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自杀

才气大盛,往往内心郁愤,以下几位是最后决定自己来个了断的人。

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1881—1942

小说家

用法:如果一部小说是在中欧发生的,极为怀旧,而且显而易见设置了催泪的情节,你就可以说它是“茨威格式的”故事。

斯蒂芬·茨威格的姓氏是“分枝”的意思,他的小说当年在英国非法售卖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假名——“斯蒂芬·分枝”。那些小说(继续借用这个比喻)深深扎根于他在奥地利的成长过程,正统、怀旧、感人。有人说茨威格写得过于煽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考察的正是缺乏感情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一个洋洋自得的成功作家收到了一封死后寄出的信,写信的人还是个女孩的时候他就认识,后来还两次同床共枕,但两回都没有认出她来。《心灵的焦灼》探讨的是前一本书的反面。一个男人可怜一个瘫痪的少女,为了劝服她接受一个肯定会成功的疗法,告诉她如果治愈,自己就娶她。她后来发现他对他的朋友否认做过这样的保证,就自杀了。

茨威格一度曾是炙手可热的大作家,但总分外担忧文明会被终结。纳粹上台之后,他逃到了英格兰,又怕英格兰沦陷,继续跑到纽约,后来为了保险起见,一直躲到了巴西。但家乡传来的消息还是一直让他愤懑不堪。到了1942年,似乎希特勒快要获得最终胜利的时候,他和妻子洛特定下誓约,一同自杀。一位批评家严厉地批评了他的自杀遗言,称里面的话虚伪造作得跟他的小说一样。茨威格生前极受推崇——地位显赫到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葬礼上致悼词,死后渐渐被人淡忘,不过现在又有卷土重来的架势。他的几部作品最近又由普希金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承认他广受赞誉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就是受到了《心灵的焦灼》和其他几本茨威格作品的启发。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Heinrich von Kleist,1777—1811

剧作家、短篇小说家

用法:要是谁心情糟糕,你可以推荐他使用冯·克莱斯特的办法,就是为实现人生目标制订清晰的计划。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坚信,通往幸福最可靠的路径就是拥有一个计划。他相信只有计划才能带来内心的平和。他自己就有一个计划——基本上就是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在这一点上他无疑成功了。冯·克莱斯特通常被认为是德国最重要的浪漫派剧作家,而他用不动声色,甚至如法医报告般冷酷的笔调写出的短篇小说,也被很多人认为对这个文学体裁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尽管如此,虽然他在相对而言很年轻的时候就完成了所有梦想,或许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选的自杀地点倒很怡人——就在小万湖的湖边。在他自杀之前,他还履行了自己对情人亨丽埃特的承诺,枪杀了这位身患绝症的女子。

你也看得出来,冯·克莱斯特怎么看都算不上一个开心果式的人物。可当他的朋友用激将法,说他写不了喜剧的时候,他奋发图强写出了自己最有名的戏:《破瓮记》。里面有一个叫亚当的法官,正努力调查是谁把一个罐子打破了。在他查案的过程中,观众和他都渐渐明白正是法官自己无意中干的。真相大白之时,法官跑了。除了戏剧和短篇故事之外,冯·克莱斯特还写诗,还写了一些分析人类心理的散文,很多人认为是他更早提出了弗洛伊德那些关于潜意识的理论。因为他的一些作品中展现出爱国热忱,后来纳粹引用他并称赞他,认为冯·克莱斯特是个优秀的日耳曼作家。

戴安·阿勃斯

Diane Arbus,1923—1971

摄影师

用法:看到朋友护照上的照片比本人丑得多,你可以评论一句:“这张照片放到戴安·阿勃斯的肖像摄影展上去倒是很合适的。”

拍人物的摄影师绝大多数都对传统意义上长得好看的人更感兴趣,但戴安·阿勃斯是个例外。她出道时跟丈夫合作为杂志拍照,给Vogue和《时尚芭莎》等刊物供稿。之后,她在一个“美国仪式、习惯与传统”的摄影项目中拿到一笔资金,得以关注一些传统上摄影师会忽略的题材。于是戴安·阿勃斯开始拍摄社会的一些边缘人:侏儒、巨人、马戏团演员和异装癖。

戴安·阿勃斯家境优渥,父母是犹太人,在纽约拥有一家名为“罗瑟克”的百货公司,而她一直对成长中的特权感到歉疚。有些人称她为“畸人摄影师”,谴责她把拍摄对象展示出来让他们遭受嘲笑。但同样的,你也可以说她是在赞美这些人,把他们从大众闪避的社会阴影中请出来。“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总怕会遭到伤害,”阿勃斯在一次讲座中谈道,“畸人生来就带着伤害,他们已经通过了生活的考验,他们是贵族。”很多时候,她要花好几年去了解自己的拍摄对象,最后才举起相机。她说真正的冒险就在这样的过程之中。

阿勃斯一直受到抑郁症的折磨,1971年自杀了。1972年,威尼斯双年展为她的作品举办了一个特别的展览,这是美国第一次有摄影师获得这样的荣誉。在今日的美国文化界,戴安·阿勃斯享有属于她的崇高位置。

亨特·S.汤普森

Hunter S.Thompson,1937—2005

记者、作家

用法:既然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名字中间的首字母指代什么,你可以在提及他的时候把他称为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让你的朋友刮目相看。

“我很不愿意向任何人鼓吹毒品、酒精、暴力或精神错乱有什么好处,但它们对我自己是屡试不爽的。”记者亨特·S.汤普森这样写道。这也方便了我们,因为这句话概括了他最喜欢的主题,即毒品、酒精、暴力、精神错乱……以及他自己。照道理,记者的工作应该是冷静客观的,要把自己从报道中抽离。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一种叫做“新新闻主义”的报道风格兴起,记者们开始写又长又个人化的文章,用的技巧一般只在小说中才会出现,比如大段大段的对话和华丽的文笔。

这时候亨特·S.汤普森带着自己风格的新闻报道出现了,他的文章一般发表在《花花公子》和《滚石》上面,他自己称这个风格为“刚左新闻主义”。它比一般的“新新闻”更疯狂,更超现实,让读者很难判断哪些是真的,哪些只是作者的胡思乱想,而且这些文章里汤普森自己每次都会作为人物之一出现。他对腐败的政客和资产阶级的各种虚伪造作深恶痛绝,努力让报道体现他信仰的价值观。对他来说,做新闻——就像他那本《惧恨拉斯维加斯》中所展示的那样——就是要吸毒饮酒过头,然后一个礼拜之后醒过来想断片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后来自己也精疲力竭,意识到已经好些年没有写出一本真正的好书了,便在科罗拉多阿斯彭的家中朝自己脑袋开了一枪,了断了自己的性命。他的儿子和儿媳就在隔壁,但听到枪声没有什么反应。他们还以为是父亲房间里有本大书从架子上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