳洞,然后她第一天就去穿了耳洞,结果除了带上了漂亮的耳环,并没有什么坏事情发生。她又去尝试着喝了一杯酒,得出结论,自己的确不喜欢喝酒。她试着一天不用手机,和外界失联的感觉也不错,虽然心里像猫爪子在挠。恐高的她去坐一次热气球,看着蓝天白云被自己踩在脚下,乐得她直呼“再来一次”。不会做菜、怕油溅的她开始油炸食物,一番努力下,终于确定自己学会了新技能。她还跟流浪汉一起乞讨,意外的是,她所讨得的钱比流浪汉还多,这让她只想一直莫名地开口大笑。
等到她做完100件以前感到害怕的事情后,她并没有因此变得更漂亮,也没有因此成为大富豪,更没有一跃成为风云人物。但她确确实实经历了100种以前不曾体会的精彩,克服了100种心理障碍。这让她很开心,因为自己做了100件以往从不敢做的现在带给她不同体验的事情。
每天尝试着做一件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这并不容易,但更不是为了作秀、欺骗和安慰自己,这可以是一个重塑自我的开始,重塑自己从来都是困难的。但欧洲有句古谚,“你要如何吃掉一头大象?只需一次一小口。”积累的力量是很可怕的,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只要我们每天都坚持去做,30天,100天,1年后,我们将会做成很多事情。
君不见,人生赢家们大多都是乐观主义者,在困难时他们总是积极欢乐并自我创造快乐。乐观主义者觉得世界上充满了无尽的机会,特别是在努力的时候。反之,自怨自艾者总觉得全世界都欠了自己什么,从而主动关闭了精彩的大门。
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多姿多彩,而生活本身更是一场冒险。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天尝试一件我们以前不曾做过的事吧,无论大小,上下班换一条回家的路,吃饭时点一个没有吃过的菜,又或者和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搭搭讪,都是一种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