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学导论(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 张金华
- 3244字
- 2020-08-28 13:37:42
第一节 人
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人的认识是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基础。护理人员正确认识人的整体性特征,熟悉人与环境的联系,了解人体需要的特点,对今后提供护理专业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一、人是一个整体
所谓整体,是指按一定方式、目的有秩序排列的个体的有机集合体。整体的概念强调两点:第一,组成整体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将引发其他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整体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大于各要素单独行为结果的简单相加。整体中各要素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助于其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全面提高整体的功效。
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人首先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即是由器官、系统组成的受生物学规律控制的具有生物属性的人,同时人又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精神、有文化,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因此,人是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相统一的整体。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其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其中任何一方的功能变化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他方面功能的变化;而人体各个方面功能的正常运转,又能有力地促进整体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从而使人获得最佳的健康状态。
二、人是一个开放系统
人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有机体,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参见第四章第一节),无时无刻不与周围环境发生着关系,并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例如人总在不断地从外界摄入食物和向外排泄废物,总在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向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与态度。因此,人是个开放系统。人也必须不断地调节自身的内环境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之能与他人以及环境和谐一致。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着眼于人的局部变化,而且应更多地考虑到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生命活动的基本目标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包括机体内部各子系统间以及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平衡。护理中,把人作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组成的整体,其主要功能是帮助个体调节其内环境因素,去适应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以获得并维持个体的身心平衡,即健康状态。强调人是一个开放系统,在护理中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不仅关心机体各系统或各器官功能的协调平衡,同时,还应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他人、家庭、社会对机体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的整体功能更好地发挥和运转。
三、人的基本需要
(一)基本需要的概念
需要(needs)又称需求,护理理论家奥兰多(I.J.Orlando)认为:需要是人的一种要求,一旦得到满足,就可以消除或减轻其不安与痛苦,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需要是个体行为所必需的动力性的源泉,它表明了在人大脑区域内的一种把知觉、感觉及智力、动作等组织起来的力量。人的基本需要是指个体为了维持身心平衡及求得生存、生长与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死亡,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层次的、与众不同的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因失衡而导致疾病。护士应满足不同层次护理对象的基本需要,使其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二)基本需要的内容
需要有不同的分类,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为二维分类法及多维分类法。二维分类法根据需要的起源,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内涵,将其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多维分类法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性、社会性、情绪性、认知及精神性需要。
1.生理需要
即与维持人的生理功能有关的需要,如氧气、水分、食物、休息、睡眠、排泄等。
2.社会需要
指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或集体互动的需要,如与人沟通交流、获得友谊、被人尊重及实现人的价值等。
3.情感需要
指人有表达自身所体验的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的需要,如感知、思维、情感等。
4.认知需要
指个体在认知与思考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探索、研究、思考问题等。
5.精神需要
指有关人的精神信仰、精神依托与精神支持,如祈祷、宗教信仰等。
(三)基本需要的特点
1.人类拥有大致相同的基本需要
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也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其基本需要大致都是相同的。
2.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因人而异
受个人的期望、社会文化、基本的健康状况及个人的身心发展程度影响。
3.各种需要彼此间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如生理需要的满足可促进认知方面需要及社会方面需要的满足;而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又可促进生理功能更加旺盛。
四、人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身心健康的基础,它影响个体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个人的选择、应对能力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自我概念与健康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它在维持个体生理、心理、社会良好状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自我概念的定义
所谓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它与自我不同,自我是指当事人真正、本身的自己,而自我概念是指当事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一位身高160cm,体重只有38kg的二十岁女孩,她的“自我”可谓是瘦体型,但她的“自我概念”是胖体型,她认为自己的身体仍是那么“重”,还常常说要减肥。
(二)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是随着人与环境的不断互动,综合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自我觉察和自我认识而形成的。在婴儿期,个体就开始了对身体的感受,如果生理需求能够被满足,爱和温情能够体验,则婴儿就建立了对自我的积极感受。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将他人的判断和态度内化到自己的判断中,形成自我概念。例如,一个经常挨饿的婴儿,他的自我概念很可能是包括“我是一个常常饿肚子的人”“我得不到家人适当的照顾,所以我不是一个好孩子”等等的想法。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包括生活经历、环境、有重要意义的他人的反应、生长发育过程、健康状况等。
(三)自我概念的组成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其组成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在护理专业中,自我概念包括人的体像、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和自尊等。
1.体像
是人们对自己身体外形以及身体功能的认识与评价。例如,人们对自己高、矮、胖、瘦等的认识与评价。体像可分为客观体像和主观体像两种。前者是人们直接从照片或镜子里所看到的自我形象,后者则是指人们通过分析和判断别人对自己的反应而感知到的自我形象。显然,良好的体像有助于正向自我概念的建立。
2.社会自我
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政治学术团体会员资格、社会名誉、地位、教育背景等的认识与评价。个体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满意的职业,有助于个人正向自我概念发展。
3.精神自我
是指个体对自己智慧、能力、性格、道德水平等的认识与判断。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其结果便是正向自我概念,否则便是负向自我概念。如当一个成绩向来不好的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受到老师赞赏时,他可能会认为:“那位老师根本没有仔细地阅读过我的文章”,或者 “那位老师的水准真是低”。他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判断自己,所以继续保持一个低落的自我概念。
4.自尊
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群体中价值的主观判断和评价,是人们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不容他人任意歧视、侮辱的一种心理意识和情感体验。例如,志强的父母很希望他能考进医学院,将来成为医生。如果他真的考进了医学院,他的父母必然会很喜悦,对他关怀、尊重并加以赞赏,他因而也学会珍惜、喜欢和重视自己。家人对他的高度接受也会协助他高度接受自己,提升他的自尊,有助于自我概念的发展。
(四)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概念对个体的行为和观念具有重大的影响。拥有正向的良好的自我概念的人,对自身的能力、天赋、健康等抱有足够的信心,能有效地抵御一些身心疾病的侵袭。自我概念水平的降低,常会表现为对自己失望、不满、情绪低落等。正向的自我概念使个体能够对自己产生良好的感觉,也就能够产生积极的行为和观念。相反,负向的自我概念使个体产生消极的思想和行为。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为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人康复,护理人员帮助病人树立正向的自我概念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