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继华

一、名家简介

丁继华,男,浙江奉化溪口人氏,1932年3月生于上海。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社会兼职有: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和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顾问,中国残疾人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美国高等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名誉教授,美国中医药学研究院学术顾问,《中国骨伤》杂志副主编,《中医正骨》杂志顾问,《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副主任委员。1986年被录入牛津传记中心的《世界名人录》,1989年被澳大利亚录入《Who’s who》名人录中,1997年被录入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中国世纪英才荟萃》、《中国著作权人档案》、《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和《北京名医录》;1992年由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二、治学之路

(一)孩提时期

丁老幼年时就特别热爱中医,这是其后半生竭力促进骨伤科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丁老兄弟姐妹六人,幼时罹病皆由其母吴氏自调中医药治疗,屡收奇效,盖因其外祖父吴敖与汉阳归元寺擅长中医药学的方丈系多年的挚友之故。

(二)大学时期

丁老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留校任外科医师,多年从事胸、腹外科和烧伤专业。期间因在专家门诊担任过翻译,有机会随省名老中医钟育衡为外籍病人诊病多年,此间又曾脱产三个月参加全省举办的西学中班学习,并参加过为下乡巡回医疗组举办的针灸学习班,使其早年就具有了较好的中医基本理论功底。

(三)广安门医院时期

1979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工作,因该院聚集了不少全国闻名的老中医,故丁老犹如孙悟空进入了蟠桃园,全力汲取中医药知识。最初是随赵永昌老中医学习中医外科,由于学习认真,对赵极其尊重,很快由师徒升华成挚友关系。

后来丁老被提拔为医务处主任兼外科副主任。期间,对于丁老做手术有着不同看法。子曰“吾六十耳顺”,丁老说他提前至四十岁就耳顺,决定暂弃手术不为,而在提高中医水平上才能有所为,从此潜下心来研究中医药学。

在主管广安门医院中医和西学中研究生工作时,无论是开题或结题报告时,丁老既是组织者又是学习者。丁老任西学中班的副主任,经常去听课,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丰富了自身的中医药学知识。尝过了各种蟠桃之后,丁老原先薄弱的中医药学功底飞跃地提高到新的台阶。

(四)骨伤科研究所时期

鉴于丁老超强的管理能力,1983年丁老被选中调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作为一所之长的丁老,从基础抓起,从加强研究所的软件和硬件搞起。硬件从启用新的研究大楼开始,添增设备,开设三个病区、共100张病床;软件则从广纳人才开始,约聘14位国内顶级的骨伤科专家为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并颁发聘书,指导骨伤科研究所开展科、教、医的各项工作,很快骨伤科研究所的风貌大变,成为当时全国的骨伤科中心和名副其实的国家队。

三、学术思想与经验

(一)中医骨伤科流派菁华整理

丁老作为所长,从战略上和战术上重视骨伤科发展,1983至1984年,全所科研课题数量猛增,并带动全所乃至全国同道付诸实现。丁老个人以身作则,亲自抓课题,做课题。丁老认为创新必须要有基础,必须要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丁老承担的“现代中医骨伤科世家流派特长的研究”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题。丁老亲自深入到二十七家流派驻地,对其骨伤科治疗方法、技术、秘方、群众和子弟们的反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总结出版了《现代中医骨伤科流派菁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参加该课题鉴定的专家们均认为该项研究准确客观,内容翔实新颖,被评为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相关的“中医骨伤科古医籍的整理研究”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进一步推广国内著名流派旳治伤技术和经验,丁老特向人民卫生出版社申请推荐出版他们的专辑。经批准丁老为主审,先后出版了《南少林骨科奇人林如高》、《平乐正骨郭维淮》、《石氏骨伤科石仰山》、《魏氏骨伤科李国衡》、《天池骨伤科刘柏龄》、《蒙古族骨伤科何天佐》、《苏氏正骨苏玉薪》、《双桥正骨老太罗有明》、《道家骨伤科李同生》及《岭南骨伤科萧劲夫》等十本技术专辑。丁老还点校了《少林伤科》、《跌打损伤回生集》、《名家跌打损伤真传》三本骨伤专著(中医古籍出版社)。丁老还是《康普顿百科全书》的编委(英译中,中华商务印书馆)。

(二)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研究

丁老认为理论是在不断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人们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累积起来的。因此,一门学科理论的形成,首先的和必要的条件是要进行实践,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理论。根据文字和古物的考究,骨伤科的起源早于文字的创始,骨伤科的诞生也可能先于其他医学学科,这是因为长时期的医疗实践,为骨伤科的形成和独立创造了条件,也为骨伤科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自然科学的分类来看,与工科、农科、林科并列的乃是医科中的中医学科,而非中医骨伤科,后者仅是前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与其他内、外、妇、儿相比较,骨伤科更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隶属于中医药学,属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受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和约束。但由于中医骨伤科无论在病因病机上、辨证施治上又都具有特殊性,所以要按照骨伤科内在固有的规律来认识疾病、治疗疾病。在此实践上总结出来的理论指导骨伤科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实践,所以它又是一门独立性很强的医学分科。在这一方面,丁老还指导研究生王宏川对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研究生王宏对中国骨伤科学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

(三)补肾学派的提出

在中医药学的医学流派中,医史上并无补肾学派,仅有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补土学派和温补学派等。由于“肾主骨”的理论逐渐被国内外的同道所接受,丁老推崇补肾学派的理论,深信此理论能促进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故特将重视命门学说,偏重于补肾的医家学派归列为补肾学派。

补肾的治疗方法和补肾的理论由来已久,但在形成补肾学派却始于明。明代部分医家用药偏于苦寒,常损人脾胃,克伐真阳。温补学派就是在纠正这种时弊中兴起的。温补学派中有重视后天脾胃对生命主宰作用的,这一派是东垣补土派的后人;也有重视先天之本肾、命(门)对人体的主导影响,这就另辟了新的补肾学派;也有既重视脾胃,又强调肾脏和命门阳气,两者兼顾的温补学派。在骨伤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肾主骨”的理论指导下,用补肾法来治疗跌扑损伤者不乏其人,更有丁老本人开展的“益肾填精法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予以支持。丁老指导的研究生课题都与此有关。例如赵湘红的课题是补肾药治疗骨关节病的实验研究,刘白羽的课题是肾主骨的理论研究(获优秀研究生奖)。因此,在骨伤科领域中,对肾、命门和肾气的认识就尤为重要了,故丁老特创名为“补肾学派”。

(四)骨伤科十大分类

在医学史的长河中,骨伤科本无分类。丁老经过整理研究,发现骨伤科医籍中,既有通性的内容,亦有个性的内容,丁老通过将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中医骨伤科首次进行分门别类,初拟十大类别,均由顶级专家和名人题写按语或条幅,目的是为了“分类”能得到社会认可。也指导研究生连智华完成了论文:中医骨伤科学道、儒、佛三家内治法比较研究(获何时希提名奖)。

第一类为“经典骨伤科”,所谓经典骨伤科,即自春秋战国以来,由朝廷当局出面组织编撰或由著名医家汇编的医书,内容为总结前人和当代医家们的学术思想和治病验方,同时又被历代医家们所认可,丁老将常用著作中所含的骨伤科部分摘出,汇编成“经典伤科”,由上海著名专家施维智写按语,军队和国家卫生部领导钱信忠等写了条幅。

第二类为“儒家伤科”,古代儒学医家多为全方位的郎中,但亦具有丰富的治伤经验,丁老将儒医著作中含有伤科的论述摘出汇编成“儒家伤科”。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施杞写按语,国际孔孟学会主席、台湾中医药学院院长陈立夫写了条幅。

第三类为“道家伤科”,丁老将崇尚道家或道教思想,以及擅长炼丹术的葛洪、孙思邈、异远真人等的骨伤科论著列入“道家骨伤科”。由湖北中医药研究院院长、道家学者李同生写按语和条幅。

第四类为“佛家伤科”,丁老从少林寺僧编撰的骨伤科专著,以及崇尚佛家思想的居士们或俗家弟子们撰写的伤科论著中摘录、汇编入“佛家伤科”。由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王和鸣写按语,中国佛家学会会长赵朴初写了条幅。

第五类为“兵家伤科”,丁老对凡担任过军事要职(兵部尚书、总督、提督、总兵、军医、国师等)的医家治伤验方和论述汇集列入“兵家伤科”。丁继华教授写按语,成都军区八一医院院长何天佐(兵团级将军)写条幅。

第六类为“民族伤科”,内含藏族《四部医典》、蒙族《蒙族骨伤科医案》、回族的《回回药方》、壮族的《梁氏家传骨伤科》等被列入“民族伤科”。由中华医史学会民族医史专业组组长蔡景峰写按语,蒙古族军医何天佐写条幅。

第七类为“汇通伤科”,内含中西医结合的骨伤科论著,列入“汇通伤科”。由上海石家骨伤科掌门人石仰山院长写按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任会长季钟朴教授、副会长唐由之教授写条幅。

第八类为“流派伤科”,丁老将各地冠有骨伤科流派名称的治伤验方著作汇编入“流派伤科”。丁继华教授写按语,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岑泽波、刘柏龄和石仰山教授写条幅。

第九类为“导引伤科”,丁老将各种与骨伤科有关的导引论著编入“导引骨伤科”,丁继华教授写按语,著名导引专家孙承南写条幅。

第十类为“杂家伤科”,除以上九类外的骨伤科论著,一并列入“杂家伤科”。由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洛阳正骨医院院长郭维淮写按语和条幅,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贵阳医学院院长沈冯君教授写条幅。

(五)“再谈气血学说”

气血学说系中医学之基本理论,又系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中之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体气血生理、骨伤科疾病之气血病机、病症、治法之有力理论依据,故对从事骨伤科之医者而言,习悉气血学说之理论实属必要,盖此学说对临床医疗实践及教学、科研均有重要之指导意义。丁老从西学中的角度探讨了气血学说,从而引发各个脏器各司其职的源头机制。他从“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即言明血有吸收携带水谷精微之能(血为气母),气又有推动血行之功(气为血帅)。气能无所不去,无所不至,充养全身脏腑经络。如气不至,则精、津、液、血皆不能生。正如《灵枢·决气》所曰:“精、气、津、液、血为一气耳”。水谷精微充养全身,而全身各组织、细胞又将所得之水谷精微(各种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各种酶类等,也包括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转化成能量有关物质,如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亦可自养或他养。由此可得出,气化即物生,气变即物易,气盛即物壮,气弱即物衰,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故医家应悉气之机制方能治疾。丁老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被数个学术会议和杂志社评为优秀论文和一等奖,并预言此观点有可能成为中西医整合的切入点。

(六)骨伤科文献研究和数据库筹划

中医骨伤科有悠久的历史,疗效独特。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虽然古代医籍浩如烟海,但流传至今的骨伤科医著寥若晨星。自春秋战国至明清三千多年来,留存至今的,而又见闻于社会的骨伤科专著仅有十余本。1983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骨伤科发展座谈会上决定了要挖掘骨伤科古籍,各地图书馆或个人收藏的骨伤科古籍(1911年前撰写的)本来就不多,经过点校出版的就更少了。再加上图书馆的制度限制,不得复印、不得摄像、不得全书录用,只能录用章节,乾隆以前的书不得借阅,只能在馆内阅读等,严重地妨碍古籍的挖掘和整理。因此,建立电子的骨伤科文献数据库就显得极为必要。丁老在年逾八十高龄仍耕耘不止,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编著的《中医线装书目》和《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为指南,查阅和收集了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29个省市(除新疆、西藏、香港、澳门四地未去查阅外)图书馆的骨伤科专著。

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骨伤科专著共33本,丁老收集到30本,占90%。《全国中医图书目录》记载骨伤科专辑114本,丁老收集到77本,占68%;收集到《目录》中未包括的72本骨伤科专著,其中私人献书9本,散失至日本而国内缺如之骨伤科专著9本。目前总共收集到289本,其中骨伤科专著169本,涉及骨伤科论述内容的146本。丁老自己收集到的骨伤科古籍共百余本,具有骨伤科古籍藏书“首富”之美称。难能可贵的是丁老先后分三次,其中第三次一次性地将66本伤科古籍藏书一并无偿地赠送给了望京医院。他爱院如家的行为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赞赏。

经过丁老多年呕心沥血的不断耕耘,这些长期的文献收藏和整理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浩瀚巨著《中医骨伤科荟萃》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中国优秀科技图书”,获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铜奖。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古籍出版专业经费赞助的《伤科集成》于199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达396万字之巨。2007年《伤科集成》续集出版,228万字。2009年《骨伤科集成》再版。这些专著现已成为当今骨伤科的经典工具书,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丁老对骨伤科事业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对中医骨伤科文献的整理研究。丁老还编写了《中医骨伤历代医粹》(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养生珍典》(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养生图典》(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评《正体类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和《中医骨伤科基础》等专著。后者由院内外中西医专家合编,各抒己见,后经深入探讨,将其转化成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高等院校教材《中医骨伤科基础》。

丁老退休之后依然在默默无闻地不断耕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更多的人享有这些宝贵的骨伤科资料,他人老志强,与时俱进,正在努力将多年来收集到的骨伤科专著和文献为基础建立伤科文献数据库。目前丁老已经整理word资料315个(含骨伤科专著169本,医著中骨伤科章节8本,涉及骨伤科论述146本),超星阅览器下载资料13本,扫描资料一本。

(七)骨伤科研究所和骨伤科学术建设

1983年经卫生部中医司批准,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代表卫生部组织召开全国骨伤科发展座谈会,由卫生部下达红头文件给全国各省市卫生部门。来京参会代表30人。骨伤科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骨伤科手法治疗经验交流会”代表近200人。两会结合,将前会的代表作为后会的特约代表,后会的代表为前会的列席代表,连讲带表演,开得生动活泼。农工党中央通过内参报道了双会活动,高度评价会议的意义,并赞为骨伤科大复兴之举。当时两会代表均十分兴奋,丁老更是激动,即兴献词一首“西江月”,表达了丁老崇高的责任感和期望。

两会闭幕总结时,丁老综合代表们的意见,提出了三个重要共识点:①尽快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②尽快开办骨伤科杂志;③加强骨伤科古籍的整理挖掘。莅会会议指导的钱信忠老部长和卫生部中医司田景福司长均发言强调这三点共识。后来,在骨伤科研究所积极促进下,于1986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成立大会,接着在骨伤科研究所开办了《中国骨伤》杂志,河南、湖北也相继创办了《中医正骨》和《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启动了长达数十年的骨伤科古籍整理、研究工作。

为了加强骨伤科的学术交流,加速骨伤科研究所的软件建设,在骨伤科分会成立之前,在丁老的领导下,骨伤科研究所就相继组织召开了全国骨伤科手法治疗经验交流会、全国骨伤科理论研讨会、全国骨伤科药物治疗经验交流会、全国骨伤科外固定治疗经验交流会、全国骨伤科腰病中医分型研讨会、全国骨伤科脊柱与内脏相关疾病研讨会、全国中医骨伤科疼痛治疗经验研讨会和中美足病学术交流会等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通过上述这些学术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骨伤科研究所的声誉和影响,骨伤科研究所被骨伤科界誉为“骨科中心”,平时来京或路经北京的同道,由骨伤科研究所提供住(骨伤科研究所招待所)、食(骨伤科研究所食堂)、行(机、车票的预订),故骨伤科研究所又被誉为“骨科之家”,这样就更有利于团结全国同道共同建设和发展骨伤科事业。

四、学术传承

丁老作为一所之长,政事繁忙,但他对学术研究和学生的指导却从不放松。丁老先后带出的研究生有赵湘红、刘白羽、连智华、王宏川和王宏,并亲自操笔或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数十篇。具有战略性意图的论文有“肾主骨的探讨”、“攻下派对骨伤科的影响”、“补土派对骨伤科的影响”、“汇通派对骨伤科的影响”、“中医手术疗法之渊源考”等。具有战术性意图的论文有“历代中医骨伤科药治的分析”、“中药治疗骨折的研究”、“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等。此外还有“Introduction to Orthopaedic Traumat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 Note on the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rthopedics”等论文在国外杂志发表。

(供稿人:李金学 连智华 王宏川 王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