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时光荏苒,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体外循环从临床诞生至今已有63年。我从事体外循环工作也将近30年,转眼就快到退休的年龄。回顾过去,感慨万千。此时我最大的心愿是再写一本学术著作,以此献给培养我的胡小琴老师,培育我的阜外医院,以及支持我的同仁和家人。

这是一个通过刷屏获得信息的年代,但多数情况下读者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是大量碎片化的知识,因此本书的另一目的,就是向读者展现全面系统的体外循环知识。

近年来虽起早贪黑忙于此书的编辑和撰写,但还是比原计划晚出版1年。主要是不想辜负大家的期待,将此书尽量完美。我确为此书释出了洪荒之力,交给出版社时已对全书进行了5次审校,但就在最后出版的这一刻,我还是发现书中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或完善。此时我更真切感到学术的广阔无边及我自身能力的有限。庆幸我们赶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如果读者您发现什么问题,可直接和我联系,我们一起沟通。如有必要我会通过网络宣布新的共识或改进。本书使用的一些图片难以联系到版权拥有者,请见到后及时与作者联系。

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大多数为全国知名的学者、专家,也不乏年轻有为的翘楚。他们全方面、多视角、系统、深入地介绍了体外循环学所包含的各个方面。

本书分为六篇,共57章。第一篇介绍了体外循环历史,特别是中国体外循环历史,展现了一些鲜为人知,激动人心的史料。第二篇着重介绍了最新的体外循环材料与设备。第三篇从基础医学的视角介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和调控。第四篇和第五篇从临床的角度出发介绍相关的体外循环技术,特别是对体外循环的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方法做了详尽介绍。第六篇从管理的角度介绍了体外循环的质量控制。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的感激之情难于言表。此时此刻的我,忘不了各位作者在百忙之中仍抽出时间辛勤写作;忘不了我和本书的另外两位主编及各位副主编忙里偷闲,见缝插针认真对各章节进行审校;忘不了吕琳和姚婧鑫同学对本书的后期核对付出的极大努力。在此我向您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希望此书能为中国体外循环事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更希望对大家今后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龙村 2016-10-10 凌晨 2:00敬书于北京老宅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