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
- 娄飞鹏
- 3052字
- 2021-03-12 17:38:21
自序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范式,经济学也不例外。我从大学本科阶段开始学习经济学,至今已有18年了。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老师在给我们讲经济学初级课程时,专门讲到经济学不是教我们如何赚钱的学科,而是让大家变得更加聪明的科学。当初我对此不是很理解,但随着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的广泛传播,以及自己对经济学学习的了解逐步增多,并且开始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之后,我逐渐地将老师的话理解为:经济学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对经济社会中的各种情况给出合理且中肯的解释。经济学能教给我们一套分析和认识经济社会问题的思维模式。所谓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变得聪明的科学,并不是说学习经济学可以提高我们的智商,而是通过学习经济学可以为大家提供一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我们掌握这套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之后,可以迅速地对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形成自己的看法。老师的这个观点,在我自己身上得到了印证。我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在学校连续潜心学习了9年的经济学,18岁到27岁这段人生中最好的年华都在学习经济学,但自己的智商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也没有因此而赚到钱。求学期间如此,毕业之后仍然如此。
要说学习经济学的最大收获,我认为是自己学习并掌握了一些经济学的思维。这些思维让我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有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看待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本质,不至于被假象迷惑。既然如此,经济学思维就值得我们学习。我认为,在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之后,我们更需要训练经济学思维,有意识地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社会中的各种情况,通过持续的训练逐步发现经济学思维的真谛,并将其运用于生活和实践之中。这样做的理论基础在于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通过熟练掌握经济学的思维,对各种问题形成思维模式之后,我们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所遇到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从而不需要在此过程中花费更多的时间、支付过多的成本,也就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或许,这就是学习并掌握经济学思维的最大效用,也是学习经济学的最大收获。
经济学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来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如: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个性为什么值得追求?大众为什么偏爱婚前恋爱?婚姻中各种行为有什么经济学依据?社会中为什么不孝顺子女相对更多?农民为什么“卖落不卖涨”?公交车上、学校自习室中如何选择座位?人多为什么力量不大?商家推出特价菜有什么效果?真的可以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厂商如何决策是否进入某个行业?为什么实现社会公平那么难?等等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分析或解释。
运用经济学理论不仅可以分析人们的日常行为,而且可以结合对日常行为的分析,为优化机制设计、完善制度提供更多的思路,如:有效的管理需要着重做好什么?边际效用递减怎么决定赏罚效果?面对制度激励个人会怎样选择行为?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的同时会不会也造成制度失灵?外部性为什么让制度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什么存在“路”与“路障”?历史悲剧中资源配置方面的原因有哪些?贫富两极分化缘何形成?机会成本怎样主导了贫困恶性循环?成本高低怎么会事关生死存亡?流动人口为什么更容易缺失信用?骗贷案件为什么以大额居多?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有哪些?为什么要对银行业进行监管?银行业的垄断和竞争情况如何?……凡此种种,经济学都可以设计出比较好的机制方案。
当然,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理论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这方面,自1776年经济学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有大智慧、大格局的经济学家通过不断的努力,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让经济学日臻完善。我坚信,经济学理论可以有效解释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但也并非完美无缺的,经济学理论自身也需要结合实践变化进行完善。我在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分析各种问题时,也逐步发现经济学的一些问题。亚当·斯密分工理论有贡献也存在不足,分工的代价引发纵向一体化,竞争性市场也存在串谋,垄断不应被贬低,范围经济似乎可以被视为规模经济的一个特例,效用评价是一致的而商品性质却可以变化,零边际成本和共享经济有边界,国际贸易研究中需要更多地关注信息不对称,产业集聚的驱动因素随着发展阶段而发生变化,主流经济学家忽视了地区分布问题,完整的经济学需要考虑时间、地域和空间三个维度……或许,也正是由于经济学理论还没有臻于至善,才让我们有更多的兴趣去学习、去思考。
就经济学本身而言,它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和发展的,在工业社会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在人类已经逐步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经济学面临的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为用户提供众多免费使用功能,免费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价格为零或者使用产品可以得到奖励导致的价格为负,直接决定了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将在部分领域逐步失灵。而“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又是经济学的核心,在价格机制失灵的情况下,经济学的解释力也会因此而黯然失色。因而,为了更好地解释信息社会的经济社会现象,经济学需要理论创新,甚至是对经济学进行颠覆性的理论创新。具体的创新方向或者适用于信息社会的经济学是什么样子,我才疏学浅,无法全面预测。但我相信,在其中,人性不会因为信息社会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决定了经济学有关人性的讨论仍然会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关于各种经济社会现象,特别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而出现的迥异于工业社会的新情况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这方面或许应该成为信息社会经济学创新的重点。
本书中的观点不仅是对经济学已有原理的继承,也在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各种经济现象时有所创新。比如,农民的“卖落不卖涨”依然是理性行为,外部性决定了事不关己只是妄想,管理工作要管好团队成员的预期,人口增长是形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并更有可能加剧贫富分化,从边际效用递减的角度看罚比赏好,外部性会影响制度实施效果并导致制度失灵,机会成本将会主导贫困恶性循环,分工代价引发纵向一体化,竞争性市场也存在串谋,垄断比竞争具有优越性,范围经济从根本上看也是规模经济,等等。这种创新不仅有微观方面的个体分析,也有宏观方面的总量问题;不仅有着眼于优化实践方案的思考,也有从理论方面完善理论框架的考虑。所有这些不仅观点鲜明,而且对现有的理论分析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出版这本文集的初衷主要是:一是对自己研究兴趣的总结。虽然自己博士毕业后在商业银行从事金融实务工作,但对研究的兴趣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工作至今也结合工作实践发表了百余篇文章。我认为,有机会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与读者分享,借此与读者沟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我的拙见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或者能够对读者有一点启发,那将是我最大的快乐和荣幸。再者也是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对我们的思维有较好的启发意义,学习一点经济学知识,尤其是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可以较好地指导实践,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有条理。本书也想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尝试,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经济学,多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我们生活的幸福水平,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进一步扩大而言,不只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也会对我们产生较大影响,都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和领会。
当然,限于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虽然我已经尽可能让本书完善,但不得不承认,本书的写作仍然可能挂一漏万,在此恳请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