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附录二: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和影响

1.行为心理学概述

华生的行为主义是时代潮流的产物,一经创立就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这也使得行为主义不仅席卷了整个美国,甚至影响到了全球。任何一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都有其符合科学和时代发展的因素,行为主义心理学也是如此。它的基本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1)革命性原则

行为主义者摒弃了心理学以研究意识为主导的思想,认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他指出,想要使心理学拥有像生物学和物理学等自然学科所拥有的地位,就要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只有对行为进行研究,才是取得这一结果的前提条件。关于行为和引起行为反应的环境影响,华生认为包含两个共同要素——刺激和反应。

所谓刺激就是指使有机体产生行为反应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构成有机体反应行为的一些最基本的成分。他指出,一定的刺激必然会引发反应,而一定的刺激也是因为一定的反应,二者是相对应的。由此,应该把心理学定位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所以,华生认为只有把心理学从研究意识转向研究行为,才能跻身于科学之林。而从前心理学所关注的只是那些主观的无法确定定义的意识过程。它应该更多地关注人们能看见的行为反应,继而发现行为的规律。

它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非内省式的。华生之所以指出要抛却内省式研究,是因为他发现内省法并不能获得客观的数据。他认为,个体可以对自己进行内省观察,但对别人却无法做到。而对自己的内省观察,也因为缺乏一致的标准,无法达成相同意见。所以,这种方法不够科学,应该舍弃。他提倡运用客观法对有机体进行行为研究,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行为主义的目标是找出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并达到对行为控制的目的。而有关精神现象行为主义并没有涉足。

(2)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是华生在对人类行为和习惯进行细致入微地考察基础上创立的。在行为主义理论中,华生将传统心理学中的意识、记忆等名词抛弃掉,只保留了人格这一心理学词汇。在他看来,只有了解个体的人格,才能知道他适合做什么,将来的发展潜力,才能为社会需要提供必要的精准的材料。

华生认为,人类习惯的形成跟环境变化密不可分,习惯形成后,个体也就具备了适应环境的各种能力。如此,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个体才可以通过习得的习惯系统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而人类三大习惯系统——情感、思维、动作的发展,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别于一般动物。人类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顺应环境的过程,人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做出各种反应。从儿童时开始,人的动作习惯系统开始形成,并逐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发展和完善。行为主义理论指出,动作习惯系统就是人的手指、手、腿、躯干系统形成的习惯集合。与习惯密切相关的是条件反射,华生认为,条件反射是形成整个习惯的一个单位。如果我们把一个复杂的习惯进行分解,那么所得到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一种条件反射。所以说,对于孩子而言,动作习惯的形成对他的发展意义重大。当婴儿拥有拿取和操纵物体的基本习惯,便开始把握整个世界。

在华生看来,年龄、练习的分配、获得机能的练习、技能练习中药物的影响决定了动作习惯的形成。他的理论详细地描述了“造人”的过程,是把人看作一部机器,身体的各部分看作组装成人的各组零件。出生时人都是平等的,但由于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差别,有的人成为了富人、高官;有的则成为了乞丐、盗贼,而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由于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而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人格特征,则因为后天环境使得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习惯系统,从而导致了人格上的差别。华生认为,个体人格决定着他的行为,它是一切动作的总和。

“人格由占支配地位的习惯系统所构成”。华生认为,占优势的习惯系统容易被识别,所以它也是用来判断人格、人格的分类依据。针对人格的发展与变化,华生指出,在人的一生中,习惯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期,主要是幼年至青春期。在这个时期,人格变化最快,而过了三十岁之后,人格变化则明显放慢速度。在华生看来,由于人格的形成是环境使然,所以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即让个体废弃旧的习惯系统,形成新的习惯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环境改变得越是彻底,人格的改变会越多。通过对人格的研究,华生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要积极培养他们的习惯,并反对杜威“从内心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教育理念,主张习惯的养成要靠环境和教育,这也是人格论观点的充分体现。

(3)情绪理论

华生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对特定情境的反应,是内脏和腺体的深刻变化。对于情绪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确定和描述引起反应的一定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下,情境会导致一定的反应,这个反应模式就是情绪。

华生在研究中发现,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感反应,即愤怒、害怕和爱。不过,华生更为关注的是其他的人类行为和情感反应,他想知道的是这些行为和反应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为此,他做了很多实验,如对11个月大的婴儿进行的恐惧实验等,并从中得出关于情绪反应的结论。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并指出儿童所具有的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是以后在环境中形成各种条件反射使情绪不断发展的基础,所以他认为家庭是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环境。

2.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行为心理学者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就是一种强化练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行为潜力,这种行为潜力具有相对永久性的变化特性。当个体在学习时,习得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并被保留下来,与其他已经习得的行为方式共同成为个体的行为储备。

行为心理学者所说的“行为潜力”是指,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学习,只能看到学习的效果。换句话说,作业改进所代表的有机体内的变化,就是所谓的“行为潜力”。学习是中间变量,是在外界环境作用下,由所看到的作业的改进(反应)做出的推论。这一过程可表示为:

刺激(自变量)学习(中间变量)反应(因变量)。

行为主义经过多次试验后,得出人和动物在学习时,都是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即奖惩制度的约束。而学习的基本机制是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方法是在无关刺激之后。多年以后,B.F.斯金纳又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其根据是,在对动物进行刺激后,动物通过完成一定的操作,学习便得到了强化。经过多次的重复这一学习过程,就会引起动物的操作动作。在这里,动物按照实验者的安排而进行活动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强化而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一种行为在经过练习之后,依然没有得到强化,就可以视作没有学习的效果。当一个行为被强化后,就会使行为的潜力得到相对永久性的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要对其进行强化,这一手段非常重要。在进行强化的同时,必要的刺激可以引起行为,并能够使行为继续。这样,当这个刺激再次出现时,与之相关的行为反应就会增加。

行为心理学者对行为的研究,主要在于对行为进行预测,并达到控制的目的。他们的主要的关注点是观察环境刺激下的有机体反应。作为环境刺激的被接受者——有机体,并不引起反应。只有在环境的刺激下有机体才发生反应,反则不发生。按照这个理论,可以将一种特定的环境分解成许多部分,那么,对于个体在这种环境中会出现怎样的行为,就可以进行预测。

在行为心理学家看来,新条件反射不断建立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它是环境刺激所控制的反应的积累。也就说,他们不承认心里的发展过程中质的变化,认为它是一个不断累积的结果,是一个相加的过程。在他们的观念中,心理的各种水平没有质的差别,也没有阶段性,它们都是通过相同的学习规律获得新的行为内容的过程。

行为心理学者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是学习得来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它的发展。理论指出儿童的学习主要是模仿。这一学习过程也叫认为作用,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它的作用极其关键。儿童早期已经显示出,他们对于某种典型人物所具备的特征的渴望,会通过模仿力求达到拥有这种特性的目的。例如,儿童先知道和父亲具有相同的性别,他们在相貌和性格上既有差别,又有相似的地方。当这种信念和父亲拥有的体验相同时,认同作用就实现了。而如果儿童对父母的认同作用,经常能够得到父母的肯定,这种学习就会被强化;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则会出现负强化。这就是社会学习能够建立的关键。通过这样的社会学习,使得儿童的语言、道德观念、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到发展。社会学习理论相比于传统的行为主义更为客观,不再像旧的行为主义那样,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结果。另外,社会学习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儿童,这就使得他们对人心理发展的研究有了更强的针对性,由于他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探讨,也为儿童教育创造了更好的指导理论。但他们对于人的遗传作用,依旧没有关注,对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也不够重视。

应该说,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观是客观的,不过虽然他的建立是从事物的可见因果关系着手,但只看到了发展中量的变化,对事物的外部关系并没有关注。

3.斯金纳的心理学理论

作为后来的行为研究者,斯金纳和华生一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且他的思想更为激进和彻底。在他看来,心理学应该将指明决定特定行为的特定因素定为目标,并进而对行为做出分析,确立下来先行影响与随后行为间关系的真正性质,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实验的手段来达成。他还指出,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在经典行为心理学中指出由刺激引起反应行为,斯金纳指出,由一种确立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就是所谓的“应答”,既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所谓的操作性行为则与刺激无关,它是不时地发放出来的行为。

斯金纳心理发展观的主要体现是那些呢?

(1)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对于儿童的行为塑造,斯金纳的观点是强化,他认为只有强化才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在斯金纳看来,操作性行为在人的行为中占大部分,个体所有的习惯行为都是在强化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想要达到控制个体行为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了解强化效应并能够运用好这一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儿童塑造成教育者所期待的人物类型。虽然有一些行为是儿童偶然发出的,但是如果这些行为能够得到强化,那么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个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大小,与强化次数的多少密切相关。这就是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过程,所以斯金纳的观点十分明显,即控制行为产生的正是伴随它的强化刺激所为。

(2)行为发展过程中的强化作用

行为心理学者认为行为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对此斯金纳进一步指出,儿童做事的目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当一个儿童在做了某件事之后被成人注意到,那么成人可能就会对他们行为进行评价:或者给予表扬,或者加以批评。实际上,这在无意中对儿童行为就是起到了一种强化的作用。所以当一个儿童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时,成人所应采取的态度就是对他视而不见,不加理睬。这种“冷处理”方式,让他发现自己的反应并没有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此,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便会因为得到不到强化而消退。

我们不可小看儿童的行为,事实上,他们很懂得“察言观色”。在他们眼中,他们推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自己的行为能不能得到外部刺激的强化。斯金纳还指出,练习的多少本身对行为反应的速率并不会产生影响,在练习中,儿童行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为他所提供的重复强化的机会,强化的次数越多,其效果会越好,反之则不然,如果只练习不强化,那么这一行为就不会得到巩固和发展。

(3)及时强化论

斯金纳认为练习要及时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加快行为的形成。他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强化可分为

连续强化:也就是说,对每一个合乎要求的正确反应,要给予连续的强化,要多次重复,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间歇强化:对部分反应进行强化。

固定强化:当被试出现所期望的反应时,主试按照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强化。

偶然强化:顾名思义,这种强化指的是反应与强化物之间的结合并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偶然形成的。

斯金纳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采用连续性强化的最佳时机是在行为训练的最初那段时期。而间歇强化最好的运用时机是在行为保持方面。

b.强化的几个方面:

积极强化: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使得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有所增加。

消极强化:与积极强化相反,当某一个刺激被排除后,反而增加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增加了一个强化,还是排除了一个强化,其所产生的结果都是增强了某一操作反映出现的概率。例如:有些儿童喜欢咬手指,当他不咬手指时,家长可以给他一块糖或者别的礼物,这是一种积极强化,而当他咬手指时,家长既不给糖块,也不给他表扬,这就是这属于消极强化。这两种强化的目标都是为了让儿童不再咬手指。

c.强化的方式影响某种行为的消退效果

当行为出现消退迹象时,如果连续强化也消失,那么此时消退速度会非常快;反之,当出现消退时,连续强化变为间歇强化,则消退速度会慢一些。

(4)关于儿童行为的控制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对行为进行控制,那么在对待儿童教育方面,斯金纳认为,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和老师的最佳做法是对其“忽视”,也就是不进行强化,这样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慢慢消退。比如,当一些儿童为了引起大人注意,出现咬手指、咬嘴唇等不良行为时,大人对他的行为最好是假装看不见,不做任何反应,这样儿童的这种行为就会慢慢消退。如果大人发现这些不良行为后,对他进行批评和呵斥的话,便是一种无意中的强化,这不仅不能改变他的行为,反而强化了这一行为,使其更难消退。

然而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比如,关于攻击行为的消退方面效果就很差强人意.面对攻击行为时,如果视而不见就很容易被当成一种默认。所以,这种情况下应及时进行阻止。当然还有一些儿童的极端行为,那需要视情况制定教育方法,以上的方法是不会有效果的。对此,这里不做赘述。

(5)教学机器以及程序教学

斯金纳指出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的教育存在很大问题,不论是教育内容还是管理措施。由于自主性和趣味性的缺乏,很多学生厌学,甚至逃离课堂和学校。另外,老师在教学水平上的差异、学生太多令老师无法一一照顾到,这些对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法,即教学机器应用渐进式和及时强化原理,把那些很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小的、容易懂的问题,然后一步一步展现给学生。当学生给出的答案与机器后来给出的正确答案一致时,机器就会显示下一个问题。斯金纳提出的这一方式,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尽管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妨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考虑不够,但还是有其参考价值。

斯金纳是新行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在儿童行为及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对儿童教育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不过,斯金纳和华生一样,都认为人的心理完全受环境制约,从而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

4.班杜拉的行为心理学理论

作为新行为心理学者的阿尔伯特·班杜拉,也是社会学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心理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观察学习,也被称为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后果的观察,而获得行为的过程。例如,儿童攻击行为的获得。观察学习与刺激学习存在着不同之处。

首先,在刺激反应的学习中,学习者必须亲自去尝试,而观察学习只需要学习者进行观察就可以,不必亲自去实践。

其次,刺激反应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中直接接受强化;观察学习则不然,它只需要学习者接受替代强化就可以了。

在对观察学习进行阐述时,班杜拉指出,这种学习的过程,是个体从他人身上获取信息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观察学习受到认知因素的制约和调节。

注意过程:这是观察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在环境中发现令他们印象深刻的对象,并形成学习的意向。注意过程决定观察学习的发生以及观察者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对未来学习的效果也深具影响。在观察过程中有几个因素分别是:被观察对象的活动特征、个性特征以及其示范行为的清晰度。另外,观察者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征包含:个性特征、感知能力、觉醒水平、过去的经验。另外,人际关系也影响对象的观察,如果观察者认为自己属于被观察者的群体,则很容易注意他的行为。而当观察者模仿被观察者的行为后,获得了他人的表扬或鼓励,注意过程便会得到强化。

保持过程:这个过程是观察者将对被观察者(榜样)的榜样示范行为记忆在大脑中的过程,包括视觉形象和言语编码。班杜拉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言语编码的作用更大。但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来说,视觉形象更为重要,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抽象思维的能力还不强。

运动复现过程:是观察者将被观察者示范的行为再现的过程。

动机过程: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观察者将从被观察者那里学习到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并不是说观察者从榜样那里学习到的行为就一定会表现出来,一般情况下,只有当活动的结果获得表扬时,观察者才会表现出此行为。否则不会表现。

(2)观察学习的模式

被观察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行为示范给观察者,主要有这样几种模式:行为模式——父母或师长的行为举止对观察者的影响;言语模式——向观察者讲述应该怎样去做,即通过言语指导观察者的行为;象征模式——通过影视剧、小说等将榜样行为传递给观察者,对观察者来说,这一模式的影响非常大;抽象模式——被观察者以自己的行为为例,向观察者传递这些行为的原理与规则;参照模式——辅以具体事物传递某一概念或操作事项,以便被观察者更好的模仿学习;参与性模式——观察示范和参与模仿共同施行,以便更快地提高学习效果;创造模式——观察者将学习到的榜样的行为,经过自己重组后形成新的行为;延迟模式——观察者在学习被观察者的行为后,没有马上表现出来,而是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所表现。

(3)自我调理论

班杜拉指出,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即便没有受到强化观察者也可以获得新的行为,但新的行为是否会表现出来,则由强化作用决定。强化三种形式为:自我强化——观察者根据自我评价的标准,对自己学习到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进行自我调整;直接强化——外部因素对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干预;替代强化——观察者自我没有受到强化,当他学习后看到被观察者的行为后受到了强化,使得观察者形成行为趋向。

(4)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就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班杜拉十分关注,并对攻击性、性别作用、自我强化和亲社会行为等进行了专门研究。

班杜拉发现,攻击性的社会化,也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社会对儿童表现出的某一种攻击行为方式予以承认和允许,譬如,一些体育竞技类的运动;而对于儿童所表现出的某一类攻击性行为则不允许,如对他人的人身攻击,或者对财物的破坏行为。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将会对哪种攻击性行为会得到强化予以关注,得到强化的行为将更容易受到模仿。

另外,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中,有三个因素将会影响攻击行为的模仿:家庭氛围、社区文化氛围以及信息传播工具。

同时,性别品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观察学习的结果,尤其模仿的作用更大。在班杜拉看来,通常,两性行为是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但是由于社会强化的作用,他们表现出的行为往往与自己的性别更加适宜。事实上,观察过程本身也是受到社会化影响的,也就是说,由于社会影响,儿童会逐渐忽略或干脆停止对异性模式进行细致的观察。

班杜拉指出,社会学习的榜样还会影响到自我强化。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做了这样的实验:让7-9岁的儿童观看滚木球比赛,在比赛中,获胜者将会得到奖励——奖励自己一块糖果;输球者则要进行自我批评。在此之后,班杜拉让看过比赛的儿童和没有看过比赛的儿童,分别参加这一竞技游戏,结果,看过比赛的儿童,模仿球赛获胜者的模样,给自己以奖励;而没看过比赛的儿童则态度很随意,觉得输赢都喜欢。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榜样的行为对儿童在自我行为的评价方面,也就是自我强化的社会化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一个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懂得谦让和合作,与观察学习榜样的行为有很大关系。班杜拉认为,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榜样对观察者施加影响。还是滚木球游戏,获胜者将自己获得的奖品捐给“贫苦儿童基金会”;然后,分别让两组儿童玩这种游戏,结果,观看过成人比赛的那组儿童,将获得的奖品捐赠出去的比例大于另一组儿童。由此,班杜拉认为,亲社会行为不能只靠训练取得效果,榜样的影响会更有用,而且这种行为维持的时间更长久。

(5)相互作用决定论

班杜拉在论述行为时指出,虽然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但他认为环境不是唯一决定行为的因素,人的行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在他看来,环境是由人的行为创造出来的,而环境又会影响人的行为,行为产生经验,经验又反过来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一个人的个性是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优点在于强调榜样行为对个体的影响。他对榜样学习十分重视,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教育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另外,他认识到在人的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中,不仅只有环境还包括人的认知因素以及人的行为本身的影响,这一认识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认识局限。但他也有自己的片面性,即认为人的一切个性特征都来自于观察学习。同时,他对认知因素的认识还不过分。

5.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斯金纳是新行为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其学习理论和华生的行为心理学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华生认为“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斯金纳则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这一观点不够全面和准确,并提出要注意区分“引发反应”和“自发反应”,继而提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斯金纳的贡献在于,通过动物实验发展了学习理论,揭示了人和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

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在刺激控制下形成操作性反应的条件反射。这里的“操作”主要强调的是个体“操作”环境产生期待的结果。斯金纳认为,一个操作发生后,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操作再次出现的概率就会提高。同时他还指出,“如果在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性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它的力量就会消退”。当然,一个已经习得的行为并不会随着强化的停止而马上消退,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慢慢消退。而消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行为本身力量的强弱。

在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中,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强化物:包括积极强化物,如水、食物、奖励等;消极强化物,如批评、或用于惩罚的各种手段——电击、噪声、强光等;条件性强化、强化程式、行为塑造。斯金纳指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当然,斯金纳的理论来源于他的实验,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研究结果。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 “斯金纳箱”实验,就是揭示的这一原理。

实验1:将老鼠放进这个斯金纳箱,箱子中的老鼠只要按压一个杠杆就会得到一件食物。实验之初,老鼠在箱子里只是胡乱跑动,这一过程中会不经意地碰到杠杆,这时它就可以获得一个食物。当然这时的老鼠还没有意识到杠杆和食物的关系,所以它依旧是胡乱地跑动,然后又在不经意间碰到了杠杆,于是又得到了一个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人员发现老鼠压杠杆的次数在增加,最后老鼠会通过不断的压杠杆来获取食物,它们学会了用压杠杆获取食物的方法。老鼠之所以学会了通过压杠杆获取食物的方法,主要是对其行为——“压杠杆”的鼓励,强化了这种学习行为。在这个实验中,“强化物”就是用来刺激老鼠不断去按压杠杆的食物,食物刺激老鼠按压杠杆的过程即一个“强化”。

从这个实验得出的观点是: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强化实现的。譬如,一个儿童喜欢在纸上乱画,如果每当大人看到他的这一行为时,就会对他进行表扬或者给予奖励,他就会更加的喜欢在纸上乱画,大人的表扬和鼓励就起到了一种强化作用。当行为者感觉到“行为”与“奖励”是有联系的,他就会为了这种奖励去学习。实验者就是通过将行为与奖励不断重复,使之建立联系,而培养起操作者的行为模式。

实验2:将一只小老鼠放进带有杠杆的箱子。小老鼠在箱子中乱跑时,如果按压了杠杆就不会受到惩罚;但如果它没有按压杠杆,实验者就会给箱子通电,让老鼠感觉到不舒服。实验到最后,小老鼠学会了按压杠杆,把它放进盒子后,它会立即直奔杠杆,以逃离电流的惩罚。但是如果实验者一旦不给箱子通电,小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就会迅速消退。可见,“惩罚”对于学习而言,虽然可以迅速建立行为模式,但是一旦惩罚消失,行为模式也会迅速消失。因此,从长远看,惩罚并不利于行为的习得。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还提出了连续强化和间歇性强化。连续强化是个体每次出现正确反应后,都将会获得奖励,从而提高这一反应的频率。如下面这个实验。

实验3:实验者将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开始时,胡乱奔跑的小白鼠每次无意间按压杠杆后都有食物掉下来,后来实验者开始降低供给食物的频率,最后降低到每隔1分钟后,小白鼠按压杠杆后概率性掉落食物。实验的结果是,小白鼠从开始会不停地按压杠杆,到最后每间隔1分钟按压一次杠杆。

当实验者停止食物供给后,小白鼠的行为消失。由此证明,当个体每次出现正确反应后都提供强化物,可以使其这一行为反应的频率提高。也就是说,在连续强化下,习惯行为的速度会更快;但一旦连续强化消失,行为便会消退。

实验4:斯金纳将一只饿了很久的小白鼠放入 “斯金纳箱”中,当乱跑的小白鼠按压杠杆后,并不会每次都有食物掉落下去,而是概率性地掉落。最后,小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

然后,实验者开始对食物的供给降低频率,即便小白鼠不停地按压杠杆,也不会次次都给它食物,随着食物投给的频率降低,小白鼠按压杠杆的学习行为并没有发生变化,直到后来在小白鼠按压40—60次后,才给他提供食物,但小白鼠仍然会不断按压杠杆,这一行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在部分强化的情况下,就算强化停止,个体习得的行为会保持的时间也会存在一段时间。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不同的强化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实验3的结果是,行为学得快,消失也快。实验者认为,当连续的强化停止后,个体就会认为强化物不会再出现,从而放弃某种行为。而间歇性强化则会让个体心存一份希望,所以行为消退的会更慢一些。

斯金纳正是通过上述实验发现强化作用对动物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并将这一发现推广到人类的学习上。他指出尽管和动物学习行为相比,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更为复杂,但还是需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具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并不同步进行,而出现在反应发生后,即伴随这一反映出现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机体做出所希望的反应后,才能获得奖励,即强化物;通过强化物的刺激,这种反应会不断得到强化。斯金纳指出,个体习得的一切行为,都有赖于操作性强化。因此,可以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改变他人的反应。正是源于强化作用的认识,他提出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给予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