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1版)是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司的指导下,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筹划出版的47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本套教材评审委员会确定的该套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定位、编写模式和读者定位,并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全国21所医学高等院校的23名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教授参加了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本教材读者定位为经过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具备了一定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凸显培训特色,以便于开展PBC和CBL教学和自学。教材编写定位体现与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学历教育对接,与执业医师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对接;强化预防医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实践中预防医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将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转化为临床防病服务能力的提高。

教材将临床实践上常见的预防医学问题设立成“章”,“章”下不设“节”,而是以案例为引导,以知识树为结构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再结合案例的发展,介绍疾病预防控制流程,并引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以培训学员科学思维、科学决策以及采用适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每一章还设有“知识拓展与问题延伸”,介绍所列举的案例不能覆盖而对学员来说又是比较重要,且与该疾病防治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每章还有“小结”,便于学员对相关知识和防病技术综合记忆与理解。

本教材共分“循证公共卫生与循证医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环境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4篇22章。第一篇分5章,主要介绍疾病病因探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疾病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选择中所涉及的诊断试验;疾病预后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药物临床试验原则与方法;与疾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的循证医学方法;以及在社区如何基于循证而进行的社区健康促进及其效果评价。第二篇分3章,该篇所安排的内容主要基于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处于第一次卫生革命与第二次卫生革命交错时期的现实,重点介绍临床实践中常见传染病流行的识别、调查与控制,并介绍在临床实践中可能会涉及的具传染病性的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医院感染的调查与控制,并专题介绍医务人员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以结核病和艾滋病为重点,介绍常见慢性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方法。第三篇分5章,重点介绍生活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识别、调查与控制;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卫生防病重点及其方法;职业病的识别、诊断与鉴定以及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医源性电离辐射暴露的防护,以及常见感染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的识别、调查与控制。第四篇分9章,重点介绍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关的健康危险度评估、健康维护计划的制订;吸烟、酒精依赖、药物滥用等不良生活行为的干预;身体活动和体重控制的咨询与指导;临床营养支持;以子宫颈癌为例,介绍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防治等。

预防医学是医学服务中最积极、最经济的医学服务模式,代表着医学发展方向。现代医院已不仅仅服务患者,其服务范畴也已扩展到健康和亚健康者。因此,一名合格的临床住院医师,除应该具备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其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预防疾病的基本技能也应是必备的。预防医学工作策略是从生命准备阶段(其重点是母婴和儿童保健),生命保护阶段(重点是青壮年)和晚年生活质量维护阶段(重点是老年保健)全程护佑健康。三级预防策略是预防医学的精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工作模式必将从“旨在治愈疾病的高科技发展”转向“为服务人群提供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综合性医学服务。已完成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历教育的医学生要成为新时期合格的临床医生,就必须在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除进一步夯实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需同步提升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本教材适宜采用讲座辅导、集中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时以40~60为宜。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天津医科大学黄国伟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青云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岩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建华主任医师、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贾志芳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冬梅副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海玲老师的支持,一并致谢!

朱启星 傅华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