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医院精神障碍诊疗:疑难危重案例解析
- 李红政 雷美英
- 3199字
- 2020-08-28 12:22:27
19.失眠的元凶——症状性松果体囊肿伴发精神障碍
作 者:许春杏 李大创
关键词:松果体囊肿,精神障碍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失眠、担心、乱语、疑人害1月余”于2008年1月7日首次入精神科病房。患者家属介绍病史。
现病史:患者于2007年11月中旬逐渐出现睡眠不好,难以入睡,胡思乱想,恐慌、紧张,整日坐卧不安,来回走动,不敢出门。莫名其妙担心,担心会下雨,担心家人安全,担心有人要害他,担心有人图谋他的钱财。有明显不安全感,认为有人在作法术害他,使其心神不宁,每晚做噩梦。有时晚上搞不清方向,称自己在军队,正在做某些事情,实际并非如此。曾于当地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3天,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治疗不详,睡眠质量稍好转,但睡醒后即大吵大闹,冲动打妻子。后又再次转到某省级医院精神科住院,查血生化、三大常规、头颅CT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初步诊断“幻觉妄想状态”。予奋乃静片、奥氮平片口服(具体剂量不详),并静滴氯丙嗪注射液(50mg/日)。但患者精神症状控制欠佳,住院期间几乎彻夜不眠,喊叫、踢门,称医院给他服用毒药,说有人追杀他。患者曾在输液治疗期间拔针外跑,外跑时眼神呆滞,动作僵硬,几秒钟之后便又手舞足蹈、行为紊乱。患者病后饮食差,睡眠差,二便正常。无畏寒、发热、抽搐现象。
既往身体健康,病前一直正常工作。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11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98mmHg。患者入院时静脉滴注氯丙嗪注射液,呈嗜睡状态,压眶有反应,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5mm,对光反射迟钝。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脑神经检查不合作,颈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精神状况检查:患者呈嗜睡状态,大声呼之能睁眼,接触差,回答简单,停止叫唤即又入睡,故无法洞悉其内心活动。
辅助检查:入院后当天急诊查血常规、血生化、床旁腹部B超、床旁心电图、胸片、脑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诊疗过程:入院后立即停用氯丙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未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征变化,以及行为观察治疗。
次日患者表现为自言自语,主诉头痛头昏。精神状况检查:神清,接触欠合作,答非所问,注意力不集中,对住院经过不能完全回忆。有评论性幻听,说耳根不能清净,男男女女都在评论自己,坏话多,但这些人又不露面,所以看不见。有被害妄想,说即使在医院也不安全,有人借医生之手下毒害他,有人追杀他。情感不协调,仍紧张、害怕、担心。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东张西望。记忆力检查不合作。自知力缺乏,对自身状况无正确认识,认为自己没病,住院只不过避难而已。考虑精神症状明显,予口服奥氮平片2.5~5mg/日。
考虑患者起病年龄较晚,52岁起病,病程中可能存在定向及意识障碍,有头痛头昏主诉和类癫痫样发作过程。2008年1月9日头颅MRI增强检查示“松果体区见一类圆形长T 1长T 2囊性异常信号灶,边界清楚,直径约0.9cm,邻近脑实质未见水肿,静脉注入GD-DTPA后未见对比强化。脑灰白质对比正常,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灶及异常强化灶,脑室未见扩张,脑沟、裂未见增宽,中线结构居中”。影像诊断:松果体区囊性占位,考虑松果体囊肿可能性大(图7)。
图7 松果体囊肿
精神症状稳定后查韦氏记忆商数59,韦氏成人智力测验言语智商108、操作智商97、全量表智商103。邀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会诊,最后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松果体占位。神经外科考虑患者有头痛伴精神症状,建议行手术治疗,但家属拒绝手术。后予小剂量奥氮平片(5mg/日)抗精神病对症治疗39天,以临床好转出院。出院时患者情绪稳定,紊乱行为明显改善,但仍有阵发性头痛。
随访:出院后口服奥氮平片5mg/日,仍有头痛、头晕,偶有恶心,精神症状有时出现。出院3个月后在外院手术切除病灶(具体不详),术后头痛、幻觉消失,对术前的精神症状不能完全回忆。术后病理诊断“松果体囊肿”。术后口服奥氮平片5mg/日,持续5个月后停药。随访5年生活如常,跟周围人友好相处,能带养孙子,还开了个养鸡场。
二、讨论
人类松果体位于丘脑的后上方、四叠体上方的凹陷内,呈圆锥形,通过一条细柄与第三脑室相连,形似松果,颜色灰红。16岁以后,松果体钙化,可作为X线诊断颅内占位病变的定位标志。
松果体为内分泌腺,是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mel)的主要器官。褪黑激素有镇静、催眠作用,被称为“生理性催眠剂”,是人体最主要的内源性睡眠诱导剂,也是人体生物钟的重要调节剂。研究显示褪黑激素可以降低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明显地减少觉醒次数、提高睡眠质量。本患者以失眠及精神症状为首要临床症状,可能与松果体囊肿导致褪黑激素分泌发生改变有关,也可能与囊肿机械压迫上丘脑和中脑有关。
松果体囊肿的发生机制不完全明了,有以下几种观点:①是一种正常变异;②因某些原始细胞未分化为神经胶质,演变为囊肿;③是第三脑室顶部闭合不全留下的囊肿;④是松果体实质发生液化而形成囊肿;⑤是在胚胎发育中内衬于原始脑室系统的神经上皮发生折叠、内卷或外翻,形成了袋状囊腔。
松果体囊肿较少见,发病年龄没有特异性,大多数没有症状。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称为症状性松果体囊肿。其临床症状有头痛、复视、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癫痫发作、上丘脑综合征、共济失调及轻度偏瘫等。根据症状形成的可能机制,临床症状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由较大的囊肿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中脑导水管上口和上丘脑,而引起的功能障碍。另一类可能与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多表现精神行为异常,出现幻觉、兴奋、激越,并且有的存在自杀倾向,囊肿切除后精神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本患者囊肿切除后精神症状虽然完全消失,但很难判断精神症状是由囊肿压迫所致,还是囊肿影响内分泌功能所致,抑或两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精神异常。
松果体囊肿的诊断依赖于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MRI在确定囊性占位部位及性质方面优于CT。在治疗原则上,有症状的松果体囊肿应手术治疗,尤其是出现梗阻性脑积水和中脑顶盖受压的症状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二种:对无脑积水者,直接开颅手术,多采用幕下小脑上和枕下经小脑幕入路;对有脑积水者,用神经内镜经脑室切除囊肿壁,打通与第三脑室后部的连接,必要时可同时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三、经验总结
本例患者首发症状以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为主,无明显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在临床工作中,对年龄在40岁以上,首次发病的患者,尤其是可能存在定向障碍、意识障碍、类似癫痫发作或记忆改变等情况时,需特别警惕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可能。虽然本例患者在外院查头颅CT未发现异常,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在确定囊性占位部位及性质方面,进一步行MRI检查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囊肿的误诊或漏诊。
专家点评
松果体病变往往伴发睡眠问题,临床上出现睡眠问题且伴有精神症状时要尽可能完善头部检查。对颅内松果体囊性病变,头部CT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并不意味着无异常,必要时可进一步开展MRI检查。
参考文献
[1] 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Trotti LM,Bliwise DL. Treatment of the sleep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Neurotherapeutics,2014,11(1):68-77.
[3] 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等.磁共振成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 隋帮森,吴恩惠,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5] CiricilloSF,DavisRL,WilsonCB. Neuroepithelial cysts of the posterior fossa. Neurosurgery,1990,72(2):302-305.
[6] 周明锐,李安,元孙亮.症状性松果体囊肿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4):375-377.
[7] Wisoff JH,Epstein F. Surgical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pinealcysts. J Neurosurg,1992,77(6):896-900.
[8] Carr JL. Cystic hydrops of the pineal gland. J Nervment Dis,1994,99:552-572.
[9] 王学廷,石珍.先天性松果体囊肿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4):502-503.
[10] 魏德胜,莫祖娥.松果体先天性囊肿 1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7042.
[11] Uschold T,Abla AA,Fusco D,et al. Supracerebellar infratentorial endoscopically controlled resection of pineal lesions:case series and operative technique. J NeurosurgPediatr,2011,8(6):55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