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马克思把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与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就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商品的价值由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货币则是商品外在价值的尺度。由于商品价值大小不同,其需要表现的货币量就不同。为了比较不同的货币量,就需要确定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形成了价格。

价值尺度是衡量一种物品是不是货币的最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我们用“元”作为标准。一件商品=1000元人民币。这个等式包含的信息是:人民币是货币,价格标准是“元”。一切商品和劳务都必须经由人民币“元”来表现其价值,而其他财富,如房产、股票、古玩等不是货币,不能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价值尺度能有效提高商品交换效率,进而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制下,交换价格的数目为。随着需要交易的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商品交换价格的数目和次数将变成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当存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时,交换的过程变得轻松而简单,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想象中的货币或观念上的货币,因为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只是给商品标价,而不是实现价值。比如橱窗中待售的某件商品只需一个表明其价格的价格标签即可,并不需要摆一堆真实的货币在旁边表明其价格。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必须以现实货币为基础。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只能有一种,商品的价值才能得到统一的表现。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人们将自己的商品转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换回所需的商品。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表明商品有没有价值以及有多大价值;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则通过货币媒介实现这种价值。

货币出现以前,在物物交易过程中,每种商品的交易个体都需要寻找和自己的需求在时间、空间上完全吻合的交易对象,即满足“需求的双重巧合”才能完成交易,这一过程可能非常漫长。比如一个哲学教授的专长是讲授哲学课程,如果他需要食物时,他需要找到一个既能生产食物又想要学习哲学的农夫。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困难和费时的事情,很有可能这个哲学教授不得不放弃讲授课程而自己去做农夫,甚至他还有可能被饿死。

货币出现以后,在交易过程中货币发挥着交易媒介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商品交易的成本,促进了专业分工,提高了经济效率。所以之前那位哲学教授为例,如果在他的世界中出现了货币,他就可以向任何愿意付费的人讲授哲学课程,然后再用赚到的货币去购买食物。这样,他节约了大量交易时间,可以专心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但也必须指出,这一过程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中买卖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使得商品的交易被分解成买和卖两个过程,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埋下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如果有部分人在卖出商品后不马上去购买其他商品,就会导致另一部分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买卖的脱节孕育了危机的可能性。

三、储藏手段

储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成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持有的职能。

人们在取得收入时,不会将所有收入一次性全部花光,而会根据消费需求分期花费不同数量的货币,使得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在手中。正如弗里德曼所说的,货币是“能够使购买行为从售卖行为中分离出来的购买力的暂栖所”。在人们获得收入与支出之间的这段时间间隔中,货币就是在执行储藏手段职能。

货币并不是唯一的价值储藏手段,任何财富或资产都可以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如债券、珠宝、地产、艺术品等。一般财富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其目的在于保值增值,通过利息、租金、涨价等收益为所有者谋利。相对于其他资产,货币是直接的购买手段,随时可以进入流通。人们之所以喜欢以货币的形式保存价值,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货币是直接的交易媒介。

作为储藏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象中或观念上的货币。贮藏金银是货币贮藏的典型形态,因为金银本身有价值。随着现代货币流通的发展,纸币被普遍当成通货使用,而进入银行存储的货币到底执不执行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书作者认为,虽然纸币不能作为一般财富执行储藏手段职能,但纸币有国家信誉作为保证,具有储蓄手段的职能。纸币作为储蓄手段实质上是人们将价值符号形式的货币代表对社会财富的现期索取权转变为未来财富的索取权。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在延期支付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执行的职能。支付手段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比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租金、工资等。

在经济生活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货币在发挥流通手段职能。但除了这种交易形式外,还存在大量“一手交钱,另一手没拿到货”或“一手交货,另一手得不到钱”的情况,“另一手”得到的只是延期支付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不是在充当交易媒介,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支付手段存在,货币充当了延期支付或未来支付的工具。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的。随着延期支付方式等商业信用的出现,商品让渡与货币支付在时间上分离,使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用来支付工资、租金等。由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存在,当某些商品卖出时,相应的货币并没有真正进入流通,而是在支付日期到来的时候,货币才会从买者手里转到卖者手中。因此,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会影响货币流通。必须指出,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影响货币量的同时,由于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形成一系列支付关系链条,如果其中一个环节的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混乱。

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与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都是处于流通中的现实货币。所谓的“流通中的货币”,实际上就是指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用于支付,经过支付后的货币又有可能被再次用于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往往交替发挥着这两种职能。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当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一国,出现跨国贸易和结算时,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就延伸到了世界范围。

在贵金属货币流通时,足值的金和银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随着金属货币时代的结束,一些币值稳定的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被普遍接受,代替黄金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但黄金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它有时候仍然被当成国与国之间最后的清偿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社会财富的贮藏与转移形式。

货币的五种职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都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3.在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两个职能。一般等价物区别于普通商品的两个基本特点是: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具有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正是因为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因此它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正因为货币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因此它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只有货币的这两个基本职能进一步发展以后,才会依次出现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世界货币职能是以货币的前四个职能在国内的发展为基础的继续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