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听觉、嗅觉与味觉

宇宙间充满了神奇的事物,耐心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伊登·菲尔波茨


水不仅能影响鱼的动态视觉,还会影响其听觉、嗅觉和味觉。水是声波的绝佳导体,声波在水中的长度是在空气中的五倍,这也意味着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空气中的五倍。自从有了骨骼和鱼鳍,鱼类就利用声音的这一特点进行定位与交流。水也是水溶性化学物质的绝佳介质,便于鱼类感知味道和气味。虽然这些物质在水中混为一体,鱼类身上仍然有独立的嗅觉和味觉器官。

就像鱼类拥有色觉一样,它们也进化出了听觉。虽然人们普遍认为鱼类不能发声,但其实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它们有着更多的发声方法。这些方法与脊椎动物利用空气振动薄膜发声不同。鱼类能够快速收缩肌肉,振动鱼鳔,以此达到扩音的效果。除此之外,鱼的发声途径还包括:摩擦颌部的牙齿,摩擦排列在喉咙里的咽喉齿,摩擦骨骼,摩擦鳃盖,甚至正如我们能看到的——从肛门中排出泡泡。一些陆生脊椎动物在制造非发声部位的声音方面很有创意,比如啄木鸟敲击木头的声音、大猩猩拍击胸脯的声音等,但是这些鱼的陆生亲戚只有两种发声器官——鸟类的鸣管以及其他动物的喉咙。

配备着如此齐全的发声设备,鱼类完全有可能创作出名副其实的交响乐,尤其擅长打击乐。它们能发出低哼声、口哨声、砰砰声、摩擦声、嘎吱声、呼噜声、爆裂声、呱呱声、心跳声、鼓声、敲击声、咕噜声、哈气声、滴答声、悲叹声、喳喳声、嗡嗡声、咆哮声以及啪啦声。这些声音如此引人注意,以至于人们根据声音给一些鱼起了名字,比如石鲈(grunt)、石首鱼(drum)、管口鱼(trumpeter)、鲂(sea robin)以及断斑石鲈(grunter)这几种鱼的英文名原意为咕哝声、鼓声、小号手、海里的知更鸟以及猪哼声。。我们进化出的耳朵,是为了感知空气中而非水中的震动,因此,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听不到鱼类发出的大部分声音。直到20世纪,随着水下声音探测技术的发展,我们才逐渐认识了那些可以发声的鱼类。

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科学家一直认为鱼是听不到声音的。会出现这种偏见,可能是因为鱼类没有露在外面的听觉器官。当人类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观察世界时,会认为没有听觉器官就意味着没有听觉能力。现在我们明白了,正因为水的不可压缩性,鱼并不需要耳朵。而这一特性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水是声音的绝佳导体。直到我们探查了鱼的内部构造后才发现,为了发出声音、感知声音,鱼类已经进行了自我优化。

因发现蜜蜂的舞蹈语言而闻名于世的奥地利生物学家卡尔·冯·弗里施(1886—1982),也曾研究过鱼类的行为与感知。1973年,冯·弗里施因对动物行为学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奖,而早在此几十年前,他就首次证明了鱼类有听觉。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在实验室里用一条名为泽韦尔的失明鲇鱼设计了一个简单却独具创新性的研究。他把木棍上系有肉片的一端伸进水中,靠近泽韦尔经常待在里面的黏土“住所”。嗅觉极佳的泽韦尔会很快从里面出来获取食物。这个动作重复了几天后,冯·弗里施开始在投食之前吹口哨。六天之后,他一吹口哨,泽韦尔就会从里面出来,由此证明了鱼能听到他的声音。这个实验以及后续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鱼类的“周围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原注:我最初读到的有关冯·弗里施实验的文献中指出那条鲇鱼本来就是失明的,但后来我了解到冯·弗里施为了做实验,用手术摘除了泽韦尔的双眼。冯·弗里施大概对此非常愧疚,因为他给这条鲇鱼起了名字,还在自传中提到,他的努力是为了“让小小的失明生物能够在水中更加舒适”。

泽韦尔属于一个进化成功的族群,它们被称为“耳鳔系”,约有8000个物种,包括鲤鱼、米诺鱼、脂鲤、电鳗和刀鱼等。它们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听觉器官韦氏小骨(Weberian ossicle),这一名称是以其发现者,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的名字而命名的。韦氏小骨由一系列小骨头组成,位于鱼头骨后面的前四块椎骨两侧。这些骨头与椎骨分离,如链条一般连接着充满气体的鱼鳔和内耳周围充满液体的区域。它能够增强听力,作为声波的导体和扩音器,其工作原理和哺乳动物的听小骨类似。

在某些方面,鱼的听力比人类要好。大部分鱼能听到的声波范围在50〜3000赫兹,居于人类的20〜20000赫兹之间。但在人工和野生环境下的细致研究已经证明了鱼类对蝙蝠听力范围上层的超声波十分敏感,其中美洲西鲱和大鳞油鲱的听力范围都可达到180000赫兹,远高于人类的上限。而这一点,也是它们为了窃听狩猎者海豚发出的超声波而进化出的本领。

在听觉谱系的另一端,鳕鱼、鲈鱼和某些比目鱼等能听到低至1赫兹的次声波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即为次声波。。没有人准确知道为什么这些鱼能听见超低的声音,但或许它们居住的广阔水生环境能给我们一些线索。海洋和大型湖泊内的水并不会随意流动。全球不同气候类型的交互会形成洋流,当地天气变化产生波浪,月球的引力则带来潮汐。流动的水流会冲击悬崖、沙滩、岛屿、岩礁、大陆架及其他水下障碍物。所有这些力量结合在一起会形成环境次声。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生物学家认为鱼在迁移时会借助声音信息辨别方向,就像鸟儿借助天空中的线索飞翔一样。生活在海洋上层(开阔大洋)的鱼能够觉察到因遥远陆地构造和水深不同而导致的洋面波浪变化。部分头足类动物(章鱼、鱿鱼等)和甲壳动物也对次声十分敏感——这进一步证明了它的实用性。

鱼类敏感的听觉系统意味着它们在面对人类制造的水下噪声时格外脆弱。例如,当鱼听到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气枪所发出的高强度、低频率的声音时,其内耳处排列着的细小的毛细胞会遭到严重破坏。挪威沿海地区勘探中使用的气枪会带来地震般的威力,其产生的强烈噪声直接导致了附近大西洋鳕和黑线鳕的种类减少、捕获量下降。

有些鱼还能探测到声音的快速脉冲,我们听起来持续的口哨声,在它们听来则是多个单独的声音。它们还很擅长辨别声音来源,能够准确判断出声音来自前方还是后方、上方还是下方——而这样的感知任务,人类大脑并不擅长。

99%经由空气传播的声音都会被水面屏蔽,因此,即使是聚集在岸边的鱼,也不太可能听到一群人在海滩上的谈话。然而,借助空气传播的声音一旦经过了固体,比如船桨碰到船边而发出的声音,则很容易被鱼感知到。这也是船上的垂钓者会一直保持安静,以及有经验的渔夫会在换新地点之前远离海岸的原因——他们知道鱼能探测到经由地面而来的震动。

如果我们认真聆听,也能听到鱼的声音。位于加纳大西洋一侧沿岸的渔夫用一种特制的船桨作为音叉。将耳朵紧贴在船桨边,经验丰富的渔夫就能听到附近鱼儿的咕噜声和呜呜声,旋转船桨的平面则能知道鱼的大概位置。在某种程度上,鱼儿灵敏的听觉对垂钓者也很有利,因为很多鱼意识不到自己听到的在前面的虫子,很不幸就是钓钩上的诱饵。

然而,鱼的听力可以很好地帮助它们迁移、躲避捕猎者,而且大部分声音都有社交作用。以锯脂鲤锯指鲤亚科下的一些成员被称为“食人鱼”。为例: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生物学家埃里克·帕尔芒捷和葡萄牙阿尔加维大学的桑迪·米约在养着纳氏臀点脂鲤的水箱内放置了水听器,他们记录到了一系列声音,其中三种很常见。第一种是向其他鱼发出挑战时的重复的呼噜声或吠声。第二种是群体中体形最大的鱼在攻击或打斗时发出的低沉的砰砰声。这两种声音是由鱼鳔周围的肌肉快速抽动而形成的,其频率可达每秒100〜200次。第三种声音是锯脂鲤磨牙或在追逐另一条鱼时牙齿迅速咬合发出的声音。这些描述听起来十分凶残,符合锯脂鲤肆意捕食、好战爱斗的性格特征。但实际上,大部分锯脂鲤都是食腐动物,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很小。

鱼会借助声音实现交流,那么,它们能否通过声音与人类沟通呢?据我所知目前没有相关的科学研究,但曾有过很多说法。来自华盛顿的计算机科学家卡伦·章在75升的水缸中养着四条被救回来的金鱼,据她说,这些金鱼会在进食的时间和自己沟通。如果到了喂食的时间,卡伦和丈夫却无动于衷时,他们的金鱼就会游到水面上,用嘴发出啪啪的响声。鱼儿们还会摔打自己的身体,用尾巴拍击水缸,明显想要引起主人的关注。它们制造的声音在房间的另一端都能听到。有人靠近鱼缸时,它们就会安静下来。“似乎它们能感觉到,”卡伦说,“一旦我们走近鱼缸,它们就会立刻停止那些动作,游到玻璃边。我家的金鱼不会像医生候诊室里的鱼那样对人熟视无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临床协议管理员萨拉·肯德里克,也在自己饲养了三年的20厘米长的黑边角鳞鲀身上发现了类似的行为。这条名为弗彻巴的鱼会在固定的喂食时间,衔着卵石敲击鱼缸的墙壁。这已经不单单涉及种间交流,还涉及对工具的使用了(我们之后也将介绍鱼类对工具的使用)。


鱼的D大调协奏曲

鱼类拥有敏锐听觉的另一个证明是它们可以辨别声音的音调,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辨别音乐。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艾娃·蔡斯就致力于研究鱼类能否区分如音乐一样复杂的声音。她用从宠物商店里买回来的三条锦鲤进行实验,并分别将其命名为贝蒂、奥罗和佩皮。蔡斯在鱼缸里配备了复杂的设备,包括侧边能够扩音的音箱,安置在底部、能够让鱼碰到的感应按钮,一个表示鱼类的反应已经被接收的指示灯,还有一个放置在水面附近的投食器——当鱼做出了正确的反应并游到水面上时,可以从投食器中得到食物奖赏。之后蔡斯开始对鱼进行训练,当鱼听到特定流派的音乐并做出回应时,会得到小食团的奖赏,而当它们在播放其他流派的音乐时做出回应,则得不到奖赏。蔡斯发现锦鲤不仅能区分蓝调音乐(约翰·李·胡克的吉他和人声)和古典音乐(巴赫双簧管协奏曲),还能总结两者的差异,播放它们没有听过的艺术家和作曲家的作品时,它们能够进行分辨。比如,一旦锦鲤熟悉了穆迪·沃特斯的蓝调音乐后,就能识别出与之相似的蓝调艺术家可可·泰勒,古典音乐的贝多芬和舒伯特也是如此。在这三条鱼中,奥罗的听力特别好,它能够辨认出音色相同,只有音符的音高和音长不同的音乐。原注:蔡斯在2001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及,其他一些脊椎动物也具备辨认音乐的能力,比如鸽子、禾雀以及一小部分老鼠。蔡斯总结道:“锦鲤似乎能够辨别出和弦和旋律类型,甚至能根据艺术风格对音乐进行分类。”

尽管锦鲤和金鱼身怀鉴赏音乐的能力,科学家并不认为它们能够利用声音交流(卡伦·章的观察或许可以驳斥这一结论)。因此,人们仍然会疑惑,既然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有很大帮助,为什么一条沉默的鱼会拥有辨别声音的技能呢?

能够发现不同音乐中细微(以及不那么细微)的差别是一回事,但真正让我感到好奇的是,这对鱼的心理会有哪些影响呢?鱼是真的会欣赏音乐,还是只是条件反射呢?

雅典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决定就此展开研究。他们将240条鲤鱼分别养在12个长方形水缸里,并随机分成3组:一组是没有音乐的对照组;一组播放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中的浪漫曲(行板);另一组播放出现在1952年法国电影《禁忌的游戏》中,并一直沿用该名字的19世纪佚名浪漫曲《爱的罗曼史》。这两段音乐分别为6分43秒和2分50秒,两组鱼要在106天的时间里每天听4个小时。这一活动仅在工作日进行,就像普通的上班族一样,鱼儿们周末也会放假(大概也是因为科学家们周末放假)。

两组受到音乐熏陶的鱼的生长速度要快于对照组的鱼。音乐组的鱼的摄食转化率(单位食物的生长速度)、成长速度以及体重的增加速度都要比没有听音乐的鱼高,肠道功能似乎也更好。而当这些鱼听到的是噪声或人声时,则不会出现上述变化。

动物研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研究对象无法用人类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感受。在数据的帮助下,我们只能猜测鲤鱼对音乐的反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怀疑论者也可能会提出,鱼的刺激式生长,不是因为喜欢音乐,而是试图摆脱持续不断的小提琴和双簧管演奏。对此,我也不得不说,虽然我很喜欢古典音乐,但反复听同一首曲子确实是一种折磨。

那么,是不是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鱼的生长并非出自主观意识,而是对物理刺激的机械反应呢?上述的希腊科学家曾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金头鲷对实验中唯一使用的莫扎特音乐有积极的反应,比如食欲增加,消化能力增强,但这种鱼的听力其实非常有限,而且听到的声音都很模糊。不仅如此,我们也要提防神人同形同性论,这种认为人类喜欢的音乐,鱼也一定会欣赏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偏见。或许,对鱼类来说,任何声音都好过没有声音。从这一点来看,无声音组应该换成非音乐类声音组。

早在一个世纪前,人们就发现病人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时会更加放松,疼痛感也没那么强烈。2015年,一项针对7000多位病人的70个临床实验表明,在手术前、手术后甚至手术进行过程中,音乐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它能够缓解病人的焦虑,降低其对止痛药的需求。在我看来,音乐——或者更宽泛地说是一系列有系统、有音调的声音——可以深入我们的体内,带来疗愈效果。因此,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或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当我询问前面提及的希腊研究团队的参与者、生物学家纳弗斯卡·卡拉卡楚里时,她并不认为鲤鱼一定能够欣赏音乐:“我并不确定音乐能够给鱼带来实质性的积极影响。水下没有音乐。但确实有很多源于自然界的,且与鱼类水下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声音,会对鱼产生影响并带来更好的结果。即便如此,我们检测过的一些鱼,特别是听力极佳的鲤鱼,确实在播放音乐时有良好的表现。”纳弗斯卡认为,如果能让鲤鱼选择它们更愿意待在有音乐的环境中还是无音乐的环境中,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实验方法。

鲱鱼发出的声音并不优美,但其独特的发声方式却足以赢得鱼界的格莱美奖。这种方法曾在一份论文中被提及,我们姑且将其称为“胀气交流法”。太平洋鲱和大西洋鲱都会在放屁时从肛门处排出气泡,这种因气流而发出的独特爆炸声被研究人员戏称为“快速重复信号(FRTs)”“快速重复信号”的英文首字母缩写“FRTs”与单词“屁(fart)”的发音类似。。一轮“快速重复信号”可持续长达7秒——你可以自己在家试试!这些气体很可能来源于肠道或鱼鳔。目前我们尚不清楚这些声音在鲱鱼社会中起到什么作用,但区域内的鲱鱼密度越高,这些声音也越多,因此不难猜测其中包含社交功能。目前也还没有证据显示鲱鱼会出现听不清的情况。

鲱鱼的“快速重复信号”能很好地将我们的注意力从鱼类的听觉转移到嗅觉。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鱼类的嗅觉和味觉。


良好的嗅觉

死鱼很难闻,而活着的鱼有很好的嗅觉。鱼类会利用化学信号(我们所谓的“气味”)寻找食物、寻找伴侣,也会据此发现危险、找到回家的路。气味在水生环境中很重要,因为在漆黑的水下,视力基本上起不了什么作用。有些鱼甚至只靠气味就能认出同类。例如,刺鱼会通过气味确认伴侣,而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与之气味相似的刺鱼,则会让它承担交配错误的风险。

鱼类的嗅觉器官千差万别,但除了鲨鱼和鳐鱼,30000多种硬骨鱼均有着类似的器官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不同,鱼类的鼻孔并不能同时起到嗅闻和呼吸的作用,只能用来闻气味。鱼的鼻孔都是由组成嗅觉上皮组织的好几层细胞构成,这些细胞能够卷起来节省空间,形成玫瑰花式的样子。有些鱼可以扩张、收缩鼻孔,几千根细小的纤毛依次舒展,不断地将水吸入感觉器官,继而将其排出。上皮细胞发出的信号会传送到大脑前端的嗅球。

嗅觉对于部分鱼类来说极其重要,而这也是鱼类拥有绝佳嗅觉的证据之一。红大麻哈鱼能够在一亿分之一的密度中感受到虾的存在,这相当于人类能在奥林匹克标准大小的泳池中察觉到五茶匙的量。而其他鲑鱼能够感知稀释到八百亿分之一浓度的海豹和海狮的气味,这相当于同一个泳池中2/3滴水的量。鲨鱼的嗅觉比人类厉害10000倍。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鱼类嗅觉冠军是美洲鳗鲡,它们能在标准大小的泳池中探测到约千万分之一滴的来自家乡的水。就像鲑鱼一样,鳗鱼也能跟随由弱到强的气味,长途迁徙回到特定的产卵地。

鱼类最实用的技能之一是能在面临危险,比如面对掠食性鱼类或渔民时,释放出“警告信号”。我们应该再一次感谢卡尔·冯·弗里施,是他发现了鱼类感官世界中的这一现象。在不小心伤害了自己饲养的一条小米诺鱼后,他发现水箱里的其他鱼要么窜来窜去,要么待在原地——而这些都是典型的躲避捕猎者的行为。冯·弗里施和其他人的实验显示,受伤后的米诺鱼(也包括其他鱼)会释放出某种信息素引发同伴的社交回应,而察觉到这种特殊信息素的米诺鱼会变得非常焦躁。这类信息素被冯·弗里施称为“报警物质”即schreckstoff,字面意为“恐怖的东西”。目前暂没有准确的学术译法,姑且译为“报警物质”。

能够释放出报警物质的细胞存在于皮肤中,非常敏感,哪怕鱼被放在湿纸上,这些细胞也会破裂并释放出信息素。这种信息素威力巨大:一条鱼的身体上有千分之一毫克的皮肤损伤,和它一起生活在14升水族箱里的其他鱼就会出现惊吓反应。这就像是将一个棉花糖切成两千万块,并将其中一块(如果你还能看得见的话)放入盛满水的水槽中,之后还得试着去感受棉花糖的甜味。多种硬骨鱼都可以释放出这种物质,由此也能看出,报警物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

作为一种灵活的信号,报警物质的作用类似于火灾报警器,周围的鱼,甚至不同种类的鱼都能从中察觉到危险。以胖头(一种米诺鱼)为例:吞食了胖头或溪刺鱼的白斑狗鱼的粪便中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这两个可怜虫的皮肤都能释放出报警物质,而当胖头闻到这种气味后,就会迅速躲起来或集结成紧密的鱼群。但如果白斑狗鱼只吃了不能释放报警物质的剑尾鱼,胖头就无法意识到危险。这一点也说明,能让胖头做出反应的并不是白斑狗鱼本身的气味,而是它嘴下的猎物所散发出的报警物质。这些米诺鱼或许是因为有了敏锐的嗅觉,才让自己免于成为白斑狗鱼的粪便。

报警物质反应证明了鱼能从水下化学物质中提取出细微的信息。但报警物质并不是鱼类通过气味辨别敌人的唯一途径,它们还可以直接闻出捕食者的气味。幼年短吻柠檬鲨就可以察觉到时不时以自己为食的美洲鳄的气味。而如果你是一条大西洋鲑,辨别气味这件事就取决于你的天敌最近在吃什么。在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让没怎么见过捕食者的幼年大西洋鲑生活在含有天敌欧亚水獭少量粪便的水中。只有闻到吃过鲑鱼的水獭的粪便后,鲑鱼才会表现出恐惧。它们会远离气味来源,静止不动,加速呼吸。而被放置在清水或含有不吃鲑鱼的水獭粪便的水中的鲑鱼,则没有什么反应。科学家据此得出结论,大西洋鲑并不会天生将水獭视为威胁——只有在吞食了它们的同类后,水獭才成为它们的敌人。这一点表明,鱼类探查捕食者的系统非常实用,它们并不需要掌握不同捕食者的气味,只需要探测出谁曾经吃过自己的同类就可以了。

在生存游戏中,能够和躲避捕食者相提并论的,恐怕就是鱼类对性的需求了。正如香气能够激发人类的性欲一样,在鱼的世界中,性信息素也是促使它们性致盎然的关键。一方面,性信息素能够帮助鱼类确定处在发情期的同伴,它们可以感知细微的线索,并充分利用。20世纪50年代的实验显示,如果将处在发情期的雌性褶鳍虾虎鱼水缸中的水倒入雄性的水缸里,这些雄性褶鳍虾虎鱼立马就会开启求偶模式。雌性也是同样敏感积极。生活在墨西哥热带水流中,体长5〜8厘米的雌性伯氏剑尾鱼,能够分辨出雄性同类的营养状况。我们不难猜测它们会更中意哪一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营养状况良好的鱼更占优势,交配的概率更高。但雌性剑尾鱼无法通过气味辨别出同性鱼的营养状况,这也意味着它们不仅参考进食后的排泄物,也能感知到雄鱼的性信息素。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将鱼的感官系统作为单独的部分进行研究,但实际上它们需要联合在一起。雄性向我们证明了感官之间的相互配合。全球顶级的研究专家特德·皮奇表示,雄性的鼻孔与头部大小之比是所有动物中最大的。他的作品《海洋》(Oceanic Anglerfishes)详细记述了有关这种奇异鱼类的信息,并配有丰富的插图。

雄性身上发达的感官并非只有鼻子,它们眼睛的构造也很好,而皮奇认为,嗅觉和视觉两种感官,能够协力帮助雄性在漆黑的深渊中找到心仪的姑娘。雌性能够释放出一种特有的信息素,而雄性凭借良好的嗅觉能够找到同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目前已知有超过162种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栖居地里,你可不想和其他鱼配错了对。当雄性靠近雌性时,它能借助对方发出的光,以及雌性“小灯笼”附近的发光细菌来判断它是不是自己心仪的对象。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在古老的深海中,深海之神说:“要有光!”于是在那之后,的求偶过程中便少了许多猜测。

有关鱼类的嗅觉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很多保守的科学研究认为,鱼类释放化学物质进行沟通这一行为本身是被动进行的,并不受意识控制,因为鱼类并没有外部的嗅觉器官或典型的嗅觉行为。这是一个不太能站得住脚的假设。2011年有关伯氏剑尾鱼的研究就能说明这一点。在它们居住的水流湍急的地方,雄鱼为了确保雌鱼感知到自己的信息素,会采取至少两种措施:一是在雌性在场时,雄鱼会更加频繁地小便;二是在求偶过程中,雄鱼会待在雌鱼的上游方向。

不论是好是坏,这意味着除了能闻到雄性的交配意愿外,雌性伯氏剑尾鱼还能尝到它。那么,鱼还能尝到其他哪些东西呢?


鱼的味觉

鱼类的味觉主要用来辨别食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等其他脊椎动物的主要味觉感受器是味蕾。鱼类也有一系列牙齿,共分8种类型,包括能咬断食物的门齿、尖利的犬齿、能磨碎食物的臼齿、能分割食物的扁平的三角齿,还有能将珊瑚上的海藻刮掉的类似鸟嘴的牙齿。

和人类一样,鱼也有舌头,也有连接着能将味觉信号传递给大脑中特殊神经的味觉感受器。和我们一样,大部分鱼的味蕾都在嘴巴和喉咙里。但由于鱼生活在自己能闻到且尝到的介质中,有一些鱼的味蕾也长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嘴唇和鼻子上。鱼是拥有味蕾数量最多的动物。一条38厘米长的斑点叉尾,全身(包括鱼鳍上)布满约68万个味蕾——其数量相当于人类的100倍。它们与其他生活在阴暗水域中的鱼一样,会用味觉感知周围环境。(我尝试了一下,但还是完全无法想象全身上下都是舌头会是怎样一种感觉,但我很确定自己应该会需要一个“关闭”按钮。)对于生活在巢穴里的鱼来说,拥有味蕾是一种优势,它们能用高度精准的味觉感知系统在黑暗中顺利觅食。很多生活在水底的鱼,比如鲇鱼、鲟鱼和鲤鱼,都长有触须,这种嘴巴周围如胡须一般的感受器,可是它们的嗅觉雷达。

你或许会想问鱼为什么需要味觉——这其实就和人类需要味觉是一个道理。不同种类的鱼会有自己偏爱的食物,甚至每条鱼的喜好也不同。鱼需要一些时间来判断食物是否对自己的胃口。如果你仔细观察水族馆里的鱼,就会发现它们有时会先吃一小口食物,然后吐出来,如此反复几次,才会最终决定是否把它吃进去。总的来说,同一种类的鱼,以及同一种类中不同种群的鱼,对于食物会有不同的喜好。人类也是一样,种族相同并不代表个体的喜好也相同。想想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的小圆白菜,吃辣或不吃辣的选择,以及现代令人眼花缭乱的咖啡类型。针对虹鳟和鲤鱼的研究表明,挑食的鱼还不少呢。

鱼类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味道的反应和我们一样。如果我们不小心吃到坏了的水果或蔬菜,会马上吐出来(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则会尽可能优雅地完成这一动作),而太平洋油鲽表达厌恶食物的方式则是狠狠扭过头,迅速游开,不停地摇头或点头。《水族馆及野外环境中的鱼类行为》(Fish Behavior in the Aquarium and in the Wild)一书的作者斯特凡·雷布斯描述了鱼在吃到有毒且味道极其难闻的蝌蚪期的蟾蜍后的反应:“一条饥不择食的鲈鱼或许会在走投无路时委屈自己去吃蝌蚪期的蟾蜍。但其他误食了蝌蚪期蟾蜍的鱼,则会猛烈摇晃自己的身体,你甚至能看到它们脸上的苦相——菜单上出现蝌蚪对于鱼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生活在密度相对较高的水中会给鱼带来一些限制,但它们也因此获得了陆生动物所不具备的感官知觉。你能想象利用电流脉冲和自己的邻居进行交流吗?在下一章节里,我们将介绍一些主要感官之外的,鱼类拥有但人类并不熟知的感知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