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不死君难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1],遂取之。庄公通焉[2],崔子弑之[3]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4],其人曰[5]:“死乎[6]?”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7]?”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8]?”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9]?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10]?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11],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12]?”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13]。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14],舍之得民[15]。”

译文

齐国崔杼看见棠姜而爱她的美貌,于是娶了她。齐庄公到他家与棠姜私通,崔杼就把庄公杀了。

晏婴来到崔杼府邸站立在门外,宴子的随从问道:“你准备为国君死吗?”晏婴回答道:“他只是我的国君吗?我为什么为他而死?”又问:“你准备走吗?”晏婴回答道:“我有什么罪过吗?我为什么要走?”又问:“你准备辞官归隐吗?”晏婴回答道:“国君死又哪里需要归隐?给百姓当国君的人,难道只是高踞于人民之上而欺压百姓吗?而要主持国家事务。给国君当大臣的,难道只是为了俸禄?而是要保护扶持国家。因此国君为国家而死,臣子就要为国君而死;国君为国家而流亡,大臣就要跟随他流亡。如果国君为自己而死或者为自己而流亡,如果不是和他私交非常亲密的人,谁敢承担这种责任而跟随?况且是得到国君信任的大臣杀了国君,我哪里能为之死?又哪里用得着流亡呢?又为什么归隐呢?”

门开启后,晏婴进去,枕着庄公的尸体而哭泣。然后站起来,跳了三跳就出去了。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了晏婴!”崔杼说:“这是百姓所仰慕和寄寓希望的人,放过他会得到百姓的拥护。”

【注释】

[1]崔武子:名崔杼,齐国正卿。棠姜:齐国棠邑大夫的妻子称棠姜。死时崔杼去吊唁,见棠姜美而娶了她。

[2]庄公:齐庄公。通:私通。

[3]弑:大臣杀君主,儿子杀父亲称弑。

[4]晏子:晏婴,字平仲,齐国著名政治家。

[5]其人:宴子的随从。

[6]死:为齐庄公而死吗?

[7]行:指离开齐国而出行到别国。

[8]归:指归隐,即弃官。

[9]君民者:给人民当国君的人。

[10]臣君者:给国君当大臣的人。口实:指俸禄。

[11]私昵:私交亲密。

[12]将庸何归:为什么要归隐呢?

[13]踊:跳。

[14]民之望:百姓仰望的人。

[15]舍之得民:释放他会得到民心。

品读

齐庄公因为荒淫昏庸而被杀,当时作为大夫且比较受重用的晏婴对这件事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即前去为之哭泣几声,以尽臣子之礼,但不殉身,不流亡,不辞官,提出令人信服并被社会所承认的观点:国君和大臣都应该对国家负责。国君为国家死则臣子应该殉身,为自己死则臣子没有必要殉身,更谈不上流亡和归隐。也符合后来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晏婴的做法和观点可以说都是很理性的。文章开篇只两句话便交代出事情的起因。“其人”三问,是本文起势之关键,实际也是为晏婴的态度做好铺垫。死、亡、归三种态度都被晏婴否定,然后正面提出君臣对待“社稷”应该有的态度,是全文的中心。最后写崔杼放过晏婴的原因是晏婴颇有民望,也是注重社稷和百姓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