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四年春正月,帝命太常议崇锡齐王之物[1]。博士庾旉、太叔广、刘暾、缪蔚、郭颐、秦秀、傅珍上表曰:“昔周选建明德以左右王室,周公、康叔、聃季皆入为三公,明股肱之任重,守地之位轻也[2]。汉诸王侯,位在丞相、三公上,其入赞朝政者乃有兼官,其出之国亦不复假台司虚名为隆宠也[3]。今使齐王贤邪,则不宜以母弟之亲尊,居鲁、卫之常职;不贤邪,不宜大启土宇,表建东海也[4]。古礼,三公无职,坐而论道,不闻以方任婴之[5]。惟宣王救急朝夕,然后命召穆公征淮夷,故其诗曰‘徐方不回,王曰旋归’,宰相不得久在外也[6]。今天下已定,六合为家,将数延三事,与论太平之基,而更出之去王城二千里,违旧章矣[7]。”旉,纯之子;暾,毅之子也。旉既具草,先以呈纯,纯不禁。

【注文】

[1]太常:古代官名。秦朝置奉常,汉景帝时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兼选试博士。王莽改太常为秩宗,东汉复称太常。历代沿置,均掌礼仪、祭祀等事,为九卿之一。

[2]博士:古代官名。源于战国,秦朝设置博士,掌通古今。汉时为太常属官,西汉武帝初年置五经博士,以其中威望重者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晋有国子博士。唐代有太学、国子诸博士,都是教授的官职。博士所掌一般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等。  庾旉(fū)(生卒年不详):字允臧,西晋大臣庾纯之子,曾任博士。当时朝议齐王司马攸回归藩国之事,庾旉上疏讽谏称齐王不应归藩,当留朝辅政。晋武帝大怒,将其免官。后复官为散骑侍郎,国子祭酒。  刘暾(生卒年不详):字长升,魏晋名臣刘毅之子。西晋武帝太康初为博士,转侍御史。与冯、刘舆等人有矛盾,几次被免官。“八王之乱”中,刘暾周旋于诸王之间,免遭杀身之祸,累迁司隶校尉,加光禄大夫。西晋怀帝时,王弥攻入洛阳,刘暾投附王弥。后往青州,被石勒军所杀。  秦秀(生卒年不详):西晋官吏。字玄良,新兴云中(今山西原平西南)人。西晋时为博士。太宰何曾死,以其骄奢过度,秦秀议其谥号“缪丑公”;太尉贾充死,以其悖礼溺情,秦秀上奏其谥号“荒公”。虽皆未被采纳,而闻者戒惧。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秦秀与博士刘暾等同议齐王司马攸之事,上表称齐王不宜归藩,因忤旨而除名。寻复起为博士,卒于官。  选建明德:选拔智慧德高之人。  周公(生卒年不详):西周名臣。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名姬旦。曾协助周武王灭商。武王死后,周公受命摄政,辅佐成王,其间制礼作乐,进行制度建设,率兵平定管叔、蔡叔等人的叛乱,并营建东都洛邑。  康叔(生卒年不详):西周时卫国始祖,周武王之弟。因初分封于康(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周公攻灭武庚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周围地区分封给他,国号卫。成王时康叔还出任司寇。  股肱:比喻帝王左右辅佐得力的臣子。

[3]丞相:古代官名。初置于战国时的秦悼王,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为国家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帮助皇帝综理万机。西汉初称“相国”,后复称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时,或称丞相或改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废置不常。  兼官:一官多职,大者为主,其他官职称兼官。或有职能机构而又无合适人选主持,则由他官代理。有些临时性差派,事毕则罢,无需委以专官等情况,皆由他官兼领或兼管的也称兼官。  台司:泛指各台省。

[4]大启土宇:大兴土木。

[5]方任:指独领一方的地方长官,或镇守一方的将军、总督等。

[6]宣王:即周宣王(?—前782年),名靖,一作静,周厉王之子,公元前828年至公元前782年在位。早年宣王励精图治,攘逐西北猃狁侵扰,开拓东南荆楚徐淮地区,号称中兴。由于战争频繁,国力渐耗,晚年对外用兵连连失利。  召穆公(生卒年不详):即召伯虎,召幽伯之子,周初召公奭后代。周厉王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召穆公把太子静藏匿在家,太子因而脱险。周厉王死后,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召穆公与周定公辅佐周宣王,史称“周召共和”。召穆公曾率军战胜淮夷。  淮夷: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少数民族。他们聚族而居,从事农业生产。西周时,周王朝多次派兵征伐淮夷,掠夺财物。春秋以后淮夷附于楚国,秦时散为民户。

[7]六合:意谓天地四方,即普天之下。  王城:“王都”的别称。

【译文】

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春季正月,晋武帝命太常讨论赐给齐王表示尊崇的法物。博士庾旉、太叔广、刘暾、缪蔚、郭颐、秦秀、傅珍等联名上奏章,说:“过去西周选拔贤明仁德的宗亲来佐助王室,周公、康叔、聃季都入朝为三公,这表明股肱大臣责任重大,镇守一方的职位轻微。汉朝诸王侯品位在丞相、三公之上的,入朝赞襄朝政的才有兼任的官职。其中出京到封国去的,也不再授予虚衔以表示朝廷的推重与恩宠。现今假使齐王贤明,那就不应该以帝王同母胞弟的亲近关系和尊贵地位,让他出封鲁国、卫国那样的一般职务;假使齐王不贤明,也不应扩展封地,在东海建表树帜。依照古代礼制,三公没有实际职务,专门端坐朝廷,讨论治国之道,没听说过把统辖一方的重任加在他们身上。只有周宣王因一时解救危急,才命召穆公去征伐淮水一带的东夷部落,因此召穆公在所作诗篇中说‘徐州境内不敢有违,宣王命令战胜归来’。这是说宰相不能长期在外。现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天下四方均属晋室,要做的应是多多诏请三卿从事,参与讨论太平基业如何延续,但现在改变正确的做法,让齐王出京,到距离京师两千里的封国去,这违背了古代的典章制度。”庾旉,是庾纯之子,刘暾,是刘毅之子。庾旉打好草稿,先呈给庾纯过目,庾纯未加阻止。

【原文】

事过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志怆然叹曰:“安有如此之才,如此之亲,不得树本助化,而远出海隅!晋室之隆,其殆矣乎[1]!”乃奏议曰:“古之夹辅王室,同姓则周公,异姓则太公,皆身居朝廷,五世反葬[2]。及其衰也,虽有五霸代兴,岂与周、召之治同日而论哉[3]!自羲皇以来,岂一姓所能独有?当推至公之心,与天下共其利害,乃能享国久长[4]。是以秦、魏欲独擅其权而才得没身,周、汉能分其利而亲疏为用,此前事之明验也。志以为当如博士等议。”帝览之大怒,曰:“曹志尚不明吾心,况四海乎!”且谓:“博士不答所问,而答所不问,横造异论。”下有司策免郑默。于是尚书朱整、褚等奏:“志等侵官离局,迷罔朝廷,崇饰恶言,假托无讳[5]。请收志等付廷尉科罪[6]。”诏免志官,以公还第,其余皆付廷尉科罪。

【注文】

[1]郑默(213—280年):魏晋时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字思元。初任曹魏秘书郎,转尚书考功郎,主管伐蜀之事,迁司徒左长史。司马炎即位后,郑默常得嘉奖,与皇帝骖乘,入为散骑常侍。后迁太常,为大司农,转光禄勋。  博士祭酒:古代学官名。东汉始置博士祭酒,晋至隋唐为国子学或国子监长官。  曹志(生卒年不详):西晋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字允恭,陈思王曹植之子,年少好学,以才行著称于世,魏时封济北王。入晋降为鄄城县公,迁博士祭酒,官至散骑常侍。  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殆(dài):殆危,危险。

[2]夹辅:在左右辅佐。  太公:即姜太公(生卒年不详),是西周名臣姜尚的敬称。姜尚曾辅佐周文王、武王征服诸邦,灭掉殷商,建立周王朝。相传姜尚写过《太公兵法》,其中有六韬、三略等。

[3]五霸:又称“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一时的五个诸侯,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4]羲皇:传说中原始社会早期的帝王,即伏羲氏,据传他统治的时代是太平盛世。  享国:享有其国,指国君在位。

[5]朱整(?—289年):西晋大臣。先为尚书,西晋武帝太康九年(288年)二月,登相位,迁尚书右仆射。  迷罔:迷惑,欺罔。

[6]收:拘捕,逮捕。  廷尉:我国古代最高司法机关及其长官的名称,其官名为廷尉,官署名亦称廷尉。战国秦始设,秦、西汉沿袭,掌管刑名。汉制,廷尉之下设廷尉正,有左右监、左右平,魏晋称之为廷尉三官。  科罪:定罪。

【译文】

此事传至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曹志伤感地说:“天下哪有像齐王这样的人才,这样的皇帝至亲却不能作为国家的根基,协助教化,而要远派到海隅封国去!晋室的昌盛兴隆,看来要危险了。”于是上奏说:“古代辅佐王室之人,同姓要数周公,异姓要数太公姜尚,他们都身居朝廷,历经五代才把灵枢送回封国安葬。等到周室衰败时,尽管有春秋五霸交替兴起,哪能与周公、召公的政绩同日而语呢?自从羲皇以来,天下哪能总由一姓来把持呢?应当推崇公正之心,与天下人共同兴利除弊,才能长久享有国家政权。所以嬴秦、曹魏原想独擅政权却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周朝、汉室能让天下贤士分享政治权力,而同姓、异姓才各自都替朝廷效力,这是一个前代事实的明证。我曹志认为应当按照博士等人的提议来处理。”晋武帝看过奏疏,勃然大怒说:“连曹志尚且不了解我的心思,何况天下四海呢?”并且说:“博士不对答朝廷的询问,却对答朝廷所未曾询问的事项,不按正理而编造歧异言论。”于是命令有关部门把郑默除名。这时尚书朱整、褚等人启奏说:“曹志等人超越职权,背离时局,迷惑朝廷,推崇粉饰奸恶的言论,假托无所忌讳。请逮捕曹志等人,送交廷尉治罪。”晋武帝下诏,将曹志免官,以鄄城县公的身份回家,其余的人都送交廷尉治罪。

【原文】

庾纯诣廷尉自首:“旉以议草见示,愚浅听之[1]。”诏免纯罪。廷尉刘颂奏旉等大不敬,当弃市[2]。尚书奏请报听廷尉行刑。尚书夏侯骏曰:“官立八座,正为此时[3]。”乃独为驳议。左仆射下邳王晃亦从骏议[4]。奏留中七日,乃诏曰:“旉是议主,应为戮首;但旉家人自首,宜并广等七人皆丐其死命,并除名[5]。”

【注文】

[1]自首:自行投案,承认罪责。

[2]刘颂(?—300年):西晋官吏。字子雅,广陵(今江苏扬州市邗江区)人。司马炎称帝,刘颂任尚书三公郎,主管刑狱。曾上书建议恢复肉刑,以为肉刑能有效减少狱讼,经晋武帝批准施行。晋惠帝即位,刘颂又上书,建议统一刑律,各级官吏皆须遵行,不得妄加议论或解释。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任三公尚书,又上疏论及刑律之事,后转为吏部尚书。赵王司马伦专政,其党羽张林欲诛杀刘颂,然而畏惧刘颂的威望而罢手。不久刘颂病死。  大不敬:古代罪名,不尊敬皇帝的言论和行为。秦汉律均有此罪,北齐时列为重罪十条之一,隋以后列为“十恶”重罪之一。  弃市:古代死刑之一。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陈尸街头示众,以示为大众所遗弃的刑罚。秦汉以前已有弃市刑,秦汉到南朝列为死刑的常用刑。后来斩刑的执行也多用弃市的方式。

[3]夏侯骏(生卒年不详):三国曹魏将领夏侯威长子,曾任并州刺史。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西北少数民族氐羌反叛,首领齐万年称帝。十一月,晋朝任命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周处为建威将军,隶属安西将军夏侯骏。司马肜与夏侯骏逼周处出战,又拒绝后援,致令周处战死。  八座: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东汉以六曹尚书并令、仆射为“八座”;三国魏,南朝宋、齐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隋唐以六尚书、左右仆射及令为“八座”。

[4]左仆射:古代官名。东汉末置,为尚书台次官,位在右仆射之上,佐尚书令掌台务。魏晋南北朝、隋唐沿置,亦称尚书左仆射,如尚书令缺,则代掌尚书省事务。  下邳:古地名。治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东。下邳位于沂、泗两水交汇处,自古常为淮北战场。  晃:即司马晃(?—296年),西晋宗室。字子明,司马懿从孙,三国魏时封武始亭侯,出为东莞太守。晋武帝受禅,封下邳王。司马晃孝友贞廉,谦虚下士,甚得宗室称誉,西晋武帝太康中拜尚书,迁右仆射。出为镇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惠帝即位,为车骑将军,加散骑常侍。贾后将诛杨骏,以司马晃领护军,屯东掖门。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迁尚书令,位至司空。

[5]留中:古代官制用语。大臣给天子的奏章,天子没批,留在宫中,称为留中。没批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不便执行,可又不便发还;有的虽不批行,但留作参考;有的是机密待查等。

【译文】

庾纯主动到廷尉衙署投案自首,说:“庾旉曾把奏议草稿给我看,我愚昧肤浅,听由他去做。”晋武帝下诏赦免庾纯的罪过。廷尉刘颂奏报庾旉等人犯下大不敬的重罪,应当腰斩示众。尚书又奏请准许廷尉行刑。尚书夏侯骏说:“朝廷官职设立尚书台等八大要员,正是为了朝廷大政有争议时,各抒己见,发挥作用。”于是夏侯骏独自驳回廷尉奏议,尚书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也同意夏侯骏的奏议。奏议在宫中搁置了七天,晋武帝才下诏说:“庾旉是上表制造异议的主犯,应当杀戮。但庾旉的家人自首投案,应当连同太叔广等七个人免除死罪,一律在朝官登记册上除名。”

【原文】

二月,诏以济南郡益齐国[1]。己丑,立齐王攸子长乐亭侯寔为北海王[2]。命攸备物典策,设轩(辕)[县]之乐,六佾之舞,黄钺朝车,乘舆之副从焉[3]

【注文】

[1]济南郡:古郡名。西汉设置,治所在东平陵县(今山东章丘西),辖境约当于今山东济南、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地。东汉改为济南国,西晋复为郡,辖境缩小。

[2]寔(shí):即司马寔(生卒年不详),西晋宗室。字景深,齐献王司马攸之子。其兄司马赞死,司马寔代司马赞继广汉殇王司马广德之后,改封北海王。西晋惠帝永宁初,加封平东将军,代齐王司马冏镇守许昌。累官侍中、上军将军。

[3]备物:备办各种器物。  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的重要册籍。  轩县之乐:县同“悬”。《周礼》载“诸侯轩悬”,“轩悬”指悬挂乐器的规模为三面。  六佾之舞:佾舞是古代宫廷乐舞,在祭祀天子、公侯、大夫时演出。六佾舞是一佾六人,分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用来祭拜诸侯及宰相;而八佾舞是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成方阵形,用来祭拜皇帝祖先。  黄钺:古代官制用语。钺,大斧,黄钺是用黄金做装饰的大斧。原为帝王征伐专用,后来用作皇帝出行的仪仗。三国时魏授予极少数的重臣,为皇帝的最高恩赐,其权大于使持节,可诛杀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  朝车: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所用车。  乘舆:又作车驾。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又泛指皇帝所用的车马、衣服、器械等器物。又引申为皇帝的代称。

【译文】

二月,晋武帝下诏,把济南郡增入齐王封国的辖区。己丑(十九日),封齐献王司马攸之子长乐亭侯司马寔为北海王。下令确定司马攸使用的全套礼法仪物和典章册籍,可以张设三面悬挂的乐器,使用六佾诸侯乐舞,饰有黄金斧的朝车,皇帝车驾的其他附属车辆也都随同配备。

【原文】

三月,齐献王攸愤怨发病,乞守先后陵。帝不许,遣御医诊视,诸医希旨,皆言无疾[1]。河南尹向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德望者少。齐王卧居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也[2]。”帝不纳,雄愤恚而卒[3]。攸疾转笃,帝犹催上道。攸自强入辞,素持容仪,疾虽困,尚自整厉,举止如常,帝益疑其无疾[4]。辞出数日,欧血而薨[5]。帝往临丧,攸子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诬[6]。诏即诛医,以冏为嗣。

【注文】

[1]希:观望。

[2]向雄(生卒年不详):字茂伯,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人,西晋彭城太守向韶之子。初仕魏国为江夏太守王经主簿,钟会因叛乱被杀,无人敢近,唯独向雄安葬了钟会的尸骨。入晋后向雄为黄门侍郎,累官至侍中、征虏将军,封关内侯。晋武帝命齐献王司马攸回归藩国,向雄上疏阻止,不被采纳,忧愤而死。  京邑:国都,京都。

[3]纳:接受,采纳。  愤恚(huì):愤怒。

[4]整厉:整饬勉励。

[5]薨:周代称诸侯王的死,唐代称二品以上大官的死,后泛称高级官员的死。

[6]冏(jiǒng):即司马冏(?—302年),晋宗室。字景治,齐献王司马攸之子。西晋惠帝元康年间为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司马冏与赵王司马伦合谋废黜贾后,迁游击将军。但司马冏不满其位,被排挤出洛阳,为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赵王司马伦废晋惠帝自立,司马冏自许昌起兵,联合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攻入洛阳,杀死赵王司马伦,迎立晋惠帝复位,他以大司马辅政。后与司马颖、司马颙、司马等发生矛盾,诸王发生混战。西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被长沙王司马俘杀。

【译文】

三月,齐献王司马攸因愤怒怨恨得病,乞求守护生母文明太后的陵墓。晋武帝不许,派御医去诊断病情,御医们迎合晋武帝旨意,都说齐王没病。河南尹向雄进谏说:“陛下弟兄子侄虽然很多,但有道德威望的却很少。齐王即便生病卧居京师,对国家的补益也很深远,不能不予以考虑。”晋武帝拒不采纳,向雄愤恨去世。司马攸病情恶化沉重,晋武帝仍催促赶快上路启程。司马攸强打精神入朝辞行,因他一向注意外表举止威仪,尽管病得很厉害,还暗自整饬振作,容貌举止同日常一样,晋武帝由此更加怀疑他根本没病。司马攸辞行出京不几天,就吐血去世。晋武帝前去参加丧事,司马攸之子司马冏号啕大哭,捶胸顿足,诉说父亲本来生病,被御医所诬陷。晋武帝下诏杀了御医,把司马冏定为齐王的继承人。

【原文】

初,帝爱攸甚笃,为荀勗、冯等所构,欲为身后之虑,故出之[1]。及薨,帝哀恸不已[2]。冯侍侧,曰:“齐王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殒,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帝收泪而止。诏攸丧礼依安平献王故事[3]。攸举动以礼,鲜有过事,虽帝亦敬惮之。每引之同处,必择言而后发。

【注文】

[1]构:构陷,设计陷害人。

[2]哀恸:极为悲哀,悲哀到了极点。

[3]故事: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译文】

起初,晋武帝对司马攸的爱护特别纯厚,被荀勗、冯等人所挑拨构陷,因为替自己身后太子即位着想,所以让他出京回归封国。等到司马攸病故,晋武帝哀痛不已。冯正在身边侍候,就说:“齐王的名望超过实际,天下人心都归向他,如今他自己死去,这是晋室社稷的福分,陛下为何这么过分哀伤呢?”晋武帝听后,收住眼泪,下诏对司马攸的丧礼,按照叔祖父安平献王司马孚的规格办理。司马攸一举一动合乎礼制,很少会有过失,即便是晋武帝,也很敬畏他。每次召见司马攸与他同坐,晋武帝一定要想好该说的话,然后才说。

【原文】

十年,帝极意声色,遂至成疾。杨骏忌汝南王亮,排出之。冬十一月甲申,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徙南阳王柬为秦王,都督关中诸军事;始平王玮为楚王,都督荆州诸军事;濮阳王允为淮南王,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并假节之国[1]。立皇子为长沙王,颖为成都王,晏为吴王,炽为豫章王,演为代王,皇孙遹为广陵王[2]。又封淮南王子迪为汉王,楚王子仪为毗陵王,徙扶风王畅为顺阳王,畅弟歆为新野公[3]。畅,骏之子也。琅邪王觐弟澹为东武公,繇为东安公[4]。觐,伷之子也。

【注文】

[1]大都督:古代官名。三国时始置“大都督”,为统领重兵的高级军事统帅。晋多以权臣任大都督,总管数州的军事与民政。南北朝虽沿置此职,但权位渐轻。  假节:大臣出使或出巡时所持的节杖、凭证、信物。汉朝使臣持节出巡或出使完毕则收回其“节”,称“假节”,意为临时持节。到三国时期长官无论在内秉政还是在外掌军,均得“假节”,而且是长期性的而非临时性的,成为象征地位高低的政治待遇。晋朝地方军事长官都督、监军、督军三级,各又分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等。都督之使持节者,可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吏;持节者只可杀无官职的人,假节者只能杀战时犯军令之人。南北朝沿袭此制。

[2]即司马(277—304年)。字士度,西晋武帝第六子,长沙厉王。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封长沙王,拜员外散骑常侍,转任步兵校尉。楚王司马玮被杀后,司马因与其同母,受牵连而被贬为常山王。后响应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伐赵王司马伦,以功升任骠骑将军,恢复长沙王。起兵攻灭齐王司马冏后,得掌朝政。复与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互兴兵攻伐,兵败被杀。  颖:即司马颖(279—306年)。字章度,西晋武帝第十六子,成都王。司马颖自幼胆气过人,敢与权臣相争。西晋武帝太康末年受封为王,深得晋惠帝恩礼。赵王司马伦篡位,司马颖与齐王司马冏等起兵讨伐,以功升任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辅政。司马颖击灭齐王司马冏后,众望所归,执掌朝政。后与长沙王司马相攻,获胜后拜丞相,被立为皇太弟。司马颖由此骄奢威厉,甚至建年号为王,最终被王师所败,归藩出任镇军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后被范阳王司马虓长史刘舆矫诏赐死。  晏:即司马晏(281—311年)。晋宗室。字平度。晋武帝子。愍帝父。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受封吴王。历射声校尉,后军将军。“八王之乱”时,与兄淮南王允攻赵王伦,事败,被捕,贬宾徒县王,徙代王。伦诛,复本封。拜上军大将军,开府,加侍中。长沙王、成都王颖相攻,以为前锋都督。西晋怀帝永嘉年中为太尉、大将军。刘曜陷洛阳,遇害。  炽:即西晋怀帝司马炽(284—313年),公元306年至311年在位。字丰度,晋武帝第二十五子。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立为皇太弟。西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即皇帝位。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刘曜、王弥、石勒同寇洛川,晋军频遭败北,死伤甚众,司马炽被刘聪所俘,迁于平阳。永嘉七年春,被刘聪杀死于平阳。  遹(yù):即司马遹(278—300年),字熙祖,晋惠帝长子。初封广陵王,晋惠帝即位,被立为皇太子。贾后专权,与贾后及其党羽发生矛盾。西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年),被贾后矫诏废为庶人,囚禁于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东)。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贾后又矫诏使孙虑毒杀司马遹,谥号“愍怀”。

[3]迪:即司马迪(生卒年不详),晋宗室,淮南王司马允之子,曾被晋武帝封为汉王。  仪:即司马仪(生卒年不详),晋宗室。楚王司马玮之子,曾被晋武帝封为毗陵王。  畅:即司马畅(生卒年不详),字玄舒,晋宗室。扶风王司马骏之子。历任给事中、屯骑校尉、游击将军,封顺阳王。西晋怀帝永嘉末年,刘聪攻破洛阳,不知所终。  歆:即司马歆(?—303年),字弘舒,晋宗室,扶风王司马骏之子。西晋武帝太康年间封新野县公,拜散骑常侍。“八王之乱”时,跟从齐王司马冏举兵讨赵王司马伦,进封新野郡王,迁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他为政严苛,蛮夷怨恨。张昌起兵至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其杀死。

[4]觐(jìn):即司马觐(256—290年),字思祖,晋宗室,司马懿第五子琅邪王司马伷的长子。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司马觐承袭父爵,官拜冗从仆射。西晋武帝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觐去世,谥号“恭王”。其子司马睿承袭父爵,西晋灭亡,司马睿建立东晋,是为晋元帝。  澹:即司马澹(?—311年),字思弘,晋宗室,琅邪王司马伷之子。初为冗从仆射,封东武公,转中护军。司马澹性情忌害,由于其弟司马繇有声名而疾之如仇,竟向汝南王司马亮进谗言,将司马繇废黜流徙到带方(今朝鲜凤山附近)。齐王司马冏辅政,其母诸葛太妃上表言司马澹不孝,因此被流徙辽东,后赦还,改封武陵王。西晋怀帝永嘉末年被石勒兵所杀。  繇:即司马繇(?—304年),字思玄,晋宗室,琅邪王司马伷之子,博学多才。贾后诛杨骏之际,司马繇统诸军屯于云龙门,以功拜右卫将军,进封郡王。后迁尚书右仆射,专行诛赏。为其兄司马澹所谮,司马繇被免官废徙带方。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回还复封,迁尚书、左仆射。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繇劝司马颖解兵投降,为司马颖所杀。

【译文】

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晋武帝纵情声色,因此重病缠身。杨骏忌恨汝南王司马亮,把他排挤出京。冬季十一月甲申(二十三日),朝廷任命司马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掌管豫州诸军事,坐镇许昌。改封南阳王司马柬为秦王,掌管关中诸军事;始平王司马玮为楚王,都督荆州诸军事;濮阳王司马允为淮南王,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一律给予朝廷符节,让他们各回封国。册立皇子司马为长沙王,司马颖为成都王,司马晏为吴王,司马炽为豫章王,司马演为代王,皇孙司马遹为广陵王。又封淮南王之子司马迪为汉王,楚王之子司马仪为毗陵王,改封扶风王司马畅为顺阳王,司马畅之弟司马歆为新野公。司马畅为司马骏之子。又封琅邪王司马觐之弟司马澹为东武公,司马繇为东安公。司马觐为司马伷之子。

【原文】

初,帝以才人谢玖赐太子,生皇孙遹[1]。宫中尝夜失火,帝登楼望之,遹年五岁,牵帝裾入暗中曰:“暮夜仓猝,宜备非常,不可令照见人主。”帝由是奇之。尝对群臣称遹似宣帝,故天下咸归仰之[2]。帝知太子不才,然恃遹明慧,故无废立之心。复用王佑之谋,以太子母弟柬、玮、允分镇要害。又恐杨氏之逼,复以佑为北军中候,典禁兵[3]。帝为皇孙遹高选僚佐,以散骑常侍刘寔志行清素,命为广陵王傅[4]

【注文】

[1]才人:封建妃嫔的称号,始设于晋武帝司马炎,沿用至明代。

[2]宣帝:即晋宣帝司马懿,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他为宣帝。

[3]逼:逼迫要挟。  禁兵:又称禁军。原指皇帝的侍卫亲兵,历代或称禁兵、禁军,或者易以其他名目。

[4]僚佐:长官下属的佐助官员,也作“寮佐”。  散骑常侍:古代官名。三国魏国设置,即汉代散骑和中常侍两种官的合称。在皇帝左右,掌侍从规谏,以备顾问应对。  刘寔(shí)(220—310年):西晋大臣。字子真,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少年贫苦好学。刘寔曾任吏部郎,参司马昭相国军事。后为国子祭酒、散骑常侍,迁右光禄大夫,领冀州都督,拜太傅。晋怀帝即位,复授太尉。刘寔位望通显,俭素无华,笃学不倦,著有《崇让论》,尤其精通《春秋》三传。

【译文】

当初,晋武帝把才人谢玖赐给太子(司马衷),生下皇孙司马遹。宫内曾经夜间失火,晋武帝登上楼台观看火势,当时司马遹年仅五岁,牵着晋武帝的衣角走到暗处,说:“暮夜突然失火,应当防备意外情况,不能让火光映照君主。”晋武帝由此对司马遹感到惊奇,曾向群臣称赞司马遹像晋宣帝(司马懿),所以天下人都归附仰望司马遹。晋武帝知道太子没有才能,但依仗司马遹聪明敏慧,所以没有废掉太子的念头。晋武帝又采用王佑之谋,让太子母弟司马柬、司马玮、司马允分别镇守要害地区。又担心皇后杨家的威胁,任命王佑为北军中候,掌领宫廷卫队。晋武帝替皇孙司马遹选配高等僚属,鉴于散骑常侍刘寔志向与品行清正纯朴,委任他充当广陵王(司马遹)的师傅。

【原文】

惠帝永熙元年春三月,帝疾笃,未有顾命[1]。勋旧之臣多已物故,侍中、车骑将军杨骏独侍疾禁中,大臣皆不得在左右[2]。骏因辄以私意改易要近,树其心腹[3]。会帝小间,见其新所用者,正色谓骏曰:“何得便尔[4]!”时汝南王亮尚未发,乃令中书作诏,以亮与骏同辅政,又欲择朝士有闻望者数人佐之[5]。骏从中书借诏观之,得便藏去,中书监华廙恐惧,自往索之,终不与[6]。会帝复迷乱,皇后奏以骏辅政,帝颔之。夏四月辛丑,皇后召华廙及中书令何劭,口宣帝旨作诏,以骏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7]。诏成,后对廙、劭以呈帝,帝视而无言。廙,歆之孙;劭,曾之子也[8]。遂趋汝南王亮赴镇。帝寻小间,问“汝南王来未?”左右言“未至”。帝遂困笃。己酉,崩于含章殿。帝宇量弘厚,明达好谋,容纳直言,未尝失色于人。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尊皇后曰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

【注文】

[1]顾命:帝王临终时的嘱托。

[2]物故:事故,也指死亡。  禁中:“禁”常作为帝王宫殿的代称,故“禁中”即指宫中。

[3]要近:显要而接近帝王的臣子。

[4]小间:疾病稍愈。

[5]中书:古代官名。西汉武帝始设中书谒者令,掌管传达皇帝诏书,总管宫廷文书奏章。三国魏文帝曹丕改为中书令,增设中书监,同掌机要。晋朝以中书与尚书、门下并称三省。  朝士:指中央官吏。

[6]中书监:古代官名。三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年间设置,与中书令共掌机密,典尚书奏事,权力相当于宰相。魏晋以来,中书监及中书令掌赞诏命,记录时事,典作文书。  华廙(yì)(生卒年不详):字长骏,魏晋大臣华表之子。初为三国魏中书通事郎。入晋后历任侍中、南中郎将,因与荀勗、何遵等有矛盾而被免官。西晋武帝太康初年大赦,华廙复官。晋惠帝即位,授尚书令,加侍中、光禄大夫,累官至散骑常侍。华廙颇有才识,集经书要事,合成《善文》。

[7]中书令:古代官名。三国时魏以中书令与中书监同掌机要,监与令地位相同。吴不设监,唯置中书令。晋与南北朝同时设置中书监与中书令。南朝重中书,中书监与令往往为宰相之任。  何劭(?—302年):西晋大臣,学者。字敬祖(一作敬宗),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司徒、太傅何曾之子,与晋武帝司马炎有总角之好。晋武帝时何劭为散骑常侍。晋惠帝时为太子太师,累迁尚书左仆射,永康初年为司徒,赵王司马伦篡位后为太宰。何劭生活奢侈,颇有其父之风,然而不贪权势,博学善于撰述,对近代之事了若指掌,撰有《荀粲》《王弼传》及诸奏议文章。  录尚书事:古代官名。东汉时置,为综掌尚书台事务官员的加号,授予太傅、太尉、大将军等重臣。加此号者,可总揽朝政大权,多于皇帝年幼即位时置,皇帝成年后即罢。魏晋南北朝沿置,多授予执掌朝政的权臣,位在尚书令上,因其权重而不常置。南朝齐及北魏、北齐定为正式官号,为尚书省长官。隋朝罢。

[8]歆:即华歆(157—231年),三国魏初名臣。字子鱼,平原高唐(山东禹城西南)人。因品德高尚名闻当世,汉末为豫章太守,归孙策后被待为上宾。曹操征为议郎,后代荀彧为尚书令。魏国建立,历官司徒、太尉。极受宠信,前后赏赐,诸臣莫及。而华歆淡于财利,受赐财物都赠给亲友,奴婢则皆放为良民。家业清贫,内无余财。

【译文】

西晋惠帝(司马衷)永熙元年(290年)春季三月,晋武帝病势沉重,没有临终顾命。有功绩的旧臣大多已经亡故,只有侍中、车骑将军杨骏独自在宫中侍候,大臣们都不得守候在武帝身边。杨骏因此得以乘机擅自更动武帝身边职位显要的官员,培植自己的心腹。正赶上武帝病情稍微好转,看到身边新近更换的近臣,就严肃地对杨骏说:“你怎么能自作方便呢?”这时汝南王司马亮还没有离开京都,晋武帝就命中书作诏书,让司马亮与杨骏一同辅佐政事,还打算选择朝中有名望威信的大臣协助司马亮和杨骏。杨骏从中书那里借来诏书观看,拿到手里就藏了起来。中书监华廙非常恐惧,自己到杨骏那里索要诏书,杨骏始终没有归还。这时晋武帝又陷入昏迷状态,皇后上奏任命杨骏辅政,晋武帝点头答应。夏季四月辛丑(十二日),皇后召来华廙以及中书令何劭,宣布晋武帝旨意并写诏书,任命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诏书写成之后,皇后当着华廙、何劭的面呈给晋武帝,晋武帝看完诏书没有说话。华廙是华歆之孙,何劭是何曾之子。随后,杨骏催促汝南王司马亮赶赴封国。不久晋武帝病情又有好转,就问:“汝南王来了没有?”身边的人说“还没有到”。于是,晋武帝病重垂危。己酉(二十日),在含章殿去世。晋武帝器宇度量宽厚,聪明通达,喜好谋划,能容纳直率的言辞,从来没有在人前有不庄重的仪表。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尊杨皇后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贾氏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