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仲谦雕刻1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2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3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4物辄腾贵。5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6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7虽势劫之、8利啖之,9终不可得。
【注释】
1濮仲谦:濮澄,字仲谦,金陵(今南京)人。为金陵派刻竹开山。刻法用刀很浅,善于选材。相度体形,因材利用,刻划数刀,便成名作。不以工细争胜,绝不草率从事。作者在《琅嬛文集·鸠柴奇觚记序》中对其绝技亦有赞誉。
2粥粥(yù yù):卑谦貌。《礼记·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3价以两计:所值银子以两(而不是分)计。
4款:题名,落款。
5腾贵:价值窜升或翻倍。
6三山街:在今南京中华路与建康路交会处,因临近三山门(水西门)而得名。明代朱元璋在城内设立大小市多处,三山街市居首位。润泽:得益。
7意偶不属:意见偶有不合、不满足。
8势劫之:依仗权势逼迫他。
9利啖之:用厚利贿赂他。啖,给人吃。引申为以利诱人。
【评品】
作者《鸠柴奇觚记序》中称:“余友濮仲谦,雕刻妙天下,其所制剔帚麈柄,箸瓶笔斗,非树根盘结,则竹节支离,略施斧斤,遂成奇器,所享价几与金银争重。”“彼仲谦一假手之劳,其所制器,置之商彝、周鼎、宣铜、汉玉间,而毫无愧色。”可与本文相参。
本文不仅详细描述、盛赞了濮仲谦竹雕之绝技,而且为其人传神写照:“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得其润泽者甚多,而其“赤贫自如”,可见濮仲谦鄙薄名利,安贫乐道;“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而“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可见其不贪利,不惧势,在贵与贫、为与不为的对比中,突出了他不同凡俗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