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管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 张振香
- 6689字
- 2020-08-28 13:58:21
第三节 护理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尽管护理管理具有自身的规律性,但任何时期的护理管理都要受当时的社会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卫生政策、疾病谱、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等因素,使得护理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护理管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市场经济体制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市场经济不仅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主体产生了多元性特征。护理管理不仅涉及护士与患者,还涉及政府、医保部门、保险公司、药品和器械制造商以及各种流通环节等许多利益相关者。这些因素会对医院的护理组织和护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自然也会对护理管理产生影响。
(一)市场经济体制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
1.成本-效益观念增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显著特点是灵活性强、效率高。护理资源中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的配置同样由市场决定,这就使得护理行业必然更加重视服务意识、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成本控制和效益获取。
2.人才素质全面提升
市场经济为护理人才的合理竞争提供了体制性前提,护士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修、学习、晋升和流动。由于护士群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得医疗机构乃至全社会更加重视护理职业和护理人才,护士的合法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更为全面的体现。
3.管理水平快速提高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而开放的环境必然为各种信息的横向传递提供更多的机会。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护理管理者有更多机会和更大动机从发达国家借鉴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经验、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国内护理事业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护理管理的挑战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受义务论、公益论影响较大,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意识较强。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价值观更多地受功利论、权利论、效益论、价值论等理论的影响,追求回报和个人权益,从物质层面体现个人价值的意识较强,护士理想中的患者权益最优化与现实中的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产生激烈的冲突,进而对护理管理产生挑战。
1.交换原则对护士职业情操和奉献精神的挑战
市场经济强调交换原则,而奉献精神则不以任何回报为前提。两者的矛盾无论是对护理组织,还是对护士都会产生冲击。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好平衡,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物质回报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是当前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2.人才流动的便利性对护理队伍稳定性的挑战
人力资源配置是资源配置的最重要因素,而市场经济体制则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才需求量的激增和国内劳务输出政策的宽松,越来越多的优秀护理人才流向国外医疗和护理机构。工作环境、编制、身份、待遇、社会地位及自身价值观念等因素是造成护理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护理人才流动有两个去向,一是在护理行业范围内不同的护理组织之间流动,二是护士流向其他行业,即“转行”。对于每个护理组织来说,两者都对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
二、科技发展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医疗护理领域,护理手段和设备逐步趋于自动化、信息化和远程化。但是,科技发展在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给护理管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挑战。
(一)科技发展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
1.促进护理信息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护理信息化管理正在成为现实。传统的靠人工实施的护理信息登记、保管、分类、检索、应用等方式和方法正在被计算机和网络取代,而且开发了护理情报检索系统、护理专家系统等各类护理管理系统,为护理信息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2.方便护理临床监护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护理领域的运用,可以更加方便地实施护理临床监护,及时有效地发现患者的各种生理指征和病情变化,并可以随时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还可以节约护士的工作时间,减少护士的重复性劳动,从而节约护理人力资源。
(二)科技发展对护理管理的挑战
1.对护患关系的挑战
科技发展在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强化了单纯技术主义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护士可能会一味追求技术的成功,从而过分依赖仪器、设备,造成了护患关系的物化倾向。通过视、触、叩、听等手段获得患者资料和各种信息的传统逐步被淡化甚至遗弃,弱化了对患者心理变化的关注和对患者情感的慰藉,忽视患者的众多社会需求,加大了护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继而导致护理成本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在此情况下,护士更加关注患者客观的躯体和生理问题,忽视患者的主诉、情感、感受等主观问题。护患关系由“人(护)—人(患)”模式向“人(护)—机—人(患)”模式转变,人际关系被人机关系阻隔或替代,导致护患关系疏远,自然给护理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2.对护士素质的挑战
随着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于医疗、护理领域,要求护士不但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还必须及时学习并掌握计算机应用、网络及程序应用、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避免由于使用仪器和设备而给患者带来负面心理问题。但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在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这就给护理管理者在护理队伍素质管理方面提出了一大挑战。
3.对护士职业道德的挑战
尽管新业务和新技术会给许多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和更佳的治疗效果,但是,并非所有患者、所有疾病的护理都需要使用新业务和新技术。不少情况下,传统的护理方式和方法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且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的医疗费用。毫无疑问,在我国当前医院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下,大量地使用新业务、新技术会给医院及其医护人员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这一原因有可能导致新业务和新技术的过度使用、盲目使用,甚至滥用。如何在必需的情况下使用新业务和新技术,避免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经济负担,是对护士能否恪守职业道德的又一挑战。
三、新健康观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单纯是躯体上的无痛无病,还与精神、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健康概念由过去单一的强调生理健康(一维),发展到注重生理、心理两个方面(二维)的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首次提出健康概念:健康是指身心没有疾病,而且“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状态”。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图会议再次强调,健康乃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就是三维的健康观。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新的健康观,即在原来三维健康观的基础上增加了“道德完善”因素。至此,人类的健康观由三维发展到四维。
人类在尽享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种种裨益的同时,许多新的身心疾病、社会疾病和道德疾病也相伴而生。人类的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疾病不仅没有因为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道德滑坡现象已极为明显。显然,新健康观标准和社会人群的实际健康状况,既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新健康观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
1.为护理管理扩充内涵提供了现实基础
由于原来的健康观包含的内容较少,所以护理涵盖的内容也少,护理管理的范围自然也就很狭窄。例如,最初是一维健康观,护理的任务只限于人的生理问题,护理管理的内涵也只是强调对人的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控和对生活照护的管理。发展到四维健康观以后,护理的内容扩展了,护理管理的内涵自然也随之扩展。护理管理除了原有的内涵之外,增加了关注人的心理状况、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完善与否,同时还应加强四者的关联性分析。所以,新健康观为护理管理内涵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2.为提升护理人才队伍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维健康观认为,护士的任务就是帮助医生完成对患者的生理护理。这时对护士素质的要求就很低,只需要掌握简单的医学知识和必需的生理护理技能即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随着健康观内涵的扩充,护理岗位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素养。这种要求为护理教育过程中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多学科课程的学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这就为提升护理人才队伍素质打下了基础。
(二)新健康观对护理管理的挑战
1.对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的挑战
新健康观要求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和整体护理模式,其核心是关注人和从“四维”角度关注人的健康。不仅重视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病理反应,还要重视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和道德完善。当前,虽然我国众多医院已经在大力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但在不少医院依然在沿用功能制护理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依然是一种形式。由于各种原因,护士很少也很难从心理、社会和道德层面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显然,新健康观的要求对当今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模式是一种挑战。
2.对护士素质的挑战
新健康观要求,人类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不仅要注意衣食住行、个人卫生、体育锻炼,还要有阳光的心态,并积极地融入社会、完善个人道德修养。对于医院的患者来说,这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而要完成这些任务,首先,护士必须是一个全面健康的人,否则便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其次,要求护士在具备更加扎实的业务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洞察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融入社会、培养患者个人情操、完善患者道德修养等能力。这就要求护士除了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外,还必须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人文学、宗教、艺术等多学科知识,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治疗时期的合理需求。这是对护理人力资源素质的重大挑战。
四、循证护理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循证护理也称实证护理,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护士临床经验和技能、患者愿望相结合,进行临床护理决策的护理实践新模式。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护理新理论,也是护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护理业务决策和护理管理决策都产生重大影响。
(一)循证护理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
1.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持
循证护理也可以理解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其思想的核心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这里强调“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的目的就是为了更科学地制订并执行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控制,以确保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只要遵循这样的科学证据进行临床决策和临床服务,就会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
2.为护理行政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循证护理促使护士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护理,重视护医、护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将科学、技术与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护理人才管理、护理成本效益管理、护理风险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要求护理管理者也要在遵循证据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实施管理,加强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重过程、重业绩、重效果,科学决策,避免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护理管理实践和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循证护理对护理管理的挑战
1.对护理业务决策过程的挑战
循证护理重视科学依据和辩证思维,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可利用的、可信的、有价值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证据,二是护士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三是患者的实际情况、愿望和价值观,即强调护理证据、结合个人经验、参照患者愿望进行护理决策。这种要求显然是对传统的以经验和直觉为主进行护理决策的习惯和行为的挑战。
2.对护理行政管理的挑战
传统的护理管理重经验、重直觉,往往是“前辈怎么管我就怎么管,别人怎么管我就怎么管,政策要求怎么管我就怎么管”,很容易忽视本护理组织的个性特征。而循证护理理念下的护理管理则强调重视决策证据和组织的个性特征,将科学、技术与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决策与管理,要具有远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善于认识下属、激励下属,知人善用,重视成本与效益观念和风险意识。这无疑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管理者提出的挑战。
五、疾病谱变化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气候的自然变化、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非典型性肺炎(SARS)、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各类性病、肺结核、超级病毒等传染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精神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罪魁祸首。毫无疑问,疾病谱的变化给护理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给护理管理和护理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疾病谱变化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
1.慢性病护理为社区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
近年来,慢性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慢性病病期长,疗效不显著,病情不稳定,给许多患者带来了躯体痛苦、精神折磨和极大的经济负担,致使不少患者表现出紧张、多疑、焦虑、恐惧、被动依赖、依从性差等心理和生理特征。为了加强对慢性病的管理,不少地区相继出台了许多具体的管理措施,一方面强化慢性病防治宣教理念,定期进入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防治宣教活动。另一方面,强化对患者的管理理念,为所有已发现的患者建立疾病档案,实行跟踪管理。鼓励患者振作精神,坚持治疗,适当锻炼。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鼓励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尽量参加工作和社会活动。
相关链接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节选
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主要指标
续表
2.传染病护理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尽管以前各类医院也重视控制院内感染,但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因而易导致院内感染频发。2003年SARS爆发的初始阶段,由于医学界对该疾病认识不够,医院防护意识和防护条件不足,加上许多医院建筑设计和就医流程设计不合理等原因,致使北京等地多家医院出现大范围院内交叉感染。卫生部门吸取这一惨痛教训,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必须设立专门的医院感染控制部门,以重视和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整个医学界对传染病交叉感染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许多医学(包括护理)类学会、协会也相继成立了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或分会,对感染控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3.传染病护理为护理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教材
由于传染病对他人具有危害性,这就要求护士除了要具有高度的防护意识,具备科学的防护措施,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方法,能正确向其他患者和社会人群宣教防护方法以外,还要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不惧怕传染病,不歧视传染病患者。2003年SARS爆发时,护士长叶欣曾多次对自己的同事说,“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朴素但令人刻骨铭心的语言,体现出叶欣不惧危险、关心同事的崇高职业道德。叶欣光荣牺牲了,但叶欣面对高危传染病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范给护理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二)疾病谱变化对护理管理的挑战
1.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对护士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挑战
“照护患者”是护士的神圣职责。然而,在面对高危传染病时,如果护士自身防护不当,或缺乏防护措施,都可能给护士本人和家庭带来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疾病的疗效并不明显,甚至最终也难以治愈。面对这些情况,护士能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发扬不畏病魔、不怕牺牲的精神,付出更多的关心、爱心、耐心、同情心和同理心,都对护士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传染病对护理感染管理的挑战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如果医院对传染病诊断不准确,或隔离防护措施不到位,将很可能造成院内交叉感染。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类传染源,而护士一旦被传染,将很可能再传染给其他患者、同事、家人和其他社会人群。在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给更多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额外的经济、心理负担。因此,在传染病病种越来越多、危害程度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避免院内感染是对护理感染管理的严峻挑战。
(张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