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学导论(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 张金华
- 9615字
- 2020-08-28 13:37:42
第三节 健 康
健康是医学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状态和质量的一种反映。护理是为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提供保健服务的专业,其主要宗旨是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恢复健康、维持健康和促进健康。从护理学的角度对健康和疾病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其意义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它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不同的层面。有些理论学家认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对健康的理解和解释不同。
(一)健康的定义
健康(health)是一个变化的概念。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健康是一个随历史演变而变化的概念。其演进过程如下。
1.健康是没有疾病
这是一种传统的生物个体健康观,是对健康的最一般的认识。这种观点的最大弱点在于未能真正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说明健康的特征,而是将健康与疾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
2.健康是人们感到身体舒适
这是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认识健康。虽然健康的身体会给人带来舒适,但是健康并不等于舒适。例如疼痛病人使用吗啡后,能给身体带来暂时的舒适,但病人并非处于健康状态。
3.健康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
此定义虽然古老,但它抓住了健康的重要特征,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人体各部位功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的健康程度,但这一定义却忽视了人的精神、心理对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4.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
与上述健康定义相比,此定义增加了人的精神、心理层面。认为人的健康不仅只是躯体的健康,也应包括心理健康。这个定义又前进了一步,但它仍欠全面,没有把健康置于人类生活的广阔背景中,忽视了人的社会适应性。
5.WHO对健康的定义
WHO于1946年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该定义一提出,就得到了人们普遍的接受。它将健康与人类充实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了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调了环境的协调与和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1989年,WHO又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这一概念已由单纯生理概念转变到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方面内容的四维健康观。它从现代医学模式出发,既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又注重人的社会属性。道德健康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道德健康强调从社会公共道德出发,维护人类的健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而且也要对社会群体的健康承担社会责任。社会适应良好,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取得成就贡献于社会,达到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这是最高境界。
WHO对健康的定义概括了当代健康的思潮和流向。因为和以前的健康定义相比,它有四个方面的优点:①对健康的解释从过去局限于生物学范围,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将人作为整体看待,给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护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依据;②把健康看作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并说明健康可以有不同的水平;③从关心个体健康扩大到重视群体健康;④把健康放在人类社会生存的广阔背景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也是国家和社会的目标。可见,WHO提出的健康概念是一个揭示人类健康本质的概念,是人类对健康要领的深化和发展。
(二)亚健康
亚健康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它建立在WHO的现代综合健康观之上,认为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连续过程中,良好的健康在一端,疾病乃至死亡在另一端。任何人、任何时候的健康状况,都会在疾病与健康连续体的两端之间某一点上占据一个位置,并且随时间推移、机体状态、环境变化而处于动态之中。当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但未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①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②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③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④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科学认识亚健康,有必要分清亚健康与疾病的无症状现象之间的区别,即与亚临床疾病相鉴别。亚临床疾病是有检查证据而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如当前常见的中老年人亚临床颈动脉硬化,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较明显的颈动脉内膜增厚,甚至有斑块形成,而无临床表现;亚健康状态者具有头痛、头晕和胸闷等不适主诉,但血管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都未发现异常。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体亚健康状态是疾病无症状现象的更早期形式。
人体亚健康状态具有动态性和两重性,其结果是回归健康或转向疾病。护士的责任之一就是研究人体亚健康问题,积极促进其向健康转化。通过健康教育,使个体自我调控,加强锻炼,做好心理调节等。强化社会、家庭、营养、伦理和心理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正面影响,积极促进个体向健康或最佳健康模式转化。
相关链接
最佳健康模式(high-level wellness model)
1961年邓恩(H.L.Dunn)提出:健康仅仅是“一种没有病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和环境协调一致,表现出相对的恒定现象”。人应设法达到最佳健康水平,即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使人各方面的功能得以最佳发挥,并发展其最大的潜能。
最佳健康模式更多地强调了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的保健活动,而非单纯的治疗活动。因此,护士可应用最佳健康模式帮助其服务对象进行有利于发挥机体最大功能和发展潜能的活动,从而帮助其实现最佳健康。如对于有生理残障者,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在生理方面发挥其残存功能,还要帮助其在社会、情感、认知等方面适应这种残疾,将其生理残疾融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之中,以提高生活质量。
二、疾病的概念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完善。护理工作者应了解疾病的概念,从家庭、社区和社会等层面认识疾病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等的影响,以帮助人们预防及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一)疾病的定义
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如同对健康的认识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均可能造成对疾病理解的不同。
1.疾病是鬼神附体
这是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和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而出现的疾病观。认为疾病是鬼神附体,神鬼的惩罚是疾病的原因和本质,因而出现了一系列与各种鬼神作斗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2.疾病是机体阴阳的失衡
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所提出的疾病观。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他们开始从巫术中解脱出来,认为人体各部分划分为阴阳两方面,阴阳协调则健康,阴阳失调则患病。治疗的任务在于恢复阴阳平衡,这就是我国古代对疾病及其本质的认识。在西方,著名的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59—前377)创立了他的“液体病理学”,认为人的健康取决于其体内四种基本流质: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疾病是四种流质不正常的混合和污染的结果。这些疾病理论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猜测性,但能将疾病的发生同人体的某些变化联系起来,对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疾病是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的丧失或改变
这是疾病的社会学定义。其特点不是从疾病本身固有的本质和特点出发,而是以疾病的社会后果为判断依据。严格地说,这不是疾病的科学定义,而是从疾病的价值判断上,指出疾病会使劳动力和社会行为丧失,从而使人们努力消除疾病、战胜疾病。
4.疾病是机体功能、结构和形态的异常
这是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疾病定义,是疾病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是人类长期追求对疾病本质认识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把疾病视为人体某个组织、器官或细胞的结构、功能或形态的改变,这就从本质上解释了疾病发生的原因。在这种疾病观的指导下,许多疾病的奥秘都从本质上得到了揭示。然而,此定义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表现在无法解释一些无结构、功能或形态改变的疾病,如精神病,忽视了人的整体性。
5.疾病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状态的破坏
这是在整体观指导下对疾病所作的解释。认为所有生命都是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为目的,而疾病过程是机体内环境平衡的紊乱。这个定义用整体的观点取代了局部的观点,是疾病认识上的又一进步。
6.疾病是机体对有害因子作用的反应
这是哲学观对疾病的定义。它揭示了疾病过程的实质,在疾病治疗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任何疾病,当生物、心理、社会因子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时,就会引起机体一定的损伤,此时机体内的健康因子必然会抵抗损伤因子,而疾病正是损伤因子与健康因子斗争的过程。
将上述几种学说相互补充,产生了现代疾病观,所以疾病比较科学的定义是:疾病是指机体身心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疾病的这一定义反映和概括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揭示了疾病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对疾病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器官的机能与组织结构的损害,还包括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联系,人的心理因素与躯体因素的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联系。其特点为:①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②疾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表现为机能、代谢、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超出正常范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③疾病不仅是体内的病理过程,而且是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调,表现为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和人体与外环境的不协调;④疾病不仅是身体上的疾患,而且还包括精神、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疾病。
(二)疾病谱的变化
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医疗卫生条件、生活方式以及个人行为的差异和变动,人类的疾病状况发生了变化。即疾病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不尽相同,有时会发生较大变化,甚至会有新的疾病病种出现,而这种变化称为疾病谱(disease spectrum)。目前,疾病谱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致病因素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性致病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传染病的流行。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哲学观的变化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病因的认识也由单纯的生物病因提高到生物、心理和社会综合病因上,由单因单果上升到多因多果,即每种疾病均有多种致病因素,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又可导致多种疾病。新的健康观念显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而最重要的是社会因素是人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据社会医学专家分析,在导致人们患癌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诸因素中,吸烟、过量饮酒、饮食结构变化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约占60%。所以,人们常将癌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称为生活方式病。
2.疾病构成和死因结构的变化
目前,全球的疾病谱和死因结构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已由过去的急慢性传染性疾病为主,逐步转变到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占据疾病和死因主要位置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男性发病率前三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和肠癌;女性发病率前三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癌、肠癌和肺癌。有关统计资料还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已占我国人口死亡数的2/3。也就是说,每三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两个是死于癌症、脑卒中、冠心病这一类非传染性疾病。有60%~70%的人处于没有疾病却感觉不健康的“第三状态”或者称“亚健康状态”。
这种疾病谱的变化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健康危险因素也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人们相应地转变自己的卫生观、健康观。对医护人员来说,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对人们健康主要威胁的情况下,也需要转变观念,抛弃“重治轻防”的做法。医护人员的传统医疗行为,如吃药、打针、做手术,已难以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应重在疾病的预防,让人们防患于未然,这是医护人员当前的神圣职责和首要任务。
(三)疾病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
患病不仅对病人本人造成影响,而且会对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疾病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产生如下的影响。
1.对个人的影响
疾病对病人可以产生正性影响和负性影响。
(1)正性影响:
患病之后的正向影响可分两个方面。首先,患病后进入病人角色,可以暂时解除部分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使病人安心休养。其次,由于有了本次患病的经历,个人在今后的生活中警觉性提高,会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致病因素,增加如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保持心理平衡,适当活动等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2)负性影响:
当一种疾病,尤其是不治之症降临在某个人身上时,在生理、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痛苦。疾病对病人的负性影响有:一是生理改变。由于身体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改变,病人会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疼痛、活动障碍、呼吸困难等,使病人产生不舒适感,影响病人的休息与活动。二是心理改变。疾病对心理影响的程度,因疾病的性质和病人对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短期的、无生命危险的疾病不会引起病人较大的情绪改变,而威胁病人生命的疾病,则可引起其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否认等。这些反应可以视为应激反应。三是体像改变。体像是个人对自己躯体外观的自我感受,一般认为是个人对身体外观及其功能的主观感受,并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因疾病引起身体残障,更容易造成病人体像改变,表现为对身体的结构、功能、外观产生怀疑、退缩、消极的态度。
2.对家庭的影响
任何一个家庭成员患病,对家庭都是一种冲击,并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1)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疾病给家庭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患有严重疾病或病人本人是家庭生计的主要承担者,更会加重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有些病人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放弃治疗。
(2)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增加: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然而,一个人患病时尤其患有严重疾病后,病人的家庭角色功能需要其他家庭成员来承担,并且还需要家庭成员投入大量的精力给予照顾,使家庭其他成员的负担加重,继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压力。病人患病后会出现多种心理反应,而异常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会对家庭成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刺激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悲伤、焦虑、情绪低落等。若出现这一情况,家庭成员需要专业性的咨询和指导,才能适应改变。
3.对社会的影响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疾病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根据一项调查显示:1990年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17 695亿元,而同年由于疾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为5463.6亿元。其中由于伤残或失能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为3864.4亿元。由此可见,疾病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重大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2)对社会健康状况的影响:
个人患病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疾病可能导致伤残失能,使病人失去或降低工作能力,影响社会生产力。某些疾病如SARS可能对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造成危害甚至引起社会恐慌。
三、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健康和疾病是两个复杂的概念,也是人生命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过去人们认为二者各自独立并相互对立,即为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即健康-疾病连续相,是指健康与疾病为一种连续的过程,处于一条线上,其活动范围从濒临死亡至最佳健康(图2-1)。任何人、任何时候的健康状况都会在这连续相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占据一个位置,且时刻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条连续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个体身心、社会文化等方面功能的综合表现,而非单纯的生理疾病表现。现在多认为健康与疾病可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即一个人可能在生理、心理、社会的某方面处于低水平的健康甚至疾病状态,但在其他方面却是健康的,如“身残志坚”,即一个生理残疾的人可通过自己的调整,扬长避短,达到自身健康的良好状态,并充分发挥潜能,同样能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
图2-1 健康疾病连续相示意图
健康和疾病之间有时很难找到明显的界限,存在过渡形式,是动态的、不是绝对的。如一个人自觉不适,可能是由于疲劳所致,并非是患了某种疾病,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一个患癌症的人,早期可能毫无症状,但疾病已潜伏在其体内并在继续发展中。
总之,健康是一种状态,是不断变化的,没有绝对的、静止的健康状态。健康与疾病是生命连续统一体中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的相互作用是以人的功能状态来体现的。护士应用该模式可以帮助服务对象明确其在健康-疾病连续相上所占的位置,并协助其采取措施从而尽可能达到健康良好状态。
四、健康促进的概念及相关护理活动
1979年,美国卫生总署关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报告《健康的人民》发布,标志着健康促进的开始。1986年11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和由此发表的《渥太华宪章》,是健康促进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一)概念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延伸,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以及全球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健康促进概念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之中。健康促进的定义较多,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美国联邦办公署的定义
1979年,美国联邦办公署提出:“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及任何能促使行为和环境转变为有利健康的有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统一体。”
2.劳伦斯·格林(Lawrence·W·Green)
美国健康教育家劳伦斯·格林提出:“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3.WHO的定义
1986年,WHO提出:“健康促进是使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和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核心是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个人和社会对健康各自应有的责任感为动力,以行政、经济、政策、法规等手段为保证,以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后盾,强调个人和社会对健康所负的责任。动员卫生部门、非卫生部门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总体力量干预和改变危害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促使人们消除危及健康的各种主观因素,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社会群体健康水平,进而达到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目的。健康促进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是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职能。它在减少疾病负担、减轻疾病的社会及经济影响方面不仅有效,而且成本效益好,其价值正日益受到社会公认。
(二)健康促进的相关护理活动
健康相关性行为(health related behavior)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简称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危害健康的行为简称危险行为(risk behavior)。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是通过护士的努力,使公众建立和发展促进健康的行为,减少危害健康的行为,从而维护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1.促进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的行为(health promoted behavior)是个体和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以下方面。
(1)基本健康行为:
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的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的睡眠、积极锻炼等。
(2)保健行为:
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
(3)预警行为:
通常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理的行为,如乘飞机或汽车系安全带、发生溺水、车祸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
(4)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有害环境包括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以及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主动的避开环境中的危害也属于健康的行为。避免有害行为包括调适、主动回避、积极应对等。
(5)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戒除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个人偏好,如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
2.危害健康的行为
危害健康的行为(health-risky behavior)是指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可分为四类。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生活方式是指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不良生活方式则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锻炼、高盐高脂饮食、不良进食习惯等。
(2)致病行为模式:
致病行为模式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其特征表现为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富有竞争性和进取心。一般对工作十分投入,工作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这种人警戒性和敌对意识较强,对挑战往往是主动出击,而一旦受挫就容易恼怒。有研究表明,具有A型行为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A型行为者。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其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有研究表明,C型行为者宫颈癌、胃癌、结肠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的三倍左右。
(3)不良疾病行为:
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身体康复全过程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不良疾病行为可能发生在上述过程中任何阶段,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甚至自暴自弃等。
(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社会健康的行为:
吸毒、性乱等行为既直接危害行为者的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社会健康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吸毒可直接产生成瘾行为,导致吸毒者身体极度衰竭,静脉注射毒品,还可能感染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混乱的性行为可导致意外怀孕,性疾病传播和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3.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实施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有利于个体和群体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护士在促进健康的任务中,不仅仅是解除病痛,延长病人的生命,还要努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包括以下活动。
(1)生理领域:
为了促进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首先必须做好生活护理,避免不良刺激,保证病人有良好的舒适感。具体内容包括:
1)采取一定的措施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或不适,如保持病人的舒适体位、按医嘱适时应用止痛剂、松弛疗法、适量运动等。
2)保证周围环境安静,使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3)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满足饮食、饮水、排泄等方面的需要。
(2)心理领域:
护士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病人宣泄,帮助病人认识生存的价值,树立正确豁达的健康观。
(3)社会领域:
鼓励病人家属及其有重要关系的人经常探望和陪伴病人,给予病人更多的温暖和支持,使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相关链接
健 康 素 养
健康素养是指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已经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应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
目前国际上对健康素养的定义尚不统一,主要从临床和公共卫生两种视角对其进行了诠释。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最能接受的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素养定义。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认为:“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与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素养代表着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持健康。”
健康素养本质上就是个人充分利用各种健康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提升这种能力,是健康促进的主要目标之一。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健康状况与他们的健康素养密切相关。
我国卫生部于2008年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三部分内容,共66条相关条目,包括25条基本知识和理念,34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7条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