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的真谛解读与创新认识

以上通过对“爱”的文字考据和内涵阐释,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方面“爱”字的创造,体现出中华祖先独特的语言能力与思想智慧;另一方面“爱”的含义,既浅显、又深邃,既具体、又抽象,有越探究越感深奥、越琢磨越觉丰富之感,最终得出一个颇让人无奈的结论——爱本质上是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体验,但难以言语!

虽然本人竭尽脑力,望文生义般地追寻一番“爱”所蕴涵的深邃道理,悟出了如下四项新认知:①“爱”蕴涵着鲜明而丰富的文字意涵和人性特征;②“爱”是一种知行合一(心、手和足三者协调互动)人善之举;③“爱”以“心”为中心,是一切德善、仁义的思想智慧的源泉;④“爱”是志同道合者之间心心相印,是一切友善、亲密人际关系的基础与桥梁。但本人认为,这些仍算不上是“爱”真谛,那么,什么是“爱”的真谛呢?作为一位从事医学实践、从事医学哲学研究的学者,应当如何从更高广的境界、更深邃的层面揭示“爱”的真谛呢?

为避免“闭门造车”“孤陋寡闻”,在独立探寻“爱”的真谛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今中外对“爱”的真谛的典型认知吧。

对此,流传了千百年的西方《圣经》有一个经典的诠释,就叫“爱的真谛”。经文(中英文)如下:“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Love is patient;love iskind;love is not envious or boastful or arrogant or rude.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sentful,it does not rejoice in wrongdoing,but rejoices in the truth.It bears all things,believes all things,hopes all things,endures all things.Love never ends.)”真可谓“内涵丰富而深刻”,但如今看来,未免有些繁杂笼统,让人难得要领。

对此,近年流行一首传遍中外的影视歌曲,就叫“爱的真谛”。歌词为:“成全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这才是爱的真谛;照亮了别人,点燃了自己,这才是爱的真谛……”这种“舍我成人”的奉献,确实道出了“爱”的勇气与无私,但未免过于悲壮,还有几分“狭隘”。

此外,还有难以穷尽的对“爱”的真谛的表述,例如:“爱是一种人类情感,动物也有爱,爱的真谛是真诚”;“爱永远是生命的主题,也许只有包容和舍弃才是爱的真谛”。这些认知确实道出了“爱”的某些实质内涵,但有未免过于简单或简略。

本人运用人文整体思维范式[3],基于爱的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和科学作用与意义,进行条理化的探究,发现“爱”具有多重特性,提出了“爱的真谛”的四大新认知。现简要阐释如下,请读者们雅鉴、赐教!

1.爱是生命成长与延续的本能特性

爱的这一天然特性,是人类个体的“人”之所以能成其为人的第一保障,是贯穿生命始终(即全过程)的先后天的基本天性。客观而言,爱的这一特性,包涵了“自爱”全部内涵,既包括胎儿期对来自母体营养的吸收、婴儿期对乳汁的吸吮的生命本能,也包括其后的为了自我生命的生存、成长的自我维护与保护行为,为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自我修为与奋斗的言行。爱的这一天然特性,常常表现为对自我的尊重(自尊)、对自我爱惜(自爱)和对自己未来和前程的信心与意愿(自信),这既是人类个体赖以成长、成熟的基本保障,也是一个健康、健全个体的基本素质与正常表现。

反之,如果一个生命个体缺乏爱的这一特性,就难以称其为正常的“人”。如果缺少爱的这一特性,必然导致人性变异、人格缺陷或能力欠缺,也就难以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如果一个人不知自爱、不能自爱,生命自然就无法生存、成长与延续。所以,我们认为“自爱”特性是“爱”的第一大真谛。

2.爱是生命互助与共生的社会基础

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人类个体之间的相容共生与友善互助,亦即人的“爱他”特性。如果没有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助益,相互之间水火不容、你争我夺,那无可避免的就是相互孤立分离、或相互残杀,落得个你死我活,到最后自己也难以存活。如此一来,个体、群体都难以生存,人类也就自然消亡,社会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发现爱的“爱他”特性,是家庭、群体、国家和人类世界等一切社会赖以形成与延续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一切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产生与维系的源泉与动力。

因此,源于爱的“爱他”特性的“互助共生”,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爱他”特性的张力大小与彰显程度,决定着一个社会和一个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明程度。所以,我们认为“他爱”特性是“爱”的第二大真谛。

3.爱是人性真善美的文化自觉与升华

纵观人类历史,古往今来,无论严肃、悲壮的真实社会现实,还是活泼、烂漫的文学艺术领域,无不存在、弥漫着“爱”的力量与结晶,无不浸润、渗透着对“爱”的觉悟与知行,无不展现、彰显着对“爱”的讴歌与赞美。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人文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凡是有爱的存在与追求,就有真善美的显现与升华;凡是有爱的施展与助益,就有真善美的文化自觉与创新。其实,人真是个很复杂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与事物之间对接,会产生很多种的关系,而很多种的关系又延伸出很多种的爱。真正的“爱”,无不张扬着“真、善、美”;所有的“真、善、美”,无不包含着赤诚的“爱”。

如:智慧之“爱”,揭示出君子之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数学之“爱”,算出了爱的结果:“爱+爱=非常爱,爱-爱=从头爱,爱×爱=无限爱,爱/爱=唯一爱。”爱过的人,道出了心灵的感念:“爱就是无偿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帮助,是彼此心灵的感应,既然选择了爱,就要真诚地对待他(她),珍惜他(她),在他(她)困难时予以支持,失败时与以鼓励,在他(她)开心时,一起快乐,悲伤时一起难过。而不是在拥有时无视它的存在,而在失去后才知道后悔莫及。”正爱着的人,咏出了千古绝唱:“真心相守两不弃,爱恨缠绵两相依,难得无悔两坚持,寻找真爱两真谛。”

由此可见,“爱”的一大真谛,是真善美;人性真善美的文化自觉与升华,是“爱”的一种特性。

4.科学的爱是尊重包容与创新发展

科学的“爱”与“爱”科学,是当今“科技引领时代发展、促进人类进步”背景下,人们尤其是科研人员必须面对与正视的关于“爱”问题。探究科学的“爱”与“爱”科学的真谛,对适应“科技主导生活”的当今社会,对正确地开展执业活动、科学研究,尤其是中医药的正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传统中医药在内的人类科学技术,都是历代人类科技历史发展的结果,都是历代前贤科技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敬畏,必须进行必要的学习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面临当今科技信息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科技相互渗透融合的背景,传统科学科技、特别是我国的传统医药科学科技,面临着严峻的冲击与考验,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科技经济浪潮冲刷中得以生存与发展,不被革新浪潮所淹没或消解,就必须传扬固有学科精华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创新创造,实现自身发展。这是当今中医药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学科之爱”和“爱学科”的真谛,那就是“尊重包容、创新发展”。任何固步自封、盲目自信、不求志新,或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观念和方法,都不是真正的、学科的“爱中医”“发展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