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秘』篇 科学认识便秘

一、便秘就在我身边

(一)便秘的正确读音与含义
1.便秘的正确读音
“便秘”原读音为“biàn bì”。“秘”读bì,音、义均同“闭”,有关闭、闭合与堵塞不通的意思。
现在“便秘”的读音为“biàn mì”,但“秘”义通“闭”,而无“秘密”“珍贵”的含义。
2.便秘的含义
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后,将剩余残渣以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一般需要24~48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正常人每隔1~2天会排便一次。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粪便内所含的水分被过度吸收,就会导致粪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由此,正常排便的规律被打乱,可能每隔2~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排便一次,严重者排出的粪便形状像羊粪或兔便样。对此,就称其为便秘或大便秘结。
中医学对于便秘有许多别称,如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称之为“大便难”,东晋养生家葛洪称之为“大便不通”,东汉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称之为“脾约”“闭”“阴结”“阳结”等。大约到宋代,始有“大便秘结”之名,清代医学家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将“大便秘结”简称为“便秘”,并逐渐为大多数医家沿用,成为标准病证名。
中医学所称“便秘”大体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
(二)便秘的临床表现与分类
1.便秘的临床表现
一般认为,只要每隔2~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排便一次,伴有或不伴有大便干燥难解,都提示存在便秘的可能性。但要确定是否是便秘,还须结合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排便感觉与其他表现等方面的相关情况,综合判断。
(1)结合排便习惯判断便秘:
健康人的排便习惯千差万别,个体间有明显的差异。有人在一组健康人群中调查排便情况,发现其中每天一次者约占60%,一天数次者约占30%,几天一次者约占10%。另外有人报道,约90%以上的正常人大便次数为每周3次到每天3次。由此可见,必须根据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是否困难,才能对有无便秘做出正确判断。换句话说,有人习惯于2~3天排便一次而无便秘症状,不能视为便秘;反之,有人因排便困难以致1天排便数次,但每次量少,部分大便仍留在肠内,又应视为便秘。
(2)结合大便性状判断便秘:
正常的大便一般呈黄褐色、质软,易于排出。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大便内所含水分被过度吸收,就会导致大便干燥、坚硬、粗而短,并且排出困难,严重者排出的大便形状像羊粪或兔粪样,正常排便的规律也就被打乱。有时坚硬的大便甚至会划伤肠黏膜而使痔疮出血,或引起肛裂出血、疼痛。
观大便测健康、断疾病
大便作为排泄物,往往让人厌恶。尽管如此,观察大便可以帮您测定身体整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可做为重要的信息源来判断疾病。
大便的自我观察常从大便的形态表现、粗细长短、颜色和气味等方面来进行。
1.大便的形态表现
因为大便中含有的水分决定其形态表现,所以观察大便的形态表现可以判定大便的水分。能使大便顺利排出的水分比例是70%~80%。水分若超过80%,大便稀软滑利,很难成形;水分若超过90%就是水样便,排便时如喷射状。水分若低于70%,大便则坚硬,排便时非常痛苦。
羊粪样便(颗粒形):即如羊粪或兔便样的大便,小颗粒形状,质地偏硬,排便时很痛苦。大便变硬的原因是其在大肠内停留时间太长,水分过多地被吸收。多数便秘者的大便为此羊粪样便。
普通形便(香蕉形):即像香蕉形状的大便,质地不硬,是从直肠顺利排出的大便,一般称为“一条便”,是消化吸收、排泄顺利进行的证据。
牙膏形便(细长形):即像挤出的牙膏一样的细长便,质地不硬,和香蕉形便一样是正常的大便。过多摄取脂肪和绿色、黄色蔬菜导致消化不良时,大便形状可如此形且质地较软。
鸡鸭溏便(水液形):即如鸡鸭粪便样的大便,水分较多,很难成形,有时甚至是液体状大便,见于腹泻,多由疾病引起,也可因腹部受凉、暴饮暴食、消化不良引起,但后者是暂时性的稀便,经休息和腹部热敷后就会恢复正常。
2.大便的粗细长短
观察大便的粗细与长短可以判定大便的量。
便秘时,大便不能完全排出,即使排出,每次量也在35g以下。腹泻时,大便水分含量增加,量可达到200g以上。用大小来表示,便秘时大便量相当于1个高尔夫球,腹泻时大变量相当于一个牛奶瓶。但是,因为便量还与排便次数有关,所以还需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粗而短的大便:便秘者中该型比较多见。大便中的水分一般由70%~80%变成50%,所以粗而短。由于排便时须非常用力,因此并发肛裂出血、疼痛者特别多。
中等粗的大便:如一根香肠或香蕉,这是正常的。因为饮食量多少变化不等,便量也会变化,所以不必拘泥于根数。
细而长的大便:由于质地柔软,因此排便中没有间断。虽然排便通畅但还是存在某些问题,如稍微有些消化不良,水分过多则易于出现这种状况。
细而短的大便:大便细而短,排便往往有便意不尽的感觉。如果大便太细,应考虑到肠管内有肿瘤等引起的狭窄,此时最好去医院肠道专科做详细检查。
3.大便的颜色
观察大便的颜色可以判定相关的疾病。
大便的颜色,整体上是黄棕色的,深浅由其在大肠内通过的时间来决定,如从进食到排泄的时间短,则大便接近土黄色,而时间较长则大便为棕褐色。黄棕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大便多为疾病的表现,必须特别注意,应尽快去医院肠道专科做检查。
茶褐色大便:从茶色到茶褐色是没有问题的健康大便的常见颜色。
灰白色大便:如果是由于过量进食脂肪引起消化不良,或者由于消化道钡餐检查而出现灰白色的大便,则很快就会消失,没有必要去看医生。而若全身黄疸同时伴有灰白色大便,则多是梗阻性黄疸导致。
绿色大便:可由食用绿色添加剂和饮料或摄食过多绿色蔬菜引起,也可能是急性肠炎、食物中毒所致。
黑色大便:由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经过消化液消化可出现黑色大便,俗称柏油样大便。但有些黑便却不是因出血所致,如服过补血的铁剂、治疗胃病的铋剂和活性炭末(片)或某些中药,还有吃过动物血等。
红色大便:红色兼水样便,见于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如果是红色软便、普通便,要考虑大肠癌的可能,也有可能是口服泻药或吃过多颜色发红的食物所引起。若是红色硬便,则多为痔疮和直肠癌。
4.大便的气味
了解大便的气味可以判定相关的疾病。
正常的大便中因为含有蛋白质分解物,所以会发出气味,但不会特别臭。食用肉食多时大便的臭味较重,食用素食多时臭味较经。其他气味的大便多为疾病的表现,必须加以注意,应尽快去医院肠道专科做检查。
大便酸臭或酸腐:说明食物中的蛋白质没有完全被肠道吸收,而是被细菌分解,多为消化功能不良或胰腺功能障碍引起。
大便腥臭:多为细菌性痢疾引起。若为肝腥气味,常是阿米巴痢疾引起。
大便奇臭:有可能是直肠癌溃烂或继发感染所致,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大便气味奇臭且有油珠,则多为胆囊、胰腺疾病。
(3)结合排便的感觉判断便秘:
通常情况下,便秘者因为粪质干结引起排便艰难、费力,常伴有全身不适或痛苦等“不爽”的感觉。有人由于用力排出坚硬的粪块,可引起肛门疼痛、肛裂出血,甚至诱发痔疮、肛窦炎及肛乳头炎。但是,也有的粪质并不坚硬,且有便意,不过即使努力用劲,也感到便出不畅,排便无力,排便时间延长,并伴有头晕、乏力、出汗等表现。有时,由于坚硬粪块嵌塞于直肠腔内难以排出,但有少量水样粪质绕过粪块自肛门流出,可形成假性腹泻。
(4)结合其他的表现判断便秘:
便秘者可有腹胀腹痛、恶心厌食、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及头痛头昏等症状。医生体检时,常可在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部位摸到粪块或痉挛的肠段,肛门指检可触及粪块。
2.便秘的中西医分类
(1)西医学对便秘的分类:
西医学对便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按粪块积留部位分类,可分为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按肠动力异常情形分类,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混合型便秘;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分类,可分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
是指由于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便秘。例如,肠粘连及不完全肠梗阻患者发生的便秘就属于器质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
是指由于生活规律改变、精神心理因素、饮食习惯、排便习惯不良,或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例如,外出旅行的人,由于生活规律、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劳累等因素的影响,多会出现便秘,此种便秘即属于功能性便秘。
结肠便秘:
是指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过于迟缓引起的便秘,如果是结肠痉挛引起的便秘则排出的大便呈羊粪状。
直肠便秘:
是指大便早已抵达直肠,但滞留过久而未被排出所致的便秘,又称排便困难。
慢传输型便秘:
是指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通过缓慢所引起的便秘,亦称慢性通过性便秘或结肠无力。
出口梗阻型便秘:
是指大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困难。
混合型便秘:
即慢传输型便秘伴有出口梗阻。
急性便秘:
多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肛门周围脓肿等急性病引起。
慢性便秘:
多由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或压迫、结肠蠕动功能减弱、直肠癌、痔疮、肛裂等造成。
习惯性便秘:
一般而言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生于老年人。但亦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限于功能性便秘,还包括结肠便秘与直肠便秘。因此,患有习惯性便秘者应及早去医院肠道专科查明便秘的原因以对症治疗。
(2)中医学对便秘的分类:
中医学所说的“便秘”大体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另外,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所致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均可参照中医学所说的“便秘”。
目前,中医学临床上一般把便秘分为虚秘、实秘两大类。实秘即实证所致的便秘,是因肠胃实邪壅结、腑气不通引起的便秘,包括热秘、冷秘和气秘三个证型。虚秘即虚证所致的便秘,是由于身体劳倦过度、饮食内伤,或产后、病后以及年老体虚、气血两亏、阴阳失调引起的便秘,气虚、阳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阴虚则津液不能滋润大肠,由此即可导致大便排出困难,以致秘结不通,包括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与阳虚秘四个证型。
热秘:
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伴口干口臭、面红心烦等。
冷秘:
表现为大便艰涩、腹部冷痛,伴面部青黑、手足不温等。
气秘:
表现为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伴肠鸣、矢气、嗳气频作(即肚子叫、放屁多、打嗝多等表现)。
气虚秘:
表现为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伴身疲乏力、精神不振等。
血虚秘:
表现为大便干结,伴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等。
阴虚秘:
表现为大便干结、状如羊屎,伴形体消瘦、口干口苦等。
阳虚秘:
表现为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伴面白肢冷、尿多色清等。
(三)便秘究竟是病还是症状
病、证及其症状与体征的概念
病、证均为诊断结论,症状、体征又都是疾病的表现,含义各不相同,须进行鉴别。
1.“病”的概念
病,就是疾病,指具体的病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征与规律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般应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演变过程,有较固定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如感冒、冠心病、糖尿病等。
2.“证”的概念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名词,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所做的概括,如感冒有风寒证(型)、风热证(型)等,糖尿病有肺胃燥热证(型)、气阴两伤证(型)、瘀血证(型)等。症状和体征共同组成疾病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又称为“证候”。
3.“症状”的概念
症状,是指机体因发生疾病或不完全健康(即亚健康)时而表现出来的异常感觉和状态,是患病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如头痛、头晕、腹胀、腹痛等。有时也把疾病中出现的单个症状与体征统称为“症”。
4.“体征”的概念
体征,是指医生为患者检查时所发现的异常客观变化,如对便秘者检查时,发现的腹部压痛、腹部索条状包块,以及中医医生检查的舌象、脉象等表现。
1.便秘是症状
便秘究竟是疾病还是症状,一般认为“便秘不是疾病而是症状”,同时其“既可见于疾病的状况,亦可见于亚健康状况”。如1999年《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组织专家制订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提出:“便秘不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指出:“慢性便秘是常见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1)疾病的状况:
临床上,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很多。
器质便秘:
如直肠、肛门病变(痔疮、肛裂、直肠炎、肛周脓肿和溃疡)引起肛门疼痛和痉挛使患者害怕解便,以及直肠肿瘤疤痕性狭窄等妨碍大便排出等而引起便秘。
结肠病变:
如良恶性肿瘤、肠梗阻、肠绞窄、结肠憩室炎、特异性炎症(如肠结核、肠阿米巴病)、非特异性炎症(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肠粘连、先天性巨结肠症、硬皮病等,由于影响了大便的推进等机制而造成便秘。
其他疾病:
便秘还常并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如胃病、肝胆疾病、糖尿病、低钾血症、心力衰竭、门脉高压症等,都有可能出现便秘。
(2)亚健康状况:
现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给健康带来了隐患。加之种种高科技产品进入学习、工作场所和家庭,人们养尊处优,缺少活动,静态时间过多,饮食上“食不厌精”,口味上“脍不厌细”。因此,不仅各种“富贵病”“营养性疾病”纷至沓来,而且连过去被认为是“小毛病”的便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亚健康状况的表现之一。
2.便秘是疾病
目前,有不少学者特别是外科专家明确地把便秘的一些类型如“出口梗阻性便秘”称为“便秘病”,并提出“具有便秘的症状,并可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诊断发现相关肠通道或邻近器官的器质性异常,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疗效不佳,或需要长期采用药物、手法、器械帮助排便的即可诊断为便秘病”。
3.便秘是症状也是亚健康状态
临床上,如果只把便秘作为一个症状而仅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就无法从病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无法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甚至有时会贻误患者病情。
反过来,如果把所有的便秘都当成一种疾病来诊治,也可能会误治不少本来仅需治愈原发疾病或解除某些因素后便可以缓解或消除的症状性便秘患者或亚健康者。
因此,“便秘不仅是一种疾病,更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同时既可见于疾病状况,亦可见于亚健康状况”的科学认识,更有其积极意义。
(四)便秘成为当前世界难题
1.便秘发病率持续增高
北京协和医院郭晓峰等对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发现,发生慢性便秘的比例高达15%~20%;而对北京地区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随机分层分级调查发现,慢性便秘的发病率超过6.07%,女性比男性高4.59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戴菲等对北京、西安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便秘发病率在6.07%~9.18%。
2.便秘发病各人群皆有
2005年召开的“华东便秘研讨会”上披露:便秘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患者由老年人、妇女逐渐转向中青年人。
2008年,《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频道的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976人中,有40.34%的人经常受便秘困扰,49.51%偶尔会有,只有10.18%从没遇到过,其中中青年群体占了大多数,21~30岁占44.74%,31~40岁占28.19%。
上海交通大学营养学院2007年对上海市“白领”饮食习惯调查表明,约有58%的人曾经遭遇过便秘困扰,曾经因为便秘、消化不良或腹部饱胀影响工作效率。
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2013年对苏州市924名中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功能性便秘患病率为13.53%,其中初中生患病率为18.84%,显著高于高中生患病率(8.91%)。同时表明,常吃干硬食品、学习强度重、常吃生食及饮水少为便秘致病的最可能危险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0年对武汉地区3164名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大学生功能性便秘总体患病率为10.4%,其中女生患病率14.6%,显著高于男生患病率(8.8%),并发现,生活压力、教育阶段、失眠及消化道疾病史为便秘的主要影响因素。
3.便秘发病具有地域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介绍,北方便秘发病率普遍高于南方,如北京、沈阳分别为20%、18.5%,高于上海的7%和广州的9%。
北京医院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于普林等对全国6个城市便秘调查发现,便秘患病率有城乡差别,城市患病率为10.9%,农村为12.3%。
4.便秘发病儿童不例外
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儿童期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占儿童期便秘的90%以上。有报道称,便秘占综合性儿科门诊总数的5%~10%,占小儿胃肠病门诊的25%。
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4~14岁儿童便秘患病率为4.73%,湖南地区10~18岁青少年患病率为6.3%,广东省深圳地区6~13岁儿童患病率为5.49%,广东省中山市4~16岁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率为6.98%,上海地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率为24.93%,提示南方地区儿童及青少年便秘高于北方地区。
2003年,杭州主城区5500人的抽样调查得出结论,杭州便秘患病率为17.6%,其中10岁以下的儿童便秘患病率最高,达37.32%。杭州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周乐平说:杭州孩子运动少,饮食精细,粗粮吃得少,家长爱给孩子喝牛奶,很少督促孩子喝水。另外,江南地区气候湿润,湿度大,咽喉部干燥的情况少,一般不会自觉喝水。这些可能是引起儿童便秘患病率高的原因。
5.便秘发病的相关因素
2005年召开的“华东便秘研讨会”上提出:便秘发病率越来越高,并由老年人转向中青年人,其原因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如食物过于精细,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等缺失;其次是现代人夜生活过多、抽烟、工作压力大等。另外,边吃肉,边喝茶,茶叶中的鞣酸与肉食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质,从而容易引起便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熊理守2013年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认为,除女性、高龄为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外,便秘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饮食方面,进食的纤维素食物较少、低热量饮食,摄入液体减少,或饮用较多咖啡、茶,会导致便秘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生活方面,生活在人口稠密城市和社区可增加便秘发生的风险。体重方面,较少的活动可增加便秘的患病率。家族史方面,有阳性便秘家族史的人群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较无家族史的明显升高。心理方面,焦虑、抑郁及生活不良事件也是便秘的危险因素。
6.便秘已成为世界难题
便秘不仅成为国人的困扰,也已成为世界难题。据统计,便秘的发病,欧美高于亚洲,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大洋洲普通人群便秘患病率均数为15.3%,欧洲普通人群患病率均数为17.1%,北美普通人群患病在12%~19%。亚洲人群的便秘患病率较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患病率偏低。据统计,韩国、新加坡普通人群便秘患病率分别是3%~9%、4%~7%,亚洲老年人群便秘的总体患病率为11.6%。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15%的美国人长期饱受便秘之苦;在日本大街上,许多药店或饮食店都贴有针对女性便秘的药物或食物广告;在英国,便秘被称为最尴尬的疾病,每年耗费英国保健经费5000万英镑,每年到全科诊所看病的人中,约有50万便秘患者,医生针对便秘开的药甚至超过了糖尿病和高血压。
(五)人人都可能成为便秘之友
“民以食为天”,人们每天都要吃饭,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的终端产物就是大便,排便因而就是大多数人需要日行一次、必不可少的“功课”。
排便这个“功课”能否做得好,与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精神状态、运动情况、服用药物和某些疾病等许多因素,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解不出来”“出口不畅”的痛苦,人人都可能由此成为便秘之友。
1.生活方式
有些人起居作息不规律,是喜欢熬夜,通宵上网,结果点灯费油,耗伤胃肠津液,致使大便干燥而引起便秘。
有些人不尊重人体的排便生理反应,而是等到有闲暇时间之后才去排便,没有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甚至几日不想、不解大便,久而久之因“忍便”而发生便秘。
2.饮食习惯
有些人爱吃葱、姜、蒜、辣椒、花椒等辛辣的食物,或烧烤、火锅、油煎等加工的食品,此类食物容易耗伤胃肠津液而引起大便干燥。有些人爱吃冷饮冷食,或西瓜、梨子、荸荠、莲藕等性寒凉的食物,这类食物容易损伤胃肠、脾胃阳气,致使胃肠运动机能下降而导致大便排解无力。
有些人不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少吃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而缺少膳食纤维,少吃油脂,不爱喝水,影响胃肠蠕动、大便排解,往往容易引起便秘。
3.精神状态
忧愁思虑、精神抑郁、压力大的学生、知识分子、职场人士,由于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导致胃肠运动节律紊乱,中医讲肝气郁结、胃肠气滞,常可以引起便秘。
4.运动情况
不喜欢运动、常以车代步的官员、办公室白领,或年老体弱、肢体瘫痪等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病人,胃肠蠕动功能下降,中医说“动则生阳”,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胃肠气机的运行,以致大便在结肠内运转时间延长,都可发生便秘。
5.服用药物
有些人因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容易引起便秘,如铁剂、铝化合物、钙盐、镇静剂、可待因及阿片等药物就有发生便秘的不良反应。
6.疾病方面
患有痔疮、肛裂,肠道肿瘤、炎症或者截瘫、糖尿病、心力衰竭、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病症者,都容易发生便秘。
7.其他方面
妇女经期、孕期、产后以及儿童偏食等,也会发生便秘。
因此,无论您是何种职业,什么身份,也不分多大年龄,什么性别,与其等到“做不出功课”而痛苦、烦恼,不如提前“预习”,了解和掌握便秘形成的原因等科学知识,通过各种适宜的养生保健手段,防范便秘的发生或改善原有的便秘状况,从而提高生活、生存质量,减少疾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