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评艾里克·布朗的《中产阶级的命运》[104]

看到一位正统的共产党人对英国的阶级体制这么一个复杂的事物进行阐述既让人感到有趣,又非常令人沮丧。那就像看着一个人拿着斧子去剁烤鸭一样。布朗先生只考虑经济状况,完全无视其它的一切,将食利阶层和挣工资的奴隶统统归为中产阶级。律师、酒店老板、零售店主、神职人员、小股东和乡村补鞋匠似乎都是“中产阶级”,而且布朗先生对这类人的探讨就好像他们之间除了收入高低之外就没有深刻的区别了。这种分类方式的意义就像把人分为秃子和有头发的人。

在现实中,关于英国阶级体制的最重要的事实是它并不能完全从金钱的角度去作解释。共产党人坚持“金钱关系”,这是正确的,但它被虚伪的阶级体制渗透了。英国没有贵族阶层,而且说到底,金钱能够买到一切。但是,贵族的传统仍然流传下来,人们愿意依照这一传统行事。于是就有了每一个制造商人或股票经纪在挣够钱之后就会改名换姓成为一位乡绅这种情况;于是也有了一个每周挣3英镑吐字带着H音的人会认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别人也这么认为——自己要比每周挣10英镑但说话不带H音的人身份更加优越这种情况。后面这个事实非常重要,因为正是如此,那些讲究吐字要发出H音的群体倾向于与他们的敌人站在同一阵营,并与工人阶级作对,即使他们对经济方面的问题有着清晰的了解。“每一个意识形态都是经济状况的反映”这番话很有解释力,但它并没有解释存在于英国中产阶级的那种奇怪的、有时候带着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势利自负心态。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对英国的资本主义不再出口商品,转而开始输出资本之后所发生的改变作出的解释——但重复得太频繁了。和布朗先生的其它作品一样,这本书文风生动但写得很粗枝大叶,而且里面有些夸张的表述原本或许可以避免。譬如说,“我们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忍受饥荒”这一说法是很荒唐的,除非“饥荒”指的其实是营养不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先生被挑选为中产阶级作家的典型代表,对他的分析写得很精彩,但我要再强调一遍,它并没有考虑到中产阶级自身内部的阶层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