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当医生成为患者家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张 静
在我刚进入临床工作的时候,特别羡慕一些“老”大夫与患者融洽的医患关系,以及患者对于他们几乎无条件的信任,也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技术过硬、让患者信赖的“老”大夫,并且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但是到了自己开始独立诊治患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时候,却常常出现一些问题。
有时自己还觉得挺委屈:当遇到患疑难疾病的患者时,明明做了很多的工作,甚至比家属还着急地联系各项检查、会诊,但从患者的角度却觉得“怎么住院这么久诊治还没有进展?”;好不容易出院了,但是对诊治的体验评价却不高,甚至说不清楚哪个大夫负责他……这个时候,也会小小的情绪低落,感觉自己的努力真是白费了。
直到有一次,自己家人住院。作为患者家属,我与其他患者家属聊天,才深深地体会,医患角色不同,感受的差异会相当不同。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首先,患者和家属来到医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面对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真的会有到了医院人会变“傻”的情况。紧张、焦虑和不安全感会油然而生。
其次,由于许多患者和家属完全没有医疗背景,缺乏医学知识,仅有的医学知识也大多数来自于网络和身边人,所以在与医生了解病情的时候会感到非常费力,大量的医学专业术语根本听不懂,听不懂了又不敢继续问,怕医生觉得麻烦,就只好自己去脑补,然而脑补的结果往往是不正确的。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的爱伤观念。
我们平日里可能会关注查体胸部的时候把患者的腹部盖上,避免着凉;听诊之前会把听诊器的听筒捂热;护士可能更重视扎针的时候一针见血,而不是反复操作。我们以为做到了这些就做到了爱伤,做到了人文关怀。但其实,患者和家属所需要的远远要超过这些机械的动作,或者说,人文关怀的范畴要大得多。
可能,在我们看来一个没有关注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玩笑,就有可能使患者和家属感到不舒服,而这种不舒服积累多了,就容易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所有的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诊疗的依从性和治疗的效果。
那一次作为患者家属与其他家属对话,使我产生的思考,体现在了之后的医疗工作中。除了在诊疗技术上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在交流方面我也尝试着改变。
第一步,就是减慢语速,给患者或家属充分的理解时间;第二步,修正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医学术语减少再减少,实在躲不过去的,也尽量用一些比喻来进行解释,告诉患者现在是什么情况,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学会尊重,扔掉那种“我比你懂”的想法,尊重患者,平等对话,充分沟通。努力终有回报,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对我说“张大夫,听您的,在您这儿我们放心”……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支撑着我在做医生这条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