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型

食管裂孔疝的分型方法较多,常用的有Shinner分型和Barrett分型,由于Barrett分型更简单、实用,被国内外普遍采用。

(一)Shinner分型

依据解剖缺陷和临床表现,食管裂孔疝分为4种类型。

1.Ⅰ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肌肉张力减弱,食管裂孔扩大,对贲门起固定作用的韧带松弛,在腹压增高时,贲门和胃底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在腹压降低时,疝入胸腔的结构可回纳入腹腔。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

2.Ⅱ型(食管旁疝)

较少见,食管-胃连接部仍位于膈下并保持锐角,一部分胃在食管左前方通过增宽松弛的裂孔进入胸腔。很少发生胃食管反流。

3.Ⅲ型(混合型)

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与食管旁疝同时存在,有胃食管反流。

4.Ⅳ型(多器官型)

突破食管裂孔的是其他脏器,如部分结肠、小肠、网膜等。

(二)Barrett分型

Barrett根据食管裂孔发育缺损的程度,突入胸腔的内容物的多寡,病理生理及临床改变,将食管裂孔疝分为3型。

1.Ⅰ型(食管裂孔滑动疝)

疝环为开大的食管裂孔,疝内容物为食管腹腔段、贲门和胃底,无真正的疝囊,当卧位或腹压增加时,食管腹腔段、贲门和胃底可由开大的食管裂孔疝入膈上;腹压减低或立位胃空虚时,食管、贲门滑回正常位置,多数食管腹腔段变短,胃His角变钝,由于胃食管连接处及胃底进入后纵隔,下段食管暴露在胸腔内负压之下,其括约肌功能丧失,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2.Ⅱ型(食管旁疝)

胚胎早期食管两侧各有一隐窝,如在发育过程中未能消失而形成薄弱环节,以及膈肌发育不良导致食管裂孔扩大,胃底可由此缺损或薄弱部位突向膈上、食管后方,形成食管旁疝,此时,贲门仍位于膈下,胃His角不变,食管腹腔段保持一定的长度,下食管括约肌功能无异常并保持良好的防反流机制,因此本型无胃食管反流现象。当胃大弯与部分胃体或全胃疝入胸腔,也可构成巨大食管旁疝。如全胃沿着贲门及幽门长轴方向翻转疝入胸腔,可导致胃扭转、梗阻,随着全胃进入纵隔后吞咽空气不能排出,胃膨胀加重,可逐渐发生血运障碍,绞窄坏死、穿孔,发生严重胸、腹腔感染和中毒性休克。

3.Ⅲ型(混合性疝)

食管韧带明显松弛不能固定食管、贲门,致使其在食管裂孔上下滑动,同时有胃底疝入胸腔,既有胃His角变钝,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丧失,胃食管反流,又可发生胃疝入胸腔,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