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圉论楚宝

《国语·楚语下》

王孙圉聘于晋[1],定公飨之[2]。赵简子鸣玉以相[3],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4]?”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5],能作训辞[6],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7],能道训典[8],以叙百物[9],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乎鬼神[10],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11],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12],以戒不虞者也[13];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14],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15]。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16],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17],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18],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19],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20],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21],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译文

楚国大夫王孙圉到晋国访问,晋定公设宴招待他,大夫赵简子佩带着能发出鸣响的玉来陪客,他问王孙圉说:“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说:“在。”简子说:“那可是宝物啊,能值多少钱啊?”王孙圉说:“我们没有把它当成宝。楚国所当成宝的,叫观射父,他能发表训导和外交辞令,来和各诸侯国打交道,使我国国君不会被人抓住什么话柄。还有左史倚相,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朝夕将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国君,使国君不忘记先王的基业;还能上下取悦于鬼神,顺应了解它们的善恶,使神不会对楚国有怨恨。还有叫作云连徒洲的多草之湖,那是金属、木材、箭竹、箭杆所生产的地方,龟甲、珍珠、兽角、象牙、兽皮、犀牛皮、羽毛、牦牛尾等也出产于那里,用于军备,来防备意外发生的祸患。也用来供应钱财布匹,用来招待宴飨各国诸侯。如果各国诸侯对礼品感到满意,再加之贤相们的训导和外交辞令,可以有发生意外事件的准备,而皇天神灵会保佑,我国君王就能够免于各诸侯国之罪责,而我国百姓也得到了保护。这才是楚国的宝贝。如果说到白珩,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称得上是宝啊?我听说所谓国家的宝,仅有六方面:圣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作宝;足以庇护赐福使五谷丰登的祭祀的宝玉,使国家没有水旱的灾难,就将它当作宝。足以准确预告福祸的龟甲,就将它当作宝;足以用来抵御火灾的珍珠,就将它当作宝;足以防御兵乱可以制造兵器的金属,就将它当作宝;足以供给财政用度的山林湿地沼泽,就将它当作宝。喧哗吵闹的美玉吗,楚国虽然是野蛮偏远的国家,也是不可能将它当作宝的。”

【注释】

[1]王孙圉:楚国大夫。

[2]定公:名午。飨:设宴招待。

[3]赵简子:晋国执政。

[4]白珩:楚国著名的佩玉。

[5]观射父:楚国大夫。

[6]训辞:指外交辞令。

[7]左史倚相: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倚相是当时学问渊博者。

[8]训典:先王流传下来的典籍。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9]叙:次第,次序。百物:百事。

[10]上下:指天地。说:同“悦”,古人观念,史官能和鬼神交往。

[11]薮:多草的湖泽。云:云梦泽,在今湖北。徒洲:洲名。

[12]赋:军队以及装备。

[13]不虞:意外的突发事件。

[14]皇:大。相:帮助。

[15]保:指拥护保护。

[16]圣:指通达事理者。制议:谓安排妥当,使各得其宜。

[17]玉:指用玉祭祀。嘉谷:好庄稼。

[18]龟:指用龟甲占卜。宪:法度。臧否:好坏善恶。

[19]珠:珍珠之类。

[20]金:指金属可以制造兵器。

[21]哗嚣:喧哗的声音。

品读

楚国多人才,可惜楚王不能正确任用才使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落。王孙圉也是楚国的人才之一。他对于宝物的见解至今还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个国家应该看重的是人才,是土地山水。古代认为某些玉石、乌龟、珠宝具有灵气,所以也被作为宝物。而且这些宝物和国家大事如祭祀、战争、农业生产等联系在一起才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纯粹是装饰品的白珩却不在宝物之列。所宝唯贤人和土地,是本文的主要论点。与赵简子形成鲜明对照。赵简子看重的是佩玉,在外国使臣面前有意弄得叮当作响,想炫耀一番,结果碰个软钉子。文章前后照应,开头写赵简子“鸣玉以相”,最后以王孙圉认为这是“哗嚣之美”而不值得重视相照应。结尾虽未写赵简子之反应,但其尴尬之状是完全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