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刮痧疗法源流考

一般认为,刮痧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

迄今为止,最早可考证的古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治疗疾病施以捪法,“候之,有血如蝇羽者”。其中的“血如蝇羽”与后世的刮痧法使皮肤出现的出血点相似。《五十二病方》中载有的“布炙以熨”“抚以布”与现代刮痧中的摩法、擦法有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五种治疗方法,包括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img。其中砭石、九针等均与刮痧疗法的源流有着紧密的联系。《灵枢·官针》有关九针的使用论述中,关于圆针的记载有“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圆形,指摩分肉,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故“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说明古代圆针主要用于皮肤表面的按压,与现代刮痧的按法相似。

较早记载刮痧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该书记载了治沙病的绳擦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称“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元代汪汝懋《山居四要》治疗绞肠沙有记载“以香油汤拍两小臂及脚心,苎绳刮起红紫泡”。其治疗沙病也是对局部的皮肤采用绳擦法。但该法将香油作为润滑剂,并刮到“起红紫泡”为止。此方法是能造成皮肤痧点或痧斑的外治法,其实也属于刮法,这奠定了此后刮痧法的基础。

明代刮痧疗法有多种改进之处,并以麻弓代替手持麻绳刮痧。明代万全《万氏家传保命歌括》记载:“用兰麻作弓,蘸热水于遍身刮之。”即用兰麻为弦做一小弓,用于刮擦。虞抟《医学正传》谓刮、放、焠:“诸法,皆能使腠理开通,血气舒畅而愈。”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不但重视民间的刮痧疗法,而且将刮痧收集于自己的巨著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探讨了刮痧何以可治愈诸种疾病的机制。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霍乱》则称:“今东南人有括沙之法,以治心腹急痛,盖使寒随血聚,则邪达于外而脏气始安,此亦出血之意也。”其书中还详细记载了用瓷碗边缘蘸香油刮背法治疗绞肠沙的过程,“乃两手覆执其碗,于病者背心轻轻向下刮之,以渐加重”。

“向予荆人,年及四旬,于八月终初寒之时,偶因暴雨后中阴寒沙毒之气,忽于二鼓时,上为呕恶,下为胸腹绞痛,势不可当。时值暮夜,药饵不及……危在刻矣。”对此急症,又知药饵不及之时刻,张景岳想到民间秘传的刮痧疗法。他说:“余忽忆先年曾得秘传刮痧法,乃择一光滑细口瓷碗,别用热汤一钟,入香油一二匙,却将碗口蘸油汤内,令其暖而且滑,乃两手覆执其碗,于病者背心轻轻向下刮之,以渐加重。碗干而寒,则再浸再刮,良久,觉胸中胀滞渐有下行之意,稍见宽舒,始能出声。顷之,忽腹中大响,遂大泻如倾,其痛遂减,幸而得活。”这是张景岳医疗生涯中运用民间广为流传的刮痧法治疗心腹痛获得良好疗效的一例,令张氏十分满意。因此,他探讨了刮痧疗法的理论机制问题,他的研究与看法,对刮痧疗法在医学界的地位影响更是十分深刻。张氏“细究其义,盖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向下刮之,则邪气亦随而降。毒气上行则逆,下行则顺,改逆为顺,所以得愈。虽近有两臂刮痧之法,亦能治愈痛,然毒深病急者,非治背不可也”。张景岳悟出的疗效理论及手法部位之关系,虽不尽然,但其理论观点为后来者所宗法。

明代后期,刮痧疗法被扩大应用于外感风寒。《本草纲目》记载:“今俗病风寒者,皆以麻及桃柳枝刮其遍身,亦曰刮沙,盖始于刮‘沙病’也。”这里的刮痧工具用麻及桃柳枝。刮伤及皮肤,自然会产生疼痛,甚至使人汗出,故可驱除风寒。

至清代,嘉兴医家郭志邃(字右陶)于1676年在前人经验总结与个人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痧胀发病广泛,传变迅速,甚至治有不当而命在须臾,故创造性编撰完成了一部著称于世的《痧胀玉衡》。该书被视为刮痧的专著,其对刮痧疗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也对刮痧疗法治疗痧胀等疾病的适应证及疗效给予充分的肯定。该书的序言中引用郭志邃的话:“痧本无定脉,凡脉与所患之症不相应者,即为痧之脉;痧亦无定症,或感风、感食、感劳、感痰,而以本症治之不效者,皆为痧之症。”可以理解为郭氏将“痧”的概念有所延伸,将其从早期的“痧疹”为主,推进到“痧”作为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

关于刮痧法,虽然他有“不烦医药者不多载入”的编撰原则,但在《痧胀玉衡》专著中,仍可普遍看出刮、放法之论述。例如,在如何掌握刮痧法之使用原则、适应证之辨别等多处,强调“有先药而放刮者,有先放刮而用药者,非放与刮,治更无别法,曰放刮法”。凡气分有痧,宜用刮,血分有痧宜用放,此不易之法。“刮之放之不效,即当用药治之”“用药不效……莫先于刮之放之也。如刮之放之,而肌肤血肉之毒已除,然后……用药以驱(脏腑)之”。同时,他还以“痧有放刮不尽辩”等为题,论述了脏腑经络有痧而致昏迷不醒等重症“非放、刮所得治,兼用药疗之,无足怪也”。也可见郭氏运用刮痧治疗疾病实事求是的态度。

郭氏在论述刮痧的方法时,明确指出:“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刡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可见郭氏之时,对刮痧所用工具,随其所适应之治疗范围、部位,已有多种总结与要求。《痧胀玉衡》自17世纪下叶刊行之后为众多医学家所重视,两三百年间,重刻刊行者竟有22次之多,他在扩大刮痧疗法之治疗范围与医学领域推广普及此疗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治疗,郭氏强调:“独是痧之一症,缓者,或可迟延;急者,命悬顷刻。在病家必当诚心请救;在医者必当急为赴援,非若他症之可以迁延时日,姑且慢为调治也。”总结出治痧三要点:“临危急救,难以屈指。其治之大略,有三法焉:如痧在肌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此二者皆其痧之浅焉者也,虽重亦轻。若夫痧之深而重者,胀塞肠胃,壅阻经络,直攻乎少阴心君,非悬命于斯须,即将危于旦夕,扶之不起,呼之不应,即欲刮之放之,而痧胀之极,已难于刮放矣。呜呼,病濒于死,谁不伤心,痧症至此,信乎非药不能救醒,非药莫能回生。则刮放之外又必用药以济之,然后三法兼备,救生而生全,庶乎斯人之得有其命也。”由此可见,郭氏治痧为刮、放、药三法。

由此可见,虽然痧证在不同的年代意义不同,但刮痧法的治疗原理和需要达到的效果却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什么时代的刮痧,都需要刮擦肌肤,使皮肤出现紫红的痧斑。古人认为刮痧的原理是宣发开利皮肤腠理,消散郁结,排出邪气。现代讲述的刮痧原理,则包括活血祛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等。虽然表述不同,但基本原理相似。

现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刮痧法治疗避免了民间刮痧的盲目性、局限性。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排出,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刮痧作为传统医疗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刮痧工具也多种多样,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刮痧疗法逐步趋于成熟、完善,刮痧的治疗范围已不再是单一的痧证。目前临床实践中已将刮痧疗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

刮痧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因其具有使用器械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等优点,目前在我国使用广泛。刮痧是传统中医的有效疗法之一,刮痧的流派也分很多种,但大多数的刮痧疗法仍是以经络为基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要对这种疗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高,进一步探究治病原理,使刮痧疗法能走向世界,服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