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

一、区位与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是指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位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各区位对经济活动在市场、成本、资源、技术等方面的约束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利益,因而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更多地强调经济利益差别。

(一)经济区位

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即经济活动的地区或地点)。工业生产所占场所即为工业区位;而居住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则为居住区位;各城市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则称为城市区位。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的效果有深刻影响,因而经济区位有优劣之分。

(二)区位单位

区位单位是指布局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根据研究的层次不同,区位单位的具体内涵也不相同。例如,在研究区域产业布局时,某一工业整体即可视为一个区位单位;而在更微观的研究层次上,区位单位则可能是指一个工厂、学校、百货公司等。可见,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主体因素,是社会经济活动区位布局的物质实体。

(三)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是指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在不同的区位上,人口与资源分布、市场供求状况等不同,从而其区位利益就具有很大差异,区位单位的布局状况也就不同。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1)

1. 地区性投入: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它具体是指存在于某一区位、难以从他处移入的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如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区域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

2. 地区性需求: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这取决于区域人口数量、收入水平等。

3. 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如输入区域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本、技术、劳动力、一般原料供应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区位的经济吸引力。

4. 外部需求:区域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物中得到净收入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优越的区位产品外销费用低,可利用发达的流通渠道输出产品迅速赚取收益,而处于不利区位上的经济产出则受到当地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运输条件等制约,不容易输出到区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区位在大区域中的地位。

区位因素也称为区位因子,可以根据其特点划分为自然因子(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市场因子(市场与企业的相对位置、市场规模、市场结构)、集聚因子(集中或分散)、社会因子(包括政治、国防、文化等)。(2)在不同的区位上,区位因素(区位因子)不同,其区位利益具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也就决定了各个区位的相对优劣。而且在区位决策时,由于考虑的区位因素重点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区位理论学派。

(四)区位决策

区位决策即决策主体(又称区位决策单位)的区位选择过程。

在一定的经济空间中,各区位上的区位因素不同,从而其市场、成本、技术、资源约束不同。为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各决策主体将根据自身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区位,这就是区位决策。当区位决策主体与区位单位一致时,区位单位的区位选择是自主的;否则,是由外部决策所决定的。

二、个体单位的区位决策分析

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各个区位的区位因素具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经济空间是非均匀的,具有区位优劣之分。优势区位将给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而劣等区位的经济利益则相对较小。所以,生产者与居民必须通过区位决策获取区位利益,以扩大其利润或效用。(3)

(一)生产者的区位决策

1. 假设条件

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定的投入可以得到的最大产出是既定的。该经济系统中各个区位上的要素价格(包括工资和地租)和产品价格相同,从而厂商的要素投入成本不因区位改变而不同。

2. 分析与结论

在既定的经济空间中,厂商的区位不同,即使生产投入不变,等量的投入也可能得到不同的最大产出。由于优势区位利益的存在,在同样的技术约束下,优势区位的厂商比劣等区位的厂商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单位产品成本也就相应降低,利润也就随之提高,于是生产者均衡将趋向于更高的规模。当然,区位利益减少时,产出也将减少。当在某一区位上获得的产出甚至小于既定技术条件下应有的产出水平时,厂商必然迁出该区位。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距离聚集中心远近不同,其区位利益不同,则厂商的均衡决策也将随之出现差异。

(二)消费者的区位决策

1. 假设条件

假设居民所面临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是既定的。

2. 分析与结论

由于居民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可能得到的区位利益不同,居民的消费、就业和生活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区位经济利益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居民产生影响:

(1)优势区位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节约能够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它显然节约了居民消费时的搜寻、交通等方面的支出,从而提高了货币的购买能力。同样的货币收入由于区位上的便利显然可以购买更多的消费品。

(2)区位利益作为外部性经济效果能够为居民带来额外的效用满足。例如,城市便利、舒适的生活文化环境,显然作为一种非支付品为居民带来了额外效用;城市消费品的多样性所产生的补偿性效应显然提高了消费效用。

(3)区位利益也可能导致居民货币收入的提高。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显然具有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其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机会更多,从而劳动能力和劳动技术能相对提高,其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越接近就业中心,居民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决策就越正确,从而可以发挥专长,从事尽可能高收入的工作。

综上所述,区位经济利益显然从支出、消费、就业三个方面提高了居民的真实收入水平。

(三)厂商与居民区位选择的一般趋势

由于区位利益的存在,对于生产者而言,同样的投入获得了较大的产出;对于消费者而言,同样的支出获得了较大的效用。反过来讲,区位优势会使生产者节约成本或消费者获得同样效用的支出减少。因此,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优势区位自然成为生产厂商选址的理想所在。而且由于优势区位具有外部性特点,只要存在超额利润,就会有更多的厂商靠近和加入。居民的区位聚集也存在上述倾向,优势区位的经济利益必将吸引更多的居民迁入。于是,在利益最大化原则下,优势区位将吸引众多厂商、居民的集聚,从而带动资本、人口、资源等形成区位聚集。但若存在市场竞争,上述状况就不可能永远维持。因为区位的竞争必然增加具有不可移动性质的土地的稀缺性,从而会提高土地要素的价格;而聚集所伴随的人口、资源、产品流动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超过一定范围后运输费用的增加必然抵消聚集所获取的外部性利益;与此同时,区位利益对生产者、消费者行为的上述影响必然会引起要素配置的空间变动,从而形成新的优势区位。

从整个经济系统来看,居民、厂商的空间集中将呈现出两种倾向: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和聚集数目最大化的倾向。前者是微观经济主体区位选择的根本动机,后者则是前者所导致的市场竞争的结果。

(四)区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与区位决策

1. 居民的差异与区位偏好

居民收入水平不同,其效用函数不同,对一般商品和土地的偏好不同,对中心聚集利益的评价不同,因而对市中心的依赖程度也就不同。在同一区位上,高收入阶层对靠近聚集中心区位所带来的消费性外部经济的评价与低收入阶层相比相对较低,从而高收入阶层对市中心的依赖性相对较弱。另外,高收入阶层对土地空间的需求大于低收入阶层,因而对于递减地租的较远距离区位的偏好相对较强。

2. 厂商的差异与区位偏好

具有不同技术约束的厂商,其投入组合不同,在同一区位上可能获得的区位利益不同,因而其区位偏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厂商对人口聚集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加工型企业则受原料购入和产品运出的影响更为明显;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厂商对距离的依赖性更强;小型厂商更愿意选择聚集中心地区以获取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聚集利益;较大型的加工业厂商则因土地投入比重较大而远离聚集中心。

三、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

公共设施具有非排他性、联合消费的可能性和非竞争性,公共设施根据使用的特点可以分为出行设施(为了获得服务需要移动,图书馆、剧院、公园等)和保险服务设施(具有距离衰减效应的纯公共设施,如消防队、警察、急救中心等)两大类。(4)区域政府提供公共设施的基本目标是福利最大化,因此在出行类公共设施区位选择时,尽可能考虑让居民减少为了获得服务而花费的成本;而在保险类公共设施区位选择时,则要考虑覆盖面更大。

总之,人类的空间行为是有规律的,各种区位类型是在一定的行为驱动下形成的,如产业区位形成的动机一般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住宅区位的形成主要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都市基础设施区位通常追求福利最大化。(5)区位类型与区位选择机制如图2-1所示。(6)

图2-1 区位类型与区位选择机制

事实上,正是多种多样的决策主体,在不同的区位偏好下,相互竞争和协调,共同决定了经济空间各区位单位的空间布局状况。也正因如此,在现实中,不仅有众多的同质主体的区位聚集点,而且也形成了众多的异质主体聚集点,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经济空间系统,也就是某一特定区域空间。另外,区位优势是动态的,优势区位有可能丧失其优势,而劣等区位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优势区位。(7)

四、产业布局指向

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向某一类地域集中的倾向,称为产业布局指向。

(一)产业布局指向的主要类型

1. 燃料、动力指向(也称为能源指向)。如火电站、有色金属冶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部门。另外,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造纸业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能源指向型产业。在这类部门中,能源的耗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高的比重,一般在35%~60%。能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2. 原料地指向。原料地指向部门包括采掘工业、原料运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叶、棉花、毛皮等粗加工业。原料地指向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部门,一般要考虑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采的年限,还要考虑运输的能力等。

3. 市场指向(消费地指向)。此类部门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如重型机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的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糖果、缝纫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布局的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地所能够提供的产业间的协作规模。除此之外,城市中的传统服务业、小型企业等区位单位,其经营状况和生存与否主要取决于城市内的市场需求状况。

4. 劳动力指向。在劳动力指向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如仪器制造、纺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工艺美术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5. 交通运输枢纽指向。对于产品耐运性较强、运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而言,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另外,若生产地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可减少中转费用。

6. 高科技指向。高科技指向部门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7. 环境指向。对一些区位决策单位而言,区位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该区位上各种因素综合状况,即区位环境的好坏。比较典型的如居住区位的选择、某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区位选择,更多地将受到该区位上科学技术、人才供给、创新刺激等方面的综合环境的影响。

(二)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由于企业规模技术特征、企业所有权状况、科学技术发展、市场竞争变化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传统布局主要是对物质产品生产的布局,现代增加了对知识产品生产的布局,布局指向产生新变化:第一,无指向性产业增多,由于要素流动、网络和电子商业的发展,使一些产业的布局指向越来越不明显。第二,聚集型布局指向出现,是指许多具有生产关联和非直接生产关联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以获取更多效益。第三,在传统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区域软环境、智力资源、网络等新区位因素日益重要。

(三)影响区位选择和产业布局的主要机制

影响各类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和产业布局的主要机制有四类:一是利益驱动机制。就是微观经济主体在利润、效用、福利最大化驱动下,做出区位抉择和布局决策。二是市场调控机制。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引导和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和布局决策。三是宏观调控机制。国家或地方政府运用投资、财税等手段,改变区位优势,调整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四是目标驱动机制。通过建立国家、区域或企业发展目标体系,间接引导和改变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