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多元内涵:上海探索与实践
- 郑崇选等
- 1514字
- 2021-03-26 10:46:23
第四节 从“国际文化大都市”向“全球文明城市”迈进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对上海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全新要求,为上海积极融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创新驱动,同时,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重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此作出重要部署,举全市之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前瞻布局和应用示范、加快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软环境等举措,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目标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上海城市定位于2014年再次发生新变化。
2014年6月,上海组织专门研讨会,聚焦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讨论“迈向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新一轮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城市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在2020年基本建成“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2040年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已经历多年实践,为全球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愿景目标实现的精神文化支撑。
在“创新转型”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建设全球文明城市,既是新形势下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未来发展目标内涵的进一步丰富,也是对支撑“五个中心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新调整和理性选择。未来30年,上海会继续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经济和科技创新中心为特色的全球城市建设,人口结构将在高度开放的环境中进一步多元化,来自内地或国外的新上海人将在人口结构中占大多数。而城市转型将使就业和收入出现明显分化,城市人口的阶层意识因此而进一步显性化。通过全球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积极因素,更好借鉴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发展经验,以文化涵养、教育、凝聚市民的城市精神,可以使不同阶层的市民在城市文化中获得和体验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为持续推动中华文化融合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由此可见,作为社会主义中国融入全球体系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自2011年,上海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其后,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定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目标,上海市通过文化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创造丰富多彩、多元宽松、多样融合、兼收并蓄的良好文化环境,让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成为文化创造的动力和源泉。瞄准建设吸引世界先进文化思潮和领军人物到上海进行文化活动的机制和平台,提高上海的文化创造力和领导力,占领世界文化高地,引领文化思潮,输出上海城市精神和文化价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以文化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业为主体的三大核心产业,力争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文化事业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有利于文化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制度环境。
通过“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全面建设与发展,上海文化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市场基础配置功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营造了政府支持的体制环境、活跃有序的社会环境、高端开放的国际化环境,灵活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上海作为社会主义中国融入全球体系的重要实践主体和主要参与者,为全球城市文化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持续推动中华文化融合发展和走出国门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