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老师,我想出去玩

老师,我想出去玩

本单元的课文都与校园有关。说起去学校上学,大家有什么感受?有一条顺口溜是这么说的:

上学苦,上学累,上学就想打瞌睡。

上学忙,上学难,上学就想出去玩。

大家之所以觉得上学不好,可能与沉闷无聊的校园生活有关。如果把校园换成另一番景象,上学可能会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神奇学校在哪里?

伦敦就有一个“圣诞学校”,学校主要培养那些想当圣诞老人的学生。这里的学生不仅有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学生平时上课都装扮成圣诞老人的样子,他们的课程也是各式各样的,比如积木课、讲故事课、驾驶雪橇(qiāo)课、喂养驯鹿课等。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说简直是十项全能啊!每年圣诞节来临之际,就是他们的毕业季,他们会在圣诞节那天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无数小朋友带去圣诞节的欢乐。

除了圣诞老人学校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神奇的学校。孟加拉国有“船上学校”。这个国家每年都会遭遇洪水灾害,孩子们因为洪水不能去学校上学,船就成了他们的学校。印度还有一种专门为穷人的孩子开设的“站台学校”,来这里学习的孩子一般都生活困苦,靠乞讨或卖艺为生,没有固定的时间去正规的学校学习。他们聚集在火车站站台读书写字、学习歌舞和戏剧,来去自由。

校园生活真美好

学校各式各样,校园生活更是缤纷多彩。

《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豆豆因为太淘气,被原来的学校开除了。无奈之下,妈妈就将小豆豆送到了一个叫作“巴学园”的地方。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小豆豆就发现巴学园和以往的学校不一样:校园没有门,两棵树就是校门,教室是废弃的电机车。老师每天会在黑板上写下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答案。在这个奇特的巴学园里,就连午餐也非常特别,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是来自陆地上的食物,“海的味道”是来自大海中的食物。这一切都让小豆豆感到惊奇。

小豆豆在校长室见到了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她吧啦吧啦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要是妈妈,早就受不了她了。但是小林校长却没有丝毫厌烦,全程耐心地听小豆豆说话,时不时地还点头微笑着问她:“还有呢?”小豆豆乐坏了,这是她第一次遇到这么愿意听自己说话的老师。小豆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巴学园和小林校长。

在巴学园,每一个孩子都会被尊重、受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比如,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候,有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他们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参加比赛,小林校长就专门为他们设计了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让他们也能参与其中。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并为自己赢得了掌声。

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教导下,小豆豆不再是“怪豆豆”,长大后的她成了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她就是《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

校园生活热闹精彩,充满乐趣。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上学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但是对于中国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校园就像是商店橱窗后面的糖果和玩具,可望而不可即。

校园为梦想插上翅膀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坝镇茨(cí)朗村有一群勤奋的孩子。他们天不亮就要起床,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遇到下雨天,山路泥泞不堪,到达学校的时候,衣服鞋子已经脏得不成样子。他们会带着废旧的牙刷,把鞋刷干净之后再进入教室上课。有时,遇到河水暴涨,他们需要蹚(tāng)过淹到脖子的河水,一不小心就会被河水冲走。在希望小学建成之前,孩子们借用村民家的房子充当教室,没有课桌,他们就用两块砖头、一块木板搭成课桌,从家里自带板凳。27平方米的教室里塞了90多个孩子,不同年级的学生只能挤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因为校舍拥挤,没办法容纳那么多学生,很多孩子只能翻山越岭到外村读书。他们从家里带来的午饭,冬天是冷的,夏天经常是馊的,一碗白米饭就着咸菜都能让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这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们却很快乐,因为上学能让他们学到知识。知识就像是隐形的翅膀,带他们飞出大山。他们做梦都想出去看看大山外面的样子。

大青树下有一所小学,这里的学生来自各个民族,这里的风景有它独特的美。谁说只有人类才有学校?花儿也有学校,不过是在地下,大雨过后,它们便放假了,跑到地面上嬉戏玩耍。在学校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伟人是怎么炼成的?让上学时的孙中山先生告诉你答案。

多才多艺的泰戈尔

本单元课文《花的学校》的作者是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1913年,泰戈尔凭借诗集《吉檀(tán)迦(jiā)利》,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一生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和大量的散文作品,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泰戈尔多才多艺,他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另外,他还是印度国际大学的创立者。

大文豪是如何养成的?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个多子女贵族家庭。他的父母有15个孩子,泰戈尔是第14个,最小的弟弟不幸夭折后,他就成了这个大家庭里最小的孩子。

泰戈尔的父亲热爱印度传统文化,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常在家里举行诗歌朗诵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泰戈尔从小耳濡目染。八岁的时候,他就能够写一些简短的小诗,十三岁以后,泰戈尔发表了《诗人的故事》《野花》等长诗。从二十五岁开始,他陆续发表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50多部诗集,因此他也被称为印度的“诗圣”。泰戈尔最有名的诗集是《吉檀迦利》。“吉檀迦利”的意思是“献给神的歌”。印度是一个信奉宗教和崇尚神灵的国度,在印度,信徒最多的是印度教,除此之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qí)那教、拜火教、犹太教等各种各样的宗教,因此,印度也被称为“宗教博物馆”。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通过对神灵的赞颂,拉近了神灵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1913年,他凭借这本诗集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亚洲人,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神秘的东方。

泰戈尔与《摩诃(hē)摩耶》

除诗歌外,泰戈尔在小说创作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其中,短篇小说《摩诃摩耶》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哀婉悲壮的爱情故事:出身高贵的婆罗门[1]姑娘摩诃摩耶爱上了家世低微的青年罗耆波,但是她的哥哥让年轻美丽的摩诃摩耶嫁给一个垂死的老婆罗门。结婚后,这个婆罗门老头很快就去世了。按照当地的习俗,丈夫去世,妻子需要陪葬。于是摩诃摩耶被架上了火堆,就在她快要被烧死的时候,一场暴雨倾盆而至,将大火浇灭。她虽然死里逃生,但是美丽的容貌却被烧毁了。为了不让人们看到她的脸,她不得不戴上面纱。躲过一劫的摩诃摩耶找到爱人罗耆波,并且和他约定:如果你答应永远不看我的脸,我就跟你远走高飞。罗耆波当即接受了这个约定,但之后却因为好奇和猜忌,在摩诃摩耶睡着的时候,摘下了她的面纱,看到了她被大火烧毁的脸。罗耆波大叫一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摩诃摩耶。在失望和愤怒之下,摩诃摩耶不顾罗耆波的忏悔,毅然走出房门,再也没有回来。泰戈尔通过这部小说,对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偏见和寡(ɡuǎ)妇陪葬的陋习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表达了对深受种姓制度残害的印度人民的深切同情。正因为这样,《摩诃摩耶》这部作品才受到印度人民的喜爱。

被耽误的天才音乐家和灵魂画手

除了文学,泰戈尔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创作了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印度的国歌《人民的意志》、孟加拉国的国歌《金色的孟加拉》也都是泰戈尔创作的。泰戈尔的画作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自然景观,二是人物画(大部分都是女性形象),三是带有象征意义的抽象画。不过他的画作,一般人还真欣赏不来。泰戈尔喜欢把深暗的颜色搭配在一起,绘画线条也十分随意,画出来的画十分抽象,普通人甚至会觉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比他画得好看。但在艺术家眼里,他的画充满奥秘,有着独特的美。

为民族自由而战的斗士

泰戈尔还是一位争取民族独立的斗士。当时的印度被英国统治,英国人用非常低的价格把印度的物产运到英国,还把印度人当作奴隶,强制印度人放弃本民族的语言去学习英语,使得印度的孩子只知道英国的语言和文化,而对本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就连自己的母语都说不好。泰戈尔深受其害,无比心痛,他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机构就像叫花子的篮子,印度人用它来乞讨知识,它损害了民族的尊严,纵容我们用借来的翅膀做无知的炫耀。”为了反抗英国的统治,泰戈尔在孟加拉的阿什拉姆创办了一所学校,它也是著名的印度国际大学的前身。这所大学成为印度人民复兴本民族文化的阵地。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史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星,他的作品就像黑暗中的萤火,指引人们勇敢前行,寻求自由和光明。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他将自己的光和热都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解字

“雀”字的上部是“小”字,下部是“隹”(zhuī)字。“隹”表示鸟类,所以“雀”就指一种体形较小的鸟。楷书中的“雀”字,上部看起来像“多少”的“少”字,其实那个长长的撇画是“隹”字的一笔,大家要注意哦。

有个成语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的是,麻雀虽然体形很小,但是该有的器官它都有。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虽小,但应有的组成部分都很齐全。

成语解读

释  义 连乌鸦和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

课文示例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不懂就要问》

课外示例 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见三人鸦雀无声,各自哭各自的,也由不得伤心起来,也拿手帕子擦泪。

——[清]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

常识积累

多民族国家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提到:“……走来了很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dǎi)族的,有景颇(pō)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都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其余五十五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比较多的有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等。

文中提到的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他们依水而居。傣族人民爱洁净,常沐浴,所以有“水的民族”的美称。傣族最具盛名的节日是“泼水节”。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还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与傣族人民一同欢庆了这个节日。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多居住在半山腰或山间的小平地。景颇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喝自制的烧酒。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七个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德昂族又称为“崩龙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与缅甸(miǎndiàn)的交界地带,德昂族人民喜欢喝浓茶。

扫码听更多有趣内容哟!

注:多才多艺的泰戈尔不到上学的年龄就吵着要去上学,没想到,十四岁时他就又吵着退学了。大家不要误会啊,泰戈尔可不是因为讨厌学习才退学的,而是因为当时印度的学校教学方式呆板、沉闷,再加上苛刻的体罚,让泰戈尔无法忍受。在家人的辅导下,泰戈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泰戈尔能有那么伟大的成就,和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1]印度种姓制度的最高等级,其余三个为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