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发热

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可受多种因素影响。饮食、剧烈活动、穿衣过厚、室温过高、情绪激动等均可致儿童体温暂时升高。发热是指体温因为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正常体温范围是:腋下温度为36~37℃,肛温比腋温高0.3~0.4℃,舌下温度比肛温低0.3~0.5℃。一般腋下温度超过37.4℃可认为发热。发热程度不一定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本症中医学多属于“发热”“感冒”等范畴。

【临床表现】

发热根据体温高低分为4类:37.5~38℃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为超高热。根据发热持续时间分为4类:包括短期发热、长期发热、发热待查和慢性低热。短期发热是指发热持续时间﹤2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长期发热指发热时间≥2周,有的可无明显症状、体征,需实验室诊断;发热待查指发热持续或间歇超过2周以上,体温37.5℃以上,经体检、常规辅助检查不能确诊者;慢性低热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诊断与鉴别诊断】

1.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1)短期发热:

短期发热多数由感染引起,需仔细询问病史、流行病学史,传染病接触史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并注意局部症状及体征,如有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症状与体征,有无皮疹、出血点、黄疸、贫血、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及局部感染病灶等。要注意短期发热可能是危重症的早期表现,尤其具有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等中毒症状加重者,更需密切观察及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留院观察。

(2)长期发热:

发热持续2周以上无阳性体征者,是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的难点,疾病类型受地区、年代、年龄而不同。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1)3岁以下婴幼儿:

3岁以下婴幼儿可分为3个阶段:﹤1个月、1~3个月、3~36个月。

①新生儿期:

细菌感染包括原因不明的脑膜炎、肺炎、骨髓炎、败血症、肠炎、泌尿系感染、环境因素所致的晚发细菌感染(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等;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

②1~3个月:

多考虑病毒感染,可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和A型流感病毒感染多见于冬季,肠道病毒感染常见于夏秋季。重症细菌感染有李斯特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族链球菌等。常见细菌感染的疾病有中耳炎、肺炎、脐炎、乳腺炎、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感染等。

③3~36个月:

a.约1/3患儿可无局部感染体征,多数发热可由病毒感染引起,重症细菌感染的病原菌除围产期感染,与1~3个月者相同。多数潜在菌血症是由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沙门菌、流感杆菌等所致。体温≥39℃,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或C反应蛋白(CRP)增高,发生潜在菌血症可能性增高。肺炎球菌潜在菌血症未经治疗可自愈,但也可持续或引起局部感染,如脑膜炎、肺炎、蜂窝织炎、心包炎、骨髓炎或化脓性关节炎。流感杆菌菌血症多数引起严重局部感染,如脑膜炎、会厌炎、蜂窝织炎、心包炎或骨关节感染。b.局部感染的主要细菌包括中耳炎、鼻窦炎、肺炎、肠炎、泌尿系感染、骨髓炎、脑膜炎等。

2)3岁以上长期发热的病因:

①感染性疾病: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包括病毒、支原体、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其余系统感染有肠道、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炎、脑膜炎等)、心血管系统(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等)、肝胆系统(如肝炎、胆管炎、肝脓肿等);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结核病、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布鲁菌病、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莱姆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及真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病等。脓肿性或局限性感染如骨髓炎、肾周围脓肿、膈下脓肿、阑尾脓肿、肛周脓肿等。②风湿性疾病:以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其他风湿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血清病、皮肌炎、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韦格纳恶性肉芽肿及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等。③恶性肿瘤:以白血病最常见,其他有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尤文肉瘤等。④下丘脑体温中枢受累的疾病:如颅脑损伤、大脑发育不全、中毒性脑病、脑炎后遗症及间脑病变等。⑤散热障碍:中暑、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鱼鳞病等。⑥其他:药物热、药物中毒(如水杨酸,阿托品,安眠药)、高钠血症(垂体性或肾性尿崩症、医源性)、创伤、手术、疫苗接种、内出血、栓塞与血栓形成、炎性肠病、婴儿骨皮质增生症及免疫缺陷病等。

(3)慢性低热

1)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包括肺外结核)、慢性腺窝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鼻窦炎、龋齿、牙龈脓肿、肛周脓肿、链球菌感染后综合征及其他感染后发热等。

2)非感染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尿崩症、风湿性疾病、炎性肠病、血液病、夏季低热、蛋白质摄入过高及测试体温时间过长等。

除外上述病因,如仍找不到低热原因,患儿又无任何病态,需要追踪观察。

2.诊断思路

(1)短期发热:

除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局部症状及体征外,对伴有明显中毒症状者,需密切观察,并根据相应的病史选择相关的检查项目。发热患儿应常规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CRP,酌情查血降钙素原(PCT)、肺炎支原体抗体、病毒检测、血生化、血沉、血培养等。如怀疑心肺疾病,行胸部X线拍片检查。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的患儿,应行头颅CT/MRI、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检查。

(2)长期发热及发热待查

1)病史:

年龄、接触史(包括患者及动物)、有不当饮食习惯、曾居住过的流行病区、药物史(包括局部用药)、家族史等。

2)查体:

①一般情况:发热时是否出汗,若体温持续高而无汗提示可能由于脱水、尿崩症、外胚层发育不良、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所致。②眼:眼睑结膜炎提示麻疹、柯萨奇、EB病毒感染、淋巴肉芽肿、猫抓热等;球结膜炎提示川崎病或钩端螺旋体病;结膜瘀斑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葡萄膜炎提示结节病、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白塞病和血管炎;脉络膜视网膜炎提示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和梅毒。眼球突出提示眼窝肿瘤、甲状腺毒症、神经母细胞瘤、眼窝感染、韦格纳肉芽肿或假性肿瘤;对光反射消失可由下丘脑功能障碍所致,无泪、无角膜反射、舌平滑无乳头等提示家族性自主功能障碍。③额窦或上齿龈部有压痛提示鼻窦炎。④口腔:反复真菌感染提示免疫缺陷疾病;扁桃体有渗出,提示乙型链球菌、EB病毒感染。⑤热疱疹(单纯疱疹):常见肺炎球菌、链球菌、立克次体感染,偶见于沙门菌或葡萄球菌感染。⑥肌肉和骨骼:骨有局限性压痛提示骨髓炎或肿瘤骨髓侵入;斜方肌压痛提示膈下脓肿,广泛肌肉压痛提示皮肌炎、旋毛虫病、多动脉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支原体或虫媒病毒感染。⑦直肠指征:触及直肠周围淋巴结肿大或压痛,提示盆腔深部脓肿、髂部淋巴结炎、盆腔骨髓炎;大便潜血阳性提示肉芽肿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⑧反复寒战和尖峰样高热:常见于败血症、肾周或尿路感染、肝或胆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布鲁菌病、鼠咬热或局部脓肿;深腱反射亢进提示甲状腺毒症。

3)实验室检查:

应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5×109/L除肠伤寒外,细菌感染可能性较低;白细胞明显增高,尤其杆状中性粒细胞增高常提示有细菌感染。结合病史及症状、体征,酌情进行以下检查:①血涂片可查出疟疾、丝虫病、锥虫病或回归热的病原体。②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诊断EB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沙门菌、土拉菌、布鲁菌、钩端螺旋体、猫抓热、立克次体病等感染。③血培养多为需氧培养(除怀疑厌氧菌感染),并酌情反复多次进行血培养。尿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④血沉﹥30mm/h时提示有炎症,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性病等;血沉﹥100mm/h时提示结核、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沉不增高不能除外感染或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⑤自身抗体有助于诊断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⑥皮肤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结核感染的诊断。⑦影像学检查:根据病史及体征,可选择进行胸部、鼻窦、乳突等部位X线检查或肠道钡餐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心瓣膜赘生物可以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血管超声有助于诊断血管炎,腹部超声可检查肝、膈下、盆腔脓肿或肿瘤等。⑧骨髓检查可用于白血病、转移瘤、分枝杆菌、真菌、寄生虫病、组织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综合征或贮积病。⑨淋巴结活检:对淋巴结肿大者,如未查到明确病因,可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⑩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发现腹部脓肿及骨髓炎,尤其病灶不局限于某一肢体或病灶多发时。内镜检查:支气管镜、腹腔镜、纵隔镜和胃肠内镜可直接观察病变和取活检检查。

【中医病症辨识要点】

发热的辨证,首先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发热因邪气侵犯,故起病急,病程短,治疗以祛邪为主;内伤发热为正气虚损,阴阳失调,故起病缓慢,一般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治疗以扶正和调和阴阳为主。小儿发热,传变迅速,临床诊治应果断审慎。

【治疗】

1.病因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主要是指抗微生物的治疗。如抗生素的应用,严重感染时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并根据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应用;抗结核治疗;抗真菌等治疗。年龄≤28天的新生儿,需要住院治疗。

2.对症处理

高热的患儿及时放置到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的场所。早产儿、体弱儿和小婴儿尽量不用药物降温。常用的药物降温有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4~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或布洛芬5~10mg/kg,4~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既往有多次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可在降温的同时给予镇静药。

患儿持续高热而病因不明时,应密切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和有无新的病症出现,观察过程中一般不用退热药,尤其反对将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常规退热剂使用,以免掩盖症状,给诊断造成困难。

3.中医中药适宜技术

(1)辨证施治

1)外感发热

①外感风寒
证候: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疼,鼻塞不通,喷嚏鼻流清涕,咳嗽痰清,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指纹浮红。

治法:

辛温解表。

主方:

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

荆芥、防风、羌活、薄荷、前胡、柴胡、桔梗、甘草、生姜等。幼小儿童,寒邪不甚,头不痛,去羌活;咳嗽甚者加杏仁;舌尖红有化热趋势者加黄芩;食欲减退加炒谷麦芽、焦神曲、焦山楂。

②外感风热
证候:

发热有汗,鼻流浊涕,面红耳赤,口干微渴,咳嗽或咽喉肿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

治法:

辛凉解表。

主方:

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

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淡豆豉、甘草等。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鼻衄者去荆芥、淡豆豉,加侧柏叶、白茅根、栀子;咽喉肿痛者加马勃、玄参;咳甚者加杏仁或改用桑菊饮。

③外感暑热
证候:

壮热心烦,蒸蒸自汗,口渴引饮,头昏,躁扰不寐,或面垢喘咳,或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面赤唇红,舌红少津,脉浮洪数,指纹青紫。

治法:

清热解暑。

主方:

清凉涤暑汤加减。

常用药:

连翘、青蒿、扁豆、茯苓、滑石、甘草、西瓜翠衣等。热甚渴甚者加生石膏、人参;呕吐者加藿香、姜半夏;纳呆者加炒谷麦芽、焦神曲、焦山楂。

④外感湿热
证候:

身热不扬,日晡潮热,胸痞纳呆,口渴不欲饮,困倦思睡,大便黏稠,小便短赤,舌淡红,苔厚腻,脉濡数,指纹沉滞。

治法:

清热祛湿,芳香化浊。

主方:

甘露消毒丹加减。

常用药:

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石菖蒲、连翘等。热重湿轻去石菖蒲,加黄芩;湿重热轻合达原饮,如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等。

外感发热还可按中医卫气营血辨证选方用药,如卫分证用银翘散,气分证用白虎汤,营分证用清营汤,血分证用犀角地黄汤。

2)内伤发热

①伤食发热
证候:

发热以夜幕为甚,腹壁、手心发热,两颧红赤,夜卧不安,纳呆,嗳腐吞酸,胸腹胀满,疼痛拒按,便秘或泻下酸臭,唇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指纹紫滞。

治法:

消食导滞。

主方:

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青蒿、胡黄连等。呕吐者加藿香;泄泻者去莱菔子,加炮姜、黄连;胸腹胀满疼痛者加厚朴、木香;大便秘结者合用小承气汤。

②气虚发热
证候:

发热,自汗恶风,气短,神怯,倦怠无力,便溏,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而胖嫩,苔薄白,脉虚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主方:

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

党参、白术、陈皮、黄芪、甘草、升麻、柴胡、当归、大枣、生姜等。汗多者加龙骨、牡蛎。

③阳虚发热
证候:

虽身热而四肢厥冷,畏寒,蜷卧神疲,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两颧发赤。唇舌淡白,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指纹青红。

治法:

温阳散寒。

主方:

附桂理中丸加减。

常用药:

党参、白术、甘草、肉桂、附子等。如病情发展,出现呼吸短促,大汗如珠,脉细欲绝,甚至惊厥抽搐者,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参附汤加龙骨、牡蛎、五味子等。

④阴虚发热
证候:

午后发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咽干,身体消瘦,口唇干燥。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

主方:

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药:

秦艽、鳖甲、当归、银柴胡、地骨皮、乌梅、知母、青蒿、白薇、白芍、甘草等。咽喉干燥疼痛加玄参、麦门冬、桔梗;汗多加浮小麦。

⑤血虚发热
证候:

发热夜甚,头昏眼花,甚则心悸,口燥咽干,面色苍白,眼睑爪甲淡白,大便燥结。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

养血益气。

主方:

圣愈汤加减。

常用药:

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黄芪、党参等。

⑥瘀血发热证候:

入暮潮热或自觉发热,头或胸胁刺痛,心胸满闷,夜寐不安,甚至皮肤甲错,面色晦暗,脱发,口干不多饮。舌紫黯边有瘀点,脉涩,指纹紫滞。

治法:

活血祛瘀。

主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

当归、赤芍、王不留行、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甘草、丹参等。因寒而瘀血者,加桂枝、羌活;瘀血伴气虚者加党参、白术。

⑦营卫不和
证候:

发热,乍寒,或热势时高时低,恶风自汗,汗出而热不解,身倦乏力,或有反复鼻塞、流涕等表证。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指纹淡。

治法:

调和营卫。

主方:

柴胡桂枝汤加减。

常用药:

桂枝、白芍、半夏、柴胡、太子参、生姜、甘草、大枣等。汗多加黄芪、煅牡蛎、煅龙骨、五味子、浮小麦;便干加当归、肉苁蓉等。

(2)中药成药

至圣保元丹:

用于痰热内闭,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面赤、咳嗽痰盛等症。

紫雪丹:

用于外感热病所致的高热、神昏、抽搐等。

(3)中医外治

1)中药贴敷:

①外感发热:葱白10g,淡豆豉6g,共捣如泥,敷两手心4小时。②邪热传里:鸡蛋清2个,白蜂蜜30g,热甚加大黄末6g,调敷胸口3小时。

2)针灸疗法:

①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②十宣穴三棱针放血;③耳针取神门、肾上腺、耳尖。

3)直肠给药:

①大黄枳实汤:外感发热用生大黄、枳实、山药各10g,寒水石15g,甘草6g,煎水取汁50ml,高位直肠灌注或滴注(保留30分钟左右),每天2次,体温下降后减少灌肠次数。②清热灌肠汤:生石膏、芦根各30g,连翘、荆芥、薄荷、赤芍各15g。煎水取汁50ml,用法同上。用于卫分证、气分证和卫气同病之高热。③大柴胡汤:柴胡、大黄、枳实、黄芩、半夏、白芍各15g,煎水取汁50ml,用法同上。用于阳明腑实之高热。

4)推拿疗法:

①外感发热:推攒竹、坎宫,揉太阳,清天河水。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掐风池;风热者加推脊。②阴虚内热:补脾经、肺经,揉上马,清天河水,推涌泉,按揉足三里,运内劳宫。③肺胃实热:清肺经、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④气虚发热:补脾经、肺经,运内八卦,摩腹、分腹阴阳,揉足三里、脾俞、肺俞、清天河水、清大肠。

5)拔罐和刮痧:

①拔罐:用闪火法将火罐定在大椎、肺俞、风门等穴,留罐5分钟,用于风寒束表证。②刮痧:用光滑平整的刮痧板刮背脊两侧、颈部、肋间、肩肘等处。

4.社区管理与康复

(1)衣被不可过暖。

(2)平时宜在室外适当运动,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3)凡传染病流行季节,避免公共场合活动,以免感染时行疫邪。

(4)高热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5)饮食清淡为宜,多喝水。服解表发汗药后,应进热水或热米粥,并盖衣被,以助汗出,微汗为宜,不可过汗。

【转诊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转上级医院就诊:①感染性疾病导致高热、寒战伴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疑有脓毒症、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的患儿;②长期发热、微咳、盗汗、消瘦等,怀疑结核感染的患儿;③长期发热伴有多系统损伤,如关节、肾脏损害、皮疹、肝功能损害、神经精神症状等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性疾病;④长期发热伴进行性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考虑白血病等肿瘤性疾病的患儿。

(吴慧芬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