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释义
- 张抒扬
- 1716字
- 2020-08-29 07:54:15
34 戊二酸血症Ⅰ型 glutaric acidemia type Ⅰ
定义
戊二酸血症Ⅰ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 Ⅰ,GA-Ⅰ)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机酸血症,由于细胞内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缺陷导致赖氨酸、羟赖氨酸及色氨酸代谢异常,造成体内大量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蓄积而致病。
同义词
戊二酸尿症Ⅰ型,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病因和发病率
GCDH基因位于9p3.2,含12个外显子,编码438个氨基酸。已报道的突变达208种(http://www.hgmd.cf.ac.uk)。 GCDH基因突变造成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等在体内异常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尤为明显,可引起急性脑病危象。其他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因戊二酸及相关代谢物所致的神经毒性、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等。
戊二酸血症Ⅰ型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100 000,具有种族和地区差异,国内报道约为 1/60 000。
临床表现
大多数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于婴幼儿期发病,表现多样。最早出现的体征是头大,多数患儿出生时头围较同龄儿大,或生后不久头围迅速增大,可伴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易激惹、喂养困难和呕吐等。通常在发热、感染或轻微颅脑外伤等诱因后,出现症状加重伴急性脑病危象表现,包括肌张力低下、意识丧失和惊厥发作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慢,但恢复不完全。如果急性脑病危象反复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将进行性加重,可有发育倒退现象,最终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极少数患者于青春期甚至成年时期发病,首次发病之前可无症状。
诊断
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头围增大具一定提示作用,当患者合并发育落后、肌张力障碍等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时,应警惕戊二酸血症Ⅰ型的可能,并做进一步检查。
生化诊断:
采用质谱技术分析血氨基酸谱及酰基肉碱谱,戊二酰肉碱(C5DC)及其与辛酰肉碱(C8)的比值(即C5DC/C8)增高,游离肉碱降低;同时,尿戊二酸及3-羟基戊二酸增高,为重要的生化诊断指标。
基因诊断:
GCDH检测发现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可确诊,若患者仅检测到1个突变,需要根据筛查血C5DC及C5DC/C8增高且尿中排泄戊二酸及3-羟基戊二酸增多,可辅助临床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婴幼儿期头围迅速增大伴激惹、喂养困难和呕吐等异常,主要应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脑积水相鉴别。
2.急性脑病危象,需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其他代谢病相鉴别。
3.对于尿戊二酸水平升高的患者,尚需与其他疾病鉴别,如戊二酸血症Ⅱ型、α-氨基脂肪酸血症、短肠综合征,服用赖氨酸制剂的患者尿液戊二酸常轻度增高。
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1.戊二酸血症Ⅰ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同胞有25%可能性为患者。
2.产前诊断的必要条件是患者有明确的 GCDH基因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
3.若患者的父母拟再次生育,建议妊娠前进行遗传咨询。通常在孕9~13周行绒毛穿刺,或于妊娠17~22周行羊膜腔穿刺获取胎儿DNA,以家系中已知的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为基础进行胎儿基因分析。
4.成年患者可以结婚,在准备生育之前,应行遗传咨询。
5.对同一家系中其他患者和突变携带者应进行遗传咨询。
治疗
戊二酸血症Ⅰ型以饮食治疗、左卡尼汀及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为减少戊二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的生成和(或)加速其清除。主要通过饮食及药物治疗维持代谢,急性脑病危象发生时采取积极对症治疗以及避免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维持期治疗包括限制饮食中赖氨酸及色氨酸的摄入,并适当补充不含赖氨酸和低色氨酸的特殊奶粉或蛋白粉以及各种营养素。药物治疗主要左卡尼汀,对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需补充精氨酸,对肌张力不全的患者可给予巴氯芬。急性期治疗包括补充足量的高糖类及高脂肪食物,保证能量供给;严格限制天然蛋白质摄入;补充足量左卡尼汀,碱化尿液等。
预后
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的预后与首次发病年龄、诊断是否及时和治疗时间及依从性有关。早期诊断并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戊二酸血症Ⅰ型最终会影响患者的精细运动和语言功能,但经早期治疗的患者,其智力能力有可能不受影响。患者预后存在个体差异性,即使同胞患者,预后也有很大差异。
(石静琳 邱正庆)
参考文献
[1]Goodman SI,Kohlhoff JG.Glutaric aciduria:inherited deficiency of 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 activity.Biochem Med,1975,13(2):138-140.
[2]Zhang YH,Li HX,Ma RY,et al. Clinical and molecular investiga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glutaric aciduria type Ⅰ. Clinica Chimica Acta,2016,453:75-79.
[3]王峤,丁圆,刘玉鹏,等 . 戊二酸尿症 1 型 28 例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 中华儿科杂志,2014,52(6):415-419.
[4]S. Kölker,S.F. Garbade,C.R. Greenberg,et al. Natural history,outcome,and treatment efficacy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Pediatr Res,2006,59:84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