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西藏——我的第二故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墨培
2015年8月19日我加入到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与其他5名同事来到拉萨。这次援藏工作从通知到动身出发时间很紧张,前一天我们还都在医院工作,第二天已经坐在飞往高原的飞机上。我望着窗外的连绵雪山,心里对这次旅程充满向往。来到西藏拉萨,雪山,蓝天白云,金色的阳光,转经的藏族同胞,一切都那么美丽而神奇。但是很快我们就从最初的兴奋,转为初感高原反应的紧张。多数医疗队员都出现了头晕,头痛,活动后心悸气短这些不适,以前我们在医院都是一溜小跑,而这里我们都不得不学着放慢脚步。一边调整生活,我们也渐渐进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始熟悉工作。在培训中我们得知,藏族人管医生叫“门巴”,非常尊敬,甚至有时尊称为“仁波切”。高原环境非常艰苦,不管是平均寿命还是死亡率藏区人民恐怕都是全国最落后的。但是,通过一代一代援藏医疗人员的努力和奉献,目前已经较西藏自治区成立时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当地各族百姓,甚至僧侣们都非常欢迎援藏医疗队。同时西藏也是多民族地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工作格外重要。了解这些情况,我们心里既有自豪也有几分忐忑,憧憬着在一年的援藏工作中能够做一名好“门巴”。
进藏一周后,我们开始了临床工作。早九点在北京已经是忙碌的上午,但是在拉萨还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早晨。走进住院病房楼,闻到特有的酥油,藏香,松枝的混合味道,电梯里已经挤满带着行李干粮赶来住院治疗的藏族同胞,周围隐隐传来念经的声音,一切都那么陌生。当我走进病房,首先看到的是位青年女僧人,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她,身穿红色僧衣,趴倒在床上,当我们呼唤她时,她突然抬头,满脸泪水,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面容上那无法形容的痛苦深深震动了我。从查房和主管医师介绍中得知,她是一名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红肿破溃,腋窝淋巴结转移,上肢已经肿得不能活动,化疗后又出现了严重感染。我们当时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并且特别调整了癌痛治疗方案,加强了止痛治疗。一天夜班,我看到自治区医院的赵主任拿着一袋糌粑又来到病房。经询问,我才知道,这名女僧人和父亲相依为命,远道而来入院治疗,根本没有人照料,所以科里医护人员就为她买一些饭食。听到这里,我更加沉重,感到了在西藏医疗工作的艰难。一周后,这位患者病情平稳,出院了。但是我的心里对她一直牵挂,一月后当她再次入院,我们又结合她的病理分型特点修改了化疗方案,此后查房再看到她,年轻的面容已经平静了许多。虽然看到她痛苦有了减轻,但是想到如此晚期的患者即使充分治疗也无法长期生存,我的心里非常痛惜。
在此后的工作中,我发现这类晚期肿瘤患者在西藏地区太常见了。高原地区生活条件,卫生医疗条件与北京这些发达城市远远不能相比。很多患者一经诊断,已经无法手术。看着这些藏族同胞质朴的笑容,信任的眼神,我内心深感到压力和责任。刚进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工作时,看到这里医疗人员严重缺乏,医疗理念技术与我们北医三院也有差距,心里不免着急。但是随着深入的工作,看到当地医务工作者在艰苦独特的条件下那份坚守与付出,心里多了理解与尊敬。在同他们的工作与合作中,我的态度也更加务实,内心也平静和坚定了许多。
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集体。为了提高当地肿瘤诊疗水平,我们开展组织了西藏自治区首届肿瘤规范化治疗培训班,使得当地村县级医院的基层医生也有机会了解肿瘤诊疗的规范。我们在西藏电视台医疗科教节目中针对肿瘤的早期预防和筛查开展定期宣教节目,希望能够使藏族同胞加强肿瘤早诊的意识,做到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
一年的时光过的很快,今年8月我们完成任务,离开了西藏。离开前,每人心中都很不平静。我惦念西藏自治区医院肿瘤科的发展,心中不舍藏族兄弟姐妹的情谊,难忘那蓝蓝的白云天。这一年的援藏,使得西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心中从此又有了一份牵挂。虽然西藏工作一年,我们的身体,家庭,工作能力都受到了考验,但也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一段经历。对于工作和生活,我又多了一份理解和感悟。工作上,我深感医师的责任与使命感,内心更加坚定和开阔;生活中,我懂得了感恩与奉献的意义,我们放弃了越多的小我,却收获了越多的关爱和帮助,从此生命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