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食盐经营市场化改革研究
- 王可山 刘永胜 郝玉柱
- 1727字
- 2024-12-21 15:52:54
前 言
盐业系天下。盐是没有替代品的生活必需品,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产品能像食盐一样影响着每个人每天的生活,甚至影响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而,古今中外各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对食盐的生产经营管理。食盐专营制度具有悠久历史,在我国始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盐业经营管理体制总的基调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方式。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发布《食盐专营办法》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食盐专营制度。食盐专营制度无论是对国家、社会、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围绕食盐要不要专营,或者说是食盐经营市场化改革的思考也越来越多。虽然200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拟订了七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但是直到2016年4月22日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16〕25号),才标志着酝酿已久的盐业体制改革终于启动。
本书的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通过全面的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国内外经验借鉴和个案研究,对我国食盐经营市场化改革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求加强和改进我国食盐经营管理效率的策略和措施。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食盐经营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2)食盐专营制度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3)食盐经营体制改革国内外经验借鉴;(4)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食盐经营主体研究;(5)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食盐经营主体运营保障条件研究;(6)食盐产品市场定位研究;(7)食盐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此外,对于盐行业比较关注的一些具体问题,包括政企分开、产销融合、盐事业中心组建、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食盐封闭供应链管理、食盐流通与监管信息平台构建、食盐经营市场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与改革方案、食盐产品定价、食盐产品结构优化、食盐产品品牌提升、盐业企业广告策略和营销渠道拓展等问题,本书分别作了专题研究。
本书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尽管历史上对盐的专营制度不断变化,但都是基于盐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展开的,国家对盐的专营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功用。(2)我国食盐经营管理体制在运营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政企不分、产销分离、无法通过市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规模小、流通效率低、产业不集中等。(3)我国食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兼顾安全、效率和稳定的基本原则,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保证食盐产业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4)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国情,关注食盐是战略性资源产品的特点,采取稳步推进的方式,逐步培育成熟的食盐市场经营主体。要注意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食盐产业安全和食盐供应安全问题。(5)我国食盐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网络处在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下,生产经营网络安全稳定。但是,食盐生产和流通企业呈现“多、小、散、乱”的状态,缺乏创新动力。(6)我国是碘缺乏病高发的国家,全世界40%的碘缺乏人群在中国,消除碘缺乏危害的重任不容忽视,中国的食盐市场化更应该稳妥谨慎、有序渐进地推进,理顺效率和安全、稳定的关系。(7)成熟食盐市场经营主体应是产销一体化经营组织,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生产服务效率为目标,通过改革不断完善食盐经营主体有效运营的保障条件。(8)人口总量的变化对食盐市场容量变化起关键作用,未来15年我国食盐消费总增长量不大。(9)消费者关注食盐产品品牌和安全标识,价格并不为消费者完全看重。目前在品牌选择上最多的是“中盐”,但未来选择其他品牌的比例会有明显增加。质量安全承诺、品质体验、朋友推荐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较大,应关注这些影响因素。(10)消费者认为不同品种的食盐有区别,对食盐产品有多样化需求。消费者对海盐的认知度最高,其次是湖盐、井矿盐。消费者在食盐消费中非常关注产品品质、健康和标准等因素。(11)企业开发高端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但必须考虑地区的差异以及食盐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12)制盐企业允许跨区域经营,食盐产品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采取低价虽有助于打开销路,但不会长久。产销一体化或产销联盟是未来的策略选择。
北京物资学院中国盐业研究中心 王可山 郝玉柱 刘永胜
2017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