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血压

【指导规范】

1.各级医院应尽快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及时筛查新发高血压患者并给予干预及随诊;35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有高血压和(或)卒中家族史的患者应增加血压测量次数;高血压患者应每月测量一次血压,以调整服药剂量。除关注诊室血压外,还应关注患者动态血压、家庭血压、清晨血压等,并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

2.全面评估患者的总体危险(表2-1)

(1)低危人群:首选生活方式治疗,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3个月后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降压药物治疗。

(2)中危人群:首选生活方式治疗,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后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降压药物治疗。

(3)高危人群: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

3.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年龄≥65岁的老年人收缩压可根据个体情况降至<150mmHg,如能耐受,还应进一步降低。

表2-1 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注:①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②危险因素:年龄≥5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③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受损;④临床相关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

4.对于正常高值血压者(120~139/80~89mmHg)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如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慢性肾衰,应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5.需要降压治疗者应根据患者特点及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若能有效降压,各类降压药物均可以降低卒中风险。

【证据】

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5.2%,其中男性26.2%,女性24.1%。高血压目前的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测量非同日血压3次,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即使血压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SBP≥140mmHg且DBP<90mmHg定义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35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有高血压和(或)卒中家族史的患者应增加血压测量次数;高血压患者应每月测量1次血压,以调整服药剂量。目前,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3种方法。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此方法仍是目前评估血压水平和临床诊断高血压并进行分级的标准方法和主要依据。动态血压监测通常由自动的血压测量仪器完成,测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既可更准确地测量血压,也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家庭血压监测通常由被测量者自我完成,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又称自测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因为血压测量在患者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行,故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监测还可用于评估患者数日、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血压的长期变异或降压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2.为进一步指导高血压诊断和治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程度及临床相关疾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的危险分层,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3.亚太队列研究(APCSC)显示,血压水平与亚洲人群的卒中、冠心病事件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在西方高血压人群中,卒中与心肌梗死发病率比值为1∶1,而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这一比值高达5~8∶1。这提示与西方高血压人群相比,我国高血压人群中卒中风险更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

4.对于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人群,若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慢性肾衰,应采取积极地降压药物治疗。一项包括16项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与使用安慰剂者比较,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采取积极的降压药物治疗可使卒中发生风险下降22%。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HYVET实验显示,对于年龄≥80岁的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可显著降低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发生率。

5.大量临床试验证明,降压药物治疗可有效预防卒中。一项包括31项随机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与未使用药物治疗相比,降压治疗能使卒中风险降低32%(95% CI 25%~39%)。另一项Meta分析对基线血压>140/90mmHg的受试者使用不同类型降压药物作为一线治疗进行了卒中风险评估,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组相比,噻嗪类利尿剂(RR 0.63;95% CI 0.57~0.71)、β-受体阻滞剂(RR 0.83;95% CI 0.72~0.9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RR 0.65;95% CI 0.52~0.82)和钙通道阻滞剂(RR 0.58;95%CI 0.41~0.84)均能降低卒中风险。一项包括13项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物可降低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风险。降压药物治疗对卒中预防有明确的益处,但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某一类降压药在卒中预防方面优于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