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一、学术史回顾

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在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蕴藏着极为宝贵的学术资源。从20年代30年代开始,已有学者把区域社会经济史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并出现了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食货》杂志。方国瑜、江应梁诸先生在对云南地方史、民族史进行研究的同时,亦对云南社会经济史予以关注。

20世纪70年代后,方国瑜曾发表《清代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对山区的开发》《滇池水域的变迁》《云南用贝作货币的时代及贝的来源》等经济史论文(9)。20世纪80年代,国内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炙手可热,而且成绩斐然。李埏曾大声呼吁,要重视对云南经济史的研究,此后便涌现出一批关于云南地方经济史、对外贸易史、货币史的学术成果。(10)

20世纪90年代,云南社科界学者编撰了《云南地方经济史研究丛书》。此套丛书共16册,到2018年陆续结项出版了《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对外贸易史》《云南工业史》《云南矿业开发史》《云南烟草发展史》等专著。(11)

近年来,一些经济史学者,致力于云南省区域经济史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甚多。同时,明清楚雄社会经济研究也是云南经济史和彝族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边疆民族史、开发史中关于楚雄地区社会经济的论述。如方国瑜的《云南民族史讲义》(12),马曜的《云南简史》,何耀华主编的《云南通史》(第四卷)(13),尤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14)和《云南民族史》(15),方铁和方慧合著的《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王文光、朱映占和赵永忠合著的《中国西南边疆通史》(16)。上述著作具有通史性质,乃从整体上论证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之发展与变迁,但也涉及明清楚雄地区经济发展的细节情况。

第二,彝族、土司专项研究中关于明清楚雄社会经济发展的论述。主要成果有王天玺、张鑫昌主编的《中国彝族通史》(1~4册)(17),龚荫的《中国土司制度》(18),杨甫旺主编的《云南彝族土司史研究》(19),刘尧汉的《彝乡沙村社区研究》 (20),《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云南省编辑组编撰的《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21)。上述专著对明清楚雄的社会经济发展多有涉及。比如2002年修订出版的《彝乡沙村社区研究》,初为20世纪40年代关于楚雄彝乡调研的硕士论文,但对明清时期地主和普通农民的社会经济状况论述颇多。

第三,西南经济史、云南经济史专著中对明清楚雄经济发展的相关论述。如美籍华人学者李中清的《中国西南边疆的社会经济》(22),杨毓才的《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23),汤国彦的《云南历史货币》(24),董孟雄、郭亚非合著的《云南地区对外贸易史》,吴兴南的《云南对外贸易史》,陈征平的《云南工业史》,陆韧的《云南对外交通史》和《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25),苍铭的《云南边地移民史》(26),杨寿川的《云南矿业开发史》,袁国友的《云南农业社会变迁史》(27)等。由于上述专著侧重于经济发展各领域,与通史相比,其涉及明清楚雄经济发展的内容则有显著增加。如《云南农业社会变迁史》,对明清时期楚雄的盐业经济、农业经济、酿酒业等均有论述。

第四,关于明清楚雄社会经济发展的硕士论文和专题论文。硕士论文多集中于对当地盐业经济的考察,如《清代白盐井盐业与市镇文化研究》(28)《云南黑井井盐研究》(29);专题论文则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