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清军入侵

秋收之后,草长马肥,正是蒙古部落和清军劫掠的时候,此时临近冬天,蒙古部落和清军需要更多的粮草来养活百姓和牛羊马匹,他们没有,就只能出去抢夺,大明朝就是最好的抢夺的对象。

当然,现在林丹汗的蒙古部落正在与清军作战,他们不好开辟另外一条与大明战斗的战线,只好谨守自己的家乡,不敢南下劫掠。

清军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只是遇到了熊廷弼建立的辽西防线,清军们无法突破这条防线,所以他们就无法安心南下劫掠。

虽然清军南下劫掠都是因粮于敌,他们会抢劫大明朝,夺取粮草供养大军,所以他们的后勤线不需要很强大,即使没有也是可以的,只要他们攻破大明朝的城池和乡镇,就可以抢到粮食。

因此,清朝的皇帝黄台吉做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他决定绕过辽西防线,从蒙古部落的方向入侵大明朝,这是谁都想不到的决策,毕竟清军还在与蒙古部落的林丹汗战斗,虽然双方签订了条约,但是这个条约并不牢靠,随时都会被打破。

所以,清军如此冒险从敌人的地方入侵大明朝是很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有全军覆没的结果。

当然,黄台吉十分自信,他自信地认为没有人能够想到他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黄天吉让代善充当南下劫掠大军的统帅,代善统帅六万大军,从大明朝的喜峰口破关而入,六万大军分成了两路,一路朝着南方入侵,一路朝着西南方入侵,两路大军一直攻城略地,朝着大明朝的北方腹地前进,将附近的局势搅得一片混乱。

大明朝得知清军入侵的消息之后,开始京师戒严,并且调派兵力保卫京师。

熊廷弼也在半个月之后得到了海平皇帝派兵保卫京师的旨意。

接到旨意之后,熊廷弼立即下令附近的兵马集结,他集结了五万大军,然后派祖大寿为先锋,熊廷弼亲自领军在后,朝着京师的方向出发,他们要保卫京师,与清军大战。

此时,众人还不知道最坏的情况即将到来。

李晓也接到了命令,他带着五百士兵和300辆大车出发了,他们携带了自己需要的盾牌、长矛、燧发枪、板甲、马匹、手榴弹、粮草等物,还有十门龙吟炮,这是六磅的大炮,足以击碎敌人的盾牌,伤害到后面的敌人。

李晓带着大军来到山海关集合,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超过五万的兵马,所有的兵马都在城外扎营,连绵的白色营帐像是天上的云朵那样多。

熊廷弼召集众将议事,众人就来到山海关的总兵衙门。

熊廷弼坐在案几之后,看着面前分列左右的将领和幕僚们,熊廷弼拱手朝着西边的方向一拱,说道:“我接到了皇帝的旨意,让我们驰援京师,此战十分重要,一旦失败,我们辽西的大军就会一扫而空,将来就难以阻挡清军入侵。所以,此战我们必须胜利!”

众人听到熊廷弼的话,纷纷低头沉思,众人都知道清军势大,战斗力强悍,此次他们与清军战斗,鹿死谁手十分难料,他们没有必胜的把握。

众将都没有发表反对的意见,熊廷弼就事不宜迟,立即宣布大军出发。

祖大寿带领五千人在前面做先锋,负责打探消息,开路搭桥。

李晓带领五百名士兵跟随熊廷弼的中军移动,由于明军带着沉重的大炮,所以他们的行动能力很低,每天只能走三十里左右,就必须安营扎寨了。

李晓的士兵虽然带着龙吟炮,但是每天可以走五十里,远远超过一般的士兵。

当然,李晓的士兵可以走五十里,不等于他真的要走五十里,他们还是跟随大部队一起移动的,李晓的兵马虽然厉害,但是数量太少,只能依靠大军的拱卫,如果让李晓独自面对清军,他会陷入寡不敌众的境地。

众人从山海关出发,走了五天左右,来到了永平附近,此处距离京师已经不远了,出现了清军的侦骑,祖大寿的侦骑与清军的侦骑打了几仗,没能占到便宜,附近被清军的侦骑遮蔽了,明军无法得知附近的情况。

五万明军大军只好朝着京师走去,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卫京师。

东路三万清军自然是不怕熊廷弼的五万大军的,清军可以击退五倍明军,但是此次清军来是劫掠的,与明军决战不是他们的主要战略意图,他们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抢劫粮草和奴隶。

熊廷弼的五万大军穿过清军肆虐的地方,来到了京师城下,此时京师已经将所有的城门关闭了,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出去。

京师的部队已经在城墙上值守,随时应付出现的敌人。

熊廷弼将五万大军布置在京师的东面,占据了好大一块地方。

海平帝下旨让熊廷弼入宫应对,熊廷弼只好带着自己的几个重要的幕僚进入了京师,他们都是走的小门。

熊廷弼骑着马来到宫门之外,在这里下了马,然后就静静地等待皇帝的召见。

此时,海平帝正在皇极殿里处理政务,此刻最重要的政务就是将入侵的清军赶出去,魏忠贤、叶向高等人都在宫殿里面与海平帝商议政事。

海平帝得知熊廷弼来了,就宣他觐见。

熊廷弼站在宫门之外,听到了宣自己觐见的声音,急忙伸手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他就低着头走入了宫殿之中,走到中央的位置,鞠躬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海平帝清亮的声音响起,他用一双深陷的眼睛看着熊廷弼,说道:“熊爱卿来得正好,你说一说应该如何对付清军?”

熊廷弼早有打算,闻言就说:“应该召集天下兵马共同围剿清军。”

海平帝看了看户部尚书吕重山,刚才众人讨论召集天下兵马围剿清军,但是吕重山说户部里银子不足以支付士兵的欠饷,导致大量的军队无法开拔到京城附近,如此哪里能够召集天下兵马围剿清军呢?

吕重山希望海平帝用内库的银子支付这笔士兵的欠饷,但是海平帝内库的银子也不多了,无法支撑这样沉重的负担。

众人议论的焦点逐渐从如何对付清军转到了如何筹集足够多的银子,魏忠贤此时就说了几个办法,一是开征矿税,原本天下的所有矿藏都是皇帝的,但是许多人私自开采矿藏,导致皇帝的利益受损,所以开征矿税可以增加国库的收入。二是开征商税,此时商业活动很少征税,即使征税,也是三十税一,比较少。对商业活动征税可以增加国库的收入,但是会得罪商人背后的权贵势力。三是开海禁,允许商人出海贸易,如此可以增加关税收入。

这三条一提出来,立即遭到了固有利益获得者的反对,许多官员纷纷反对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