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周观

天道环周的思想源于古时人们对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观察,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概括,指出这种发展变化是一种周流不息的环周运动。将天道升格为宇宙本体意义“道”的道家,自然十分关注天道之环周运动,如《老子》二十五章论“道”之特性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庄子·齐物论》则云:“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魏启鹏 [1]认为天道环周的思想,贯穿在整个《黄帝四经》中,成为黄帝之言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基本点。如《经法·四度》说:“周迁动作,天为之稽。天道不远,入与处,出与反……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经法·论》言:“极而反者,天之性也。”《十大经·姓争》则指出:“天稽环周。”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呈现出环周往复、盛极必反、交替不已的规律性变化。可见天道环周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本观念之一。
[1] 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4:308.
《黄帝内经》以天道环周的观念为依据,明确提出了“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观点,《灵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灵枢·痈疽》也指出:“经脉留(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具体而言,《灵枢·五十营》论营气的运行说:“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灵枢·卫气行》论卫气之运行说:“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可见《黄帝内经》中营卫运行理论的形成,并非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之上,而是通过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吸收黄老之学的天道环周思想加以推类、发挥而形成的。另外,《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在一年十二个月中,人气之盛衰亦随天道环周而有一定的周期和对应的规律。

四、辩证观

老子是先秦时代的辩证法大师,他开创了尚柔、主静、贵无的辩证体系,与其后《易传》开创的尚刚、主动、贵有的辩证体系形成鲜明对照。老子大量揭示了客观事物矛盾统一的现象和规律,五千多字的文章中,论述相互对立的概念达七八十对之多,他不仅认识到了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而且也论述了对立物之间的统一,《老子》第二章明确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即表达了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思想。其对对立面统一形式的认识甚为深刻,不仅阐述了一方以另一方为基础,对立面相互倚伏和互为存在前提的相互依存关系,还提示了对立面相反相成,直接合一和互相渗透、贯通等关系。第四十二章提出“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向它的反面变化,而这种变化是道的运动,故“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老子还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成是一个由小变大,由低向高,由易而难,由弱变强,由柔而刚的变化发展过程,甚至已模糊地猜测到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关系,如六十四章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三章亦指出;“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但老子的转化论是无条件的、循环的,如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并片面强调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后制先,“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反映了其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黄帝内经》理论的建构,深受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影响。《黄帝内经》不仅运用阴阳的对立统一和五行的生克乘侮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提出了“升降出入”“邪正虚实”“寒热进退”“病之逆从”“病之新故”“正治反治”“补虚泻实”“标本缓急”等诸多对立的概念,从逻辑上看,理论建构的这种词汇特点正是深层辩证思维的反映。《黄帝内经》反复论述了“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现象,“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动复则静,阳极反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并根据老子“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七十一章)的辩证思想,结合医疗经验确立了“治未病”的原则,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未病之前,应重视预防,已病之后,当及早诊治,截断扭转。《灵枢·玉版》还以战争和痈疽的发生为例,解释为何要治未病:“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须臾之得也。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战争的形成、兵民的教化及痈疽的产生、脓血的积聚,都有一个积微至著的量变过程,循道的圣人在痈疽尚未形成之时就加以治疗,而离道的愚者则遭其已成之害,所以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素问·八正神明论》)。由“治未乱”到“治未病”,这是《老子》对《黄帝内经》的积极思想影响之一,也是《黄帝内经》以来形成的中医学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