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美日德三国货币国际化与银行“走出去”的经验启示

20世纪初,美国通过美联储一系列积极政策使得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主导货币。1977年起,德国马克与日元作为新兴国际货币走上了历史舞台,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近百年来三国本币国际化的过程,可以发现其与本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即银行“走出去”过程中的风险承担行为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对本章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下文分别进行讨论。

4.2.1 美元国际化与美国银行“走出去”

20世纪20~30年代,美元逐步成为与英镑并驾齐驱的国际货币,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完全取代了英镑,美元国际化经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韩龙,2012韩龙.美元崛起历程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J].国际金融研究,2012(10):37-46.)。20世纪初,美国经济水平和对外贸易总额跃升为全球第一,国内制造业的崛起增加了国内外市场对美元贸易融资的需求。然而,当时的美元缺乏国际吸引力,因此没有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国际上对美元的使用并不频繁。主要原因一是当时美国经济以独立发展为主,对欧洲各国缺乏影响力;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缺乏深度与流动性,没有设立中央银行稳定金融市场;三是法律禁止银行从事海外业务和贸易信贷。

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元国际地位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美国颁布了《1913年联邦储备法》,1914年成立美联储系统,通过积极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推动各国央行选择美元计价的各类商业票据进行投资。20世纪初,为了加快美元国际化进程,美联储培育了国际贸易融资的美元票据市场,同时通过推行低利率政策和对承兑汇票的贴现机制,授权100万美元以上资本的国民银行可以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在不超过自有资金50%前提下自由买卖贸易票据。因此,全世界贸易商都纷纷通过美国银行海外机构来购买美元计价的贸易承兑汇票。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得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自此美国成为当时唯一的国际主导货币。随后,美国抓住美元国际地位迅速上升的机会,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了“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对被两次世界大战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源源不断的美元通过美国银行体系输出境外,美元地位与银行海外业务利润增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不难看出,美国银行在政策扶持下持续向海外市场进军,为美元国际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美元国际化地位的不断提升又使得美国银行业海外业务的开展和利润的获取得到了持续的保障,并对银行自身风险的下降起到了一定作用。

4.2.2 日元国际化与日本银行“走出去”

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扶持下日本经济与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年均经济增速接近10%。70年代后,日本对外贸易出现了巨额“黑字”(即贸易顺差),并持续扩大,急剧增长的“黑字”使日本遭到了巨大的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藏省制订了“黑字环流”计划,通过政府以及国内主要银行机构将国际贸易盈余、外汇储备和国内私人资本以政府援助和优惠商业贷款等渠道流回发展中国家。受援国将贷款用于产品生产,再将产品出口给日本,以出口收益的日元来偿还贷款。此举不仅削减了国际收支顺差,也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对外投资,推动了日元的境外使用,因此日元以较快速度在战后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

日本政府抓住了日元国际化地位迅速上升的机会,于1964年通过逐步放松国内金融领域的限制,在国外发行日元债券,发行以日元计价的中长期对外贷款以及鼓励国际投资者参与日本股票市场等方式,形成了“以金融为主、对外贸易为辅”的日元国际化路线(赵柯,2013赵柯.工业竞争力、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国际化——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成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12):140.)。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先后取消了外汇兑换的管制,并在东京设立离岸市场,取消了外资流入的限制,一系列官方政策促进了日元的国际化(陈卫东、李建,2010陈卫东,李建军.日元国际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J].国际金融研究,2010(6):4.)。随着日元大规模的输出,日本银行纷纷在国内融资,继而在国外放贷,开始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宫崎勇、刘莉,1985宫崎勇,刘莉.日本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 [J].国际经济评论,1985(1):41.)。日本银行业在国内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发展海外业务,推动了1980—1991年间日元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使日元在国际储备、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占比从3.27%飙升至8.02%。

但是,1992年后日元的国际化水平逐年下降,到2007年降至了最低点,仅为3.72%。之后又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日元国际化水平一再下降,可以认为日元国际化遭遇了失败。失败的原因在于:

第一,“黑字环流”计划的持续性效果并不显著。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计划下日本长期资本收支出现了输入大于输出的情况,巨额经常收支“黑字”没有转化为长期资本流向各国。此外,9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后期日元汇率变化过大,受援国还款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逐步放弃了日元贷款援助,日元的海外使用效率迅速降低(刘文杰等,2014刘文杰,刘春波,褚亚莉.发展海外贷款 推动人民币境外使用——日本“黑字环流”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4(9):76-81.)。

第二,1971—1991年日本国内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了4.33%(美国为3.21%),增速较快,而1992年至今,日本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8%(美国为2.56%),因此日本经济的低迷难以保障日元的国际地位,经济停滞加剧了日元国际化的衰退(罗成、顾永昆,2017罗成,顾永昆.日元衰退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J].现代日本经济,2017(1):27-38.)。

第三,鉴于日美同盟的关系,日元国际化道路可谓“成也美国,败也美国”。美元长期以来凭借霸权借助日元来转移本国的货币危机,或强制日元汇率变动以遏制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增长,日元只能被动地接受。

第四,在国内金融危机防御机制尚不健全情况下,日本银行海外扩张速度过快,且在风险防范方面没有给予足够认知,常常承接一些具有高风险性的银行经营项目,最终被动地卷入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可以认为承担了较大的经营风险。随着本国经济衰退,日本银行“走出去”对日元国际化的帮助越发有限,且前者受到了后者的一定拖累,导致其风险承担的主动性在逐步加强。

4.2.3 马克国际化与德国1945—1990年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银行“走出去”

20世纪60~80年代,马克的国际化进展缓慢,范围集中于欧洲区域内部,是“局部的国际化”。二战后的德国不具备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对外交易不能起到推进马克国际化的作用,然而德国强劲的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出口产品的80%以马克计价,因此德国银行“被动”开展了不少海外业务,即因为“走出去”而承担了不少经营风险。

自1980年起,联邦德国开始意识到马克国际化程度提升的重要性,因此适度放松了银行海外机构对证券交易的限制,1986年又扩大了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此后德国银行海外业务才开始了真正意义地对外扩张。仅1983年至1990年的7年时间内,银行业海外资产规模从832亿美元猛增至5535亿美元,1990年德国在国外的银行分支机构达到225家。但是,马克在随后不到20年时间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德国银行错失了对外扩张的最佳时机,而先前已经开展了海外业务的银行又面临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可以看出,就马克国际化过程而言,有关当局并没有刻意开放本国金融市场,也没有出台政策鼓励银行“走出去”或保障银行海外业务的持续开展。马克国际化的过程与银行“走出去”之间关系不大,二者各自独立发展。马克国际化失败的原因在于:

第一,德国政府过于重视维护本国制造业地位,担心本币国际化过快会改变境外投资者对马克的需求,造成马克汇率的剧烈波动。汇率风险会冲击企业对外贸易的开展,而德国政府在马克国际化初期就将汇率稳定置于首要位置,为此不惜执行严格资本管制,暂缓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本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扩张,如1968年德国央行规定,只有境内的银行可以作为主承销人承销马克计价的债券,而银行的海外分支不能成为主承销人(Gorn,2008JASON A GORN. German Banks in the Global Economy:Global Pressures and Public Sector Banking [J].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008,39(2):135-547.)。

第二,德国政府对银行海外业务的长期限制使得本国银行对管制型金融体系存在严重依赖心理,银行没有习得充足的海外经营经验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在银行“走出去”发展的后期,纷纷陷入了海外国家的金融危机泥潭中。

4.2.4 案例分析——德意志银行走出去与风险承担的关系

以德国最大的、也是海外业务开展历史最悠久的德意志银行为例,可以进一步看出本币国际化对本国银行开拓海外市场的影响。上文提到,马克的国际化主要依靠德国强劲制造业带来的国际贸易,德国的国际贸易中以马克计价的比例很高,出口产品中马克计价产品占比约在80%左右,进口产品的马克计价占比也在50%左右;而日本商品的出口与进口更多使用美元计价。三国占比对比可见表4.1。

表4.1 1992—1996年间美日德进出口产品的各种计价货币占比 单位:%

数据来源:GEORGE S TAVLAS. The International Use of the Dollar:An Optimum Currency Area Perspective [J]. The World Economy,1997,20(6):734-735.

2007年以前,德国进出口贸易长年雄踞高位,为本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银行海外业务的主要盈利来源。德意志银行成立于1870年,二战后被拆分为多家地区银行,直至1957年才最终完成整合,正式合并为德意志银行,并开始了国际化业务。即便为了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德国央行一开始并不支持其本币的海外扩张,但德意志银行的“走出去”依然与马克国际化密切相关。大幅扩张的进出口贸易刺激了银行国外业务的扩大,也产生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使得德意志银行在那个时期保持着其在国际市场的优势。

德意志银行的海外扩张途径是:先在国际化大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布点,开设机构以形成网络,再通过收购对方银行(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一步到位,如德意志银行在1989年—1998年10年间先后收购了两家美国重要银行——摩根建富与信孚银行,为其进军美国市场打下了基础。历程大致如表4.2所示。

表4.2 德意志银行国际化进程时间表

到了1988年,马克在国际官方储备货币的份额已经从1973年的2%上升至20%,比例扩大近10倍,而德意志银行的海外营业额占比已接近40%。不得不承认德意志银行的海外扩张有效促进了马克的国际化进程,而被更多国家接受的马克也助力了德意志银行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1984—1988年,德意志银行发行的国际债券中以马克计价的债券占比达到了20%以上,国际债券承销业务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马克国际化地位的提升。德意志银行在1980—1986年销售的马克计价债券数量见图4.1。

图4.1 德意志银行销售马克计价债券数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德意志银行年报(1993—2002年)

此外,德国央行也转变了之前小心谨慎的态度,开始鼓励更多银行走出去,开始大力支持德意志银行完成海外收购活动。1993年至马克退出国际舞台的2002年期间,德意志银行的海外营业收入占比逐步提升到了50%以上,甚至一度在2002年接近65%之高,可见银行走出去也为自身的盈利水平的提升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见表4.3。

表4.3 1993—2004年德意志银行海外营业额占比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德意志银行年报(1993—2002年)

但是,由于在海外扩张时过多持有了美国次级贷款,2007年金融危机下德意志银行陷入了巨额亏损与经营困境中,短期内难见扭亏为盈的征兆。2008—2014年间德意志银行业绩严重下滑,2015年亏损更是高达68亿欧元。为了应对巨额亏损,德意志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万人,同时关闭了丹麦、新西兰等在内的10个海外国家的业务。可以看出,德意志银行陷入经营困境并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风险,与其较为激进的“走出去”战略关系密切。德意志银行在充分享受本币国际化为银行海外业务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忽略了对银行自身风险集聚的防范与预警。

4.2.5 美日德货币国际化与银行国际化关系的区别与启示

(1)主要区别

第一,日元与美元的国际化是一条“金融型为主”的道路,而马克国际化是一条“贸易型为主”的道路。

第二,日元和马克最终都没有像美元那样成为国际主导货币,这与政府限制银行对外扩张有关。20世纪初,美国为了积极推动美元走出国门,通过美联储一手培育了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开展贸易融资的美元票据市场,以“贸易融资+资本输出”的模式使得美元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美国银行业随之大举进军了国际市场。德国政府有意识地限制本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虽然有利于保持制造业的贸易优势,提高工业生产竞争力和巩固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此举阻碍了马克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而日本政府也没有在日本经济疲软下,大力扶持日元计价金融产品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第三,美国政府充分意识到银行海外扩张对于美元国际地位的提升作用,美联储直接以颁布法律的形式解除了对本国银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的禁令,授权美国银行在贸易承兑汇票市场进行交易,此举保障了美元的持续崛起。而日德两国政府并没有如此重视本国银行的海外扩张对本币国际化地位提升的支持作用。

(2)主要启示

从美日德等国的经验以及德意志银行对外扩张的案例来看,货币国际化与银行风险承担倾向的加剧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本币国际化将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频率,为金融机构带来多方面的业务机会,如以本币计量的海外存贷款业务、承销发行以本币计价的国际债券、开展本币的离岸清算、进行本币结算等。

第二,本币国际化有助于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为银行“走出去”提供了更多客户基础。如德意志银行一开始就是为了由德国制造业带动的大量海外企业提供服务而进军了海外,并在尝到甜头后大幅提高了“走出去”的速率,但也正是由于提速过于频繁而最终导致了银行承担更多风险,并逐步走向了经营困境。

第三,当国内施行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导致银行利润下滑时,银行的海外业务往往出现大幅度增长,国内外业务之间体现了较强的互补性。

第四,金融市场的开放容易引致国际金融危机,会影响银行海外机构业务和经营,如德意志银行海外分支机构业绩受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创,至今还在破产边缘苦苦挣扎。

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有能力控制对风险的承担前提下,银行的国际化助推货币国际化。以美国为例,美国银行在海外承销贸易承兑汇票,此举不仅不会令美国银行由于海外扩张而承担额外的风险,还使得美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可以为大型出口商提供以美元计价的贸易融资服务及其他更多的金融服务,美元的国际领导权得以巩固(Broz,1997J. LAWRENCE BROZ. The International Origin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M].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153-154.)。以德国为例,虽然马克最终没有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但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之德意志银行为主的德国银行业纷纷在海外获得高额利润,德国央行转变了之前的金融抑制态度,取消了众多限制金融市场对外发展的规定,增强了以马克计价的金融工具的吸引力,通过加速金融市场建设,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和支持银行业“走出去”等手段使得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比重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