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导管检查临床应用及操作规范
- 张曹进
- 2630字
- 2020-08-28 09:05:25
第三节 麻醉方法
心导管成人患者多采用局麻,但为了让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检查并提高就医体验,可以适当予以镇静。较大的儿童可同成人一样使用局部浸润麻醉,而小儿患者更多采取全身麻醉,以不插管的静脉全麻为主,但是要作好气管插管全麻的准备。
一、患者自控镇静术及全静脉麻醉性监护
镇静镇痛技术在手术室及重症监护病房外广泛应用依赖于短效、可控性强的镇静、镇痛药物出现。如果患者一般情况好,可在完善局麻+镇静和镇痛下进行心导管检查和治疗,对于成人患者可考虑采用患者自控镇静术(patient-controlled sedation,PCS),或对相对特殊成人患者、儿童患者进一步行麻醉性监护(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通常均指局麻联合应用镇静、镇痛药物,让患者能耐受相关操作而且维持满意的循环呼吸功能。此过程对麻醉医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气道的安全。
不同患者对同一种镇静镇痛药物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时所有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手术中应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常用的麻醉药物:
1.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
主要有巴比妥类和苯二氮 类,从小剂量开始增大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逐渐加深,依次可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甚至昏迷死亡。苯二氮 类相对安全范围较大,且大剂量也不会产生麻醉作用,但反复用药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1)咪达唑仑:
短效苯二氮 类药物,单次静脉注射分布半衰期为0.31±0.24小时,消除半衰期为2.4±0.8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有较好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作用,顺性遗忘作用。首次使用剂量为0.1~0.4mg/kg,依年龄、体格情况及是否使用术前药而定,短时间反复给药有药物累积效应可能,出现镇静过深现象。
(2)右美托嘧啶:
高选择性α 2受体激动剂,静脉用药后分布迅速,消除半衰期为2~3小时,具有镇静、抗焦虑、催眠、镇痛和解交感作用,能提供充分的镇静而呼吸抑制轻微,最开始被批准用于气管插管成年患者的短期镇静,现已可被用于多种情况。用于监测麻醉中的镇静用药时,起效时间慢于丙泊酚,达到相同镇静深度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相似。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减慢心率,降低全身血管阻力,间接降低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和血压。持续输注剂量为0.5~0.8μg/(kg•min),停止输注后,右美托嘧啶镇静时间较长,术后1小时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量也较小。
2.静脉麻醉药
目前使用的卵磷脂乳剂,含有1%丙泊酚、10%大豆油、2.25%甘油和1.2%卵磷脂,组成成分适合细菌生长,能够引起败血症,注射器内的药物在6~8小时应丢弃。静脉注射时,部分患者可引起明显烧灼样疼痛。
丙泊酚起效迅速,清醒快而完全,持续输注不易蓄积。其具体作用机制未明了,认为其能够增强GABA的神经抑制作用,促进突触后神经的抑制效应。丙泊酚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呼吸抑制和脑血流减少、脑代谢抑制和颅内压降低,其心肌抑制作用小,可减少全身血管阻力。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应警惕对呼吸功能的联合抑制作用,术中遗忘效果较差,可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以增强镇静、抗焦虑及遗忘作用。诱导剂量为1.0~2.0mg/kg,术中静脉输注维持剂量为2~8mg/(kg•h),术中若患者因疼痛有肢体活动时,可追加0.5mg/kg,必要时酌情追加芬太尼1~1.5μg/kg。对鸡蛋过敏患者,因主要致敏物质为白蛋白而不是卵磷脂,故可不禁忌该药物。
3.麻醉性镇痛药物
阿片类药物是指能够与阿片受体结合的一类药物,阿片受体分布于脊髓背角和大脑的中央管灰质。阿片受体有四种类型:μ受体(镇痛、呼吸抑制、欣喜感、身体依赖性)、κ受体(呼吸抑制、镇静、缩瞳)、δ受体(镇痛,释放多巴胺)和σ受体(烦躁不安、幻觉、血管收缩)。
(1)芬太尼:
强阿片μ受体激动药,脂溶性高,分子量小,一次注药后芬太尼进入血浆迅速向其他组织扩散,在1.5~3分钟后可达到脑组织和血浆芬太尼浓度的平衡,其作用消失在停药后5分钟开始,完全失效约需60分钟,随芬太尼给药时间延长,恢复时间也延长。全静脉麻醉芬太尼诱导用量:2~10μg/kg,间断推注25~100μg/kg。可减轻患者术中深部组织牵拉及疼痛的肢体反应。要注意芬太尼快速给药可引起呼吸抑制,特别是和镇静药物联合应用时更易发生。
(2)瑞芬太尼:
超短效芬太尼类似物,可快速分布全身,快速平衡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平均消除半衰期为9.5分钟。近来发展的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单次剂量为0.25~0.5μg/kg,除过度镇静、短暂血氧饱和度降低外,无特殊不良反应。婴儿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与儿童和成人无明显差异。
以上药物可单独或者复合应用于心导管检查的镇静与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其中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均单次推注,而盐酸右美托咪啶、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通常在给予负荷剂量后仍要持续给药,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相差很大,一定要严密监测,重点观察呼吸情况。
二、施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
对施行心导管术的患者多采用非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但对于部分病情较重、体质较差或较小的婴幼儿以及手术时间长或手术对循环干扰较大时,部分需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的患者,可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可采用自主呼吸或呼吸机控制呼吸,相比之下,施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更易于控制麻醉深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以便于供氧。其诱导用药同心脏病患者麻醉处理,与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相比,气管插管全麻可以应用肌松药,麻醉维持仍以静脉持续给药为主,由于控制呼吸,不必考虑药物对呼吸的影响。
三、常见心导管术麻醉特点
心脏电生理相关手术:
持续性心动过速、异位房颤或心力衰竭需行射频消融,也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伴发心律失常。该手术特点是准备及操作时间长,需要长时间安静制动,如果心导管的位置接近房室结,一旦患者稍有体动,消融导管位置改变可致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要注意维持充分的镇静,避免患者体动。
诊断性心血管造影:
通过心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心腔或大血管,使之在X线照射下显影,可清楚地观察心腔及大血管的充盈情况及显影顺序。麻醉处理的关键是在注入造影剂时保持患者安静制动状态即可。
心脏介入性封堵术: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等。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相对安全,手术成功率高,常规处理即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可因缺损的位置不同而致手术难度不同,还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心律失常等。在该手术过程中,需要用一根交换导丝逆行进入左心室,并通过心室间隔缺损而建立动静脉轨道,该过程可出现隐性出血、导管通过室缺处出现心律失常、导管支架推开瓣膜致房室反流或主动脉反流、封堵器脱落等,需密切监测并快速反应。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应避免体肺循环阻力出现过大波动以及呼吸抑制及低氧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