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

事物是生活的单位与意识的对象,其意义在于使人的记忆、思考与交流变得方便和容易,生活得到连续、有效的发展。

研究发现,西方学生的数学成绩之所以不如亚洲一些国家学生的成绩好,其重要原因在于数字的表达形式太复杂而感受困难,导致学习时负担大。

生活中,我们总会将需要感受的物质和行为抽象出来形成明确的事物意识,以使人的思考与交流变得方便容易,生活的效率得以提高。显然,当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意识不是很准确而简洁时,就会影响思考与交流的效率,而西方的数字意识与表达相对亚洲的数字意识和表达就烦琐,学习也就受到了不利影响。

事物是什么?事物就是人们意识的内容与生活的单位。

事物首先表现为其物质的存在情况,即是什么,如吃的水果、住的房子、自然界的山水、具有生命的人与动物;其次是物质的变化,即会怎样,如出现与消失、增加与减少、静止与移动等;再者是人的反应,如回避与购买、友好与追求等态度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如想像有什么、各种情况的假设等。这些人们都以一种具体的、某种形式的概念出现,即事物。

我们的生活由各种事物组成,而事物的本质是其具有对人产生影响的功能,即意义,没有这种功能与意义,事物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如数字代表量,水果能充饥和提供营养,语言能表达情感与传递信息,工作的收入能给今后的生活带来方便等。显然,事物如果没有这些特定的能对人生活产生影响的意义,人们就不会形成这些事物的意识,生活也就不存在了。

当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特别的、有意义的、反复出现的事情或者思考有了结果时,我们就会形成事物意识,如名称、事件与理论等,其实质是形成一种有效的记忆以方便获得更多感受和选择、思考和交流。

事物的形成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人们在确定生活单位即事物时,是以其生活的需要与方便为依据的。当生活的单位确定得合理、恰当时,人们理解其意义与做出生活安排就容易;反之,生活单位划分得不合理,这些就变得很困难。

如人们常以整数为生活单位,原因就在于这些整数简洁,特别容易感知。相反,非整数就显得烦琐与区分困难了。同样,人们常以特殊与特定的人和事、以特别的物质与物质现象作为生活的事物单位,原因不仅在于其具有特定意义,更在于它们容易被感受、记忆和交流。

同时为了交流的方便,事物又常以可表达、公认的形式出现,如用语言、文字符号、肢体动作与物质形式等来表达。

生活从可感官的物质事物开始,这是由于人类在原始的生活中必须对恶劣的环境做出敏锐反应,且感官意识也容易形成。人们获得感官感受的基础上激发情感与思想,由此形成更多抽象的事物意识。

在这种事物意识的形成中,人的内在需要是根本原因。因为没有这种需要,就不会对外在物质刺激产生反应与兴趣,事物与生活的意识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人的需要没有物质环境,其需要就始终是一种抽象的、无法体验与表述的东西,人的大脑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刺激与发展,因此,物质环境是形成事物的必要条件。

如刚出生的幼儿在饥饿时只能哭泣,因为他没有具体的与饥饿相关的事物概念可表述,当然他不能表述也是其原因。而只有当他吃奶时才会形成一种食物概念,并在饥饿时想起它,所以当大人多次提到“吃奶”并喂他时,他就会形成奶与吃奶的事物意识。

随着生活的发展与效率的提高,事物意识变得丰富、细致与准确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如出现了以数量为单位的个、块、堆等;以物体重量与大小为单位的克、公斤、升与立方等;以时间和距离为单位的小时、天、米与千米等。人的吃、住、行的方式与时间选择由此变得更准确,同时表达事物的形式也在发展,如声音、符号与动作的出现等。

动物都具有对物质刺激产生是什么、会如何与该怎样应对的意识,只不过动物的意识更多的是当时的感官反应,是表面的、简单的、朦胧的与随机的,而人类因效率的要求形成了具有连续性生活意识的抽象事物概念,并表现出因环境与经历不同而意识不同的个性。

事物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可选择性,即事物作为生活的单位,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这也是事物形成及评估其意义的目的。生活的这种选择不仅指可感受的行为,如去还是不去、做还是不做、看还是不看等,也指一种抽象的意识行为,如是思考还是不思考、思考什么与如何思考等。二是可分性。事物意义总是多方面的。如小车,它首先能给人带来交通的方便,其次是美观享受,最后是地位的象征等,其每一种意义可构成一种事物。相反,被分解的每一种事物,即交通的方便、美观与地位象征等又可组合成一种事物,即小车;我们到餐馆吃饭,既是为了增添营养与品尝味道,也是想去欣赏环境、感受服务态度,还有和朋友相聚交流一下感情、思想等,或者后者反过来组合成前者。

事物每一种意义还可继续分解,如小车外观欣赏包括其色彩、形状与构成;美有多方面;食物味道与营养也有多种等,只要你能感觉到并愿意去感受。

同样,事物意义的分解也是由人的需要来进行的,如在我们认识水果时其功能常常理解为水分、味道与各种营养等,而在具体消费水果时,其功能还包括价格、购买与存放等的思考。

从理论上讲,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的可分解性,只要人们有需要,就能分解出单独的意义与行为单位,只是这种分解的代价会越来越大,而其意义可能越来越小,直到没有必要再分解为止。

对事物及意义的分解,最初是比较容易的,随着更多意义被感受,进一步的分解将变得困难,但随着人的能力的发展与经济性要求的提高,这种事物功能的分解还是在不断进行,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人们对生活与世界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如水果最初仅仅用来充饥,随后产生营养与美观的需要,而现在人们已感觉到还有水果的产地文化、生态意义以及所含成分对人体的各种影响等。

事物有大小之分,其本身的内容越丰富,可分解的内容越多,则该事物对人的作用就越大、影响时间就越长,这时我们就称其为生活中的重大事物或重要事物;反之则小,或者不重要。

如结婚与生子、入学和购房等,其事物功能就有更多分解的可能与必要,该事物也能给人更多与更长时间的影响,故该事物就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反之则是小事物、小事情。如简单的一句话、一个手势等,它们对人的影响较小。人们对其更多的思考与选择就没多大必要。

事物分解出来的意义也叫做事物中的事物,即事物的意义也是事物,我们认为事物总是包含有多种、多层次的意义,这也就是事物的可分性。

事物意义的多样性与可分解性决定了事物间具有相似性。事物的相似性是指事物因有很多意义,不同的事物之间就自然存在相同意义的可能,从而也就具有相似性。显然,当两个事物间的意义相同性越多,我们就说两者越相似、其相同性程度就大;反之则相同性与相似性程度就小。

如水果与面包,它们都是可充饥的食物,其在营养、味道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故相同性程度大;而水果与电视机就很不一样,但尽管差异很大,在满足人的娱乐与情感需要方面还是具有相同点,只是程度小而已,且随着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其意义理解的增加,其相似性还在逐步增加。

事物间的相同性意义在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时,经验使思考和选择变得方便,从而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发现变化与不同的机遇,以及应对挑战。

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性,因为只有差异才会给人以刺激并形成特定意识的事物,成为人们生活的单位。

如食物与电视机的存在形式和组成明显不同,于是食物与电视成为人们考虑与选择的内容。

相反,没有差异或者差异不大的生活,是不会成为意识内容与选择对象的。如平淡与重复的吃穿,若没有特别的变化,人们是不会产生感受并形成一种事物意识的,除非有变化或有新的意义出现。如原来是吃不饱、穿不暖,而今天丰衣足食,或吃穿在外观与质量方面又上了一个档次,或者吃的样式与味道有变化,或者今天有了特别的感悟等,人们才会去感受并形成新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事物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人们所感受的事物的总量是一定的,因为无论是人的生理还是人的心理,其活动能力都是有限的。于是当人们感受某种事物时,自然对其他事物的关注机会与能力减少,因而在面对新事物时自然加速了对旧事物关注的减少、意识的减弱。如你下班回家和家人闲聊,并由此发现与家人在一起的意义和乐趣,这时工作的热情与意识就会减少,同时人们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也在变化。这种随环境与情感变化而变化的事物意识便是事物的时间性。

因人的情感与思想在变,某一事物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在变,所以某一事物概念的持续存在只能说是由于仍具有很大的相同性而被我们看成近乎不变,或者内容已发生变化而我们仍习惯用原有的事物概念。

如工作的意义,原来可能是为了收入而付出,而以后可能更多的是指个人对社会的参与、贡献。

不同的人对形成事物的内容与过程的理解是不同的。如小孩由于经历与知识少而感官欲望强烈,于是生活事物更多地表现为感官刺激的结果,并由此决定了他们对不同物质与环境的敏感性;老年人知识与经历丰富,于是生活与乐趣更多建立在回想与经验总结上,因而闲聊与谈论往事成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思想者喜欢抽象而富有逻辑性的生活,于是独处与读书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

事物是人的大脑对物质与生活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反映出人类对环境适应与自身进步的要求。

于是,在人生初期以及社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时,像没有生活经验的婴儿一样,人们所想所做的主要是感官刺激的结果,如吃、穿与简单的娱乐。

而在生活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人的思想感情变得更丰富时,人们便会开始关注一些意义抽象而深刻的事物,如群体生活从简单的生存、互助,发展到相互尊重与平等等内容,因而人类的生活也就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人的感官与思想必然产生对物质的感受需要,并形成对生活的事物意识,且事物意义的不断发展说明人类生活是具有很高效率与连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