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月2日:志愿者排班表 我怂了
- 2020年2月的三线志愿者日记
- 8岁小可爱
- 3771字
- 2020-02-04 22:57:56
2月2日清晨11点30。
一大早,我还在床上。隔壁街道的贸易专业同事发了一个单位名称过来。问道:“这个单位你们去年转给我们的,说搬到我们这边了。现在我们在核实企业开工情况,发现他们还在你们街道啊。”
我看了一眼单位名称:“是这家单位啊……”
这个单位的代账会计一直很配合,但是法人并不配合。去年偶然间和他们的老板打过一次电话,他们的老板就说自己已经搬到隔壁街道去了,不再我们街道辖区里了。
文字表述可能体现不出那种不配合的感觉,但是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那副口气。完了还以半质问的口气问我,为什么他们单位不能享受政策?那语气就像是要把我吃了一样。
为什么不能享受政策的问题,这位老板应该去找发改和财政,统计科是游离于那些之外的另外一个体系,问我也没有用啊。而且,你在隔壁街道,就去问隔壁街道啊,问我们干嘛。
这些话是我后来才想到的。当时和他们老板打电话的时候,我被怼的毫无还嘴之力,只能保持礼仪不断让对面保持冷静。
真是印证了那句老话:退一步越想越气。
由于这一次我吃瘪了,加之他们企业的确是搬到了隔壁街道。我就和区里申请,把这个单位从我们街道的四上名录中踢出,迁移到相应街道的名录里。
现在,那个街道的贸易专业同事过来和我说那个企业还在我们街道。这就搞得我一头雾水。
同事发来了一个定位,这个定位的地点我很熟悉。是我们接到206村委的地方,自从钢材市场拆迁的通知发出来之后,很多钢材企业也入驻了这个地点。
“这的确是我们街道的地方。是206村委,我来看看什么情况。”
我起床,开电脑。打开了一套表的后台,查看该单位自己填报的101统计表。上面的地址该是钢材市场。通过企查查,发现这个单位有过两次搬迁的记录,看来是先搬出去又搬回来了。
“等过了年开业了,还是给我们街道吧。他又搬回来了。”我说道:“这个单位的会计配合吧。”
“是啊,太配合了。我都没找过他。”
微信那头的同事一副无奈的样子,似乎不喜欢太没有存在感的乖孩子。
“那你们街道通知村委,监督一下他的开工情况。”
“明白了。”
然后,我又和她聊了一会儿。发现她也已经开始工作了,就因为那几个吃野味的,许多可以休息的社会工作者都被迫加班。
如果是平时的我,一定会有点贱贱地问一句:“我还没有上班,你羡慕吗?”
可是,现在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还在休息,这种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时候,休息是可耻的。我为我自己的假期感到羞耻。
晚上六点,领导照例问了一下企业开工调查问卷的填报情况。今天问卷填报的情况很糟糕,从昨天的95增加到了113,配合的基本都填报了,不配合的再怎么提醒都不会理我。
好多企业还没有开门,联系人也不理我。每个月定报的时候我基本就要经历一次这样的冷遇,现在我已经习以为常了。
领导让我们再一次催报,过半个小时再报给他。
半小时过去了,已经报了的单位从113增加到114。聊胜于无嘛,好歹多一家也是一家对吧。我这么心理安慰。
这时候,大科室的工作群里,联络员发了一个文档。这个文档是关于明天上班的。
对了,忘记说了。我所在的科室是统计科,隶属于大科室经发科,是经发科的一部分。所以工作安排都是听从经发科大科室的安排。工作方面,经发科基本和统计科是独立的。经发科经常来问统计科要基础数据,支持他们的工作,除此以外好像并没有什么工作上的交集和工作的相似点。
打开文档,里面大义是这样的:现在由于情况特殊,并不用每个人都上班。除了要值班的人,其他人都不用上班。
这个值班,就是志愿者了。志愿者一共有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指挥部的人员,基本就是各个科室的主要领导人和工作扛把子的。
第二个部分是办公室留守,每个办公室留一个人。这个人在办公室基本就是没什么事情的,现在这个情况大家也都知道,除了防疫工作,其他所有的工作都要暂缓,像是统计、经发条线的工作需要和企业大量接触,现在企业都不开门,肯定是无法开展工作的。想要工作,也是有力没处使。
留守名单上,我看到了我师傅的名字。我师父和我妈差不多大,都是临近退休的人,连我师父都要做志愿者了,可见这一次人手紧缺。
第三部分是各个卡口的志愿者,就是穿红马甲的那种志愿者。
为了遏制疫情,现在各个小区、村落、居民聚居地的路口都被拦死了,只留一两个可供居民出入的出入口。每个居民进出,都要留下身份证号、名字、电话、住址,还要测量一下体温。如果温度超过37.3,就要通知其他人过来。
居民进出都这么麻烦,快递员、外卖小哥就别提了。他们都进不来的。
私家车想进来的话,也是一样的流程,先测量温度再说。如果是外地牌照,那只能抱歉打道回府了。现在特殊事情,只能这么严格了。
我看了一下第三部分的名单,有三个人是经发科的。其中两个,是我们统计科的同事,分别是服务业专业的同事和名录库专业的同事。还有一个本来也是我们统计科的,后来调到大经发科去了。
第四部分,是留观点的人员。
老实说,留观点是什么我并不知道。我也不清楚。
但是,我在下面看到了我的名字和食品监督科郎科长的名字。我在统计科不带领导的小群里问了一下群里的其他同事,其他同事都把这当成了一件大事。
他们和我说,留观点就是疑似病例的留观点,有点危险的。
他们这么说,我一下子就怂了。我生于1994年,还有大把的青春啊。我可不想去危险的地方,我承认,我这样很没有魅力,但作为纪实文学我必须要说清楚,我的确怂了,而且很怂。
“小常,你的宇航服呢?”
“晚点上班了你和我们也隔离起来吧。”
同事们在群里说道。
宇航服这是一个梗,春节期间不准出门的时候,我在群里说了一句:“别出门,要出门就穿宇航服吧,密不透风的。”然后就被他们当成了梗。
我把手机锁屏了。一想到留观点是这么危险的地方,我连晚饭都吃不下去了。
晚饭的时候,我和爸妈说了这件事情。我爸妈也是忧心忡忡。让爸妈这样担心,我的心里很是不安,这一刻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不孝子。
同事们的回答虽然恐怖,但是不清晰。理智告诉我这不一定是和他们说的一样,但是,感性却不争气地让我害怕了。
我问了一下和我一起的郎科长,问问他留观点是干嘛的。
郎科长说:“比较轻松,接接电话,做做记录的。”
听到这话,我才稍微有点放松。
然后,郎科长又说:“我们都小心一点吧。”
刚刚放松下来的我,心又提了上去。后来,我联系了负责人,负责人说不清楚。她把我们拉起一个群,说一会儿让副主任和我们说。
到了九点半,副主任发了几段语音。
语音最短的三十多秒,最长的一分多钟。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十分钟的话。
话的大概意思是,我们区作为主城区,流动人口最多,任务最重。所以为湖北回来、没地方住的务工人员准备了四个留观点,让他们先在留观点住个14天,没啥问题再出门。
其中一个留观点,就在我们街道。所以我们街道会有留观点的志愿者。不过,这个留观点目前、2月2日为止还没有启用。
大概过了一分多钟,副主任发了一张纸质稿的照片。这个纸质稿是留观点的排班表。排班表分为五组,每一组四个人,其中两个人是上午的8点到20点值班,两个人是晚上的20点到次日的8点值班。
郎科长是第一组的晚上,我是第三组的晚上。白天的志愿者无一例外都是女同志,晚上的大多数都是男同志
副主任在群里继续说:“留观点在xx大楼的10楼,你们值班在6楼。和医生以及留观者并不在一层楼上,而且上下的电梯也是不一样的。大家并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副主任这么说明显是为了让大家放心。看来不只是我怕,一定有比我更怕的人向副主任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每天看着微博上,无数的在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奋勇向前。我真是自惭形秽,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的品德太过低劣。医务工作者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家人,有家庭的,面临的情况比我们要严重的多。
他们可以牺牲自己,我们却做不到。我的心里,自卑感如泉水一般涌了出来,盖过了由于副主任的话而渐渐淡去的恐惧。
接下来,副主任又详细说了一下值班的规则。首先,因为分为了五组,留观点每一次只要一组人。所以每一组负责留观点一周。明天2月3日是第一个礼拜,所以第一组第一周值班。以此类推,第二组第二周值班。我在第三组,就是第三周值班。
每一周值班7天,值班之后可以有两天时间休息在家调整作息。
那么,每一周只要一组人。第一周,第一组人值班的时候,其他人是不是可以一直休息呢?
做梦吧,怎么可能。
一组人在值班,另外四组去支援其他的村社区。我们第三组和第二组去支援001社区,第四组第五组去支援200村委。
也就是说,第一周和第二周,我其实在001社区做志愿者。第三周去留观点晚上值班,第四周第五周我还是去001社区做志愿者。
因为不知道疫情要持续多久,所以暂时定了五个礼拜。如果情况严重,超出五个礼拜的话,就按照这样来循环。
等群里全部说清楚了,时间已经来到了23点。
001社区的同事们把我们这些留观点过来支援的第二组和第三组拉了一个群,明天8点30到001社区,接受统一安排调度。
我把这些情况和我爸妈说了以后。我妈问了我一个人问题:“你们统计科去除领导有8个人的,怎么只有四个?”
我无奈地摇摇头,是这样的。
我们办公室一共8个人,接受这一次志愿者的有四个人。还有四个人,四个人中,其中一个住在街道辖区内,直接被所属村社区调过去做志愿者了。
两个育有小孩,怕她们回去传染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损害,便不让他们值班了。
剩下的一个阑尾发炎,已经拖了好久。春节期间她害怕出门去医院会被感染到,就一直拖着。结果现在拖出事情来了。
我妈听了以后,表情并不好看:“让你去留观点,就因为你是男的。”
我不再作声。回到自己的房间,稍微玩了一会儿手机,凌晨两点半就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