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脱贫攻坚研究:以四川为例
- 郝懦杰
- 4277字
- 2021-03-12 10:11:26
2.2 列宁对消灭贫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列宁对消灭贫困问题的论述延续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维框架,但又与马克思、恩格斯有所不同,这与列宁所处的社会历史大环境密切相关。当时,俄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链条的薄弱环节,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刚刚取得胜利,国际上面对19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国内战争后的苏联各个层面都百废待兴。与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经济社会等发展水平本来就十分落后的俄国,此时的第一要务就是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对于摆脱当时的贫困状态,在十月革命后,已经不再是对现有制度的猛烈抨击,而是要弄清楚俄国原来的不合理制度,着手对未来国家制度的建设。
2.2.1 基本原则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当时国内的情况,已经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有了明显的不同,社会发育程度不同、社会的统治阶级不同、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同、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也不同,并且社会成员的贫困程度和贫困成因也不同。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国内的封建农奴制还没有全部消除,还有一定的反革命势力存在,最重要的是国家的统治阶级是无产阶级。这个显著的特征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在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利益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其核心就是保护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在此时的苏联却是另外的一种情况,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一切利益都是为全部苏联人民的,社会运行的关系已经不是对立的关系,而阶级的对立只存在于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基于这种情况的分析和考量,列宁并没有完全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路径,而是从本国当时的实际出发来制定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使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在短时间内,国民经济得到了有效恢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
第二,过渡原则。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清晰地认识了俄国当时所处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政治情况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情况,即整个偌大的俄国是“富饶而贫瘠”的。所以,他采取了过渡的原则来发展苏维埃成立后的国家经济。只有经济发展好了,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才会不断得到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才能得到体现。因此,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国家、推进本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经济成分和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改良,把提高本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放在重要位置,实施新经济政策,运用一些有利于本国发展的经济手段,开始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都使当时的苏联政权得到巩固,国内的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现象得到质的改善,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
2.2.2 基本内容
第一,发展生产论。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当时,苏联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来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消灭贫困,这关系着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的生死存亡。针对当时的情况,列宁在理论上继承并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但是仅仅停留在愿景蓝图上,并没有现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列宁通过对现存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尝试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雇佣等方式存在的,全部由国家计划来负责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制度。他把苏联当时现存的有限的资源和商品的生产集中起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领域施行国家统购统销等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使生产得到了发展,社会财富得到了增加,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帮助苏联渡过了难关,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困状况有了缓解。
第二,机制建设论。针对当时苏联发展面临的客观形势,列宁认为,要通过机制等制度建设来为消灭国家贫困问题保驾护航。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政策机制的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速度都比较落后的俄国,列宁构建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的政策机制,并没有单独强调哪一个方面,而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估和研究,全方位地展开制度建设。比如,“颁布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工人监督条例》《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等法令”,这些政策制度的实施,保障了无产阶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二是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全体人民的共同的事业。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就不仅仅是作为沧海一粟的共产党的事业,而是全体劳动群众的事业。”来源于无产阶级和贫苦的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天然的革命优势,必将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因此,“只有在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能够表现充分的自觉性、思想性、坚定性和忘我精神的情形下,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有保障”。由此可见,在列宁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苏联的经济社会事业实现了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整个国家的贫困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2.2.3 理论贡献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俄国对马克思主义消灭贫困的理论进行了首次实践。列宁延续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维框架,但又与马克思、恩格斯有所不同,这与列宁所处的社会历史大环境密切相关。当时,俄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链条的薄弱环节,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刚刚取得胜利,国内各个层面都百废待兴,此时的第一要务就是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摆脱当时的贫困状态。在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第一要务已经不是对现有制度的猛烈抨击,而是着手对未来国家制度的建设。
列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视野下,充分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原理,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增加社会财富的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国内贫困的思维路径。十月革命后,俄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消灭贫困,这关系到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的生死存亡。列宁在理论上继承并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在实践中,列宁通过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把俄国当时现存的有限的资源和商品的生产集中起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领域施行国家统购统销等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使生产得到了发展,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社会财富得到了增加,整个社会的贫困状况有了缓解。
列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视野下,充分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原理,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调整社会生产关系,来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俄国贫困的实践方法。针对当时的客观形势,列宁认为,要通过机制等制度建设,来为消灭国家贫困问题保驾护航。一是政策机制建设。列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估和研究,全方位地展开制度建设。例如,“颁布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工人监督条例》《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等法令”,保障了无产阶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二是对原有的经济成分和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改良。列宁在推进本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经济成分和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改良,把提高本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放在重要位置,实施新经济政策,运用一些有利于本国发展的经济手段,开始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都使当时的俄国政权得到巩固,国内的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现象得到质的改善。由此可见,在列宁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国家的经济社会事业实现了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整个国家的贫困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列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视野下,充分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存在贫困的重大现实问题。事物总的发展趋势是向前的,但是道路却是曲折的,没有一帆风顺的。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此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依然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这在列宁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实践上推翻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就消灭了资本主义给工人造成的贫困的有关论述。因为,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无产阶级的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更多的是由战争破坏和历史原因所造成的,而不是新生的社会制度。工业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社会财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列宁没有怀疑过马克思、恩格斯,而是实事求是地看到当时的俄国同其他国家的差距,消灭社会主义的贫困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要彻底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就不仅仅是作为沧海一粟的共产党的事业,而是全体劳动群众的事业。”来自于无产阶级和贫苦的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天然的革命优势,必将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列宁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科学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矛盾运动规律来审视俄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既要尊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注重政策制度等社会建设方面诸多因素的连续性,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
最后,列宁又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视野下,充分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进一步认识到治理社会主义的贫困要以本国国情为依据。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清晰地认识了俄国当时所处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政治情况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情况,整个偌大的俄国“富饶而贫瘠”的现实。事实上,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国内的封建农奴制还没有全部消除,还有一定的反革命势力存在。这个显著的特征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在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利益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其核心就是保护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在此时的俄国却是另外的一种情况,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利益都是为人民的,社会运行的关系已经不是对立的关系,而阶级的对立只存在于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基于这种情况的分析和考量,列宁并没有完全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路径,而是从本国当时的实际出发来制定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例如,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实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平稳过渡,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都是在充分研究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出现后面的政策理论否定前面的政策理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