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三针临症配穴法(第2版)
- 柴铁劬
- 503字
- 2020-08-28 06:30:04
七、晕痛针
【组成】
四神针、印堂穴、太阳穴。
【配穴主治】
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1.四神针
见前文。
2.印堂
见鼻三针。
3.太阳穴
【穴位定位】
在颞侧,瞳子髎穴(目外眦旁,当眼眶外侧缘)外0.8寸凹陷中。(图17)
图17 太阳穴
【穴名释义】
太阳穴为奇穴。《银海精微》:“风牵 斜,可灸颊车、耳门穴,开口取之,太阳、水沟、承浆, 左灸右, 右灸左。太阳穴,在外眦五分是。”《圣济总录》:“眼小眦后一寸,太阳穴,不可伤,伤即令人目枯,不可治也。”《奇效良方》:“太阳二穴,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及头痛,宜用三棱针出血……刺见血立愈。”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颞筋膜—颞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上颌神经颧颞支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下颌神经肌支和颞浅动脉肌支分布。
【主治病症】
头痛、目疾、齿痛、面痛。
【操作方法】
直刺0.8~1寸。
【临床心得】
太阳穴应采用直刺法或斜刺法,并有一定深度,针感向眼内或目上放散者为佳,如针下有硬物感,为针尖到达颞骨,可将针退出2分。
认真复习太阳穴的局部解剖,你会发现,太阳穴恰是颞侧的一个很大的凹陷中点(图17),所以,直刺太阳穴可达1寸。太阳穴可用于治疗多种头痛,针尖多指向痛处。
八、面肌针
【组成】
眼睑痉挛组:四白穴、下眼睑阿是穴;口肌痉挛组:地仓穴、禾髎穴、迎香穴。
【配穴主治】
眼肌痉挛、口肌痉挛。
【临床心得】
面肌痉挛及抽痛日益多见于临床,与人的精神压力渐大、休息欠佳、体力疲惫有关。临床用此组穴可配合电针,连续密波,频率宜小,强度更应小,以局部稍感电流刺激但肌肉不跳动为宜。严禁强度过大,局部肌肉剧烈跳动造成新的痉挛。
1.四白穴
【穴位定位】
眼正视,瞳孔直下约1寸,在眶下孔中。(图18)
图18 四白穴
【穴名释义】
四白在足阳明胃经。四,数名,倍二为四。白,素色,有光明、洁白之义。《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崔云释文:“白者,日光所照也。”本穴在目下1寸;为上下左右四面,平白无饰,光明显见之处,故名四白。又因穴在目下,目能视万物,该穴主治目眩、目赤、目痒生翳,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因名四白。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眶下神经、动脉经过,并有面神经颞支分布。(图19)
图19 四白穴解剖层次图
【主治病症】
目赤肿痛、目翳、眼睑 动、近视、面痛、口 、胆道蛔虫症、头痛、眩晕。
【操作方法】
直刺0.5~0.8寸。
【临床心得】
进针方向以针尖指向病变位置为佳,如耳前抽痛则四白穴向耳前进针,口角抽痛则四白穴向口角进针,亦可垂直进针。面瘫多平刺,针尖指向承泣。
2.下眼睑阿是穴
【穴位定位】
在下眼睑中间之皮下,针尖向鼻方向沿皮下进针。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内眼球下直肌和下斜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颧支、眶下动脉分布;眶内有动眼神经和眼动脉分支分布。
【主治病症】
局部痉挛、抽痛。
【操作方法】
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
【临床心得】
局部抽痛、痉挛多局部取穴,但刺激量应适度,中病即止,不要过求强刺激。
3.地仓穴
【穴位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图20)
图20 地仓穴
【穴名释义】
地仓在足阳明胃经,在口角旁四分,为手足阳明、阳跷三经之交会穴。地,《说文》“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管子·水地》:“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苑也。”意指土地为万物生长根本。《素问·六节藏象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地以五味食人,以养五脏。《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释名·释官室》:“仓,藏也,藏谷物也。”意指仓贮谷物之处。盖脾胃为仓廪之官,地食人以五味……入于脾胃,必以口纳之,此穴在口角之傍,故以地仓喻为穴名。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颊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眶下神经、颏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和面动脉分布。(图21)
图21 地仓穴解剖层次图
【主治病症】
口 、流涎、眼睑 动。
【操作方法】
直刺0.2~0.3寸,或向颊车横刺0.5~0.8寸。
【临床心得】
进针以沿口轮匝肌、颊肌为佳,过浅则针仅在皮下与肌层之间,得气感弱而疗效差;过深则刺穿肌层进入口腔,多有危险,故应把握进针层次,针在肌层,阻力稍大,气感较强,疗效亦佳。
4.口禾髎穴
【穴位定位】
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图22)
图22 口禾髎穴
【穴名释义】
禾髎在手阳明大肠经。禾,曲头木。指穴在形如曲头木的鼻唇沟之下方而言。《说文》:“禾,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禾,读鸡(jī)音,是典型的象形字。髎,是近骨的孔隙。《诗·幽风·七月》“十月纳禾稼”。黍稷重髎,禾麻菽麦。髎,深孔貌。本穴在鼻孔下、上颌骨的犬齿窝中,五谷之馨味,由此入鼻,故名禾髎。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眶下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和上唇动脉(面动脉分支)分布。(图23)
图23 禾髎穴、翳风穴解剖层次图
【主治病症】
鼻塞、鼽衄、口 、口噤。
【操作方法】
向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平刺0.8寸,进针后加电针连续密波,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而患者不觉疼痛为度,每5~10分钟调大强度,留针30~40分钟。
【临床心得】
此穴多用于局部病症的治疗,亦用于上齿疼痛。
5.迎香
见鼻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