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诫外甥书》
诸葛家族世代居于山东琅琊地区。从西汉第一代始祖诸葛丰开始,诸葛家族一直以博学多智、勤勉好学、上忠君主、淡泊名利、心存高志的家风闻名于世,到诸葛亮、诸葛瑾这一代更是达到了巅峰。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他用自己的文韬武略和聪明才智为蜀汉鞠躬尽瘁,是家族传承的家风遗训的忠实传承者。
同时,诸葛亮、诸葛瑾为了自己的后人也是殚精竭虑,并竭尽全力将诸葛家的家风传扬了下去。诸葛亮为自己的子侄后辈写了仅百余字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其中道尽了他对后代子孙的殷殷训诫。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诸葛家族传承至诸葛亮父亲这一代一直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人家,但是他的祖辈早就教导过后代子孙,让他们记得无论以后家族如何繁荣,都不要忘记勤劳节俭,这样家族才能更久远地存在。
到了诸葛亮父亲这一代,诸葛家族逐渐没落。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虽然也在朝廷为官,但是在诸葛亮8岁的时候他去世了,而诸葛亮3岁丧母,父亲去世后,生活境遇可想而知。于是,他只能与最小的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时任太守的叔父诸葛玄生活。不幸的是,诸葛玄没多久就被免职了,这下诸葛亮一家的生活便没有了着落,不得已,诸葛玄只能带着他们兄弟二人投奔好友刘表。
没过多久,叔父诸葛玄也去世了,诸葛亮兄弟二人唯有相依为命,他们为了生活就在隆中盖了茅屋,耕种田地以求温饱。虽然父辈去世得早,但是他们都对诸葛亮兄弟进行过家族的教育,生活的艰辛也使得诸葛亮更加明白先辈们所教导的节俭持家的美德,就算他以后官至丞相,也没有改变自己勤俭节约的习惯。
诸葛亮在成长的过程中读过很多历史书籍,从中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先贤文化,也对历史上的国家兴衰更替和名门望族的衰落原因进行了总结,明白无论是国家还是名门望族,能够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祖辈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而失败则是因为后代子孙抛弃先辈的勤俭美德,生活变得奢华无度。因此诸葛亮在对后代子孙的教导中,要求他们要如先辈们一样亲自耕种、勤俭持家,并将其作为一个家族能够长长久久传承下去的经营准则。
诸葛亮娶妻以后,一家人仍旧过着亲自耕种、勤俭节约的生活。后来,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常年在外,妻子就留在家中教导儿子诸葛瞻,将诸葛家族的家训讲给诸葛瞻听,希望他从孩童起就深刻领会诸葛家族的勤俭家训。她带着诸葛瞻在院前院后亲自栽种桑树八百株,让诸葛瞻能够亲身体会衣食住行的不易,明白生活劳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诸葛亮46岁时才有了儿子诸葛瞻,自然爱若珍宝。他发现诸葛瞻很是聪慧,高兴之余却也常怀隐忧,担心因为分隔两地而无法更好地教导儿子。他曾经给诸葛瞻写过多封信件,其中一封信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希望儿子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成为有才德的仁人志士。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家族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后统一天下。晋朝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曾经三国名士后代的礼遇,就下诏给诸葛亮幼子诸葛怀封爵,并请他赴洛阳任职。诸葛怀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国,愿终老于家。他的心中放不下母亲曾经种植的那八百株桑树以及与母亲一起亲自开垦的田亩。在诸葛怀看来,勤俭节约的家风足以让他过上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富贵与功名却不是自己要追求的东西。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家族自始祖诸葛丰开始就一直秉持淡泊名利又心存高志的品质,诸葛亮继承先祖遗志,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写入了《诫子书》之中,以勉励后代。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以为人风雅闻名于世,这风雅便体现在他的淡泊名利上。当年父亲去世,兄弟们跟随叔父离开后,他自己避乱到了江东,之后就在东吴孙权手下为官。诸葛瑾任职时并没有因为自己才学出众而言行狂妄,反而更加谨慎小心。孙权曾希望诸葛瑾能够说服他的弟弟诸葛亮来东吴做官,但是诸葛瑾并没有答应孙权,而是告诉他,诸葛亮不到东吴来正如他不前往蜀国是一样的原因。诸葛瑾并没有为了自己在东吴的权势能够更上一层楼而答应孙权的要求,反是给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婉转拒绝。他知道弟弟诸葛亮并不看重名声和权势,而是希望在明主面前施展才华。他也明白人各有志,因此不会做出令两兄弟为难的事情。
自叔父去世,诸葛亮带着弟弟在隆中耕作生活12年,直到他被刘备请出茅屋。在躬耕的12年中,曾有不少主君欣赏诸葛亮的才华而想请他出山,但是诸葛亮全部拒绝了,他可以出山,但前提是心中的那位主公出现。
诸葛亮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目标或者说是一个更加高远的志向,而在行动之前,他要选择一条最为合适的“路”。诸葛亮自比“管乐”:文能如管仲,武能如乐毅。他希望自己在将来也能如管仲、乐毅一般得到主公的重视,辅佐其建立一番功业,使自己可以淋漓尽致地施展才华,而不是深陷权势之争去钩心斗角。
当时,曹操、孙权以及袁绍等人的身边已经有了大批谋士和武将,若是此时投靠,诸葛亮的文韬武略根本没有完全施展的空间。即便一些主君钦慕诸葛亮的才华,并承诺了诸多优待,他也没有因为这些功名利禄而放弃自己最初的志向。
诸葛亮将一切送到眼前的荣华富贵全部淡然拒绝,不为这些利禄改变心志,直到刘备出现。当时的刘备,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除了自己的两个结义兄弟,其他的所有都要依靠荆州的刘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时候可谓是一穷二白,而诸葛亮之所以会选择刘备,便是因为追随刘备的他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能够使自己像管仲一样为刘备成就霸业,也可以如乐毅一般帮助刘备攻城略地,施展自己的文武才干。事实证明,诸葛亮选对了人,他为刘备这个实力薄弱的后起之秀赢得了与强者比肩而立的地位,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诸葛亮一生的志向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做一个能够辅佐君上开国立国的允文允武的能臣。刘备托孤之时,曾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授意诸葛亮若刘禅有治国之能,便可尽心辅佐;若他不堪重任,诸葛亮可取而代之。因此,刘备逝世之后,也曾有人示意诸葛亮“废帝称王”。天下谁人不想做皇帝?可惜面对这样的诱惑,诸葛亮断然拒绝了,他的忠心只给汉家天下,他的野心只为实现志向。因此,只一心一意地辅佐新帝,就如他之前能够甘于平凡只为等待一个明主实现自己的抱负一样。
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在曹魏做官,为曹丕效力,对曹魏王朝忠心耿耿。后来司马氏一族意图谋反,曾经派人到诸葛诞所驻守的地方诱劝他,但是诸葛诞没有同意,并反问来人:司马家族世代受曹魏恩惠,如何因为他人一点儿利禄就背叛主公?并表示自己会为曹魏王朝竭尽忠节。诸葛诞在面对谋逆之臣威逼利诱的时候,没有改变自己对曹魏王朝的忠心志向,最后城破被杀。
诸葛亮官拜丞相之后,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节俭简朴,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为刘备守护江山上,对于功名利禄没有半点渴望。诸葛亮临终之前写给蜀汉皇帝刘禅的遗表上详细记录了家中所有的财产,为官二十七载,并没有多拿国家的一厘一毫。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自幼聪慧过人,诸葛亮担心他因为太过聪慧而导致自己或主动或被有心人利用走上邪路,便给儿子写了数封家书,信中多次教导诸葛瞻要看淡名利,要坚守自己的心志,时刻牢记心中的志向,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之前,不管是贫困还是荣华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心志。
后来,曹魏军队攻打蜀国,诸葛瞻驻守绵竹,魏国的统帅在下令攻打城池之前曾经派人送信给诸葛瞻,并许他“若降者必表为琅琊王”。但是诸葛瞻谨记父亲的教诲,并没有屈从利诱,他奋勇杀敌,最终与不足18岁的长子诸葛尚带着忠君爱国的志向一同战死沙场。
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诸葛家族的先祖诸葛丰是一个高风亮节、忠君爱民之人。诸葛丰所处的时代外戚当道,为官期间,他将个人私欲置之度外,以整肃朝纲、匡扶社稷为己任,不顾一切与当时的外戚权贵作斗争。诸葛丰官拜司隶校尉,担任监察职责,可谓位高权重。为了惩治那些在朝为官却不为百姓做主的贪官污吏,诸葛丰雷厉风行,为此不惜丢掉官职。他曾经给汉元帝上过一封奏折,表明自己为了能够惩处奸佞之臣即便丢掉性命也心甘情愿。
当时,侍中许章非常受汉元帝厚爱。因为有皇帝做靠山,许章骄奢淫逸,根本不把国家的法律制度当一回事,反正他犯了事只要去皇帝那里求一求情,皇帝就会原谅他,其他官员也只会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可是诸葛丰不以为然,他私下里收集关于许章作奸犯科的罪证,等证据收集齐了,他就向皇帝上奏折揭发许章,可皇帝根本不理睬。之后,诸葛丰将许章的所有罪行都罗列在奏章上,让皇帝过目,想让皇帝惩处许章,皇帝没有同意,并且非常生气地收了诸葛丰手中的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的凭证)。最后诸葛丰因为刚正不阿得罪人,被落井下石,在皇帝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诋毁,最终被贬官。
诸葛丰被贬官之后还坚守着自己一贯的信念,发现有高官违法犯纪,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向皇帝上书揭发,最终被罢去官职。诸葛丰在为官的时候从没有想过为了保住官位而向权贵低头,他宁肯丢了官职也决不妥协,抛弃私欲只为志向,面对阻拦绝不停下脚步。这样的家族家风就此被诸葛家传承了下来。
诸葛亮在蜀汉为相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人独掌权柄,而且他本人在蜀汉的声望也非常高,只要他想,他就可以龙袍加身取代旧主成为一国之君,但是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尽自己的全力辅佐着蜀汉两代君主,就算在弥留之际,也还在为刘禅引荐能够辅佐他的能臣。这是诸葛家族不为私欲所惑,只为心中志向的家风使然。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一个嫁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另一个嫁给了中庐县的蒯祺。诸葛亮二姐生的儿子名叫庞涣。庞涣,字世文,是庞统的侄子。诸葛亮十分喜爱这个外甥,曾写下《诫外甥书》赠予他,教导他立志、修身、成才的方法。《诫外甥书》全文如下: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教导庞涣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控制情欲,摒除心中的俗念,要效仿和追慕先贤,要像圣贤一样拥有高尚和远大的志向,并让这种崇高的志向使自己的内心震动,指引自己不断前进。同时他还教导庞涣既要能适应顺境,又要能适应逆境;既能摆脱琐事的烦扰,又能摆脱感情的纠缠。要多多向人请教,避免怨天尤人的情绪。诸葛亮认为只要庞涣能做到这些,即使事业上不能暂时向前,也会拥有高尚的情趣,只要持之以恒,距离事业上的成功便不远了。在诸葛亮看来,一个人若没有坚毅的志向和开阔的思想,只是沉溺在世俗私情之中,终日碌碌无为,永远和平庸人群混在一起,那么他必定会成为没有教养和出息的人,只会沦落到社会的底层。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诫子书》强调的是修身和学习,而这篇《诫外甥书》则强调的是立志和做人。他开篇就直奔主题,强调做人要志存高远,而这也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毋庸置疑,人无大志,必无大为。接着,诸葛亮就如何做到“志存高远”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述。他首先指出的是要“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诸葛亮认为立志首先要做的是“慕先贤”,即要以古圣先贤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向他们学习。好的榜样是人指路的明灯,能使人奋发向上,不断前进;而坏的榜样往往会把人拖入深渊,以致万劫不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为自己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就能使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正能量。“绝情欲”就是断绝情欲。诸葛亮希望外甥庞涣能在血气方刚的年龄不沉湎于爱欲。诸葛亮要庞涣“弃凝滞”就是要让他不要被那些无关痛痒的繁杂琐事所困扰,不能被小事消磨意志,而应去做真正有为之事。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被琐事牵绊,努力跳出狭小的圈子,才能提升人生的境界,也才能做到志存高远。此三点无论何时何地、顺境逆境都要铭记于心。
有了立志的理论,还要有实践志向的措施,即“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若能做到能屈能伸,摒弃杂念,虚心学习和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做到心胸开阔、不计较一时的得失,那么即使他暂时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早晚也会成功。
最后,诸葛亮又从反面教育庞涣,告诫他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广阔的思想,就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最终沦落到社会的底层,平庸一生。
尽管诸葛亮的这篇家书内容很短,但用情至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指导意义。作为青年,就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的目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否则,只会随波逐流,沦为平庸、“下流”之人。
何以承其知遇恩,惟一勤字报吾君
诸葛丰教导后代辅佐君主的家训通过子孙们一代一代传承,尤其到诸葛亮这里更是发扬光大。诸葛亮拜见水镜先生时,水镜先生出了一个哑谜:他屈起食指,伸到诸葛亮面前,又点了点。诸葛亮向水镜先生深深一鞠躬,又后退三步,站在一边解释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诸葛亮在隆中被刘备请出山后,便开始为刘备兢兢业业,从未有过一刻松懈。“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算得上是诸葛亮一生的追求,为了主公,他不辞辛劳地护卫蜀国,在刘备死后又辅佐幼主刘禅直到病故为止。
刘备是诸葛亮苦等了12年的“伯乐”,“三顾茅庐”也成为佳话。即便当时的刘备一无所有,诸葛亮如他的先辈们一样,认准了君主就勤恳地为他做事,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左顾右盼,只是唯恐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他忠心耿耿地跟随和辅佐刘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自己的文韬武略成功地在赤壁击败南征的曹操,从而使得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确立下来。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建立蜀国的霸业上投入了全部的心血,他首先颁布各种政令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把原本只有蜀国才拥有的蜀锦推销至他国,使蜀锦成为贵重的畅销货品,为蜀国赢得了高效、快速的经济来源。蜀国靠近黔南,那里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不愿意服从中原王朝的统治,更何况当时统一的王朝已经灭亡,他们怎么甘心听命于刚刚建立的蜀国呢?为了替主公分忧,诸葛亮点兵南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名传千古。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总揽一切,为刘备的江山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因病去世,临终前将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接过了辅佐幼主的重担。但刘禅没有多少才干,每日只会吃喝玩乐,无法胜任君主之责。于是诸葛亮便更加勤勉,接过了所有的政务担子。甚至在北伐失败后,诸葛亮虽自贬三级,依然秉承丞相之责处理政务。诸葛亮觉得只有这样勤勉效忠才能报答刘备的信任之情,即便积劳成疾也在所不惜。
刘备去世后,蜀国曾出现不安定的情况,诸葛亮为了让新任的主公刘禅没有后顾之忧,先是点兵南征解决了南部少数民族的叛乱,后来又积极准备对曹魏的北伐工作。在北伐之前,诸葛亮写下了名留青史的《出师表》,他明确指出自己对于先主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与报答之情。在南征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也没有放下国家的政务,依旧在军队的大营里每日处理来自国都的各种奏折,真正做到了为整个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延续了先祖所教导的家族训诫。
北伐战争并不顺利,诸葛亮接连五次征伐曹魏,可是一次都没有成功。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因为常年的忧思过度,积劳成疾,导致身患重疾,病情恶化。即便病入膏肓,诸葛亮也没有放下蜀国和主公刘禅,他安排了蒋琬、费祎、董允、姜维四人以保蜀国未来二十年的安危。
诸葛亮将自己曾经年少时给水镜先生的答案发挥到了极致,生前勤政报国,死前也不忘为国家的未来做打算,用自己的一生报答了主公刘备的恩情。
好学,谦学,而后博学
博学是诸葛家族世代相传的家风。西汉诸葛丰酷爱学习,深得儒家经典的精髓。在西汉没有科举制的情况下,诸葛丰以明经闻名于山东一带,同时也因为精通明经而被郡守推举做官。他刻苦读书的精神为当时的琅琊诸葛氏赢得了博学的美誉。
诸葛丰不仅博学也好学,为人也并不迂腐。他在通读儒家经典的同时也在涉猎其他各种不同的学问,如他与西汉时期以精通《公羊春秋》而闻名天下的贡禹结为好友,从他那里学到了“公羊学派”的学说,而且还通过贡禹认识了很多“公羊学派”的大家学者。
诸葛丰还接受和学习《易经》的相关思想,甚至将黄老思想杂糅到自己的思想中,可谓是博采众家之长。诸葛丰不止博学,还很有才华,因明经被举荐官拜光禄大夫,离开朝堂之后便将自己博学的家族风气传给了后世子孙,希望他们能够如自己一般博学而有才干,能为国家繁荣做出贡献。
后世子孙诸葛珪、诸葛玄谨遵博学的家训。其中诸葛亮的亲叔叔诸葛玄是东汉末年非常有名的文人,他博学多才,曾经在荆州刘表的手下做属吏,并且叔代父职将诸葛家博学的家风教导给了诸葛珪的儿子们,即诸葛瑾、诸葛亮以及诸葛均三人。
诸葛瑾经过父亲、叔叔的相继教导,养成了好学的习惯。他为了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除了在自己年少生活的老家私塾内学习,还长途跋涉到外地求学。当时交通不便,又因为正处东汉末年,流民四处逃窜,路途上可能会有很多穷凶极恶之人,在没有武力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丢掉性命,但是诸葛瑾并未惧怕。在这种好学精神下,诸葛瑾很快成长为博学之士,之后前往东吴,成为孙权的谋士,更在之后成为东吴的重臣。
诸葛亮的博学多才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起初,诸葛亮同他的哥哥一样在家乡的私塾内读书,父亲去世之后,他便跟随叔叔在荆州的私塾内完成了学业。除了在私塾里学习,他还四处拜访大家名士,学习更加深奥广博的知识,因此也留下了非常多关于他拜访名师的历史故事。例如诸葛亮还没有跟随刘备打江山的时候,他经常会到庞德公那里求教学习,每回都会跪在庞德公的榻前聆听老师讲学,还认识了很多和他一样博学多智的人,他们对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抒发着自己的见解,彼此在争辩和讨论中增长着见闻。
诸葛亮不只向才高八斗品德高尚的名士求学,还曾向老农夫学习关于天象的知识。年少时诸葛亮在隆中耕种田地,他不是一开始就精通农事,也曾经犯过错误。据说某一年,麦子熟了,他便早起拿着镰刀到田中收割麦子,没割一会儿,就有一个老农夫走过来阻止他,告诉他等一会儿就会大雨倾盆,如果诸葛亮将麦子收割完毕又来不及捆走,很容易被雨水冲走,那样他一年的劳作就白费了。可是诸葛亮自认为已经很懂农事学问了,而且认为一个老农夫又不识字怎么会知道的比自己还多,所以就把老农夫的提醒当作玩笑,继续埋头割麦子。老农夫看到诸葛亮并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反而是更加快速地收割麦子,他摇了摇头不想管这个不听劝的年轻人,可是他抬头看看天空,又看看在田中干得热火朝天的诸葛亮,只能无奈地帮他把割下的麦子捆好并搬运到高处,以防下雨之后被冲走。
诸葛亮看到老农夫的作为后不知道要说什么,一方面觉得对方是个好人,一方面又觉得他说的不对,可是也阻止不了老农夫,于是诸葛亮低下头继续割麦。就在这个时候,天边狂风大作,黑云压顶,还没等诸葛亮反应过来,大雨倾盆而下,将诸葛亮割下来尚没来得及捆好放到高处的麦子全部冲走了。诸葛亮这才幡然悔悟,向老农夫深深鞠了一躬,请他原谅自己的无知,并希望老农夫教导自己看天象的本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虚心求教的精神,只要对方拥有自己所没有的知识便都可以成为他的老师。诸葛亮这种好学精神使得本就博学多才的他更加出类拔萃,博采众长的他对儒、道、释、法、兵几家都有涉猎,并写了一篇《论诸子》。
诸葛家族的博学家风不止在诸葛亮这里发扬光大,还在他的子侄中得到了传承。他的侄子诸葛恪就是一个非常聪颖的人。诸葛瑾在东吴为孙权所重用,但是孙权多疑,在重用的同时也对诸葛瑾产生了猜忌。诸葛瑾的脸长得有些长,一次宴会上,孙权和东吴的群臣喝得都很尽兴,酒过三巡之后,孙权叫人牵来一头驴,并且驴脸上挂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的牌子。这是在拿诸葛瑾开玩笑,同时想看看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会有什么反应,间接地考考他。就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办的时候,诸葛恪对孙权说,希望在这四个字的下面再多写上两个字,孙权当场就同意了,诸葛恪就用毛笔写了“之驴”两个字,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使一场尴尬得到化解,既保全了父亲的脸面,又没有得罪孙权。由此可以看出诸葛恪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而这般的才思敏捷正是其多年来刻苦读书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