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68—1976

前言
迎向无国界的地球村

本书第四册分为两章。除了两位例外,各以笔者出生年(1978年)为界:在第一章的钢琴家,年龄大笔者两岁至十岁;在第二章的,则与笔者同年或小笔者一岁至十二岁。

如此不成归类的任性区分,其实反映几项事实。主观而言,钢琴家的成长与教育背景,自然和其艺术与人生息息相关。至少俄国钢琴教育,多数仍维持具有明显传统特色的技巧训练。然而无论就风格或曲目,收录于本册的钢琴家,整体而言较前辈展现出更大的融合性,学派与地域对其演奏风格的影响也愈来愈淡,以此分类意义不如过去显著。比方说塔霍是法国指标性钢琴家,也毕业于巴黎高等音乐学院,但他现在的技巧概念,却得益于俄国大师索科洛夫;贝瑞佐夫斯基,绝对是当今俄国钢琴学派的顶尖代表,却相当欣赏传统法式“似珍珠的”演奏。当然他心中的声响并非昔日法式,但追求轻盈、优雅、美丽、精致,仍是其美学目标。安德谢夫斯基的曲目虽可溯及他波兰与匈牙利的家庭背景,但其演奏主力仍是德奥作品。安兹涅斯,本书唯一的挪威受访者,曲目当然包括格里格与西贝柳斯等北欧作曲家,但接受捷克钢琴家指导的他,也甚早就研究了雅纳切克。至于横山幸雄与列夫席兹,曲目广到惊人,学派背景对他们而言,像是遥远的过去。当然,也有像费尔纳与弗格特这样曲目多以自身文化为主的钢琴家,但他们的诠释角度也更面向世界,和过去传统相当不同。至于英国钢琴家路易斯的习乐与习琴历程,陈毓襄与刘孟捷的技巧发展,更几无前例可循。他们每位都有精彩故事,值得读者与听众细心品味。

在本章访问中,最特别的或许是梅尼可夫。虽然也论及其他,整篇核心实为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这是他极受好评也极富心得的曲目,或许也是本书受访者中,对此曲有最突出见解的名家。这并非我陌生的作品,但为了访问,我仍准备了两个月以上。十分感谢他的热情分享,也希望这篇访问能帮助大家更理解这部谜样的精彩创作。

至于最“为读者量身定制”的访问,要属布雷利与基辛。我和布雷利相识超过十年,却选在截稿前才正式访问他。以长期积累的友谊与默契为底,访谈自可充分涵盖我们希望讨论的议题与传达的想法。同样认识超过十年,此次收录的基辛访问,是我们以他在本书旧版访问的英文稿为基础,来回通信增加内容。某程度而言,这其实是我们的共同作品,格外感谢基辛对访问的重视。

至于为何要以1978年为分界,还请让我留到第二章的前言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