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黄帝内经》气理论研究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乃至整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著名、最独特的范畴,是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结合点,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和中医学里应用最多的范畴,并由此范畴决定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

一、气的含义

气是一个歧义蔓生的不同层次的概念集合体,《汉语大字典》罗列其释义达20余种。然就其概念的演变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三类。

(一)气体状态的物质

气的原初含义,指区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其认识的发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与风、云雾及寒暖气候等自然界之空气、气体的认识有关;二是火的应用,使人们认识到蒸气、烟气、火气;三是与人体呼吸之气及热气有关。如许慎《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象形。”气是象形字,其形象云气之貌。云气之形较云轻微,其流动如野马流水,其多至层层叠叠,故气字以笔画弯曲象征其流动之形,而以三画象征其多层重叠。又如殷墟卜辞中有许多焚燎人牲,以烟气向神求祈的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对烟气的重视。而《礼记·祭义》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郑玄注云:“气谓嘘吸出入者也。”即指人的呼吸之气。从呼吸之气引申发展,气亦用于表示精神和精神状态。

(二)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

在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中,人们发现蒸煮食物会冒出蒸气,冬天的河面上还会自然冒出蒸气,山谷中可冒出雾气,草木燃烧可冒出烟气,冶炼金石也可冒出烟气等,从这些现象中可推想出有形之物中存在着无形之气;另外,水气升空而化为云,风吹云动,云聚成雨,和风细雨滋润养育万物,这种循环变化也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似乎气是构成万物的共同的本始物质。由此从常识的气概念引申提炼而成哲学的气概念,用以指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原。如《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这是最早的气一元论。荀子也将气看做天地万物之本,用气的观点阐明整个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荀子·王制》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虽然水火、草木、禽兽、人隶属于自然界物质的不同层次,但都是由气构成的。由此可见,气是生命与意识的基础,指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

(三)一切可感知的现象或状态

在上述含义的基础上推而论之,气尚可泛指一切可感知的现象或状态。张载《正蒙·乾称》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即一切可以表述的都是存在,一切存在都是可见之象,一切可见之象都是气。如孟子的“浩然之气”,指一种精神境界而言;宋代理学所谓的“气象”,指有道德之人的精神风度而言。他如政治上注重民气,军事上讲究士气、勇气,做人要有骨气、正气,要讲和气、静气,避免傲气、霸气、娇气、浮气等,均属此类。中医诊断学上望神气之盛衰,亦属于此例。
当然,现代学者对气范畴内涵也有不少研究,但各家理解也不尽相同。如李志林 [1]认为气主要可分为自然常识之气、人生性命之气、精神状态和道德境界之气、客观存在的物质之气和能动的实体之气。张立文 [2]则将气范畴的内涵理解为六个方面,即气是自然万物的本原或本体,是客观存在的质料或元素,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是充塞宇宙的物质媒介或媒体,是人生性命,是道德境界,它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生的范畴。杨儒宾 [3]认为“气”至少有四层含义:一是自然哲学的用法,气指遍布天壤之间的一种流行的存在;二是中国医学或生理学的用法,气指涉营、卫之气;三是修炼传统下精微身体的语汇,是一种更精微的“先天”之身体图式;四是形上之气,指的是一种动而未动的存在之流行,这是一种更严格意义的先天之气。刘长林等 [4、5、6]对古代文献中的“气”涵义梳理指出,气的涵义有三:气态物质之气,生化之本之气,符号-关系模型之气。作为宇宙万物万象唯一本元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既是规律,又是信息;既是本体,又是现象。古典文献将所有功能信息关系,特别是难于直接观察到的,统称之为“气”。这种笼统代表某种功能信息关系的“气”概念,实际是在现象层面,为认识事物之间的功能信息关系而建立的符号-关系模型。其功用在于避免考察实际过程,只研究事物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寻找其功能信息的相关性规律,并由此认定事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形成事物整体的功能信息模型。
[1] 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13.
[2] 张立文.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4.
[3] 杨儒宾.两种气学两种儒学——中国古代气化身体观研究[J].中州学刊,2011,(5):143-149.
[4] 刘长林,张闰洙.中国哲学“气”范畴的现代认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6-11.
[5] 刘长林,胡奂湘.《管子》心学与气概念[J].管子学刊,1993,(4):2-10.
[6] 刘长林,张闰洙.中国哲学“气”范畴的现代认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