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推拿专家教 捏捏按按百病消(全新彩图版)
- 缘缘
- 1575字
- 2020-06-25 17:24:55
第二部分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详解
1 头面部常用穴位
(1)天门(攒竹)
位置 天门又名攒竹,是两眉头的中心点至前发际处的一条直线,简单地说就是额头的正中线。
操作 按摩时,用两只手的大拇指或食指和中指轻轻地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际线,这就是“开天门”。
一般保健按摩30~50次,治病时需要增加到100~150次。
功效 开天门有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等作用,是小儿推拿外感四大手法之首,用于治疗感冒、头痛、流鼻涕等。日常保健时,“开天门”助睡眠效果非常不错,宝宝吃完奶,把眼睛闭上后,使用这个手法,宝宝会感觉特别舒服。往往用不了多久,宝宝就会安静下来或者睡着了。
(2)坎宫
位置 坎宫是眉头至眉梢并延伸至太阳穴的一条弧线。
操作 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开始,沿着眉头攒竹穴,经眉中鱼腰穴,推向眉梢后太阳穴,分推50~100次,称为推坎宫或分推坎宫。推的时候力道要轻柔,但也需要深透,速度不用很快。
功效 推坎宫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疼等作用。不但对于治疗外感十分有效,而且对于治疗急性结膜炎效果更好。春季是结膜炎发作的高峰期,要是发现孩子眼睛发红、发痒,就可以多给宝宝推推坎宫。如果宝宝内火大、眼屎重,就可以使用这个手法,搭配清肝经、清天河水、推涌泉各300次,就能解决问题。
(3)太阳穴
位置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延长线交叉的凹陷处。
操作 用两个大拇指自前向后直推,叫推太阳。用中指指端揉,叫揉太阳。一般按摩50~100次或者1~2分钟。
功效 按摩太阳穴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疼的作用。此穴阳气盛,是寒邪的克星。揉太阳可以较好地预防和治疗感冒。如果孩子发烧,重揉太阳穴能够发汗解表。
(4)迎香穴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的中点,旁开0.5寸处的鼻唇沟陷中,左右各一穴。
操作 用中指或大拇指指端按揉,称按揉迎香。除按揉法以外,我们常用的手法还有推迎香穴和擦迎香穴。推迎香穴是沿着鼻翼两侧从上往下推50~100次,用于帮助清理宝宝鼻腔异物。
而擦迎香穴是沿鼻翼两侧上下来回快速摩擦50~100次,用于改善宝宝鼻塞。做这两个手法时记得要使用按摩油或者润肤露,否则,几十次擦下来,宝宝的皮肤容易被擦破。
功效 按摩迎香穴有宣肺气、通鼻窍的作用,能治疗鼻塞、流鼻涕、流鼻血等病症。
(5)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高骨位于两侧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的凹陷中。
操作 用两个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称按揉耳后高骨。通常按摩1~2分钟。
功效 按摩耳后高骨具有疏风解表、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烦躁不安等疗效显著,对于治疗鼻炎效果也很好。
(6)风池
位置 风池穴位于后颈中央凹陷旁开2寸处。
操作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螺纹面相对用力拿捏,称为拿揉风池或拿风池。
功效 按摩风池穴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明目的作用,主治头疼、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等病症,还可以治疗落枕、过敏性鼻炎。
如果成人感冒,可以把自己的手伸到脖子后面,拿揉风池穴50次就能立刻缓解感冒、着凉导致的头疼、畏寒等症状。
(7)天柱骨
位置 天柱骨即颈椎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处。
操作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自上而下直推100~500次,称为推天柱骨。
功效 按摩天柱骨有降逆止呕、祛风散寒的作用。为小月龄宝宝推天柱骨可以有效防止其吐奶。
如果用于止呕,从上往下直推更适合。如果是治疗咽喉、扁桃体发炎、咳嗽等病症,用吮痧的方法效果更好。
● 常用手法:黄蜂入洞
位置 黄蜂入洞是小儿推拿中最常用的一种复式操作手法。
操作 按摩时,一只手轻扶宝宝头部,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指端揉动患儿两个鼻孔下缘,腕关节用力,不间断地揉1~5分钟。
功效 黄蜂入洞能发汗解表、宣肺通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急慢性鼻炎等病症。注意:这个手法不适合流黄浓鼻涕的小儿。
如果宝宝冬天感染风寒,一直鼻塞不通,偶尔打喷嚏,可以先给宝宝戴上帽子,再用黄蜂入洞的手法揉3~4分钟,直到把手伸进帽子里感到宝宝的头部已经微微出汗了,之后宝宝感冒鼻塞的症状就会大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