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危机干预(第2版)
- 孙宏伟等
- 5418字
- 2020-08-29 08:38:26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delayed psychogenic reaction),是由应激性事件或处境而引起的延迟性反应。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了解常见的身心反应与应激相关障碍,有助于我们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对来访者进行干预。
危机事件引发的各种精神卫生问题,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与焦虑障碍、自杀、酗酒等会在危机发生后的不同时期会相继出现,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因其后果严重、发生率高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精神障碍,PTSD患者出现高度惊觉、反复闯入的意识/体验、与社会隔离的回避行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创伤性事件回忆困难等症状,个体的社会功能会严重受损,有的甚至终身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约有40%~90%的人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但不是所有经历创伤事件的人都会发展为PTSD,普通人群中PTSD的患病率为7%~12%。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PTSD的发病率因不同种类的精神创伤所致从5%到50%,某些极重大精神或躯体创伤暴露(如女性被强奸)PTSD可达到50%的高发病率,平均高达12%。个体终身患病危险性达3%~58%,女性PTSD终身患病率约是男性的2倍。1/2以上的PTSD患者常伴有物质滥用和其他精神障碍。PTSD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健康群体的6倍。
一、常见症状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三组核心症状,即重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
1.重新体验症状
PTSD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患者常常以非常清晰的、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flashback,闪回,闯入性症状)。在没有警告、不需要刺激或者相关引发物时,PTSD个体可能会生动地看到当时的情境,好像创伤再次发生。此时,患者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
反复闯入记忆的痛苦事件,还会在人睡眠状态以梦魇的形式发生。在梦境中,患者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患者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并继续主动“延续”被“中断”的场景,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另外,如果遇到与此创伤事件有关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或者是实际的线索,都会引发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恐惧、抑郁等)或者是生理反应(心跳加快、恶心、出汗、呼吸加快等)。这种反复体验性症状给个体带来了很大痛苦,一方面个体难以控制症状的发生时间和次数,另一方面它们会引发个体强烈的痛苦感觉,就像再次经历创伤事件一样。
2.回避症状
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存在“情感麻痹”的现象,患者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这是PTSD的核心特征,反映了个体试图在生理和情感上远离创伤。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相关的感受、想法及话题。患者似乎希望把这些“创伤性事件”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他们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进行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
从外观上看,PTSD患者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他们与人疏远、不亲切、时常感到害怕或罪恶感、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交流等。患者自己也感觉到似乎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过去热衷的活动也无法激起患者的情绪,患者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或者表达细腻的情感,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听天由命,甚至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甚至采取自杀行为。创伤体验让个体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情绪,如压倒一切的恐惧、害怕和焦虑,这些情绪反应可能持续终生。
事实上,创伤患者有能力体验和表达患病前的所有情感,情感上的麻木并非创伤体验导致,而是PTSD患者对负性情感刺激常过度回避所致。对创伤记忆的回避可以暂时缓解痛苦,但是却强化了回避性行为。类似的,情感分离是为了切断侵入性创伤记忆与痛苦情感之间的联系,但是严重时会阻碍个体与他人建立正常联系,享受日常生活,保持创造力以及计划未来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个体为了避免回忆起创伤和与之相联系的痛苦经历,往往以一种单调固定的方式生活。有些学者认为情感麻木代表了PTSD、抑郁和分离症状的重叠。
3.警觉性增高(易激惹)症状
这一症状在创伤暴露后的第一个月最普遍、最严重。许多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这种状态中,个体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高度易感性)。同时,个体还会体验到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不深、易激惹或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对刺激的过度反应(比如过分的惊吓反应)。在危机中,这样的反应是适应性的。但是,在安稳的情境中,过度的警觉性会扰乱个体的正常生活,使人感到衰竭,破坏机体健康。
(二)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儿童与成人的PTSD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年龄愈大,重现创伤体验和警觉性增高症状越明显;年龄越小,其临床表现就有其特殊性。儿童因为大脑语言表达、词汇等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的限制,常常描述不清噩梦的内容,时常从噩梦中惊醒,在梦中尖叫,也会主诉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有研究指出儿童重复玩某种游戏是闪回或闯入性思维的表现之一。值得注意的是,PTSD会阻碍儿童日后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
1.重新体验
①儿童感觉创伤事件再发生并可能伴随相应的动作;②儿童常有噩梦,且噩梦的内容不清晰;③儿童有事件的回放(回忆过去),或脑中反复跳出图像。
2.回避
①儿童可能避免谈论创伤事件;②儿童可能避免活动,或避免接触让他回忆起创伤事件的地方或者人;③儿童在面对令人愉快的事上也许有麻烦,如与朋友和家庭相处时,可能会丧失兴趣;④儿童可能不会表达他的感觉,或表现与年龄不相适应;⑤儿童可能认为自己将来没有希望,也可能担心自己会在童年死去。
3.应激增加
①儿童容易受到情感伤害;②儿童有突然悲伤、恐惧或者愤怒的感觉;③儿童感到紧张、躁动、慌张或者急躁;④儿童在学校有问题或麻烦,要引起注意;⑤儿童有睡眠问题。
二、分类
(一)《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分类手册》(第5版)(DSM-V)的分类
通常,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其中病期在3个月以内为急性PTSD,3个月以上为慢性PTSD;而在创伤事件至少6个月以后发生的PTSD称为迟发性/延迟性PTSD。延迟性PTSD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患者有明显的生活质量下降。有很多在童年期受到虐待,特别是受到性虐待的人,直到青春期或成年期之后才发病。
(二)根据创伤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其症状的严重性进行分类
1.Ⅰ型创伤
创伤事件发生在成年期,且为孤立创伤事件,例如发生在成年期之后的交通事故、自然灾难、遭遇性暴力或虐待等。临床表现出的症状主要为:
(1)闪回:
创伤事件的记忆和体验反复顽固地侵入头脑。
(2)回避:
对可能引发对创伤事件的记忆和体验的场所、物体、人物采取强烈的回避态度。
(3)过度唤醒:
对周围的信息刺激产生过度的警觉反应,如惊叫、强烈的惊恐发作等。
2.Ⅱ型创伤
创伤事件发生在童年期,且为多发或持续的创伤事件,例如童年遭遇身体的虐待、性虐待、情感剥夺、战争经历等。该类创伤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但不伴随人格的扭曲和障碍。Ⅱ型创伤除了具有Ⅰ型创伤所有的症状之外,还伴随有以下症状:
(1)情感紊乱:
强度很大的情绪波动、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减弱、有自伤行为、自杀倾向,或不安全的冒险冲动行为,对未来失去希望、丧失信念和价值感。
(2)人际关系紊乱:
自我关心不足、无法信任他人、容易再次遭受创伤、感到永远地被毁坏了、有负罪感或感到羞耻、感到被孤立和隔绝。
(3)躯体化和分离性症状:
生理上出现各种症状,如各种部位的疼痛、麻痹、失控;疑病型恐惧,如总觉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记忆缺失,不能回忆创伤的完整过程。
3.Ⅲ型创伤
与Ⅱ型创伤基本相同,并进一步伴随人格的障碍,如人格分裂、多重人格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
三、影响因素
1.创伤性事件
经历创伤性应激事件是PTSD发生的直接原因和诊断的必要条件。CCMD-3的诊断标准中,首先就要求个体经历了对每个人来说都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因此个体是否暴露于创伤性事件对PTSD的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能会引发PTSD的经验包括孩童时期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性虐待、性侵害、欺负、暴力攻击,以及战争、严重的车祸、难产、目睹亲人等关系亲近者的突然死亡、自然灾难等。
创伤性事件的类型影响PTSD发生的概率。不同类型的创伤性事件,引发PTSD的概率不同。例如战争对个体的刺激强度很高,但战争的发生率低于2%,因此由战争引起的PTSD的发生率并非最高。而由被打劫、车祸引起PTSD的发生率则高于25%,突然获悉爱人、亲友离世导致PTSD的发生率最高可达60%。
2.个体易感素质
(1)性别:
男性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危险性高于女性,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均数也大于女性。强暴或性骚扰方面的创伤,女性的经历多于男性,其他如暴力侵犯、交通事故、看到暴力事件等则都是男性多于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经历创伤事件后,女性发生PTSD的比例几乎是男性的2倍。暴露于同一创伤性事件后,女性PTSD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男性。易导致男性产生PTSD的创伤性事件是战争、看见他人被打、被杀,这些事件本身发生的概率并不高。而易导致女性产生PTSD的创伤是被强暴和性骚扰,这两类事件在生活中较常见。
(2)年龄:
各种类型的创伤性事件尤其是暴力事件的发生高峰均在16~20岁,可能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喜欢冒险、追求刺激有关。唯有“突然获悉爱人或亲友意外死亡”的发生率始终保持在高水平,在41~45岁达到高峰,因为该年龄段生老病死发生率也开始上升。
(3)人口统计学特征:
有研究表明,男性、青壮年、居住在城内的少数民族比女性、老人、居住在城郊的中产阶级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危险性高;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群高于受教育水平高的人群,低收入人群高于高收入人群,居住在中心城市的人群高于居住在其他地区的人群;曾结过婚现已分居、离异、守寡的人群高于现在仍保持良好婚姻状况的人群,这一点在女性中尤为明显,而男性则是已婚的个体比未婚的患病率高。
(4)其他:
DSM-Ⅴ中认为神经质、外向、早年品行障碍、有精神障碍家族史和曾患过精神障碍的人群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危险性高,而DSM-Ⅳ则认为这些因素是不确定的因素。
3.共病
PTSD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共病率高,即PTSD患者同时有其他精神障碍的发生率高。与PTSD共病的精神疾患主要包括重症抑郁、焦虑障碍、物质滥用等。共病的心身疾病包括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肥胖、肿瘤及其他心身疾病。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管理、治疗是今后精神卫生事业工作的重点。
(1)PTSD共病抑郁情况: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感低落和缺乏兴趣,由于创伤性事件既可以导致抑郁又可以导致PTSD,而且两者还可共病出现,所以既往抑郁病史是灾后出现PTSD的一个风险因素。布莱斯劳(Breslau.N)等人对PTSD与抑郁之间是彼此相关还是各自独立发生作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PTSD与抑郁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关系:患有PTSD和患有抑郁的患者有相似的人格特点;而且PTSD与抑郁也可能互为因果,即原来就患有抑郁的患者在暴露于创伤事件后更易出现PTSD,且暴露于创伤事件后患有和未患有PTSD的人所患抑郁的比率也不同。在症状上,情感麻木是PTSD的核心症状,即创伤患者报告他们的生活中有情感体验受限,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持续的回避的现象,这与抑郁的一些症状相似,因此有学者认为情感麻木代表了PTSD与抑郁的重叠。共病者的症状及功能损害比单纯PTSD患者更严重,且预后较差。
(2)PTSD共病焦虑情况:
与共病抑郁不同,PTSD多发生在焦虑之后,提示唤醒和回避症状可能是创伤后患者的应对机制。Anja Mehnert等对癌症患者的研究发现PTSD共病焦虑的比率为20%,其研究结果还表明受教育程度低、癌症病程长、社会支持少及低年龄者更易发生共病。Nicholls等所做的一项有关焦虑症患者的调查发现,有87%的患者有过创伤经历,其中38%符合PTSD的诊断,且认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女性、低年龄、低收入和失业者,这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易遭受强奸、性虐待及家庭暴力等创伤,而且低年龄者及低收入者在创伤后所能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有限,这就导致这类人群更易发生PTSD。由于PTSD的主要情绪反应是恐惧和害怕,所以在症状上,PTSD与焦虑也有重叠。
(3)PTSD共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情况:
基恩(Terence M. Keane)等最早发现在寻求治疗的退伍军人中有较高的酒精滥用及吸毒现象。对于PTSD共病物质滥用的机制主要有三点:①PTSD促进了物质滥用的形成,即“自我治疗假说”,因为物质滥用可缓解PTSD“闪回”所造成的痛苦,所以反复出现再次体验症状,使患者会不断增加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②购买违禁药品就是一种高危险行为,这可能会间接增加PTSD的患病率;③物质滥用可以增加警觉水平,使个体在创伤暴露后更易患PTSD。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阿片肽在PTSD与物质依赖的共病模式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4)PTSD共病人格障碍情况:
PTSD和人格障碍的共病与其他共病状态不同,在诊断的过程中,常常会优先诊断PTSD而忽视人格障碍。但PTSD共病人格障碍也是最复杂的,因为共病者会有更严重的抑郁、物质滥用、自杀观念等。但目前关于PTSD和人格障碍的关系研究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到底是创伤事件导致人格障碍还是人格障碍促使PTSD的发生。PTSD为什么常常与人格障碍同时出现,目前还无确切定论。
PTSD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事先存在的精神障碍提高了个体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危险性,也提高了PTSD发生的可能性;②PTSD可能是其他精神障碍致病的危险因素;③这两者之间仅仅相关,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或环境因素,但并无因果关系。
【本章小结】
危机事件发生后,如何对当事人的应激反应进行判断分类,直接关系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危机事件引发的各种精神卫生问题,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与焦虑障碍以及自杀、酗酒等行为问题会在不同时期相继出现,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其后果严重、发生率高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重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分为两种,一种按照时间分类,另一种按照时间及严重性分类,临床及研究工作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及病人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杨艳杰 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