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各时期对食盐管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各时期对食盐管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食盐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没有替代品,每个人都必须吃盐,因此必须确保食盐及时安全供应。

食盐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酸、甜、苦、辣、咸五味,咸味是最基本的,饭食、汤、菜中没有盐就会淡而无味。更重要的是,食盐可以使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45)是维持人体及其他许多生命体内部机能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和氯两种成分在人体内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氯离子可使人体细胞及其周围的水分保持平衡,促进消化,和钠一起保持血液的酸碱平衡。钠离子调节血液流量和血压的平衡,有助于神经脉冲信号的传递,对肌肉的收缩是必不可少的。(46)

2. 历史经验证明,如果放开食盐私营,则食盐供应容易遭受操纵和垄断。如在传统社会前期,很多时候盐的生产、销售主要为世家大族和豪商巨贾所把持和垄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特别是世家大族,他们是传统社会前期专制政权的统治基础,通常不会愿意让出盐利、支持朝廷的专卖政策。(47)

盐的不可替代性,会使部分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盐价,牟取暴利,会造成很多人买不起盐或买不到盐。例如,日本核泄漏后的我国“抢盐事件”。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日本政府宣布“核能紧急事态”,在这之后的连续几天内,核电站反应堆不断出现爆炸事故,核辐射范围也不断扩大。众多国家陷入核辐射危机的恐慌中,防辐射风潮席卷各国。3月15日,核危机的不断升级已引发全球恐慌,各大媒体都出现了各国的抗辐射报道,如“日本根据福岛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拟向居民发放碘片以防止碘-131的危害”“芬兰的防辐射碘药片脱销”等。我国某主流网络媒体还专门邀请嘉宾对此次灾难进行详细解说,虽表示“我国应该不会受到太大核辐射影响”,也指出“如果实在不放心,可服用一定的稳定性碘来预防”,但并未说明摄入“稳定性碘”具体应该服用哪些药物以及如何科学服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此时一些谣言正通过手机短信传播开来,随后有关“吃加碘盐可防核辐射”、“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碘盐都不能食用”的消息开始在网络上零星出现,浙江省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非正常购买食用碘盐的现象。此时,已经有部分人群开始购买碘片来预防辐射,但由于人们对食盐更为熟悉,出于对核辐射的不了解和恐慌心理,更多的人选择参与到抢购食盐的队伍中。浙江省的宁海、诸暨、萧山、永嘉、三门、临海、庆元、江山等市县开始出现排队抢购食盐现象。这一抢购风潮迅速向浙江省相邻周边地区如安徽、江苏、上海扩散,各大超市、便利店的食盐销售量暴增,一度出现食盐供货紧张,造成抢购食盐的集体恐慌,严重扰乱了民众的正常生活。虽然食盐属于政府定价商品,施行全国统一销售价格,但还是出现了不少商贩私自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3月17日,食盐抢购风潮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河南、广东、北京、福建等地也纷纷受到影响,出现了大规模的抢购行为。食盐供应异常越发明显,许多地区的食盐已经脱销,出现盐荒现象。部分不法商贩趁机提高价格,更加加剧了群体抢购行为,一些公众购买的食盐量甚至足够其一家食用几十年。(48)

如果百姓都没盐吃,就会民不聊生,造成政局动荡。(49)如唐中叶以后盐价高涨,“天宝、至德间,盐每斗十钱”。至第五琦变更盐法,盐价每斗增至110钱,普通民户很难购食,造成食盐供需之间的严重脱节。官盐价越高,则私贩越多,禁私越严,私贩之利越厚,利越厚则制贩私盐的活动越不能禁,并往往朝着对封建统治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唐末农民暴动的领袖黄巢、王仙芝就与私盐有关。

3. 食盐一直是历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其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春秋时期管仲主张“轻重鱼盐之利”,而不对房屋、树木、牲畜、人口等征税,通过“煮沸水以籍天下”,以专卖收入取代了税收收入,这是齐国成为强盛富裕之国,雄踞五霸之首的主要原因之一。(50)吴王濞也以盐铁之利而“薄赋其民”,收买人心。他们已认识到盐是一种很大的财源,“于是盐为官业”。(51)唐代刘晏在开始管理盐铁时,每年盐利收入才40万缗,到唐代宗大历末时增至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利成为唐后期专制统治的重要财政支柱。(52)宋代“官制商销”的钞法通行,盐价增涨,全国盐课总数大致增加二、三倍。元代盐法甚于宋代之法,全国总收入盐利占80%。(53)

可见,在封建社会通过掌握食盐这一重要资源,可以获得既丰富而又稳固的财政收入,也是加强对人民的统治的一种手段,所以历代都十分重视。

4.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从1996年开始的食盐专营是确保加碘,防止碘缺乏病的有效渠道。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54)碘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为身体质量的二百万分之一,尽管含量极低,却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缺碘严重者可导致碘缺乏症,引发智力残疾、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克汀病、生长发育障碍、先天聋哑儿等疾病。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人口素质及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是十分深远的。(55)

20世纪90年代,我国约有7.2亿人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碘缺乏病分布于1807个县,27128个乡。(56)我国政府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签署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行动计划》,承诺到2000年在中国消除碘缺乏病。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确定:国家对消除碘缺乏危害,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碘缺乏危害防治和碘盐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授权的盐业主管机构负责全国碘盐加工、市场供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57)

1996年,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制定《食盐专营办法》。《食盐专营办法》明确了国家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由国务院授权的盐业主管机构负责管理全国食盐专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盐业主管机构,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食盐专营工作。国家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制度。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食盐。国家对食盐的分配调拨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对食盐批发实行批发许可证制度。(58)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这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食用加碘盐的优点:一是安全、有效。我国食用盐含碘的标准《GB 5461—2000》规定每公斤碘盐含碘量为30±15(20~50)毫克,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防治实践证明,碘盐防治碘缺乏病是安全有效的,许多发达国家使用碘盐已经消除了碘缺乏病。二是生活化、长期性。通过吃碘盐,能保证补碘的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三是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59)因此,消除碘缺乏病最简便、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就是食盐加碘,全民食用加碘盐。(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