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 王婉
- 2535字
- 2020-06-25 05:58:11
2.2.2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1)企业知识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是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根源及对主流企业理论反叛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不同于早期以资源为基础和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观点,该理论认为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核心因素,利用知识工具阐释并预测企业行为。
企业知识理论从分析知识的性质开始,提出知识具有四大特性:①知识的隐含性(潜移默化性)和外显性。外显知识通过口头或书面沟通即可转移,隐含知识的转移只能通过亲身感受才能实现。②知识的积聚性。知识积聚性是知识转移的结果,同时知识存量进一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③知识的私用性。知识的私用程度决定了知识给其拥有者带来收益的大小。④知识的专业性。人不具备无限理性,只能通过局部专业化达到对某些领域知识的创造与积累。
企业知识理论借助知识工具重新阐释了企业存在与边界等问题,更对传统企业理论没有解释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讨,包括企业异质性的源起、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决策权配置以及所有权分配等问题。主要观点如下: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的存在及企业边界与知识紧密联系,认为企业是生产活动所需的知识的获得、运用和积聚的有效制度,尤其是它通过提供大规模的增量学习过程使得部分生产所需的隐含知识得以积聚。企业边界则由知识及与知识运用有关的生产成本而不是交易成本决定。
此外,企业知识理论特别提出企业异质性来源于企业经营实务中积累的知识差异化。并且与有形资产形成的竞争优势容易消失不同,由于知识资产的不可模仿性或较高的模仿成本,企业之间不同的知识资产形成的竞争优势是企业长期优势的根本来源。企业内协调的重点是实现组织成员的知识一体化,即实现知识在成员之间的转移、交流与共享的一体化,而不仅仅是员工目标的一致性,达到知识一体化才能保证组织生产的有效运转。企业集权与分权的标准是决策制定与决策制定所需知识是否匹配,并将企业的所有权的核心从企业的名义所有者转向企业的知识所有者。
(2)知识管理理论
随着企业知识理论的发展成熟,该理论要求对企业如何持续地获得竞争优势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以便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因此关于企业知识问题的研究重心开始向企业知识管理领域转移。在系统理论形成之前,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潜在经验、知识或技能存在于生产实践中。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强调企业内部员工对规范的遵守关乎企业是否能达到大规模流水化生产的高效模式,从而将知识管理引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到20世纪60年代,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工人”与“知识管理”的概念,强调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作用将逐渐降低,知识的作用更为显著,从此知识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开始蓬勃发展。
有关知识管理的定义很多,可从组织、行为和技术三个不同角度进行阐释。从组织角度来说,知识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对知识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组织新价值。从行为角度来说,知识管理是与知识相关的活动组合,包括知识发现、获取、转移、传播、使用、保护等,同时也包括为组织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从技术角度来说,知识管理是以促进知识转化为目的的信息技术系统。
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有四大学派:①行为学派,该学派以瑞典卡尔·斯威比和日本野中郁次郎为代表,认为在复杂的外部动态环境中,易被识别的显性知识对知识管理的提升作用不大,因此将重点集中在隐性知识的管理上。②技术学派,与行为学派不同,该学派相信借助技术可以实现所有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积累、转化、应用、创新等一系列活动,着重强调了非结构数据对知识管理的重要性。③资产学派,综合运用哲学、经济、会计、审计等人文社会科学从资本角度诠释了知识管理的定义和流程,指出知识具有经济价值并且不能由其他资源替代。④战略学派,将知识作为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资源(包括人财物)充足的情况下,探讨如何将具有催化作用的知识融入其中,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上述四个学派在指导具体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中,并非独立或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各有侧重。
(3)知识创造理论
企业作为知识的集合,其当前的技术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对存量知识的排列组合行为,而企业未来的资源配置行为则由企业当前的知识结构决定,随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重要基础的观点得到肯定,从知识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研究的方向逐渐确立。以野中郁次郎为代表建立的组织知识创造理论认为,知识为合理的真实信念和实际获得的技巧,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能够用通用语言或符号系统地表达并传播的知识,包括数据、公示、文字等形式。隐性知识高度私人化,是难以显性表达的知识形态。存在于这两种知识类型之间的对话,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知识创造理论提出了知识创造螺旋模型即SECI模型,将知识创新过程分解为一个显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并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包括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再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循环。如图2-1所示,知识演化和创新的SECI模型包括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社会化模式(Socialization)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外在化模式(Externalization)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化模式(Combination)指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内隐化模式(Internalization)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
图2-1 SECI模型和“场”示意图
不同模式下的知识转化依托于不同的场所或平台,在知识创造理论中被称为“场”。具体来说就是知识转化发生的背景环境,体现了组织、环境、个人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SECI模型中的每个阶段对应一种类型的背景“场”,整个知识创造模型各阶段通过“场”实现一体化。“创意场”(Originating Ba)对应知识社会化,是组织成员交流和分项技能、经验、认知的环境;“规范化场”(Interacting Ba)对应知识外在化,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知识、技能、经验和认知转化为组织的公共知识和概念的环境;“系统场”(Cyber Ba)对应知识组合化,是组织对显性知识进行分类和系统化管理的环境;“演练场”(Exercising Ba)对应知识内隐化,是通过实践、训练和探索,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完善的环境。
SECI模型中各环节的主体主要包括个人、团队以及组织三层次,各主体通过自我飞跃实现循环上升的螺旋,但该模型存在一些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