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和货币一样,是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制度的产生和深入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使现代商品经济进入到以多种信用参与者、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为纽带而连接在一起的信用经济阶段。
一、信用的含义与特征
(一)信用的含义
信用一词源于拉丁文“Credo”,意思为信任、相信、声誉等。信用在英语中是“Credit”,意思为信任、赊账、信贷等。汉语中的信用的意思为履行承诺而取信于人。日常生活中信用主要是指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的意思。
经济学中,信用是与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信用也包含了相信、信任,表示的是债权人对债务人偿还能力的信任。
信用的产生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特别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和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二)信用的特征
信用作为商品货币经济的范畴,不论其形式如何,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信用关系一旦建立,债务人将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债权人将拥有按期收回本息的权利。利息额的多少与本金额大小及信用期限的长短密切相关。一般来讲,本金越大,信用期限越长,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多。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价值运动的一般形式是通过商品的直接买卖关系来实现的。在传统的商品交换关系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双方是对等的交换。当交易结束后,买卖双方便没有任何的经济关系。在信用活动中,只有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让渡,没有改变所有权。只有当债务方还本付息以后,信用关系才结束。因此,信用是价值的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从本质上说,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行为就是借贷行为。在信用行为中,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因为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而成为债权人,商品或货币的需要者成为债务人。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其产生、发展同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连。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是信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信用的产生
从历史上看,原始社会的末期就产生了信用活动。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这两次社会大分工使得当时人们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于是就产生了剩余产品,从而使得交换日益频繁。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加速了原始社会私有制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也日益发展起来。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商品的买卖关系能够做到赊购赊销,因此形成了商品卖出者的债权和商品买入者的债务,信用也就由此而产生。
(二)信用的发展
自原始社会末期,信用经历了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三种形式。前两种信用均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信用。高利贷信用是原始的、古老的信用形态,借贷资本是现代资本运动形态。社会主义信用是以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全社会信用资金的运动形式。
1.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借贷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态。
原始公社末期已经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的现象,富裕家庭占有大量财富,贫困家庭为了维持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不得不向富裕家庭借债,并被迫接受支付高额利息的要求,这就给高利贷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高利贷最初是部分地以实物形式出现,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才逐渐成为高利贷的主要形式,并出现了专门从事货币贷放的高利贷者。
高利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的发展。这是因为高利贷作为生息资本的特殊形式,是同小生产即自耕农和小手工业者占优势的情况相适应的。小生产者拥有少量的财产作为借款的保证,同时他们的经济基础又十分薄弱,遇到天灾人祸就无法维持生计。小生产者的广泛存在是高利贷信用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旧中国的高利贷十分活跃、名目繁多,华北地区盛行“驴打滚”,江浙一带有“印子钱”。
虽然高利贷阻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再生产难以发展,但是高利贷也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首先,高利贷的高额利息使得无数小生产者被剥削殆尽,只有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其次,高利贷者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资本的积累和转化为生产资本创造了条件。然而高利贷虽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高利贷对它赖以生存的基础——小生产占优势的旧生产方式竭力给予维护。高利贷的这种保守作用必然阻碍高利贷资本向生产资本转化,而且高利贷的高额利息使得资本家无利可图,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新兴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信用组织的出现以及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资本主义信用才代替了高利贷信用。
2.资本主义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主要是指借贷资本的运动。借贷资本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一部分闲置的资本,而同时也会有资本家需要补充货币资本,这样就形成了对借贷资本的需求,闲置资本就变成了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与高利贷都是生息资本,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家,还包括社会各阶层的部分货币收入。借贷资本主要用于生产领域,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高利贷资本主要是奴隶主和封建主用于维持自己的消费。
资本主义信用加速了资本的周转,同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资本主义信用使得社会财富越来越被少数资本资本家掌握,加深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物质条件。
3.社会主义信用
社会主义信用体现着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摒弃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就信用的本质来看,社会主义信用仍然是一种借贷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因此,社会主义信用的运动形式与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信用作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受到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同时又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在当今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信用虽产生于商品经济,但其本身从属于分配范畴,信用造成了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是价值量的再分配。信用能够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效益好、发展快、对国民经济促进作用大的产业中去。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对银行信用的控制调节货币的投放量,实现宏观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